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工程花費巨額,為什麼人類依然如此熱衷於探索月球?

2020-12-12 科學交響樂

星辰大海將是人類的宿命,而月球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顆星球,人類文明若是不想被限制在地球這樣的「一畝三分地」,就必須走出探索月球的第一步。

如果一個民族如果沒有科學探索精神,把精力都花在改善生活上,是非常悲哀的。如今世界各國在探索太空的花費已經回歸理性,沒有像冷戰時期那麼大手大腳,相對於各國龐大的GDP總量,這樣的花費根本不值一提。

我們為什麼要探索月球?

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行走的的腳印仍然在那裡,那是因為月球是沒有空氣,所以一切都會保持多年,這使月球成為地質的時間囊。

1.研究太陽系的過去

在整個太陽系中,小行星和彗星一直以強勁的速度轟擊行星及其衛星。由於風和水蝕的作用,這種撞擊形成的大多數隕石坑在地球上不再可見。

但是,月球沒有這種過程,它的大多數隕石坑在大致相同的條件下保存了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通過研究這些隕石坑,科學家們推斷出太陽系過去必定發生了什麼。

2.研究生命起源

大約在40億年前,一顆名叫「忒伊亞」的星球和地球相撞,形成了如今的地月系統,之後不久地球的生命就誕生了。

因此,從那時開始研究月球上仍然可見的隕石坑是了解在太陽系歷史這段時期發生的事情的關鍵,這使探索月球成為研究生命起源故事的關鍵部分。

3.研究星球的內部結構

與地球不同,月球幾乎沒有構造活動。因此,自形成以來,月球的內部結構得到了很好的保存,這為科學家提供了一個了解行星內部結構的機會。

研究由撞擊形成的月球山脈,使科學家們可以窺見月球的內部,還可以了解月球的黑暗區域,這些黑暗的區域是月球誕生之初形成的火山熔巖平原。

4.月球的經濟價值

不僅僅是科學,月球還具有技術和經濟價值。在過去的二十年中,NASA和ISRO太空飛行器在月球兩極發現了水冰。月球上未來的人類棲息地可能會出於消耗和燃料需求而利用這種水冰。月球上的氦3能源儲量是地球的200萬倍,氦3可以和氘疫情參與核聚變反應反應,釋放大量的能量。

此外,科學家研究月球,有助於了解太空輻射和微隕石轟炸是如何影響長期居住在深空中的太空人,例如執行火星任務。

月球的接近性和對資源的獲取使其成為深空探測所需技術的絕佳試驗臺,登月將成為登陸火星的重要技術跳板。從長遠來看,月球的低重力屏障使其成為在整個太陽系中人類建立可持續生存的火箭發射平臺。

探索月球的簡史

幾個世紀以前,伽利略利用望遠鏡觀測到月球上的隕石坑,高山和山谷,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望遠鏡一直是研究月球的最前沿手段。直到1957年,人類進入了太空時代,高解析度的月球成像和製圖才得以傳回地球,我們甚至可以將月球的土壤帶回地球。

在1960年代,NASA派出了Ranger系列飛行器進入月球系統!這些飛行器寄回了15,000多張照片,這些照片告訴我們,月球上充滿了大大小小的隕石坑,也為為阿波羅太空人選擇安全的著陸點提供了科學依據。

大約在同一時間,蘇聯軌道飛行器Luna 10揭示了月球重力場的局部變化。這些異常現象導致了蘇聯太空飛行器無意中撞到月球表面,蘇聯方面向美國分享了數據,使得阿波羅計劃變得更加安全。

1969年至1972年,作為NASA阿波羅計劃的一部分,有12位太空人在月球上行走。阿波羅的科學實驗提供了有關月球如何形成,月球是否具有磁場,火山活動性質等方面的科學知識。

從此以後,人類再也沒有踏足過其他任何星球,月球直到現在仍然是我們唯一去過的地球之外世界。

中國的「嫦娥計劃」

2007年10月24日中國發射了嫦娥一號,開始了探月工程。到目前為止,中國已成功將三架太空飛行器降落在月球上,2013年是嫦娥三號,2019年是嫦娥四號和2020年的嫦娥五號。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是本世紀唯一一個在月球上成功降落登陸器的國家,以色列和印度的計劃都失敗了。

嫦娥四號是世界上第一個登陸月球背面的任務,由於缺乏地球的幹擾,在那裡存在射電天文學的巨大潛力。為此,嫦娥四號著陸器使用三個5米長的天線,創建了高解析度的天空無線電圖。

2020年中國的嫦娥五號將帶回兩公斤重的月球土壤,這是人類近四十年來第一次將月球土壤帶回地球。

探索月球的未來-----月球的永久實驗基地

在21世紀,人類重點更多地放在邁向月球上可持續生存的步驟上。美國宇航局於2009年發射了「月球偵察軌道器」,它製作了最高解析度的月球地圖,包括圖像,地形,溫度等。其龐大的數據集已幫助規劃了幾乎所有的現代月球著陸任務,這將成為美國重返月球---阿爾特彌斯。

