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與道光、鹹豐、同治、光緒、溥儀是什麼關係?看後大吃一驚

2020-12-26 騰訊網

首先慈禧是鹹豐的妻子,也就是鹹豐是慈禧的丈夫,當然那時慈禧還是以後統治清朝半個世紀的老佛爺,而只是一個貴妃,號「懿貴妃」。而鹹豐是道光的第四個兒子,那慈禧自然就是道光的兒媳婦,道光也就是慈禧的公公。同治則是慈禧的長子,也是鹹豐唯一的兒子,如此慈禧就是同治的母親。

再是光緒,他與慈禧的關係就有點複雜了。首先光緒的生母葉赫那拉·婉貞是慈禧的親妹妹,所以理論上慈禧是光緒的姨媽,但是光緒的生父奕譞又是鹹豐同父異母的親弟弟,也就是說慈禧又是光緒理論上的姑母。

但是在慈禧將光緒扶為皇帝時,為了便於繼續掌控大清的江山,她是將光緒過繼給鹹豐為子的,所以在法統上慈禧是光緒的母親。

總的說如果是倫理上的關係,慈禧可以是光緒的姨媽,也可以是姑母。如果是法統上的關係,那慈禧就是光緒的母親。

同樣溥儀和慈禧的關係也有點複雜。首先溥儀的生母蘇完瓜爾佳·幼蘭是慈禧的養女,也就是說溥儀理論上是慈禧的養孫,慈禧是溥儀的幹外婆。同時溥儀的生父載灃是鹹豐的侄子,也是說溥儀理論上又是慈禧的侄孫,慈禧是溥儀的伯祖母。

但是同光緒一樣,溥儀登基時,慈禧為了繼續統治大清,她讓溥儀繼承同治為嗣,同時兼祧光緒為嗣,也就說此時溥儀在法統上即是同治的兒子,也是光緒的兒子。

總的說如果是倫理上的關係,慈禧可以是溥儀的幹外婆,也可以是溥儀的伯祖母。如果是法統上的關係,慈禧就是溥儀的奶奶。

可以說慈禧與道光、鹹豐、同治的關係是一點不混亂,一個是自己的公公,一個是自己的丈夫,另一個就是自己的兒子。但是自同治以後,光緒、宣統兩位皇帝的關係就與慈禧開始複雜了起來。

而造成如此結果的,究其原因在於以下幾點:

其一、鹹豐之後,清朝兩代帝王皆無所出,連一個女兒都沒有。曾經康熙子嗣眾多,選繼承人,最少也能從9個兒子當中選,而到了鹹豐時就只有一個兒子倖存,選都不能選了,直到同治時期,同治連兒子都沒有了。

而造成這種清皇室絕嗣的結果,主要是因為清朝通行近親結婚,當時清皇室主要與蒙古博爾濟吉特氏、烏粱海氏兩大家族通婚,這種窄範圍的世代通婚,難免就會產生近親結婚的情況。如此,到了同治年間,皇帝無子嗣也就隨之出現。

那麼皇帝無子嗣怎麼辦?也就只能從其他旁系的皇族去挑選出皇帝了,而選出的皇帝自然就要認清朝幾位先帝的其中一位或兩位為父。如此自然也就造成了慈禧與光緒、宣統兩代帝王相對於複雜的親戚關係。

其二、慈禧權利慾太重。在選皇帝的過程中,慈禧考慮的不是這個候選者的能力如何,而是能不能讓她可以名正言順的繼續掌權,同時她也存在著私心,始終都想讓與自己血緣關係相對親近的後代繼承皇位。

