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羅夫點名德國,俄羅斯將採取行動

2021-01-20 每天軍武

歐美國家總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態自居,對於發展中國家的講話都是十分的傲慢無理,居高臨下的態度讓人看不習慣。

而他們也仗著本國的發展隨意的打擊其他國家,以美國為首的歐盟國家也相繼對一些國家行使著霸權的行徑,目前俄羅斯和歐盟之間的關係就可以用「沒關係」來形容。

俄羅斯點名德國行為過分

俄羅斯一直受到歐盟國家的經濟制裁,而如今俄羅斯和歐盟之間的關係已經降到最低,似乎已經斷了往來關係。

日前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表示歐盟國家傲慢無理的姿態讓人受不了,這種態度對和平坐下來對話有些困難。

並且俄羅斯方面表示目前想的不是如何和歐盟國家打好關係,而是想著要不要繼續維持關係。

拉夫羅夫特意強調了德國作為「侵略態度」的先行者,並對德國外長馬斯的講話表示譴責,認為他的講話粗魯而且對於阿布哈茲、克裡米亞無端的指控反俄意圖很明顯,他們這種做法必將會受到反制,俄羅斯也會採取相應的行動。

德國舉步維艱

德國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會發展到如今的地步,這一切都是因為美國。德國並不想這樣,其原因就是美國的駐軍在德國眾多,而德國行事在美國的眼皮底下,美國對俄羅斯不滿德國就需要讓美國滿意。

德國的貿易往來依仗俄羅斯的比例眾多,而如今德國卻將兩國之間的關係破壞到無法挽回的局面。

俄羅斯的化學與技術科學研究所被德國禁止運行,前不久反對派領導人中毒的消息也對俄羅斯產生了打擊,雖然沒有找到罪魁禍首但是都各執一詞誰也沒有承認這件事情。

歐盟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目前來看很難緩和,有專家分析俄歐之間的關係只能是競爭對手,想和平共處或許會很難,而這樣的關係也將成為俄歐未來發展的方向。

西方國家利用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國內反動派來製造動亂,並且提供資金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