美國雄心勃勃的阿爾特彌斯將人類降落在月球南極,那裡是擁有水冰,月球水冰的存在將為人類建立永久月球基地提供可能性。

月球科學與探索界一致認為,我們可以利用月球兩極上的水冰為未來的棲息地提供動力。但是在規劃月球棲息地之前,我們需要使我們能夠探索月球兩極的技術。這包括在月球極地上登陸並穿越崎,多山的地形的能力,以及在寒冷的水域中工作的能力,而無需獲得陽光或地球通訊。

另外,中國、歐盟、日本、印度也有各自的月球基地計劃,如果能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定居點,對人類來說將是一個裡程碑式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在過去的40年裡,為什麼人類不再擁有登月,因為月球正盯著地球
    人類最後一次登陸月球已經40多年了,我認為登月項目將大大加快速度,然而很難預測自以來人類從未踏上月球。美國是第一個在世界登陸月球的國家,也是唯一一個登上月球的國家,以來,美國進行了一系列載人航天飛行,實施了阿波羅登月工程,這是一件舉世矚目的事情。
  • 登月騙局:美蘇為何幾十年不敢再登月?月球到底有多可怕?
    至今為止,成功實現載人登月的只有美國於1969年完成的阿波羅計劃,但與此同時也伴隨著很多質疑,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人覺得美國人登月就是一個騙局。那麼美國載人登月的真相是什麼,為何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實施過登月計劃,這是為什麼呢?
  • 《登月第一人》讓人類登月真假再掀質疑,人類到底登上過月球嗎
    綜上所述,將近50年來人類對宇宙的探索進展緩慢,導致了人們對當時登月真實性的存疑。在阿姆斯特朗登月時,是採用了向全球直播,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收視率最高的一次直播,之後人們樂忠於研究當時的視頻和照片,同時也發現了很多疑點,雖然這些疑點NASA有做出解釋,但陰謀論者依然不依不饒。
  • 登月騙局論:美蘇為什麼幾十年都不敢再次登月?
    可能你很難想像,這個看似滑稽的觀點有很多人相信,一次媒體調查揭示,大約有20%的美國人表示不相信美國成功登月,為什麼在科技如此發達的美國,也有許多人支持這樣的陰謀論呢? 「陰謀論」是一種沒有根據的理論,往往一些重大事件背後都會有人懷疑存在著某種巨大的陰謀,通常情況下,這樣的理論都沒有足夠的證據證實,如果相信陰謀論,甚至會讓你對整個世界產生懷疑。
  • 人類不再登月的真實原因,科學家發現月球一直在盯著地球看
    人類其實不止一次登陸月球,1961年至1972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進行了一系列的載人登月任務,其中的阿波羅11號至阿波羅17號載人登月任務都成功把人類送上了月球,並且還成功讓人類返回了地球,只有阿波羅13號失敗了,也就是說人類一共成功登月了6次,但是,1972年12月19日,美國人成功完成了阿波羅17號載人登月任務以後,卻再也沒有登陸過月球了,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美國人對於登月的興趣似乎戛然而止了
  • 為何人類至今不再登月?中美兩國心照不宣,原因非常簡單
    這令許多人感到懷疑,懷疑當年的阿波羅登月事件是在作假,太空人在月球上的畫面其實是在好萊塢拍的。要不為什麼美國人一直不再登月呢?陰謀論者也提出了很多證據,大多是參考當時拍攝的一些登月照片提出的問題。對於這個爭議,美國宇航局曾經專門闢謠過,但仍然有人懷疑美國登月造假。
  • 阿波羅11號登月秘密(四):重返月球真的很難?
    四天後,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將阿波羅11號登月艙「鷹」號降落在月球上的靜海,成為首次踏上月球表面的人類。今年是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50周年,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特別推出「你不知道的登月秘密」系列文章,一起回顧人類探月進程中那些鮮為人知卻值得紀念的瞬間。
  • 1969年美國就載人登月了,是不是現在隨時可以重返月球呢?
    然而真正要實施載人重返月球的時候,卻要遇到諸多困難:首先,六十年代的阿波羅登月的器件,雖然當時登月了,但放到現在,你還會用嗎?比如推力高達3408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可達118噸的土星五號火箭,阿波羅登月計劃和後來的1973年天空實驗室結束之後,就封存了起來,後來又傳出圖紙丟失;即使圖紙沒有丟失,如此龐大的火箭系統,你能照葫蘆畫瓢,照做一套嗎?
  • 人類不再登月的原因不是技術不允許,是這些原因太現實了
    自上個世紀下半葉以來,世界的科學技術發展迅速,人類甚至依靠自己的智慧政府踏上宇宙之路,這一切都歸功於人類航天科技的非凡突破。人類最後一次登月已經過去很久了,為什麼人類不再向月球進軍?為什麼我們的國家不努力走向月球呢?秘密是什麼?為什麼世界上所有國家都保持同樣的態度,不再向月球發送太空人。畢竟月球作為離我們的行星,應該是人類進入太空的第一站。然而人類最後一次登月已經過去了半個世紀,在此期間,人類已經將其航空目標轉移到其他星球。為什麼?我想告訴大家,人類停頓登月有幾個實際原因!
