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十三五|一座國際水準的音樂廳帶來什麼?一個地標,一個很成都的...

2020-12-20 騰訊網

提起成都的城市地標,在寬窄巷子、杜甫草堂這些必打卡點位之外,近幾年多了一個不容忽視的新晉熱門——城市音樂廳。

而提起成都人下班、周末的生活方式,一個新的項目也成為了熱門選項——去城市音樂廳聽一場演奏、看一場演出,感受一次殿堂級音樂的薰陶。

位於成都市一環路的成都城市音樂廳,緊鄰紅瓦寺和磨子橋,那裡是成都交通最便利、人口最聚集的城區,周邊高樓林立,商圈環繞。因此自2016年城市音樂廳啟動建設,到去年12月啟動運營,再到如今成為成都市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步,都是在聚焦之下走過的。

△成都城市音樂廳

有人說,藝術是城市的靈魂。沒有藝術的城市,就沒有行之久遠的生命力。倘若將藝術作為衡量城市文明發展進步的重要標杆的話,那麼成都城市音樂廳,正是可以承載藝術的載體。

「音樂廳投用剛好一年了,這一年的時間裡,各種多元的、國際一流的、殿堂級的音樂表演在成都有了舞臺」,成都城市音樂廳董事長王義平感慨。

當前,成都正著力打造「三城三都」,加快建設世界文化名城。而成都城市音樂廳,正是成都打造國際音樂之都的重要抓手。

事實上,一座國際水準的音樂場館能為城市帶來的,不僅僅是標誌性的建築,甚至不僅是高水準、多元化的音樂演出。正如王義平所言:「它讓音樂產業聚集、發展,更重要的是,它改變了成都市民的音樂生活」。

頂級場館

讓國際經典,有了成都舞臺

成都的一環路上,城市音樂廳是最顯眼、最特別的建築之一。那素雅晶瑩,莊重卻充滿時尚設計感的建築,白天,如瑩潤的白玉,夜晚,則亮著雅致的淡黃柔光。許多行人到此會駐足,以音樂廳為背景打卡拍照,就像路過了國家大劇院或是雪梨歌劇院,因為這裡已成地標。

△音樂廳 (成都城市音樂廳提供)

△歌劇廳(成都城市音樂廳提供)

事實上,這裡原本就是成都音樂氛圍最濃的片區。不僅赫赫有名的四川音樂學院就佇立在此,連周邊的業態,都是與音樂關聯的樂器店、舞蹈培訓,以及鋼琴行。

最有音樂氣息的街區,拔地而起了一座頂級水準的音樂廳,其定位於「傳承世界經典,打造國際一流」,規劃之初,就是奔著國際頂級的水準去設計的。

若單從硬體上來說,這裡是全國第三、西部最大的音樂廳。總佔地面積45畝,建築面積十萬餘平方米,由1401座的歌劇廳,1328座的音樂廳、343座的戲劇廳、300座的小型室內樂演奏廳4大核心建築及交響樂排練廳、歌劇舞劇排練廳、戲劇排練廳、新聞發布廳、戶外黑膠廣場等重要場館和設施組成。

細看,內裡的每個廳,都各具特色。

比如1328座的音樂廳,其穹頂是一朵巨大的「冰芙蓉」,既有大氣莊重的時代感,又有濃鬱的成都味兒。據西南院音樂廳項目副總師王永煒介紹,那是由亞克力材質製作出的「返音板」,重達26噸。

△成都城市音樂廳全貌(成都城市音樂廳提供)

舞臺正上方是音樂廳的鎮廳之寶——管風琴,來自德國管風琴製造世家。管風琴既能演奏宏大的樂曲,也能展現小橋流水般的溫柔之聲。這也是目前為止西部地區唯一一個擁有管風琴的音樂廳,同時,它解決了國內很多場館沒有管風琴而無法演奏的情況。

而整個建築內部最大的演藝場館——歌劇廳,則可以演繹歌劇、舞劇、音樂劇、芭蕾舞劇等等所有的舞臺藝術表演形式。歌劇廳場內採用「馬蹄形」的造型,以中國紅為基調,擁有1401個席位。值得一提的是,歌劇廳的觀眾席配備了12種外語翻譯系統,以保證歌劇迷無障礙體驗各國優秀歌劇。成都城市音樂廳也是目前國內首個配備該系統的大劇院。

