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的存在,對人類有哪些意義?

2020-12-13 艾伯史密斯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亮在古人看來遙不可及,除了在夜晚施與微弱光亮外,似乎沒其他作用;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家發現月亮的存在,對人類有著特殊的意義。

形成海洋潮汐

月球直徑3476公裡,質量是地球的81分之一,對地球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潮汐作用,地球表面積的71%被海洋覆蓋,海平面出現周期性的運動叫做潮汐;直到十七世紀牛頓建立萬有引力,科學家才解開了潮汐之謎,原因是月球和太陽的引力引起的,其中月球引力的影響最大。

潮汐的存在,讓地球海洋中的能量(尤其是吸收的太陽輻射)流動速度加快,也讓海洋中生態系統的物質交換更為頻繁,有利於海洋生態系統的成長。

減慢地球的自轉速度

由於月球對地球的潮汐作用,海洋隆起部分與地球存在相對運動,以此產生內摩擦消耗了地球的自轉動能,直接的影響就是降低了地球的自轉速度。

目前,地球自轉周期大約每10萬年增加1秒,在十億年前地球上一天是17個小時,現在是23小時56分,未來地球的自轉速度會越來越慢,直到被太陽潮汐鎖定為止,也可能等不到那天太陽系就毀滅了。

穩定地軸

地球在自轉過程中存在進動現象,也就是說地軸本身並不穩定,地軸也會存在一個周期性的變化,這個變化會周期性地改變南北回歸線的位置。而月球距離地球38萬公裡,月球的存在讓地月系統的角動量更大,直接的影響就是減弱了地球的進動影響,使得地軸更加穩定。

其中的物理原理,我們用一個簡單例子就可以說明:你原地轉圈時,把雙手抱在胸前容易失去平衡,但是當你把雙手伸開後,原地轉圈更加穩定,不容易摔倒。

地軸的穩定有利於氣候的穩定,這是地球上生命進化的重要保證,否則每過幾千年出現一次氣候大變化,那麼對動植物來說是毀滅性的災害。

曆法制定

以地球公轉制定的曆法叫做陽曆,以月球公轉制定的曆法叫做陰曆,綜合兩者規律制定的曆法叫做陰陽曆,我們使用的農曆就屬於陰陽曆,兼具陰曆和陽曆的優點。

月球繞地球一圈需要27.32天,由於地球本身存在公轉,使得月相變化要滯後一點,月相的變化周期為29.53天,所以在陰曆中一個月有29天和30天,就是根據月相變化制定的。月相的變化,則影響了天文觀測和潮汐變化等等。

太空跳板

人類對太空的探索是循環漸進的,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金星表面環境惡劣,平均溫度高達450℃,而且常年下著濃酸雨;火星雖然是一個適合人類移民的星球,但是現階段對人類來說火星距離太遠,探索成本很高。

月球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這對飛船的降落和起飛都是非常有利的,所以人類移民的第一步,必然是把月球作為第一個太空跳板。

氦-3資源

可控核聚變是人類的終極能源,而氦-3作為清潔核聚變材料,是人類夢寐以求能源材料;在地球上,全世界的氦-3資源加起來不過半噸,這使得氦-3非常昂貴。

而在月球上,由於月球沒有大氣層和磁場,這使得太陽風能直達月球表面,經過幾十億年的太陽風吹拂,在月球表面積累的氦-3保守估計有100萬噸以上,所以月球上的氦-3,必定成為未來人類的重要能源。

