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兩年高位買房的90後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30歲嚴格意義上來說就是一個中年人,而這個年紀來自几几年呢,不好意思是一位90後,所以某種程度上這個時代已經消滅了二十幾歲的80後,而努力的將90後拱入中年人的行列
這是現實,雖然這樣的現實也多少有點殘忍
不過有趣的是,我身邊有不少90後在這兩年買房了,而且都是在2016-2018年這樣的歷史高位上買的房,他們買房的時候都諮詢過我一些問題,假期的時候,我問問他們近況怎麼樣,生活有沒有因為房產發生什麼改變
沒想到的是,他們的回應,多少讓我有點意外
01
小E是我上一輪風險投資基金公司的對接人,大家都知道,風投公司愛設副總裁的職位用來讓年輕的投資人面對創業公司老大的時候可以壯壯膽,那麼小E就是一位90後的副總裁
說真的要投我們的時候,這位副總裁幾乎沒問我什麼問題,但是後面到了買房的倒是問了我不少問題,但是講真我的建議他基本沒聽,倒是房子買的很快,在2017年的時候在浦東北蔡買了套一手房
後來不出意外的是,這一波房子他買的是最貴的,而且到了2018年房子遇到了質量問題業主維權
我本來以為她會很焦慮,或者很不淡定,有次見面的時候還主動詢問後面怎麼樣了,出乎我意外的是,她好像不太在乎這件事,甚至都不知道如今維權的進程情況
我問為什麼,她給我的反應倒是展示出少有的老成
「買房這件事就是買定離手,這件事完成之後也沒啥可以焦慮的,因為焦慮也沒啥用,不如把時間放在工作上。」
後來一問才知道,最近雖然資本市場不好,但是他也成功的轉型從之前做天使投資到如今做最後一輪IPO了,問為什麼轉型了,她說了兩個理由,都和房子有關係:
第一買了房子,生活上沒什麼好操心的了,那就事業上發力了;第二,房貸開始還了,穩定的每個月20號,沒什麼比這個更能激勵自己奮發向上了
後面,他還有第三點,半開玩笑的說著:也就買過上海的房子了,才對十幾億的資金才沒什麼感覺,敢做IPO輪了
後面又過了兩個月,她給我發了條微信,說維權的事情弄的差不多了,其中有一個帶頭大媽特別強悍,逼著開發商把當初承諾的都補上去了
當然這不是故事的結尾,峰迴路轉的是,當開發商籤訂好維修承諾之後,這位大媽自己又買了一套,同一個小區
最後小E補了一句:我要更加努力,才能跟得上這一群買房大媽的思路
02
第二個90後叫李楓,說實話不說我還不知道他是90後,因為滿臉的滄桑,後來才知道,因為買房買得早,憔悴的
李楓比較幸運的是,買房買的時間早,剛好在外地人限購調整之前的2015年的年底,而當初他為了買房,已經禁慾半年。他的生活嚴格遵循三不原則:不購物、不聚餐、不旅遊。
那一年,上海的嘉定、松江、大浦東,到處是都工地,很多2字頭的樓盤分布其間。
李楓買了嘉定,105平米的三房,一步到位。
這事給我很大觸動,糾正了我對屌絲不買房的偏見,這充分說明,我這是屌絲心態。李楓在我心目中的地位瞬間提升,超越馬雲馬化騰。
恩,英雄就在身邊。
因為我那段時間,一直徘徊在買與不買之間。每次看完房,腦子裡都浮現出以後的生活場景,悽慘而悲壯,有濃烈的土腥味。
買房後的李楓,在頭一年裡,這邊交房租,那邊還房貸。為了省錢,泡麵不吃桶裝的,抽菸標準從14塊降到7塊,從不打計程車,衣服鞋子生活用品都在淘寶上搞定,便宜。作為一個男人,他把省錢發揮到了極致。
這種狀況只持續了一年。
上個月前我們聚會,李楓已經滿血復活。說起剛買房那會兒,苦逼的細節一筆帶過,好像從沒發生過。
臨了總結說,男人就得對自己狠一把。現在他兒子已經2歲,生活開銷增加,但這並沒有影響到他的生活。
三四年時間裡,他的月收入增長2倍多,首付款借的錢早已還清,現在就每月那幾千塊房貸,對他來說soeasy。打算過幾年,在中環邊上置換一套。
