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3 1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字「九江發布」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或收藏本頁精彩內容
【公眾號】微信名稱:九江發布 微信ID:jjfb2014
冬日陽光下的九江學院,柳樹垂下銀鏈、松樹綴滿白花、湖面冰花怒放,呈現出一幅冬日美景。與自然之美相對應的,是學院閃耀綻放的文明之花:2020年,學校5個黨支部獲評九江市百優黨支部、85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抗擊疫情、廣泛開展「百千萬」戰疫思政課培育新人……
九江學院黨委書記趙偉表示,校園是社會文明的窗口,學校始終把文明創建融入立德樹人全過程,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提升文化育人功能,不斷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向縱深發展。
以德育人,特色活動融入教學
2020年5月1日,對於九江學院首批返校的157名2020屆臨床醫學專業的同學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這天他們復學的第一堂課是由趙偉為他們上的思政課。「初心鐫刻責任,使命譜寫擔當」是這堂思政課的主題。
「好久不見!」這是趙偉在課堂上的第一句問候;「歡迎你們回到校園,我給大家鞠躬!」這是他在教室裡的第一個動作;「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我們經歷了一個特殊的假期,想必也將是大家人生中一個難以忘懷的假期。」一句開場白拉開了這堂特殊思政課的帷幕。
這一年,學校85名醫護人員組成的重症醫療隊馳援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展現了白衣天使捨生忘死、挽救生命的醫者仁心和大愛無疆。學校3000多名師生下社區,群策群力、同心抗疫,確保校園安寧、師生安康。
講好抗疫故事,培育時代新人,是過去一年九江學院開展思政育人的主題主線。一年來,該校全力組織實施《九江學院「百千萬」戰「疫」思政課計劃》,即組織數百名機關幹部和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為返校學生上一千堂思政課,使全校數萬名學生全覆蓋接受一次戰「疫」思政教育。
同時,學校深入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結合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等重大活動,培育師生的民族精神和家國情懷;設立「思想政治理論課創新獎」,鼓勵思政課教師積極改革創新;大力推進「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開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課程87門。
以文化人,厚重歷史淬鍊品格
說起「濂溪講壇」,九江學院的師生再熟悉不過。據學校黨委宣傳部部長馮健介紹,「濂溪講壇」創辦於2006年,旨在弘揚學術文化,陶冶莘莘學子,內容涉及文學、藝術、歷史、哲學、教育、法律、政治、經濟等諸多方面,注重與師生的興趣和接納程度相對接。
舉辦至今,「濂溪講壇」已開展講座近200場,現場聽眾超過15萬人次,講座視頻點擊量突破20萬餘次。「如今,該講壇已經成為學校特色教育的重要陣地,多次獲得教育部和江西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獎項。」馮健說。
文化育人,潤物無聲。除「濂溪講壇」外,學校還深入推進「一院一品」校園文化建設,持續開展讀書月、大學生文化節、體育運動會、高雅藝術進校園、「白鹿-嵩陽書院之旅」等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同時,積極弘揚以廬山為地標的優秀傳統文化,把歷代文化巨匠關於廬山的精美詩文融入《大學語文》必修課本,開設了《陶淵明研究》《廬山文化》等富有地域特色的課程,努力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育人優勢。
實踐育人,在基層一線成長成才
廬山市白鹿鎮玉京村是一個擁有19個村民小組、3781人的山區大村,是全省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試點村。2019年,玉京村文明實踐站與九江學院決定建立長效機制,將玉京村作為九江學院大學生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基地,在全省首開文明實踐「校地合作」的先河。
根據安排,九江學院充分發揮辦學歷史悠久、學科門類齊全、專家隊伍雄厚的優勢,結合村民需求,定期不定期組織大學生志願服務隊伍,到玉京村開展思想政治及專項理論講座、科技興農技術、專家義診、師資培訓指導、美術牆繪、法律諮詢宣傳、文藝匯演、城鄉規劃、暑期支教等全方位的文明實踐活動。
該校新時代文明實踐大學生志願服務隊隊長任堯坤同學告訴記者,志願服務隊將接過奮勇前行的接力棒,努力成為愛心與知識的傳承者、志願服務理念的普及者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者,用昂揚向上的澎湃激情與腳踏大地的執著行動,不斷續寫新時代的青春華章。
同時,按照培養創新人才的需要和創新活動過程的規律,該校構建創新教育與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了一批校內外綜合性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
在2020年全省教育系統開展的「紅色走讀」競賽活動中,九江學院超過2萬名學生積極參與,在行走於革命展館、歷史遺蹟中爭當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實踐者。
來源:江西新聞客戶端訊(江西日報記者李芳)
原標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這個學校的文明校園創建有特色》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