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是什麼日子 人類月球日你了解多少?月球疑問解答

2020-12-15 閩南網

  「人類月球日」是每年的7月20日,為了紀念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登月成功。對於與地球「近在咫尺」的月球,你了解多少呢?

  月球,俗稱月亮,古時又稱太陰、玄兔,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

  7月20日是什麼日子 人類月球日你了解多少?月球疑問解答

  平均直徑:約為3476公裡

  表面積:3800萬平方公裡

  體積:地球的1/49

  質量:相當於地球的1/81

  表面重力:地球的1/6

  平均距離:約384400公裡,相當於繞地球赤道走10圈

  最近時:約36萬公裡

  最遠時:約40萬公裡

  白天:陽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溫度為+127℃

  夜晚:-183℃

  地形:環形山、月海、月陸、輻射紋

月球由什麼物質組成?

  月球巖石中含有地球中全部元素和60種左右的礦物,其中6種礦物是地球沒有的。

  月殼中主要元素:鈾、釷、鉀、氧、矽、鎂、鐵、鈦、鈣、鋁、氫

  三種主要巖石

  月海玄武巖:富含鐵、鈦

  斜長巖:富含鉀、稀土、磷

  角礫巖:巖屑顆粒

相關焦點

  • 人類月球日:克拉維斯——月球南極地區的巨無霸
    小夥伴們,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成功登月。而今天,則是人類成功登月51年紀念日——人類月球日。在首次登月的歷程中,人類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了自己的腳印。克拉維斯的中心位於近地月面南緯58.6°, 西經14. 7°, 非常靠近月球的南極地域, 在投影縮減效應的影響下, 它的外形看起來呈橢圓狀。克拉維斯的名字取自16世紀時的一位德國天文學家和數學家, 他被稱譽為16世紀的歐幾裡得(Euclid)。
  • 人類月球日|回顧中國探月之路 了解這些關於月球的知識
    2020年7月20日是第51個人類月球日,數千年來,人類對月亮充滿了無限遐想,中國自古就有嫦娥奔月的故事。51年前的今天,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邁出人類在月球上的第一步,這是人類探索宇宙道路上的閃亮時刻,也因這一刻,7月20日被定為「人類月球日」。
  • 人類月球日:人類的月球旅行還有多遠
    但月在青天,「可望不可即」,1969年7月20日,美國借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實現第一次載人登月,這一日期也被確定為「人類月球日」。但1972年載人登月即告結束,直到50年後的今天,月球旅行一度停滯,美好的未來僅存在於幻想之中。2020年初,新冠肺炎的爆發給全球旅遊業造成了巨大損失,太空旅行項目也仍在開發之中。
  • 月球上以中國元素命名的地方有27個都是什麼 月球命名規則你了解多少
    月球上以中國元素命名的地方有27個都是什麼 月球命名規則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12-18 20:17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月球上以中國元素命名的地方有27個都是什麼 月球命名規則你了解多少 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來自月球的土特產成功返回地球,這份土特產採自月球正面的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脈附近
  • 【人類月球日】月亮上的溫度和地球差異大嗎?
    科技的發展推動著人類對月亮的了解。月亮上也有風雲雨雪嗎?月亮上的溫度和地球差異大嗎?今天(7月20日)是人類月球日,小編和你一起去看看。月球上沒有大氣,處於一種高度的真空狀態,連聲音都無法傳播。月球上也沒有水,就是在對月球的巖石分析中,也沒有發現水分。月球上沒有大氣層,月面直接暴露在宇宙空間。沒有大氣,又沒有水,月球上也就沒有風雲雨雪等氣象變化。(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 人類月球日|登月50餘載三大謎團仍待解:起源、磁場、地月距離
    7月20日是人類月球日。月球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天體,近到在月球表面留下人類的腳印。從仰望月球開始,人們便對其開展了持續研究,許多關於月球的特性都已被我們所掌握。然而,這個「近鄰」仍留有許多謎團,有待我們去探尋。月球是如何誕生的?它的年齡幾何?
  • 月球有望成為第八大洲,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人類穿什麼衣服
    .那麼居住在月球上有什麼好處呢?作為地球的唯一一顆天然衛星,月球在上個世紀就已經被造訪很多次了.也正是因為多次造訪,人類才能對月球有著比其他天體更深的了解認知.自從阿波羅11號登月成功後,聯合國就宣布月球是全人類共同的財富,需要聯合開發利用月球資源.月面上的真空環境,充足的太陽能以及礦產資源對人類充滿著誘惑.
  • 人類為什麼要到月球上去?月球上有什麼?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然天體,對於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從文人墨客的詩篇中,還是現代科學意義上對於地球的重要影響,它都是一個不可替代的天體,但人類為什麼要花那麼大力氣去月球上,特別是地球上到處都在戰爭,好多地區都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把錢花在虛無縹緲的月球上,到底是為了那些冠冕堂皇理由掩飾下的一己私利,還是具有真正偉大的意義?
