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兩三年前,中國馬產業就被認為進入了「黃金時代」,但至今,國內還未有一座永久性的馬術場館。
這塊空白如今將在上海被填補。
5月3日,上海久事國際馬術中心項目在2019上海浪琴環球馬術冠軍賽現場舉行項目啟動儀式,正式揭開了面紗。
這樣一座場館的修建,無疑對引進更多國內外馬術賽事是一股助力。上海久事體育總經理姚冷坦言,未來在場館建成後,目標是做到「月月有賽事」。
而這座馬術中心的意義還不止於此。在比賽之外,該場館也將成為馬術產業及文化活動的平臺,從更廣的維度推動中國馬術的發展。
上海久事國際馬術中心項目現場啟動儀式。市中心建館,為馬術創造人氣從項目啟動儀式上發布的消息來看,上海久事國際馬術中心建成後將佔地3.32公頃(相當於33200平方米),主體建築包含一個90x60米的競賽場地,以及熱身場、訓練場,和高規格的馬廄等競賽設施。
按照國際馬聯所規定的場地標準,這樣的場地規格將可以承辦包括障礙賽、盛裝舞步、駕馭賽等五種類型的賽事。這樣的硬體條件,對於引進賽事無疑將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在接受採訪時,上海久事體育總經理姚冷就表示,有了永久性場館之後,上海的馬術比賽不會是「一年一次」,「無論是國際國內亞洲的,適合我們的比賽都可以去辦。」
「引進更多的賽事,才能帶動我們的馬術成績和水平走向世界,場館建成以後,我們的希望是能夠月月有賽事。」
按照規劃,上海久事國際馬術中心將位於世博文化公園區域,這樣的區域選擇,對於聚攏馬術的人氣也有著積極作用。
將馬術場館置於市中心,這樣的規劃設計即便是很多馬術發達國家,也並不多見。
「在歐洲馬術俱樂部非常非常多,但大多不是在城市地標,更多是在鄉村和小城鎮,這些地方有永久性的場館,在這樣的場館裡舉行世界頂級的比賽。」姚冷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
「在市中心做這樣的場館,在歐美也很少。而且上海寸土寸金,要在上海地標區域建設,其實很難很難。」
2019年5月4日,上海,2019上海浪琴環球馬術冠軍賽第2日,團體冠軍賽1.55米/1.60米障礙爭時賽(無附加賽)。 IC 圖以馬術為核心,場館綜合利用能夠在世博園這樣的地標區域建設場館,不僅體現了上海市委市政府對馬術賽事的認可,更體現了上海市民對於馬術文化的認可。
而在建成之後,這個場館的作用也將不僅僅是為比賽提供場地那麼簡單。
上海久事國際馬術中心將是中國國內首個永久性馬術場館,換句話說,建成之後如何運營,也沒有可以直接參考的先例。
正如姚冷所說,「永久性的場館不光要考慮比賽,更要考慮一年365天的運營。」
正因如此,除了比賽之外,馬術中心還將容納一系列豐富的內容,例如青少年馬術培訓、馬術行業展覽展示、馬術運動體驗,以及馬術的研發和論壇活動承辦等等。
這個場館還將成為文化活動的平臺,例如馬術文化藝術空間、紀念品商店、服裝藝術活動乃至音樂活動等,都可以利用這座場館來進行。
同時,場館內良好的硬體條件,也可以運用於馬匹檢驗檢疫,服務於海關的進出口檢驗檢疫,激活馬匹貿易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對於場館的綜合利用,姚冷坦言,「首先肯定是以馬的競賽為核心的場館,但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也想做多功能,場地可變化,綜合利用效率比較高的場地。」
「比如說馬術比賽是沙地,但也可以轉換成草地,足球、排球等項目都可以延伸,去做功能的改變。」
2019年5月,上海,2019上海浪琴環球馬術冠軍賽。 IC 圖多方合作,推動馬術產業發展據了解,為了保證項目質量,上海久事國際馬術中心也採取了國內外專家團隊聯合設計的模式,邀請了世界頂級的馬術場館設計師和專家提供協助。
而根據規劃,整個場館將在2021年投入運營,屆時,上海馬術產業的發展也將得到一個更好的平臺。
在推動馬術產業發展的同時,這座馬術中心也將實現自身的商業價值。
「對企業來說,投資的回報是非常重要的,希望(馬術中心)能實現社會作用和效益雙豐收,我們也是注重社會效益和公益的企業。」姚冷表示。
「現在我們的運營團隊已經啟動,為建成後的運營做準備,包括產品的運營,市場的價格和推廣等等,都已經在做準備工作。」
據了解,雖然這個項目剛剛對外公布,外界已經有不少企業表達出了合作的興趣,紛紛前來諮詢合作事宜。
目前國內大多數馬術場館都是臨時搭建,比賽結束後就會拆除,因此很多商業合作都是「一次性」,永久性的上海久事國際馬術中心,無疑將具備更高的商業合作價值。
姚冷透露,「永久的場館,可能會給贊助商設計一些比如企業包廂、企業文化展示、場館冠名、指定供應商等等合作的方式。為企業和贊助商創造一個更好的平臺和條件。」
當然,更具體的合作方案,還要在未來的進一步規劃和商討中才能確定,但可以確定的是,馬術中心的建成,將是對國內馬術產業的有力助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