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全國文明校園系列報導】明晰以文化人根本路徑,充分彰顯文化...

2020-12-10 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 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攀枝花學院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也是攀枝花學院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體現,更是攀枝花學院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需要。攀枝花學院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文塑魂、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全面對標校園文化建設好,強化工作保障、建好文化設施、豐富文體活動、打造文化品牌,將校園文化建設融入全國文明校園創建全過程;深入實施「特色文化打造工程」,以應用型一流大學思想文化建設和川西南、滇西北區域特色文化建設引領,以三線精神為底蘊,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地方文化相互交融的校園文化特色逐漸形成。校園文化環境濃鬱優美,校園文化活動蓬勃開展,校園文化品牌有效彰顯,校園文化內涵更加豐厚,學校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優秀集體」。

精神立校,建設應用型一流大學

攀枝花學院黨委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暨校園文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學校領導、各單位參與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格局已形成;制定了《攀枝花學院「十三五」思想文化建設規劃》,統籌規劃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突出應用型一流大學思想文化建設引領。科學細緻分解每年度思想文化建設任務,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強化監督;每年年初制定《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要點》,確保年度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有計劃、有方向、有重點、有落實。

攀枝花學院是全國100所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項目建設高校。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持「立德樹人、產教融合、應用為先」的辦學理念,踐行「明德礪志,博學篤行」的校訓精神,凝練特色校風、校訓、校歌,堅持植根西南大地、響應國家號召、融入國家戰略建設應用型一流大學;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職業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立足攀西,面向西部,輻射全國,重點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區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服務。

 

校訓

攀枝花學院先後兩次深刻凝練學校辦學理念,進一步發掘、培育校園文化底蘊;各二級學院和單位依此理念打造出具有鮮明學科專業特色的辦院理念、工作理念,如:「阡陌交通、與道同行」(交汽學院)、「通管達理、經世致用」(經管學院)、「據於道、精於用、成於業」(數計學院)、「博聞修德、哲思求是」(馬克思主義學院)、「匯中融西、止於至善」(外國語學院)……2018年啟用了校園視覺形象識別系統,進一步彰顯學校文化內涵、傳播學校文化特色、提升學校文化品牌知名度;校訓、校徽、校旗、校歌等文化要素引領校園精神文化建設,在師生中有較高的知曉度和認同度。

突出應用型一流大學思想文化建設引領,積極打造校園文化,凝聚塑造攀大精神。形成了以「木棉」「陽光」系列、科技文化藝術節、社團活動節等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品牌,通過舉辦「靜明周末」,安裝公益廣告,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景觀、學校辦學理念文化裝飾景觀等,結合宣傳欄、橫幅標語、網頁標語等,提升師生對學校頂層設計的文化認同。

文化興校,培養「三有」新時代青年

圍繞攀枝花學院培養目標,將第一、二課堂深度融合,全面開展豐富的文體活動,致力於把一屆屆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有用能用會用的高級專門人才。

結合攀枝花學院辦學特色和定位,融入地域文化元素,深入培育「木棉陽光-社團文化活動節」「木棉花開——科技文化藝術節」「木棉青創-創新創業系列活動」「木棉雅韻-高雅藝術進校園」等「木棉」系列特色文化活動精品,紮實推進二級學院「一院一品」特色文化工程,近三年開展各類品牌活動達400餘項,參與師生人數達60000餘人次,為營造校園文化氛圍和推動校園藝術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木棉陽光」 社團文化活動節

 發揮團學組織作用,開展豐富文化活動。注重發揮共青團、學生社團、學生會等學生組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深入開展「靜明周末」文化活動、「靜明」大學生網絡文化節、「陽光講壇」「陽光微講壇」系列講座、「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十個一』活動」、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各類文藝晚會等文化活動,豐富師生的文藝生活。

 

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主題團日活動

充分發揮校史館、科技展覽館服務育人、資源育人、文化育人和環境育人的功能與作用,大力開展校史校情教育和攀枝花精神教育,引領師生愛國愛校。校史館、科技展覽館近三年接待參觀講解300餘場次,開展新生入學教育講解200餘場次;充分發揮校史校情育人作用,攀枝花學院先後拍攝了《砥礪奮進的六年》等六部主題宣傳片,出版了《建校30年校史展》《愛上攀大》《走進攀枝花學院》等一批反映學校歷史文化的書籍或電子出版物。