如此,光緒、宣統也就相繼登基為皇,光緒是慈禧親妹妹的兒子,宣統是自己養女的兒子。就這樣慈禧與他們二人更為複雜的關係也就隨即產生。

相關焦點

  • 給光緒當「親爸爸」的慈禧,與清朝最後5位皇帝的關係有多複雜
    尤其是清朝最後5位皇帝,與她關係尤其密切。 那麼,慈禧跟清朝最後5位皇帝有著什麼關係?他們之間存在什麼交集? 一、道光與鹹豐,慈禧暫露鋒芒 從清兵入關到1644年建立清朝,滿族人憑藉騎射和彎刀,打敗明朝,成為中華天子,入主中原。
  • 清朝歷代皇帝蠟像鹹豐生病躺床,同治嬪妃相隨,溥儀登基大哭!
    清朝歷代皇帝蠟像:鹹豐生病躺床,同治嬪妃相隨,溥儀登基大哭! 10、愛新覺羅·載淳:也就是同治,同治皇帝的即位是清朝帝王中最順理成章,最沒有爭議的一個,鹹豐皇帝共有兩個兒子,同治是他的長子,次子出生之後未命名就夭折,圖為同治皇帝蠟像,嬪妃相伴左右
  • 同治死後慈禧做的這件事,文武百官敢怒不敢言,有的大臣當場暈倒
    又因清末內憂外患的特殊性,接踵而至的少年皇帝無法親政,使慈禧成為歷史上一個特殊的存在。對她的指責,罵名,質疑,以及許多意想不到的故事,都是今天的事情,引用自《翁同龢日記》。慈禧十七歲入宮,與鹹豐皇帝結婚,賜姓蘭貴人;四年後,生下皇長子,升為妃;次年,升為妃。鹹豐在1861年駕崩,由慈禧的兒子繼承皇位,即後來的同治皇帝。
  • 鹹豐第一次見慈禧,問她叫什麼,慈禧回答後鹹豐呆住了?
    其實大清朝真正的末代皇帝是光緒,因為自從他死後,慈禧接著就死了,慈禧的去世就宣布著愛新覺羅氏的滅亡,溥儀雖然三歲就被安排在了宮廷生活,可是他只是一個傀儡皇帝而已,直到他六歲,大清才算真正的在世人眼裡滅亡了,而溥儀之所以背上了這個末代皇帝的黑鍋,其實都要怪他的姨奶奶慈禧,因為是慈禧不顧祖宗家法,為了一己之力臨朝聽政,導致清王朝日益衰敗。
  • 慈禧為何砍掉光緒父親墓地的銀杏樹?
    咱們先了解一下慈禧和光緒之間的關係,二人之間的親戚關係挺複雜的。首先慈禧是光緒的伯母。原來光緒的老爸奕譞是慈禧老公鹹豐皇帝的異母兄弟,即光緒的老爸是慈禧的小叔子。
  • 慈禧垂簾聽政46年,為何在臨終前,要將年僅3歲的溥儀立為皇帝?
    在清朝時期,曾經出現過一位權力最大的女人,這個女人就是慈禧太后,在清朝晚期的政局中,慈禧太后幾乎是掌握了整個大清王朝的決策權。而當1908年,光緒帝「重病」離世後,73歲的慈禧也漸漸走到了她生命的盡頭。
  • 有人說同治皇帝是被慈禧太后毒死的,真實情況是怎麼回事呢?
    至於說因為此事導致慈禧與同治母子失和,讓慈禧對自己唯一的兒子下毒手,應該是不可信的,在後宮中「母以子貴、子以母貴」都是相輔相成的,慈禧受鹹豐恩寵,這也與她生下鹹豐唯一存活的兒子有關,雖然她已經貴為皇太后,但如果在同治死後,一位強勢的皇帝上位,對慈禧絕對不是利好。
  • 光緒皇帝沒有子嗣,即使有了珍妃也不行,慈禧竟是罪魁禍首
    光緒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慈禧太后一人垂簾。一提起光緒皇帝,就少不了被人想到他這一輩子擁有的一後兩妃,一個皇帝就三個女人,一個胖的不行,一個瘦到醜爆,另一個雖然夠美夠喜歡,卻也就歡樂了那麼幾年,便被慈禧害死了。一生都沒有留下子嗣,而這一切都和慈禧有著莫大的干係。
  • 鹹豐在位時,慈禧為何鬥不過慈安?
    慈禧和慈安是同一年以秀女身份入的宮,鹹豐活著的時候,慈禧是懿貴妃,慈安是皇后;鹹豐死後,慈禧是聖母皇太后,為西宮太后,慈安是母后皇太后,為東宮太后,慈安還是壓了慈禧一頭。直到慈安去世,慈禧在於其爭鬥的近三十年時間裡,始終被慈安壓了一頭。
  • 垂簾聽政的太后,不止慈禧,還有鹹豐帝的正皇后慈安
    一說到垂簾聽政,大家可能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慈禧,其實除了慈禧,還有一位太后也喜歡垂簾聽政,而且和慈禧是一起垂簾聽政的,她就是鹹豐帝的皇后慈安,同治即位後的東太后。從這一點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來鹹豐的一片苦心,也是怕同治即位後,母憑子貴,慈安沒有安身之地。從這我們知道鹹豐帝對於慈安是更愛護的。
  • 鹹豐帝死後慈禧太后害死麗妃?其實她待遇很好,僅次於兩宮太后