  • 人類61年探月史之二,地球與月球有共同「祖先」,月球更老
    美國在1966年發射的「探測者一號」,在月面上測量了月球的雷達反射率。於是蘇聯在以前「月球系列」的基礎上再次發射探月器,以示還擊。一、1966年12月21日,蘇聯在拜科努爾發射了「月球13號」,24日在北緯18.25、西經60.03的風暴洋內軟著陸,距離「月球9號」著陸地只有400千米。
  • 月球上人類的新居住地?2021年英國機器人,將進月球洞穴一探究竟!
    在這裡雖然不會像地球上一樣溫暖,但是零下20攝氏度的溫度還是可以滿足人類生存條件的,和我國北方的地區環境幾乎相當。 為了搞清楚這個熔巖洞當中究竟有什麼,這裡的環境是否適合人類生存,英國預計在2021年將一個機器人送到月球上,目的就是為了探查洞中的環境,這個機器人呈現出蜘蛛狀,可以像月球車一樣四處爬行
  • 月球屬於什麼星衛星還是行星 支付寶螞蟻莊園8月17日答案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支付寶最新資訊 > 正文 月球屬於什麼星衛星還是行星 支付寶螞蟻莊園8月17日答案
  • 為什麼人類要不停地探索月球?難道就為了看看月球背面?
    關於我們地球唯一的自然衛星月球是怎麼來的?我們人類還不是很確定。但是我們可以知道的,月球差不多是我們的地球誕生開始,就在我們地球的上空圍繞了。 所以自古以來,我們人類就開始對這個月球有了很多的研究了。我們古人對這個月球的傳說也非常的多,像什麼嫦娥奔月,吳剛伐桂什麼的。
  • 人類月球日:blackpink、趙露思、楊超越,「我要月亮奔我而來」
    街蜜們晚上好:)51年前的今天,一個美國人邁出了「自己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他就是第一位登上月球的著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於是這一天,被定為「人類月球日」。人類對月球的幻想與探索由來已久,「史上第一部科幻片」《月球旅行記》講述的正是一場徵服月球的奇幻冒險。
  • 月球背面真有外星人嗎,嫦娥四號拍攝月球背面照片,給出靠譜答案
    科學研究發現,月球的直徑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重量上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因此月球受到地球強引力的作用,導致其自轉和公轉周期一樣,即潮汐鎖定。如此一來,也就帶來一個問題,即人類在地球上始終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而月球的背面則是看不到,所以越是看不到,也就越激發了人類探索月球的欲望,想知道月球的背面究竟有什麼東西。
  • 月球適合人類居住嗎?英國機器蜘蛛2021年探秘月球洞穴
    月球被譽為廣寒宮,傳說住著嫦娥、玉兔、吳剛。其實,月球表面的自然環境根本不適宜人類居住,不僅沒有可供呼吸的氧氣,而且溫度大起大落,白天溫度高達120℃,晚上則降溫到零下180℃,晝夜溫差高達300℃。除此之外,住在月球表面十分危險:被宇宙射線穿透、被太陽輻射曬傷、被隕石砸頭等等。
  • 帶你了解我們陌生而又熟悉的星球——月球
    長期以來,月球一直是人類關注的天文主題之一,也是月球是第一個人類曾經登陸過的地外天體。。這次,我將介紹月球環境及其地形,阿波羅和月神計劃以及隱藏月球的奧秘。月球①什麼是月亮?月球是繞地球旋轉的唯一衛星。它也是人類唯一從其降落的地外天體,也是距地球最近的天體。從地球可以觀測到的星球中,月亮是僅次於太陽的最亮的天體。順便說一下,「繞月」一詞用於繞行星運行的所有衛星,例如「泰坦是土星的衛星」。
  • 月球背面存在外星人?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揭開謎底!
    2018年12月8日2點2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改二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隨後它在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2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上,為人類開啟了首次「月背之旅」,此次發射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94次發射,次年,1月3日上午,北京時間10點26
  • 外國網友熱議:如果中國月球車把美國國旗從月球上拿掉會發生什麼
    我國嫦娥三號探測器已於12月14日晚間成功落月,「玉兔號」巡視器也於15日凌晨踏上月面,留下了中國人在月球上的第一道車轍。這也是近40年以來,人類第一次實現月球「軟著陸」。15日晚間,「玉兔」號巡視器與嫦娥三號著陸器在月球上實現互拍,完成「到此一遊」的互拍認證工作。「玉兔」號月球車上的五星紅旗出現在著陸器拍攝的畫面中,這是中國國旗在地外天體上的第一次「留影」亮相。
  • 如果你生活在月球上,會看到什麼
    北京時間7月4日消息,如果你生活在月球上,那麼你將要不得不放棄很多原先在地球上生活時你覺得習以為常的東西:比如你腳踏實地的走路,或者不用佩戴氧氣面具就可以自在的呼吸——但還有一點很多人會忘記:你看到的夜景將會很不一樣。
  • 人類在荒蕪的月球上種出第一顆植物嫩芽,為月球基地提供基礎
    1月15日,嫦娥四號生物科普試驗載荷項目團隊發布消息稱,隨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試驗載荷中,棉花種子成功發芽。這標誌著嫦娥四號完成了人類在月面進行的首次生物實驗。月球上發芽的棉花種子 圖片來自國際在線微信公眾號嫦娥四號的生物科普試驗載荷由重慶大學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