這樣的高水準打造,讓國際一流的演出、演奏有了成都舞臺。「好多國內國外的頂級樂團、演出都主動聯繫到我們,希望來成都城市音樂廳演出」,王義平說,這就是載體所發揮的作用。有了一流的舞臺,自然就引來了一流的藝術。

硬體過硬的同時,管理和運營同樣要過硬。為此,成都城市音樂廳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專門負責城市音樂廳的運營。「要打造國際一流的藝術場館,那麼運營管理團隊必須也要國際一流」,王義平告訴記者,整個公司的人員構成中,75%是研究生。此外,「我們還在計劃將總經理等職位進行全球招募,誠邀國際化的精英管理人才」。

成都人的生活是如何被音樂廳改變的?

30秒搶光演出票,聽演奏成為習慣生活

十多天前的12月10日,成都城市音樂廳剛好運營滿一周年。時間說長不長,但卻足以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一座城市的文化藝術生活。

今年8月29日,市之星古典吉他協奏曲音樂會在成都城市音樂廳舉行。那是疫情後,城市音樂廳首次對外售票。僅僅30秒後,門票一搶而空。

△2020成都新年音樂會

「成都人本就熱愛藝術,熱愛音樂,熱愛生活,家門口有了國際經典的傳承舞臺,必然會一票難求」,王義平告訴記者,成都城市音樂廳正式開幕運營一年以來,為觀眾奉獻了線上線下演出活動共計252場。不論線上還是線下,場場都是人氣爆棚,「整個2020年,成都城市音樂廳是成都劇院類項目演出場次體量最大的場館,數量是四川之最、並在全國劇院中名列前茅。」

音樂廳雖然高端,但實際上,這252場音樂演出中,公益類的演出活動佔了最大比例,共有101場。此外,還包括國家及省市區政府演出活動61場,合作演出活動(含高校、市級院團)52場,商業租場演出活動38場。也就是說,音樂廳的大量演出,其實是以公益為主,是市民們誰都能參與、能欣賞的演出。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城市音樂廳在未恢復線下演出的那段時間裡,想出了一個創新的演出方式。「我們跟雲音悅、Bilibili、一直播、百度APP等等線上平臺合作,進行線上直播演出」,王義平告訴記者,其實所有的優質演出團隊、優質演奏,都是在音樂廳現場演繹的,只是將畫面用線上直播的方式呈現。但統計下來,那幾個月的直播累計觀看量超過了800萬次。

到了今夏,城市音樂廳恢復了線下演出,這裡瞬間成為世界優質藝術資源的聚集平臺。

中國交響樂團、中央民族樂團、四川音樂學院交響樂團、上海交響樂團……

湯沐海、呂思清、戴玉強、徐偉林、呂繼宏、王宏偉、么紅、李丹陽……

各大著名樂團、著名音樂家,悉數在這個舞臺上演繹著高水準的藝術作品。

9月至11月,成都城市音樂廳更是迎來演出市場的小高峰。「第26屆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第三屆天府戲劇季」等一系列主題藝術活動接連在成都城市音樂廳開展。成都交響樂團與深圳交響樂團雙城合奏大型交響套曲《我的祖國》、大型原創交響合唱《奮進新時代》、金承志與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十周年演出季《多想唱歌給你聽》成都音樂會……一系列高品質的演出在成都城市音樂廳上演。

「若不是受疫情影響,音樂廳其實會迎來更多國際頂級的樂團和演出」,王義平說,其實許多國外的演出劇目、團隊與成都城市音樂廳早已進行了對接,比如音樂劇《貓》,再比如柏林愛樂樂團等等。而在未來,這些國際頂級的演出都會登上成都城市音樂廳的舞臺。

加速聚集音樂產業要素

周邊已成「音樂天堂」

「最多的時候,成都城市音樂廳一天的演出是6場,基本上是沒有空檔,這個比例使用率是非常高的」,在王義平看來,這一方面是市場的作用,成都具備極大的藝術市場和市民需求,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一流載體的吸引力。