重視人文素養教育,師生文明素質提升。攀枝花學院高度重視師生人文素養教育,教務處、馬克思主義學院通識教育科、各學院開設了100餘門文化類公共課、文化類選修課、通識類選修課,每學年認真編制開課計劃、科學編排課程課表,不斷提升師生人文素;紮實組織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師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拓展教育實踐基地,培養文化體育團隊。攀枝花學院與攀枝花市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交流合作,建成大學生三線文化教育實踐基地;成立了大學生藝術團,下設10個表演團隊,是我校藝術水平最高的一支藝術團隊,有力的帶動了全校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深受全校的師生及社會的好評;體育部牽頭組建了籃球、足球、羽毛球、排球、遊泳等學生體育團隊,積極參加全國全省相關體育競技賽事,並取得了較好成績;開展陽光體育運動,2018年以來校工會舉辦了教職工桌球比賽、教職工排球錦標賽等一系列陽光體育運動賽事,同時積極組織教職工參加體育運動類協會達20餘個,開展各類活動達40餘項;深入開展大學生「三走」系列活動,堅持每年開展田徑運動會、趣味運動會等群眾性體育活動,構建了全方位立體化的師生體育活動格局。

「我愛我的祖國 我與攀大同行」師生大合唱

特色強校,全力建設「四大基地」

積極打造文化高地,突出川西南、滇西北區域特色文化建設引領,以「英雄攀枝花、陽光康養地」「中國釩鈦之都」為依託,全力建設三線文化傳承、康養文化研究、釩鈦文化普及、廉政文化教育「四大基地」,攀枝花學院成為中國攀西康養產業研究中心、市三線建設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省釩鈦文化普及基地、省紀檢監察幹部培訓基地。

攀枝花學院因三線建設而生,隨三線發展而興,傳承發展三線建設文化責無旁貸。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價值引領和人格塑造作用,組建了「三線建設歷史與文化」科研創新團隊,開設《三線建設歷史與文化》課程並成為國內開放共享課程,並將「三線建設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被省教育廳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育人精品項目推薦到教育部。開設三線建設專題文化講座100多場次,覆蓋學生近2萬人次。開展了三線人物口述採集、成昆鐵路口述史、重走成昆鐵路等形式豐富的實踐活動,成果豐碩。2019年「共和國三線建設與文化考察團隊」被評為省「三下鄉」社會實踐「重點團隊」和優秀團隊,並榮獲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團隊;校團委被評為2019年全國、全省「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單位」。攀枝花學院積極參與攀枝花市政府、中國三線建設研究會多方聯合發起的三線建設學術研討會,打造三線文化高地。舉辦了6次全國性的三線建設研討會,覆蓋了1000多位三線建設研究的專家學者,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

著眼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精準對接國家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著力寫好「釩鈦」文章,創新組建釩鈦學院、國際釩鈦研究院和中國鋼研攀枝花學院釩鈦技術創新中心,省級科普基地釩鈦文化普及基地通過省檢,建成國家釩鈦檢測重點實驗室等釩鈦類科研平臺24個,成功孵化攀枝花新中鈦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與烏克蘭扎波羅熱鈦研究院建立合作關係,目前聯合研究省級國際科技合作項目1項。與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合作立項攀枝花首個釩鈦產業領軍人才集聚攻關計劃—「鈦及其複合材料深加工與表面處理創新團隊建設」項目,獲得市級綜合支持2000萬元。參與承辦釩鈦、納米材料與材料工程等領域國際論壇2次,開設釩鈦文化講座30多場,赴攀枝花市內外開展釩鈦文化普及活動20餘次,惠民數萬人。

精準對接中國康養勝地城市發展戰略,著力寫好「陽光」文章,創新組建國內首個康養學院、康養研究院,以及四川省首個省級康養產業科學研究平臺——中國攀西康養產業研究中心,成功孵化攀枝花市創景旅遊策劃諮詢公司等企業。附屬醫院通過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覆審,建成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國家級「胸痛中心」和 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醫養結合特色鮮明。舉辦了首屆中國西部康養產業發展論壇,立項「康養理論與攀枝花康養旅遊發展研究」等課題80多項,為攀枝花市內外旅遊產業發展編制了《攀枝花花舞人間旅遊可行性研究》等規劃30多項,為康養產業理論創新、康養政產學研合作和打造高水平康養產業研究智庫開創了良好的局面,為繁榮康養學術研究及區域康養產業發展決策提供了強勁的智力支撐。