對此俄羅斯並沒有善罷甘休而是對於製造此次事端的人進行制裁,這樣做的目的很顯然是決不允許在俄羅斯境內發生這種挑撥離間的事情。

不管未來俄歐之間的走向如何,他們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合作與競爭並存。

免責聲明:本文由每天軍武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辣椒新聞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白俄羅斯對歐盟的制裁採取對等回應措施
    此前,歐盟因納瓦利內中毒案、盧卡申科當選而對俄羅斯、白俄羅斯採取制裁措施,近日,俄白先後對歐盟採取對等回應措施。11月12日,俄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表示,俄方決定針對歐盟制裁採取對等回應措施。 俄羅斯反腐基金會創始人納瓦利內8月20日在乘坐俄一國內航班途中感到身體極度不適,被緊急送醫救治,後被送往德國柏林一家醫院接受治療。德國政府9月2日說,納瓦利內中了一種「諾維喬克」類型的神經毒劑。
  • 拉夫羅夫:俄羅斯繼續《開放天空條約》的前提是其他締約國嚴格遵守...
    當地時間11月24日,俄羅斯外交部部長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繼續留在《開放天空條約》的前提是其他締約國嚴格遵守條約。俄方有意繼續在這一重要條約的框架內開展相關合作,但前提是各方持有「現存締約國都將嚴格遵守條約規定」的共識,包括締約國在彼此領土上空觀察飛行時所收集到的信息僅適用於條約現存參與方,確定可被偵查的締約國某段領土上的目標必須毫無例外地被觀察飛行。
  • 俄羅斯將「鐵血出擊」,德國或首當其衝
    文丨瀾山 審丨瑾涵隨著美國大選結果日益明朗,俄羅斯或將再次成為美國的「頭號對手」。目前已經有一些歐洲國家和俄羅斯的關係變得緊張。「美國優先」政策很有可能隨著川普政府的更迭讓歐盟開始重視來自俄羅斯的「威脅」。就在前段時間,德國防務部長公開指責俄羅斯的軍事威脅會影響全世界,特別對於歐洲來說,歐洲盟友應該對莫斯科採取更加強硬的態度。
  • 拉夫羅夫譴責四國聯盟,俄羅斯對印度加入「反華」不滿
    拉夫羅夫譴責四國聯盟 此前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就對印度最近的行為表達了不安和擔憂,拉夫羅夫在俄羅斯官方智庫國際事務理事會年會上公開表示,美國
  • 擔任外長15年,拉夫羅夫為何此時說這番話,所說俄羅斯名人指誰?
    無法忘記的痛:拉夫羅夫此番話語,能折射出俄羅斯留蘇聯的心態近日,為慶祝俄羅斯國際關係學院成立75周年紀念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接受了俄羅斯一臺的採訪。在採訪中,拉夫羅夫說出了自己感到羞愧和尷尬的時候,他說:他感到羞愧的時候與蘇聯解體有關。
  • 白俄羅斯緊張局勢加劇多方角力,拉夫羅夫:有些人希望將白俄變成...
    作為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緩衝地帶,白俄羅斯的持續動蕩牽動著俄與西方的神經。美國國務院「二號人物」常務副國務卿比根24日前往白俄羅斯的鄰國立陶宛,並與逃亡該國的白反對派總統候選人季哈諾夫斯卡婭會晤。西方輿論場中,呼籲「為白俄羅斯做些什麼」的鼓點聲越敲越密。敏感形勢下,俄羅斯也加大對外發聲的力度。俄外長拉夫羅夫批評有些人希望將白俄羅斯變成「第二個烏克蘭」,他指責西方想按照自己的模式來規劃白俄羅斯。
  • 拉夫羅夫:俄羅斯願意幫助恢復敘利亞的文化遺產設施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成立75周年之際發布的文章中表示,國際社會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帶領下應該為恢復敘利亞的世界文化遺產設施採取實際措施,俄羅斯願意為此提供幫助。
  • 拉夫羅夫:當了16年的俄羅斯外長,為什麼能讓普京難離難捨?
    他的一舉一動似乎都在告訴所有人,他不會因為任何不公而妥協,這種桀驁不屈的性格正好迎合了俄羅斯人民驍勇好鬥的民族血性。  04年,拉夫羅夫被總統普京正式提拔為俄羅斯外長,這一年拉夫羅夫54歲,幹勁十足,並且資歷深厚,而這又正是俄羅斯對外關係十分關鍵的時期。
  • 俄羅斯疫情持續反彈,外長拉夫羅夫因接觸新冠患者自我隔離
    | 新華社 俄羅斯外交部27日發布消息稱,俄外長拉夫羅夫因與新冠確診患者接觸過,目前已經開始自我隔離,其未來的工作,將以「遠程工作」的形式進行。 近來俄羅斯疫情反彈較為嚴重,26日,俄國家杜馬(議會下院)主席沃洛金在會見普京總統時表示,國家杜馬中有超過五分之一的議員患過或正在患上新冠病毒。
  • ...加入核裁軍的還有俄羅斯?拉夫羅夫:美國人很卑鄙,挑撥中俄關係
    面對日益增加的國內外壓力,美國選擇將壓力導向中國和俄羅斯 隨著近期國際局勢和國內局勢的持續惡化,美國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行動,而這一次,美國同時盯上了中國和俄羅斯。