這吸引力不僅在於對一流表演的吸引,事實上,基於這樣的載體,音樂產業鏈條上的各環節要素,也在加速聚集。

成都城市音樂廳的周邊片區,其實有一個新名字——音樂坊。那是位於一環路南一段、新南路與錦江合圍成的「鑽石形」區域,佔地面積約1.2平方公裡。

音樂坊以打造「世界音樂族的追夢天堂」為目標,目前已構建出由音樂專業人才、愛樂者、樂器銷售培訓及泛音樂商業等形成的音樂生態基礎。

△音樂會

△音樂會

走進音樂坊片區,會發現那裡儼然已經成為一片「音樂天堂」。當然,那裡可不僅僅有樂器店和琴行,那裡營造了各類音樂文化體驗與消費場景。比如,有露天的舞臺進行多元的音樂表演,有音樂人才再此進行作品的創作。甚至,音樂坊片區內還精選了12家樂器行,共同打造成為樂器微博物館,創新音樂消費和體驗場景,增加音樂文化普及和分享的功能。

音樂坊內,位於音樂大道與群眾路交匯處的成都音樂產業中心,是集音樂、文化、交流於一體的文化創意創業綜合體,那裡還承擔著集聚音樂產業人才,打造音樂企業集群的產業職能。這一4000餘平方米的服務面積內,已經引進音樂文化企業近百家。

音樂廳、音樂坊正是在相輔相成間發揮著功能與作用。王義平說,音樂廳作為一流平臺的吸引力,能夠吸引源源不斷的過內外一流音樂資源,而這些音樂資源在來到成都後,可以在音樂坊落地、聚集,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而音樂坊之中,一旦有優秀的原創作品誕生,還能夠以音樂廳為舞臺。從這一角度而言,成都城市音樂廳不僅讓國際經典、頂級作品有了成都舞臺,同時也讓成都音樂、成都聲音,有了通往世界的窗口!