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相關焦點

  • 月球確切證實存在水!來自哪裡?又有什麼意義?
    月球黑暗、寒冷的極地地區,一直被推測含有水冰。美國夏威夷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21日說,他們首次發現了月球兩極表面存在水冰的確切證據,這有可能為未來人類月球探測甚至定居提供便利。2012年,美國研究人員對阿波羅系列探月飛船帶回的月球土壤樣本進行分析後認為,月球上存在的水可能來源於太陽風,這說明其他一些星球也可能同樣因此而存在水。另一種說法是彗星為月球「送」水。2011年,美國研究人員對阿波羅飛船帶回的月球表面巖石標本進行了分析。他們重點測量了標本中一類名為磷灰石的礦物所含的氫同位素組成比例。
  • 嫦娥曝光在月球4大發現,月球存在過生命?科學家:意義重大
    文/濤聲依舊嫦娥曝光在月球4大發現,月球存在過生命?科學家:不可思議眾所周知的一件大事,那就是中國的嫦娥4號已經成功登陸了月球背面,而如今嫦娥4號已經成功地釋放出了玉兔2號月球探測器,並且成功的進行了相關的探測任務,如今的玉兔2號探測器依然在進行著自己的任務,距離他正式完成任務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而從去年到現在嫦娥4號已經有了4項重大發現,下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看看嫦娥4號到底都有哪些重大的發現吧.
  • 人類為什麼要到月球上去?月球上有什麼?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然天體,對於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從文人墨客的詩篇中,還是現代科學意義上對於地球的重要影響,它都是一個不可替代的天體,但人類為什麼要花那麼大力氣去月球上,特別是地球上到處都在戰爭,好多地區都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把錢花在虛無縹緲的月球上,到底是為了那些冠冕堂皇理由掩飾下的一己私利,還是具有真正偉大的意義?
  • 月球對人類意義不在探索太陽系起源,也不是氦三,難道是去玩的?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然天體,對於人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從文人墨客的詩篇中,還是現代科學意義上對於地球的重要影響,它都是一個不可替代的天體,但人類為什麼要花那麼大力氣去月球上,特別是地球上到處都在戰爭,好多地區都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把錢花在虛無縹緲的月球上,到底是為了那些冠冕堂皇理由掩飾下的一己私利,還是具有真正偉大的意義
  • 月球上存在新能源?科學家統計或將支持人類使用萬年,到底是什麼
    月球上存在新能源?科學家統計或將支持人類使用萬年,到底是什麼地球在廣闊的宇宙中,只是非常渺小的一顆行星。在人類未知的太空中,不知道還存在著多少類似地球的星球或者比人類更加先進的文明。而在目前人類的探索範圍內,地球算是太陽系中唯一的智慧星球,擁有月球這顆天然的「護衛」衛星。在遙遠的古代,古人根據月亮的形狀特點,也有人稱它為玄兔或者玉盤等浪漫的名字。月球是太陽系的第五大衛星。月球有一個和衛星家族不太一樣的地方。它和地球的質量比、體積比相差較大。從行星的質量上看,月球:地球=1:80;從體積上看,月球:地球=1:49。
  • 阿姆斯特朗的腳印還在月球,為何「人類的一大步」會存在幾十萬年
    在經過了長達五天的飛行後,1969年7月21號,太空人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在月球靜海基地著陸,這是人類史上首次踏足地球以外的星球。而阿姆斯特朗也由此成為了人類史上第一個踏足地外星球的存在。
  • 月球與地球存在聯繫?深處埋藏大量金屬,或成為人類「補給站」!
    一直以來,地球可以安穩的存在,離不開月球和太陽的相伴,正是有了月球和太陽,地球才擁有了潮起潮落、四季變化。如今科技水平不斷提高,人類已經讓數位太空人進入了太空。雖然人類還無法達到太陽的表面,但是人類在幾十年前就已經登上月球。
  • 液態水或遍布月球!NASA證實液態水的存在,但人類不要高興太早
    水可能遍布整個月球提到月球,它絕對是太陽系中人類除了地球之外,最熟悉的一顆星球,畢竟月球也是人類除了地球之外,唯一一顆登陸過的星球。不過即使是這樣,月球對於人類來說,仍然是最理想的移民星球,近年來,NASA也計劃著改造月球,讓它成為人類的「後花園」,成為人類日後去往其它星球的太空中轉站。從這個角度來看,月球上擁有豐富的資源,就變得非常重要了,否則如果一切都從地球上運往月球,往來的運輸成本是非常巨大的。
  • NASA最新發現,月球上存在著大量的水,可以供登月人類使用
    主要研究作者凱西·洪尼伯爾(Casey Honniball)在一份聲明中說:「在SOFIA觀測之前,我們知道存在某種水合作用。」 「但是我們不知道實際上有多少(如果有的話)水分子-就像我們每天喝的水一樣-或者更像是排水管清潔劑。」 這項已發表的研究報告摘錄了在檀香山州馬諾阿市夏威夷大學的Honniball研究生論文工作。
  • 月球年齡有多大?人類登月時帶回的月球巖石,隱藏著月球的年齡!