  • 中印關係現狀令俄羅斯左右為難?拉夫羅夫表態:支持印度反華的是美國
    而在12月14日,作為同時與中印雙方交好的俄羅斯突然發聲——俄外長拉夫羅夫公開表示:是美國在背後支持印度的反華運動。 拉夫羅夫 拉夫羅夫外長是在當日由俄羅斯智庫國際理事會舉辦的一場演講中發表上訴觀點的。
  • 美國長臂制裁俄歐合作項目 惹惱俄羅斯,也激怒了德國!
    美國長臂制裁俄歐合作項目 惹惱俄羅斯,也激怒了德國!一直以來,為了打擊中國和俄羅斯,美國也算是煞費苦心。在整個過程中,美國也不斷嘗試著通過對其他國家的攛掇來同時採取相關的制裁措施。但是相對來說,並不是真的所有國家都願意臣服於美國。
  • 俄羅斯缺席諾曼第不忘致敬盟軍,但強調歐戰勝利「蘇聯功勞最大」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從1943年起,盟軍就開始製造假情報、散布假消息、虛構軍隊和坦克,試圖讓納粹德國相信盟軍計劃在法國北部的加來登陸。到1944年行動之前,已有來自12個國家的200多萬士兵聚集在英國,為登陸做準備。假情報讓德國成功落入圈套,以至於在諾曼第登陸之後,德國還將精兵派往加來,以為盟軍將從當地第二次登陸。
  • 波羅的海三國宣布對白俄羅斯總統實施制裁,白俄羅斯:將對此進行報復
    【環球時報記者 柳直】據俄新社1日報導,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當天譴責西方國家幹涉白俄羅斯內政,稱針對明斯克的制裁「不可接受」。此前一天,波羅的海三國宣布對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以及29名白高官實施制裁。明斯克方面表示,將對此進行報復。
  • 拉夫羅夫:如果中國願意加入軍控將支持,但中國說過不談
    (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12月10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華盛頓與美國總統川普、國務卿蓬佩奧會面。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已經準備好立即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對於美國提出要求中國加入談判,拉夫羅夫表示,如果中國願意加入,我們將支持這一做法,並考慮其他國家。但中國已經明確表示不會參加任何談判。中國外交部曾明確表示,三邊軍控談判的前提和基礎根本就不存在,中方不會參加。
  • 波赫領導人拒見俄外長,拉夫羅夫發聲:有人在背後指使
    拉夫羅夫認為,此次事件是有人在背後指使,不代表波赫人民的意願。在波赫主席團代表波什尼亞克族的扎費羅維奇和代表克羅埃西亞族的科姆希奇15日拒絕會見俄外長。據俄羅斯《消息報》16日報導,拉夫羅夫周二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兩人受到外部勢力的操縱,他們不代表波赫人民,對俄羅斯發展與波赫人民的關係來說無關緊要。俄羅斯外長稱,這一事件已經結束。
  • 拉夫羅夫一句話全場鬨笑,美記者怒氣衝衝離開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13日的報導稱,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新聞發布會上幽默地表示,美國一直在指責中俄兩國幹涉其國內的大選,要問中俄兩國哪個國家幹涉美國的大選最多,俄羅斯目前只能排在第二位。拉夫羅夫的話引起現場一片笑聲,而與會的美國記者則怒氣衝衝地離開。
  • 普京「寵愛」的搭檔,「七朝元老」俄外長拉夫羅夫
    就是這麼一位看起來斯文柔情的外交長,在處理起俄羅斯的外交事務來目光如炬不怒自威,讓人心驚膽戰。歡迎來到十點解讀,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普京的搭檔、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的權力之路。拉夫羅夫,全民叫謝爾蓋·拉夫羅夫。拉夫羅夫是俄羅斯元老級別的政壇人物,在俄羅斯外交部長一位上,已經待了16年,是妥妥的「7朝元老。」1950年3月,拉夫羅夫出生於俄羅斯莫斯科。
  • 德國力挺俄羅斯天然氣項目?最新進展:美國將「懲罰」德港口
    據外媒8月19日報導,2020年8月5日,德國穆克蘭港運營方收到美國的聯名信,美國在信中對德國稱,如果「協助建設的俄羅斯船隻在德國一端鋪設管道」,他們將對該港實施「毀滅性的法律和經濟制裁」。
  • 波赫領導人拒見俄外長,拉夫羅夫發聲:有人在背後指使,不代表波赫...
    【環球時報記者 張曉東 柳直】當地時間15日,行使國家元首職能的集體機構——波赫主席團的兩名成員,因為立場問題拒絕會見來訪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波赫主席團輪值主席(即國家元首)多迪克稱此次事件為「外交醜聞」。拉夫羅夫認為,此次事件是有人在背後指使,不代表波赫人民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