紅星新聞記者 王垚 攝影記者 呂國應

編輯 劉宇鵬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生於十三五 |一座國際水準的音樂廳帶來什麼?一個地標,一個很成都...
    提起成都的城市地標,在寬窄巷子、杜甫草堂這些必打卡點位之外,近幾年多了一個不容忽視的新晉熱門——城市音樂廳。而提起成都人下班、周末的生活方式,一個新的項目也成為了熱門選項——去城市音樂廳聽一場演奏、看一場演出,感受一次殿堂級音樂的薰陶。
  • 一個地標,一個很成都的周末夜
    提起成都的城市地標,在寬窄巷子、杜甫草堂這些必打卡點位之外,近幾年多了一個不容忽視的新晉熱門——城市音樂廳。許多行人佇足打卡拍照,就像路過了國家大劇院或雪梨歌劇院,因為這裡已成為成都地標。  事實上,這裡原本就是成都音樂氛圍最濃的片區,不僅有四川音樂學院,連周邊業態都是與音樂關聯的樂器店、舞蹈培訓、鋼琴行。最有音樂氣息的街區,拔地而起了一座頂級水準的音樂廳,定位於「傳承世界經典,打造國際一流」,規劃之初就奔著國際頂級水準去設計的。
  • 漢堡音樂廳:易北河畔一個「免費的地標」?
    因為如果將易北河音樂廳與柏林和斯圖加特的工程相比較,後兩者一個是為了將柏林打造成為德國第三大的國際空港,另一個是希望為巴登-符騰堡州的鐵路系統升級提速,都是利國利民,惠及百姓的民生好事;而易北河音樂廳,當大家意識到這麼多真金白銀拋灑出去,名義上是「市民的音樂廳」,其實市民得到的只有那個在海拔37米高處的鼓著寒冷海風的平臺;而上面高高在上帶著自動加熱功能的高級座椅的音樂廳,卻依舊還是「精英和權貴」的娛樂場所時
  • 成都城市音樂廳迎來周歲生日 「錦鯉大獎」送上全年演出票!
    2012年12月10日,目前中國西部最大、功能最全的綜合性演出場館——成都城市音樂廳,迎來了自己的「一周歲」的生日。一年前,成都城市音樂廳只是一座四川文旅新地標建築;一年後,這裡已經是一座高標準的藝術殿堂。
  • 音樂廳、音樂坊、音樂博物館 成都打造音樂「矽谷」
    8月25日,成都市建委正式宣布,我市全面啟動四川音樂學院周邊地段城市音樂廳建設,而城市音樂廳項目也是推進環四川音樂學院音樂坊建設的一個重要標誌,將著力打造成為聚集音樂演藝、版權交易、音樂製作、創業創作為一體的音樂產業發展區。目前,成都城市音樂廳項目已經啟動監理招標。
  • 成都城市音樂廳一周歲了
    過去一年裡,十餘家國內著名院團在成都城市音樂廳為觀眾帶來了精彩的視聽盛宴。   12月10日,成都城市音樂廳迎來一周歲生日。一年來,這裡舉行的線上線下演出活動共計252場,其中包括公益演出活動101場,參演演員近2萬人次,超10萬觀眾走進音樂廳享受高水準藝術成果,所有線上演出在各平臺免費直播,累計觀看量超800萬。
  • 成都城市音樂廳主體完工 年底迎首秀
    2月8日,成都新文化地標——成都城市音樂廳主體全面完工,初步定在今年12月29日投用。  四川音樂學院院長林戈爾透露,12月29日的首場演出,將作為2019年的新年音樂會,世界頂級交響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將帶來開場演出。中國歌劇舞劇院也將帶來《白毛女》和《小二黑結婚》等劇目。此外,九大國家級藝術院團、十大音樂院校都將參加首場演出,為市民呈現精彩紛呈的節目。
  • 五年之饗,音樂廳與一座城:2015—2020長沙音樂廳發展紀實
    與城共生:名家名團愛上長沙荷蘭音樂頻道唱片公司駐華首席代表、著名音樂活動家蘇立華認為,市民對音樂的熱愛賦予了音樂廳價值和名望,一個音樂廳是一座城市文明的體現和標誌之一。長沙有幸,在湘江與瀏陽河交匯處,矗立著一座以城為名的音樂廳——2015年12月28日,長沙音樂廳正式向公眾開放,其富有設計創意的建築,一時間引來無數市民打卡。建築是長沙音樂廳的外觀,演出則是其賴以依存的「生命」。長沙音樂廳的「生命」起點是完美的。
  • 五年之饗,音樂廳與一座城
    與城共生:名家名團愛上長沙荷蘭音樂頻道唱片公司駐華首席代表、著名音樂活動家蘇立華認為,市民對音樂的熱愛賦予了音樂廳價值和名望,一個音樂廳是一座城市文明的體現和標誌之一。長沙有幸,在湘江與瀏陽河交匯處,矗立著一座以城為名的音樂廳——2015年12月28日,長沙音樂廳正式向公眾開放,其富有設計創意的建築,一時間引來無數市民打卡。建築是長沙音樂廳的外觀,演出則是其賴以依存的「生命」。長沙音樂廳的「生命」起點是完美的。
  • 這個「竹編小背篼」,裝下成都的音樂夢想
    現在來成都玩耍的人,也有一座城市文化地標可「打卡」,這裡不僅有德國設計的「編織小背篼」建築,還有不斷檔的高水平藝術演出,比肩世界頂級音樂廳的音樂品質。這就是剛剛面向市民全部開放的成都城市音樂廳。↑成都城市音樂廳主要由1569座席的歌劇廳、約1396座席的音樂廳、440座席的戲劇廳、336座席的小音樂廳及相關配套設施組成。
  • 專訪|一個雙年展帶來一座「群島」,探索未來水上居住新可能
