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劉燕娟 通訊員 肖彬華
初冬時節,位於龍山縣裡耶鎮海拔1400多米的八面山景區,山上的停車位和道路邊停滿了車輛,民宿和星空帳篷住滿了遊客,烤全羊店一天賣出20多隻。而在6個月前,這裡的遊客還非常少,山上冷清得只有原住民和他們的牛羊。
八面山景區,為何在半年時間就成為湘西旅遊新的網紅「打卡地」?這得益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紀委監委一次入村督查,並隨之吹響了全州整治旅遊產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專項行動的號角。
「空中草原」多年養在深閨
八面山,土家族傳說中的聖女山,山梁形如睡美人,草場、雲山、霧海、奇峰、絕壁等各種景色應接不暇,有「空中草原」之美譽。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醉美之地,多年來一直「養在深閨人未知」。
裡耶管理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魏福生對此深有感觸。他說,2014年,縣委縣政府就對八面山景區進行了統一規劃編制,但苦於外部大交通環境未改善,加上財力不足、投入不夠,景區公路坑坑窪窪,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幾乎為零,髒亂差等問題突出,遊客非常少。
八面山景區髒亂差等問題也引起了紀檢監察機關的關注。今年5月,按照省紀委監委部署,州紀委監委來到八面山上的雲頂村開展入村督查,督查人員一上八面山,頓時被秀美風景所折服。
通過督查發現,八面山之所以常年「養在深閨」,表面上是財力不足、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等原因,更深層次還是景區管理者思想認識、擔當作為等方面出現了問題。隨後,州紀委監委約談了龍山縣委縣政府,將督查發現的問題一一反饋,並提出「小步快走、大膽作為」的意見建議。
這一建議與龍山縣委縣政府近期決策思路不謀而合。原來,該縣已著手將八面山作為重點旅遊景區進行打造,只是苦於思想認識、歷史遺留等方面的問題,一時難以找到突破口。
「紀委督查發現的問題,與我們推進全域旅遊的決策部署高度契合,不僅幫我們找到了『病根』,而且打開我們的思路,找到了方法,激發了內生動力。」龍山縣委副書記、縣長時榮芬說。
向旅遊產業「兩個主義」開刀
針對督查發現的問題,州紀委監委及時跟進監督,在全州啟動了旅遊產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專項整治,重點圍繞旅遊產業中認識不到位、工作不深入、部門不作為等方面,著力解決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怕作為等突出問題。全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通過實地察看、清單式監督、回訪式督查等方式,深入相關職能部門、景區景點開展監督檢查,督促單位及責任人履職盡責。
龍山縣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的八面山景區旅遊開發領導小組,各部門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合力推進景區建設。投入1800多萬元,完成了28公裡的景區公路改造;投入2000多萬,修建了遊客服務中心、生態停車場、星空帳篷、懸崖客棧等,完成了16棟民宿改造、1000畝草甸改良、1.6公裡跑馬道等建設,並於8月25日實現了景區開門迎客。
「今年5月以來,我們已投入6000多萬元用於基礎設施、配套設施等建設,初步完成了八面山旅遊開發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破繭』歷程。」魏福生說。
遊客如織,村民吃上「旅遊飯」
11月初,來自貴州銅仁的楊先生一家4口,在八面山景區住帳篷、看日出、吃烤全羊……玩得不亦樂乎。
「現在八面山的名氣越來越大,民宿一到雙休日就一房難求,生意比剛開業時翻了好幾番。」八面山景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向乾介紹,從8月25日運營至今,已接待遊客19萬人次,景區公司營業收入達60多萬元。
旅遊產業的發展,給八面山上的村民也帶來了一條可持續增收的路子。「旅遊搞起來後,生意越來越好,一上午就烤了6隻羊。」烤全羊店老闆向本初告訴記者,僅今年國慶期間,一天就能賣出烤全羊30多隻、烤雞50多隻,營業額8萬多元。
八面山上共有雲頂、自生橋等4個行政村,人口3332人。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已有353戶1427人實現脫貧,貧困率由原來43.66%下降至0.84%。過去村民以種植玉米、土豆、烤菸和反季節蔬菜為主,如今又多一條致富路,越來越多的村民回鄉發展,期望在八面山旅遊開發熱潮中步入小康。
[責編:李絮楓]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