  • 樂高10266阿波羅11號登月艙,紀念人類登上月球的偉大創舉!
    1961年人類首次太空飛行後僅三年樂高便發布了801太空火箭套裝。在之後的數十年的樂高套裝中,陸續推出了像昆蟲記,2002冰雪星球和Spyrius這樣奇特的太空子主題。但事實證明,孩子們以及成年玩家都對真正的太空飛行器和科幻著作中的太空飛行器一樣著迷。令人難忘的樂高探索系列為我們帶來了最令人驚嘆的人造太空船模型,並紀念了太空探索的裡程碑,樂高的首架「月球登陸艙」早在1976年就誕生了。
  • 月球沒有發射基地,登月飛船是如何返回地球的?看完你就明白了
    人類是一個非常偉大的種族,數百萬年前誕生之後,通過不斷的進化演化,只用了數百萬年的時間就形成了文明。而且還在數百年前走進了科技時代,科技時代的到來,更是讓人類文明實現了一次次的飛躍,更重要的是我們終於擺脫了地球的束縛,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走出了地球開始探索宇宙。
  • 登月50年,以藝術投射對月球的想像和探索
    50年前的今天(1969年的7月20日),美國稱載人飛船「阿波羅11號」在月球赤道附近著陸。為了紀念這一歷史性的時刻,多家博物館和美術館相繼推出「登月50周年」特別展,從藝術的角度追溯人類自遠古以來人類對月球的想像和探索。
  • 中國從月球帶回土壤,美國航天局很關心:當年阿波羅登月是騙局?
    有人說,NASA之所以著急想要月壤,是因為美國人心虛,擔心「阿波羅登月」的騙局被揭穿。 真相究竟是怎樣的? 中國從月球帶回土壤,美國為何如此緊張?
  • 霍金警告人類不要再登月:為什麼不能登月,霍金是知道什麼了嗎?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所以人類關於月亮的神話傳說那是多了去,也是人類最嚮往的目的地之一,而自阿波羅登月任務完成後後,卻再也沒有重返月球!
  • 假如開放太空遊,去一次月球旅遊要花費多少呢?
    (不包含飛行器所到的區域,比喻人類踏入的星球或外空),月球是人類到過的最遠的星球,根據前美國太空人的回憶,自從美蘇稱霸的冷戰時期,很多有關於外太空探索的事跡都是發生在那個時期,相對於當時美國的太空探索,科技能力要更勝一籌,所以就出現了人類探索太空最重要的一步——探索月球。
  • 美國在60年前就可以登月,中國為什麼還不具備登陸月球的能力?
    美國首次載人登月是在1961年,截止2020年是59年的時間,當然快接近60年了,並且持續到了1972年12月,總計登陸了6次月球,歷時約11年,耗資255億美元。
  • 人類為什麼要到月球上去?月球上有什麼?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然天體,對於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從文人墨客的詩篇中,還是現代科學意義上對於地球的重要影響,它都是一個不可替代的天體,但人類為什麼要花那麼大力氣去月球上,特別是地球上到處都在戰爭,好多地區都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把錢花在虛無縹緲的月球上,到底是為了那些冠冕堂皇理由掩飾下的一己私利,還是具有真正偉大的意義?
  • 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月球樣品是否會和美國分享?國家航天...
    而對於中國在載人登月方面未來的規劃,吳豔華表示:「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我們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我們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搞載人登月。我們搞載人登月,一定是服務於科研,服務於探索未知。目前開展的月面起飛、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都是未來載人返回的必要技術。這些技術通過驗證,也是為未來載人登月打基礎。」
  • 1969年的人類首次登月事件,為什麼總被懷疑是個騙局?
    筆者:三體-小遙人類進入太空時代以來,各種先進的研究成果不斷刷新著我們的認知。但是在探索之初,一切都沒有想像的那麼順利,甚至輿論也對此表現出極大的懷疑態度,美國「阿波羅號」的故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1969年,當美國太空人將國旗插在月球表面的消息被公布後,很多人對此提出了質疑,並且開始尋找其中的漏洞,試圖證明這是一場自導自演的「登月大戲」。如果站在全人類的角度看待登月這件事,相信人們都會感到十分振奮,因為我們終於走出了地球,並且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 中國將從月球帶回土壤,美國異常關心:阿波羅登月真的是騙局嗎?
    「嫦娥五號」為什麼令美國害怕?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騰空而起,成功登陸月球,舉國歡呼。這次登月,中國首次對月球土壤進行了採樣。有人說,NASA之所以著急想要月壤,是因為美國人心虛,擔心「阿波羅登月」的騙局被揭穿。真相究竟是怎樣的?中國從月球帶回土壤,美國為何如此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