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然天體,對於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從文人墨客的詩篇中,還是現代科學意義上對於地球的重要影響,它都是一個不可替代的天體,但人類為什麼要花那麼大力氣去月球上,特別是地球上到處都在戰爭,好多地區都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把錢花在虛無縹緲的月球上,到底是為了那些冠冕堂皇理由掩飾下的一己私利,還是具有真正偉大的意義?
冠冕堂皇的理由
其實科學家最懂得如何去要經費,畢竟課題的持續研究需要大把的銀子支持,因此玩得最溜的科學團隊總是會販賣各種焦慮,甚至比現在的自媒體標題黨有過之而不及!比如:
月球上隱藏了太陽系起源的秘密這理由高大上不?全球一窩蜂的湧上月球是去找太陽系起源秘密的,另納稅人無不肅然起敬,趕緊乖乖地掏出錢來無條件的支持登月!不過這個理由確實也說得過去,畢竟地球上的因為存在水汽循環的強大風化作用,而且地殼地幔同樣也在循環,太多的秘密可能就被封印在地球這個超級大熔爐裡了,儘管也能找到蛛絲馬跡,但總是覺得月球上更容易些。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因為45億年來,除了太陽風和宇宙射線,以及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後光顧月球的一些探測器與阿波羅登月僅有幾處人類活動痕跡外,月球上估計就只有外星人去過了,因此它保留了太陽系誕生初期最原始的資料!
人就是容易吃飽了沒事幹追溯自己的過去,更想洞察自己的未來,所以月球這個梗人類是繞不過去的,即使就只有一個起源的秘密人類就可以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月球上隱藏了人類賴以生存的能源-氦三幾乎無限能源核聚變是人類最不懈追求的,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前蘇聯折騰出託卡馬克以來,人類在核聚變領域已經浸淫了一個甲子不止,但到現在為止連個屁都沒放出來,各國投入的資金卻已經高達上千億美元,而且還折騰了好幾個:
磁約束核聚變:包括託卡馬克和仿星器慣性約束核聚變:雷射聚焦點火裝置聽起來絕對能讓人激動到睡不著覺,但其實八字還沒拿一瞥呢,而且我們用的還是最最簡單的,在比結合能曲線要求最低的氚氘核聚變,雖然說氘在海水中取之不盡(0.02%),氚也可以用聚變的中子轟擊鋰-6產生,或者在裂變堆中製造,但其實各位要知道的是,聚變堆中的氚回收極其困難,裂變堆中氚生產成本極高,每公斤超過三千萬美元,我們即使造出來,也是個超級昂貴的大玩具!
而且還有討厭的中子輻射導內壁嬗變,所以未來是削尖腦袋要高氘和氦三或者氦三和氦三的聚變,因此人類將眼光放到了月球上!因為氦三其實就是太陽的質子鏈反應中的氘和氕聚變的產物,會隨著太陽風擴散整個太陽系空間中,因為離子帶正電,還有大氣層,因此這兩類行星幾乎撈不到好處,但水星和月球明顯沒有,所以它們的接收到的量是最多的,可惜水星太遠,所以深諳厚黑學的人類就只能去月球啦!
但問題是,最簡單的氚氘聚變都搞不定,未來的氘和氦三反應將更為困難,氦三和氦三則更困難,也就是說,我們去月球上找了個超級高大上的理由,為了人類能源,但搬回來之後卻點不著!
月球對於人類真正的意義
說完了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理由,咱繼續來說說齷齪的理由和真正高大上的理由!狹隘一點說,人類完全是為了好奇才去探月,畢竟好奇害死貓嘛,但人類有時候比貓好奇十倍,所以在探索這條路上獻出生命的可比貓多多了!
好奇是人類的天性,當然這也是科學探索的原動力,所以這不算齷齪,畢竟為了人類的未來嘛!但月球存在的意義並不在於月球上有什麼,而是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
地球和最近的金星距離:4150萬千米(最近)地球和火星的最近距離:5460萬千米為什麼說他們最近的距離呢?因為它們都繞太陽公轉,每時每刻的距離是不一樣的,所以會有一個最近,也有一個最遠的距離,火星衝日需要779天一次,金星則要584天一次。
月球多遠呢?38.4萬千米,即使橢圓軌道變化也僅僅在40萬千米左右,這對於忽近忽遠的金星和火星來說,這條件還不夠啊,而且只有金星最近距離1%都不到,多節省成本呢,所以月球對人類的意義並不是它上面有什麼,而是去月球上的學費夠低!
這一點對於人類尤為重要,就像上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再到大學,假如有一個非常好的高中,但沒上過幼兒園直接跳到高中,估計這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而火星就是一個這樣的去處,假如人類沒有月球練手腳,那麼到現在為止,那麼多探測器不可能那麼容易就遨遊太陽系,所以,循序漸進對於人類有多重要!
所以說月球是人類未來深空前進基地,或者射電望遠鏡基地,或者氦三採礦,甚至月球居民區等等都是浮雲,這些不重要,因為即使將月球換成沒有氦三的天體對於人類來說意義是一樣的!
它是人類前往星辰大海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