    這是我們人類第一次走出地球,踏足別的天體,就像阿姆斯特朗說的那樣: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整個阿波羅計劃期間,NASA成功登月5次,失敗一次,先後成功將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在返回地球的時,太空人們攜帶了數百公斤的月壤和月巖,這些月球物質被嚴密封存在實驗室內,一部分被科學家們進行研究,另一少部分則被NASA當作禮物送給了別的國家,我國就收到過1克。科學家們希望研究這些月球物質,解開月球的奧秘。在對這些物質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後,科學家們得到了一個隱藏在月球背後的重大秘密。
  • 「嫦娥」帶月球「土特產」回家,背後意義有多大
    那麼很有可能,在下一個50年,更多關於月球的迷霧,會由嫦娥五號、六號、乃至七號、八號的樣品來撥開。1.嫦娥五號攜月球樣品成功著陸,對月球科研意義有多大?上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前蘇聯用於登月計劃的H-1大推力運載火箭連續四次試射失敗。
  • 月球太陽照射面發現水,或為人類星際移民夢想一大步
    由於月球上沒有大氣,再加上月面物質的熱容量和導熱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很大。在陽光照射面溫度可以直達127℃,這麼惡劣的環境下,人類一直以為,月球的太陽照射面是不可能存在水的,但是這一傳統的觀念現在隨著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最新公告而作古了,這是具有裡程碑似的現實意義的。
  • 人類月球日:人類的月球旅行還有多遠
    但月在青天,「可望不可即」,1969年7月20日,美國借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實現第一次載人登月,這一日期也被確定為「人類月球日」。但1972年載人登月即告結束,直到50年後的今天,月球旅行一度停滯,美好的未來僅存在於幻想之中。2020年初,新冠肺炎的爆發給全球旅遊業造成了巨大損失,太空旅行項目也仍在開發之中。
  • 楊毅強:人類走出太陽系 月球將是中轉站
    12月17日凌晨,攜帶月壤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這也是我國迄今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  嫦娥五號任務的主要技術難點有哪些?任務的圓滿完成有何標誌性意義?
  • 每年3釐米,月球正在遠離地球,看不見月球對人類的損失有多大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審核-小文月球,對於地球來說是個什麼樣的存在?可能很多朋友會說,月球不就是一顆衛星嗎?其實不然,月球對地球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存在。可能在古時候,人們對月球的認知只有給地球的夜晚帶來一絲光亮。但隨著科技水平不斷的提高,人們發現月球對地球來說不僅僅是一個照亮地球夜晚的工具。月球對地球乃至人類來說,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天體。
  • 如果人類滅亡了,宇宙還有存在的意義嗎?人存原理說的是啥?
    科學工作和其它一切活動如果脫離了人的存在,就不會有任何意義可言。人存原理告訴我們,我們對宇宙的認識和描述,都帶有我們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我們之所以看到宇宙是這個樣子。是因為它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我們就不會在這裡去觀察它,也就不會提出這個問題。這個理論看上去是很唯心的,我們所有的認知都只建立在我存在的基礎上。
  • 2023年人類「登月之旅」可信嗎?月球「熱門景點」你知道有哪些?
    美國宇航局推出阿爾特彌斯計劃,該計劃想要建立一個名為「月球門戶」的空間站和一個人類能在月球表面著陸的系統。計劃中空間站將作為一個航路點,可以簡化旅行並協助月球基地的施工。可以說,在月球建立人類基地是為以後探索火星做準備。
  • 月球背面到底有沒有外星人基地存在呢?
    從我們地球上出現的生命體看,所有生命體,都必須有氧氣和水等人類所認知的基本條件。比較有智力和高智慧的人類,都生活在空間。而沒見過石頭、金屬類,植物,土地能出現高等生命體(機器人是人類設計的產品,沒有自生生命)綜觀整個宇宙,人類,也包括所有外星人或生命體,統統,統統都逃不出上述這個死律。問題來了,外星人那麼笨嗎?跑到沒有空氣,黑暗無比,而且永遠是零下一百多度的月球去建基地。外星人比我們智慧多了,還怕我們發現不成?能夠來到月球,來地球是輕而易舉的事。那麼,來地球建基地不是更好嗎?
  • 科學家發現,月球上或許存在數百萬噸水,印度這次搶了先!
    月球上存在水?總量高達數百萬噸?印度這次搶先一步!從上個實際開始,我們就對月球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過去我們對於月球一無所知,對於月球的了解也僅僅是一些神話故事和傳說,但是隨著從上個世紀開始的登月計劃,讓我們對月球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
  • 嫦娥五號落月挖土,淺析漫畫家們曾對月球有過哪些遐想
    這樣宏偉的工程註定是在人類世代努力下才實現的,而對月球的探索就是「太空萬裡長徵」的第一步。嫦娥五號落月挖土,載人登月的前哨正因為明白太空探索對人類整個族群的重要意義,中國向來對這塊領域不吝資源,此前已經多次發射月球探測器。和前面歷次探索相比,這次嫦娥五號探月備受關注,因為它是帶了特殊使命的 - 月球挖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