他是個感性的理性主義者,要用兩年苟且,換取未來的詩和遠方。
現在,李楓依然每天早晚奔波在11號線上,去徐家匯上班。透過車窗望去,兩邊的工地已經很少,原來的油菜地和稻田,都變成了城市,衛星城跟大上海成功合體。
李楓還是很忙碌,但焦慮感少了。他臉上有翻身農奴把歌唱的鬆弛狀態,很篤定。
後來,他突來來了一句,回答了這些年來他的變化:我愛我老婆,我老婆要有房
買房這事,大概率來說,女人比男人靠譜
03
還有一個故事,是我在健身房裡遇到的一個90後小C
很幸運,她讀了研究生而且踩著好政策,她在上海落戶了,去年買了上海的一套住宅,很遠很遠,在浦東的某一個角度
她買了之後把房子租了,房租2500,然後自己在公司附近又租了一套青年公寓,房租5500
我特別好奇找他喝了一個下午的咖啡。
她是這麼和我說的
我很有自知之明,我想要的房子我一定買不起,而且可能這幾年都買不起,但是我又不想講究,所以我就在公司附近租了套房子,起碼這樣時間都是我的,上班只要5分鐘,剩下來的時間我可以去談戀愛,多值得
其實小C對於自己買的房子一點感情都沒有,他決定買房其實也挺幸運,因為工作原因,對所謂的經濟走勢也一定程度的了解,對待房子也更加客觀理性
明白中國樓市在整個社會裡的特殊意義,所以某種程度上這個商品擁有很多助推力,所以與其悲觀的等待著什麼,不如下注購買,然後堅定持續的看好未來
小C很早就意識到中間搖擺的狀態是最不利於做出決策的,只有堅定,堅定的不買和堅定的買,一定比猶豫買不買過出更美好的人生
後來,小C也和我說了在堅定不買和堅定買之間選擇買的理由,同樣很有趣。她希望能夠有相對規律的生活,所以她通過每個月還貸這個動作讓自己穩重和靠譜
另外對於房子來說,可以借貸30年,這個制度紅利,或許可以享受下
和她聊天,我眼睛裡一點都看不到小C對於房價的期盼,她對待這個商品也少有的坦然,最後還蹦出一句處女座經常會說的一句話: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
04
後來我還群發了一條微信給一些最近買房的90後們,更多的都是一些碎片式的觀點,但是我覺得挺有趣,
在90後有房一族眼裡,他們是這麼理解房產的
1、要想不被房子綁架,最好的辦法是先綁一套房子
2、如果猜不透樓市就不要猜了,反正這20年也沒多少人猜對過,多問問自己要什麼,有多少錢做多大事,宏觀問題留給經濟學家
3、買房多看看以後上下班的時間成本,90後不缺錢反正有花唄借唄,但是缺覺
4、高中時候老師和我說等到大學了再談戀愛,如今我覺得很扯淡,做公交車如果上去和我說等下一輛,我覺得就很假,第一份工作老闆和我說積累好經驗等一兩年收入會翻倍,我真心覺得虛偽,現在你和我說買房要等下一輪什麼什麼周期???呵呵……
5、經驗之談,拿出鑰匙比拿出房卡有魅力多了
6、租房也挺好,買房也挺好,但是從來沒人說這是二選一的命題啊,可以通吃的
7、房價確實不穩定,但是房貸穩定
8、丈母娘70後,心態比我還年輕,她沒給壓力,倒是分享了當初他們買房的故事,我聽完之後覺得這是一個勵志故事,所以我也想試試
9、老家房子太多且沒用,我盤整盤整,百利而無一害啊
05
差不多是這樣,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感受,發現他們對於房產或許沒有那麼專業,甚至很多都不懂
但是他們總是有自己最堅持的東西。不論是堅定的買房還是堅定的租房,這一群人總是有自己生活的模式和習慣,而這樣的路徑下做出的選擇,多半隨心意,也多半不會後悔
這個世道其實沒有那麼多套路和邏輯可以說,堅定的或者簡單的,不論最後買不買房,起碼生活過的都還很不錯
我覺得或許對如今不少困頓的年輕人有點感觸。這個行當,哪有那麼多道理可以說
以上為正文,來自盧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