合作共建四川省首家紀檢監察學院——攀枝花紀檢監察學院,建成紀檢監察業務教學師資庫,建設 「廉潔研究與教育」科研創新團隊,積極探索紀檢監察學科建設,為紀檢監察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做出積極貢獻。已舉辦培訓班98期,培訓9769人次,取得了較好社會效果,得到省紀委(監委)和市委的充分肯定。成功舉辦了2019年廉政研究學術年會暨花城廉政論壇, 「打造跨界融合共建的紀檢監察教研一體化平臺——攀枝花紀檢監察學院」項目獲第二屆中國廉潔創新獎。同時,深入推進反腐倡廉理論研究和廉政文化建設,拓展反腐倡廉宣傳教育陣地,建成「靜明清風」網站、「清風苑」廉潔文化基地,紀檢監察學院被授予「黨性教育基地」「四川省紀檢監察幹部培訓基地」「四川省紀檢監察幹部培訓基地」。

 

紀檢監察學院成立大會

   校園文化建設任重道遠。下一步,攀枝花學院將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打造特色校園文化品牌,進一步彰顯攀大人的文化自信。


相關焦點

  • 【創建全國文明校園系列報導】明晰平安和諧生態校園根本保障,著力...
    以文化人,建文明校園攀枝花學院建有校史館、圖書館、遊泳館、清風苑、學生活動中心、風雨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會堂、易班工作中心等文化活動場所,為師生開展各類文化活動提供了豐富的場地;同時,對校園建築單體、道路、廣場、人工湖進行了命名,在陽光廣場樹立了陶行知雕塑、文化柱,安裝公益廣告,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景觀、學校辦學理念文化裝飾景觀等,結合宣傳欄
  • 讓校園文明之花美麗綻放——桂林推進文明校園創建工作綜述
    整潔優美的校園、文化氣息濃鬱的教室走廊、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還有隨處可見朝氣蓬勃、舉止文明的師生……近年來,廣西桂林深入推進文明校園創建工作,著力構建良好的育人環境,努力把學校打造成為鍛造理想信念的熔爐、弘揚主流價值的高地、涵育中華文化的家園、滋養文明風尚的沃土。  最近,廣西師範大學、桂林市崇善小學、桂林市樂群小學被授予「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這個學校的文明校園創建有特色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這個學校的文明校園創建有特色 2021-01-13 1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水亭城幸福歌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系列報導之四
    山水亭城幸福歌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系列報導之四 2020-11-30 16:52:30   來源:滁州網
  • 精細舉措奠基文明底色,濟寧市第十五中學獲評「全國文明校園」
    近年來,學校始終堅持立德樹人辦學方針,把創建文明校園作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全面發動,多措並舉,有效開展各項創建工作,切實提升師生文明素養。打造美麗校園彰顯文明校園魅力學校重視淨化綠化美化工作,自然景觀、人文景觀錯落有致,教學、體育、科技等活動場所布局合理、整潔有序。學校積極開展校園環保節能系列活動,「最美班級」評選、廢物利用小製作比賽、評選環保之星等。
  • 邁向城市文明建設新徵程 ——宿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組建指揮部,成立了以市委書記任政委、市長任指揮,16名市級領導任副指揮的高規格創建指揮部,市委副書記兼任創建辦主任,統籌調度部署創建各項工作。制發系列文件,印發《宿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實施意見(2018—2020年)》《宿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包保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分年度出臺《宿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方案》,明確創建「路線圖」「施工圖」。
  • 山水亭城幸福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系列報導之四
    放眼滁州,一條條新修道路縱橫交錯;一個個老舊小區煥發新機;一片片綠地生機盎然;一批批民生工程投入使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以來,我市將為民、惠民、靠民的創建理念深深根植於創建工作的方方面面,堅持問題導向,厚植為民情懷,高質量推進城市品質提檔升級,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生態環境日益向好,公共設施不斷完善。
  • 擦亮文化名片,彰顯文化魅力!「品質東莞·一鎮一品」專題報導反響...
    今年5月下旬以來,《東莞日報》推出了「『品質東莞·一鎮一品』東莞鎮街文化品牌建設巡禮」專題系列報導,集中展現東莞各鎮街特色文化品牌建設經驗、成果與亮點,既凸顯東莞文化的深厚底蘊,又彰顯東莞文化的開放、多元、包容與活力。截至目前,共推出了13期系列報導。「每期必看,並深深為之吸引。」「體現了本土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
  • 十師北屯中學榮獲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的決定》,新疆兵團第十師北屯中學榮獲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自文明校園創建工作以來,北屯中學認真對標文明校園「六個好」找差距、補短板、抓落實、促提升,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納入學校總體工作進行部署,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主題活動為載體,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師生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 ...2020年南陽市第三中學校園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報導
