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希) 6月21日,由南京國展中心改造的青奧會馬術場館提前10天竣工。國際馬聯技術代表Paul Weier先生進行測試和預驗收時稱,南京青奧馬術場館達到國際一流水準,馬場內鋪設的石英砂是「中國最好的馬術場地沙」。記者了解到,光是為這微小的沙粒,建設方從全國各地採集了十多種樣本運到歐洲權威機構檢測,最終優選了一種。
走進國展中心,已認不出往昔模樣。室內有2520平方米的熱身場地和3588平方米的比賽場地各一塊,室外還有1500平方米的訓練場地。馬兒們的「宿舍」區盡顯「高大上」,空中架著專業的鼓風空調,地面鋪設著防滑膠墊。52間馬廄,不僅可供賽馬休息,還配套了馬診所、隔離間、釘掌間、興奮劑檢查站。
國展中心董事長陳曉東告訴記者,根據要求,國展中心場館改造任務必須在6月30日前完成。常年辦會展的團隊臨時「跨界」為賽馬賽事搭場館,可謂壓力重重。從手中一本青奧組委場館部給的馬術手冊起步,到邊學邊幹成長為「賽馬通」,在青奧組委會和市商旅集團的領導下,團隊最終提前10天完成改建任務。
「我們遇到了很多挑戰,比如馬術比賽場地,要求沙子之間『嚴絲合縫』,因此不能用被河流衝刷得圓滑的河沙,而是得選有稜角的石英砂。我們從全國採集了十多種樣品送去歐洲權威機構檢測,才尋覓到最合適的,千裡迢迢從河北運來3萬包石英砂。此外,還要在沙子裡拌入30噸荷蘭進口纖維材料,使其更緊密,更有彈性,保障馬匹和賽手的安全和舒適度。國內平整馬場一般用人工找平,為確保精度,我們專門從荷蘭進口了馬場專用雷射找平儀,這種儀器目前在國內還沒有。」陳曉東說。
記者測了一下,馬場沙地有17釐米厚,摸起來十分綿韌,沙子極細,抓一把再輕拍手掌,手掌迅速恢復乾淨。據透露,本著節儉辦會的原則,青奧會馬場沙子在賽後將由俱樂部回收,循環利用。為了控制費用,場館的觀眾座椅、賽事燈光、馬廄等主要設施配置均是以採購加回購的方式,即全部按照租賃的方式,大大節省了費用,也充分體現了節儉辦青奧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