如果最近有很多農民朋友私信小編,說想要在農村開辦一個養豬場。那麼我們該如何在農村建設豬場,又需要我們注意哪些事項吶。第一個方面,在建造豬場前儘可能要做一個全方位的分析規劃。首先第一點,豬場建在哪裡,佔地面積,使用面積以及預留地等是否充足。第二點,豬場該怎樣建設,既可以降低成本又科學,還可以還符合環保要求。第三點,育肥豬或者母豬的引進和銷售渠道建設。第四點,飼料的品種選擇。第五點,計算豬場建設資金是否充足。
第二個方面,豬場的選址要全面考慮。小編認為我們首先第一點,要把豬場建在遠離城區,居民點和交通幹線的地方。第二點,交通要適當便利,否則就會給養殖過程中的生產,生活以及產品的銷售帶來困難。第三點,養豬過程中生產的糞尿,最好通過附近的農田果園等自然消化,因為這是很好的肥料,又可以防止環境汙染。第四點,要求豬舍的地面要整齊開闊,以便充分利用場地和合理的布置建築物,減少施工前清理場地的工作量,最好處於乾燥,朝南,平坦或者有緩坡的區域。小編在這裡再一次給大家做一個提示,豬場的選址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遠離住宅區,豬場的生活和生產區也一定要分開,這樣可以便於管理,不會受到生活區的影響。
第三個方面,科學建造豬舍,學會借力省力。小編認為第一點,我們建造豬舍時,豬舍料槽的設計應該為東西走向的長方形建築,坐北朝南偏東15~30度為好。第二點,豬舍建造之後的配套設施要齊全,豬場各項的養豬設備均應安裝就位,進食的料槽和水管數量要充足,同時也要有足夠的消毒設備。
第三點,豬舍對環境要有可調控能力,保證豬舍的溫度,溼度,空氣品質,飼養密度,不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要具備良好的通風遮陽和防雨性能,開放性豬舍和封閉性豬舍相比,封閉性豬舍在各個年齡段的生豬豬舍調整室溫和通風方面,以及在蚊蟲滋生的地區防蚊蟲方面,都比開放型的豬舍更具有優越性。第四點,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好養豬生產的指標,設計具體的工藝流程。
第四個方面,豬場內部建設的方案。首先第一點,屋頂要求要具有保溼,隔熱和通風的能力。第二點,豬舍的地面,其中豬床部分要求溫暖乾燥,表面粗糙,送料通道不要太過光滑。漏縫地面可以分為全漏縫或者部分漏縫兩類,縫隙以5毫米為限,以便及時清理糞便或者進行全無衝洗法。飼養育肥豬可以使用水泥地面。第三點,豬舍的豬欄要根據養殖情況劃分為分娩豬欄,哺乳豬欄,保育豬欄,育肥豬欄。有成套的設備可以購買或者可以自行搭建,以鋼管制豬欄和鋼筋混凝土預製件比較好,便於通風,同時佔地面積比較小。第四點,豬舍的牆身厚度。在華北和西北地區可以採用一磚半厚的牆壁,東北地區可以採用兩磚厚的牆壁,其他地區一磚厚的牆壁就可以了。
第五個方面,養豬場飼養設備選用的建議。首先第一種設備,是我們可以選用自動檢測裝置,以便對養殖情況進行檢查。第二種,是飼料加工設備,因為我們有時候進行人工攪拌使,會使得我們人工成本增加。第三種設備,是可以使用自動飼餵裝置,自動飲水器和自動送料系統等。第六個方面,豬舍周圍種植綠化。綠化對於改善環境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得冬季風速降低75~80%,在夏季氣溫降低10~20%,使得養殖場空氣中的有害氣體濃度減少25~80%,豬場的綠化可以在廠區冬季風向處建立5到10米寬的防風林,其他方向或者各廠區之間種植3~5米寬的隔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