    終鹹豐一朝,鹹豐帝親自下詔冊封的妃只有她們兩位,其他的貴妃、妃,大多是同治、光緒兩朝尊封的,其中有必要說一下玫貴妃徐佳氏,她在鹹豐八年誕育了二阿哥,但是不久便薨逝,終鹹豐一朝,徐佳氏的最高地位也只是玫嬪。雖然懿貴妃母以子貴,得到了貴妃的高位,但這並不影響鹹豐帝繼續寵愛麗妃。
  • 光緒一天娶三個老婆,除最愛的珍妃,還有垂簾聽政終結清朝的太后
    1871年,在如今的中央音樂學院,也就是彼時的太平湖東裡的醇親王府,由慈禧太后的親妹妹葉赫那拉·婉貞誕下了一名男嬰,名叫載湉。1874年,清朝入關定都北京後的第八位皇帝,也就是慈禧太后與鹹豐皇帝的兒子同治皇帝駕崩後,載湉被繼嗣給了已亡人同治皇帝,進入紫禁城繼承了清王朝的皇位,並且在次年改年號為光緒。
  • 光緒叫慈禧「親爸爸」,那他該稱呼他親爹什麼,這倆字真恰當
    光緒的親生父親是醇親王奕,奕譞是道光的第七子,鹹豐(老四)和恭親王奕(老六)的弟弟。慈禧和鹹豐唯一的兒子同治皇帝死後,由於沒有子嗣,當時僅三歲多的(光緒)被確立為了清朝的第十一皇帝。從之後光緒皇帝的遭遇來說,由宗室變天子不知道是他的幸運還是不幸?光緒雖輩分上跟同治皇帝是平輩,但他繼承卻不是同治的皇位。簡單說光緒能成為皇帝,不是宋太祖和宋太宗那樣的「兄終弟及」,而依舊是清朝歷來的「父死子繼」。
  • 道光皇帝放著各項才能都突出的恭親王不用,為何偏偏選了鹹豐?
    奕訢是道光皇帝第六個兒子,而鹹豐皇帝是道光皇帝的第四個兒子。鹹豐比奕訢大了兩歲。1846年,道光皇帝秘密寫下遺詔,要傳位給鹹豐皇帝。這當然是後來大家才知道的事兒。當時這件事是保密的,因為自從雍正是靠打敗自己的好些兄弟才登上皇位的,他就要防範自己的兒孫之間出現類似自相殘殺的情況,所以固定了秘密傳位制度。
  • 慈禧麾下7大太監真實照:圖4是殺害光緒珍妃的兇手,圖8乃李蓮英
    慈禧即孝欽顯皇后,她是大清鹹豐帝的妃嬪,也是清朝同治帝的生母。到了晚清時期,慈禧是清朝的實際統治者。她1852年入宮,次年晉封懿嬪;1856年生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晉封懿妃,次年晉封懿貴妃。1908年,光緒帝駕崩,慈禧選擇三歲的溥儀做為新帝,即日尊為太皇太后。
  • 靠譜的是親戚關係
    清朝到了晚期,或許紫禁城的地脈已盡,同治、光緒、溥儀,接連三朝就連兒子都生不出來。往前的兩代,道光帝還有九個兒子,繼任的鹹豐帝只有兩子,長子載淳即後來的同治帝,次子才生下來就夭折了。同治帝的生母,就是大名鼎鼎、把持晚清政壇近半個世紀的慈禧,她正是憑著生了同治,才得以當上太后垂簾聽政,一步步成為執掌實權的統治者。
  • 光緒、慈禧相繼而亡,時人日記如何記載?|慈禧|光緒|太后|皇上|醇...
    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先後卒於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刻和二十二日未刻,時間相隔只有二十二小時,尚不到一天。
  • 「兩宮垂簾」時,跋扈的慈禧是否壓制了正統太后慈安?
    封建時代,中國最後一個長期控制政權的威權統治者是慈禧太后,她是同治、光緒年間清朝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如果算上前面與慈安太后的兩宮聽政,其統治清王朝長達四十七年,後期幾乎是權勢燻天,當然,慈禧本人並不是大權獨攬,光緒皇帝後來也能行使一些權力,但只要是忤逆了慈禧太后,那帝黨便會一觸即潰,正如同在後期戊戌變法時一樣。
  • 這個宮殿,8位皇帝先後居住近200年,設有地暖,溥儀還裝上了電話
    歷史上,順治皇帝,乾隆皇帝,同治皇帝,這三位在養心殿駕崩。養心殿還是紫禁城裡第一個裝上玻璃的宮殿,為了採光方便。養心殿整體面積5000平米,皇帝辦公的前殿,面闊36米,進深12米,也就是432平米。和東方三大殿之一的太和殿比起來,就小多了。太和殿長64米,寬37米,佔地2377平米,確實大的多了。圖中是養心殿院內的日晷,李蓮英等人看時辰用的。
  • 光緒帝怎麼不殺掉慈禧掌握大權?光緒表示:想多了,不可能
    這樣一來似乎的確坐實了光緒帝悲情天子的人設,但在這個時間點上,無論是慈禧毒殺光緒,還是不到一天後自己也一同去世,這兩起事件都發生在兩人生命的終點,光緒帝作為一個被幽禁在瀛臺的人,在政治上已經靠邊站了,因此光緒帝根本就沒有能力去施展什麼手段來翻盤,更不用說處死慈禧如此激烈的行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