    磨鍊意志凝心聚力 綻放青春不負韶華 --- 2020年南陽市第三中學校園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報導 2020-12-28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湖北潛江】堅持立德樹人 創建文明校園
    潛江市教育局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學校美麗、管理精細、師生文明、質量優異」為目標,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重點,積極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推動了學校精神文明建設與發展,提升了學校辦學品位。
  • 文明校園校園遍吹文明風
    全區各地各學校在自治區文明委的指導下,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思想道德、領導班子、教師隊伍、校園文化、優美環境、活動陣地建設好」的標準,多措並舉打造文明校園,多彩活動引領文明風尚,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鍛造理想信念的熔爐、弘揚主流價值的高地、涵育中華文化的家園、滋養文明風尚的沃土。
  • 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涵養崤函特色家國情懷
    近年,市教育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根本問題,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偉大使命,健全德育體系、鍛造德育隊伍、豐富德育載體、提升德育實效,充分發揮地域文化育人作用,引導全市廣大未成年人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涵養家國情懷,不斷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好人文化」引領文明風尚:上海金山「全國文明城區」創建記
    新華社上海12月11日電(李榮 項竹彥)上海金山成功創建成為「全國文明城區」。11日,在創建總結表彰大會上,金山市民代表為「全國文明城區」揭牌。創城的成功,標誌著上海金山在精神文明建設上邁出了一大步。如今,走在金山的大街小巷,城市更整潔、公園更美麗、市民的笑容更燦爛。
  • <青風>踐行文明之禮 彰顯「綠島」新風 ——青小喜獲2017-2019年度「省級文明單位(校園)」榮譽稱號
    近期,接到中共湖北省委印發《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命名表彰2017-2019年度湖北省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單位(校園)的決定》的文件,青小喜獲2017-2019年度「省級文明單位(校園)」榮譽稱號。
  • 文明已成為校園裡最美的風景
    建設文明校園,就是要堅持立德樹人,激發青少年的使命感、責任感,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進而推動全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國各地學校大力創建文明校園,學校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不斷加強,文明在校園蔚然成風。
  • ...中國海洋大學、青島第一中學和青島市實驗小學榮獲全國文明校園...
    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公布了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名單,青島三所學校榮獲全國文明校園稱號,分別是中國海洋大學、青島第一中學和青島市實驗小學。至此,青島共有5所學校(第一屆獲評學校是青島五十八中和青島嘉峪關學校)被評為全國文明校園。
  • 濟南旅遊學校獲評2020年度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先進集體
    12月8日下午,濟南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表彰大會召開,會上,對2020年度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和模範市民予以通報表揚。為表揚先進、鼓舞幹勁,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深化鞏固創建成果,建設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全國文明城市,根據《決定》,對300個「2020年度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先進集體」,1000名「2020年度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先進個人」, 1000名「2020年度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模範市民」予以通報表揚。濟南旅遊學校獲評2020年度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先進集體。
  • 立人教育,讓文明常駐校園 走進「全國文明校園」煙臺開發區實驗小學
    中國山東網11月27日訊 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名單中,山東省共有31所大學、中學、小學校被評為「全國文明校園」,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榜上有名。讓我們走進這所學校,看一看育人的風景。立人教育思想,鑄就育人之魂這是一所有思想的學校。
  • 《揚州市文明校園測評體系》發布 提升師生文明素養
    校園是培養青少年的重要場所。因此,校園文明建設顯得尤為重要。縱觀全市,目前,揚州市已創建市級文明校園51所,省級文明校園51所,全國文明校園1所。為了加強文明校園的創建,在近日召開的全市深化未成年人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暨文明校園創建工作推進會上,市文明辦發布了《揚州市文明校園測評體系》(以下簡稱「測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