    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國際藝術雙年展(COSMOPOLIS#1.5)將於11月2日在成都全城開幕。展覽以成都東郊記憶音樂公園為主展場,在錦城湖以及樂山夾江縣等地方同步展開。在最初兩年內,「全球都市」關注「合作與集體性」,第一屆「全球都市」國際藝術雙年展於2017年在巴黎舉行,此次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國際藝術雙年展(COSMOPOLIS#1.5)是由該平臺聯合毛繼鴻藝術基金會發起的第二個大型展覽,也是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首次在中國城市進行「在地」策展實踐。
  • 作品| 罄音璞玉·成都城市音樂廳一周年
    參演演員近2萬人次,超10萬觀眾走進音樂廳享受高水準藝術成果(公益演出超3萬人),受到政府各級領導及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認可和一致好評。建設標準「世界一流」,項目規模全國前五,坐落區位城市腹地,成都城市音樂廳建成之際,便已成為巋然屹立於城市之心的一座音樂殿堂。不過,在此之前,四川省內甚至沒有一座能夠容納多類型演出的專業性觀演類建築,而突破這個瓶頸的任務交給了我們。
  • 成都城市音樂廳慶周歲生日 「雙十二」送2021年全年演出票
    參演演員近2萬人次,超10萬觀眾走進音樂廳享受高水準藝術成果(公益演出超3萬人),所有線上演出在雲音悅、Bilibili、一直播、百度APP四個平臺免費直播累計觀看量超800萬(公益演出線上播放量超300萬)。 2020年,成都城市音樂廳是成都劇院類項目演出場次體量最大的場館,數量是四川之最、並在全國劇院中名列前茅。
  • 「雙十二」溫暖發貨,成都城市音樂廳邀你免費看2021全年演出!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疫情讓成都演出業又受到影響,不過在「雙十二」,成都城市音樂廳冬日溫暖發貨,邀大家來年春暖花開、安心安全時共賞好作品。12月12日,為慶祝成都城市音樂廳一周歲的生日,成都城市音樂廳特別策劃推出了一周年「錦鯉」活動,大家可以持續關注成都城市音樂廳官方帳號參與抽獎!
  • 成都城市音樂廳停車場什麼時候能開放?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成都城市音樂廳自2019年正式運營演出以來,無疑已經成為成都最新地標之一。然而一年多過去,城市音樂廳的停車場依然沒有對外開放。近日,熱愛音樂演出、長期前往城市音樂廳的謝女士通過封面新聞「雲求助」平臺問詢:城市音樂廳停車場什麼時候才能對外開放?
  • 廣州兩座10萬徵名的建築,一個10億一個100億,一座被贊一座被罵
    ,但一個就是實現了。廣州塔之所以能成為地標,是因為它不僅帶來了它的高度,還帶來了整個商業設施,雖然在國際上廣州並不有名,但是廣州有著這樣的實力,最好看上海東方明珠的效果,所以在建設初期想了定位就是把這座建築打造成廣州的外觀,之後廣州塔懸賞10萬元,這是一個變形的宣傳,大大提高了廣州塔的知名度。
  • 成都這座城市的地標是什麼?因為成都,永遠在添新地標
    要說成都的「城市地標」是什麼,真的是難倒眾人,因為成都,永遠在添新地標▼(成都速度名不虛傳……)不過,成都還是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建築,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吧~天府廣場一個太極雲圖(八卦圖)中部曲線將廣場自然分為兩部分,東廣場依然是一個下沉式廣場
  • 生於十三五丨東安街道:從謀賽到營城,一座新城漸長成
    成都龍泉驛區東安街道辦一樓入門處掛著一個電子顯示牌,上面的數字精確到秒。這是成都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倒計時牌。東安街道黨工委書記黃與紅幾乎每天都會從這塊牌子下經過,上面不斷流逝的數字,總給她一種緊迫感。「在東安,一切都像按下了『快進鍵』。」
  • 成都城市音樂廳一周年慶 免費看一年演出機會來了!
    記者了解到,定位「傳承世界經典,打造國際一流」的成都城市音樂廳,是目前中國西部最大、功能最全的綜合性演出場館,總佔地面積45畝,建築面積十萬餘平方米, 由1600座的歌劇廳,1328座的音樂廳、400座的戲劇廳、300座的小型室內樂演奏廳4大核心建築及交響樂排練廳、歌劇舞劇排練廳、戲劇排練廳、新聞發布廳、戶外黑膠廣場等重要設施組成。
  • 成都繼IFS爬牆熊貓後,又一個地標火了,耗資13億元,佔地210畝
    地標建築顧名思義就是標誌性建築,其存在的意義就是讓人們一看就知道它是哪裡,比如看到東方明珠就知道它在上海,看到天安門就知道它在北京,只有到了地名建築能達到這樣的高度,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建築。所以說到成都,除了電視塔和環球中心,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在成都國際金融中心的那個 IFS攀巖大熊貓,有人認為這算不上地標建築,但還是有不少遊客來成都旅遊一定要和這隻大熊貓合影,毫無疑問,這也是成都的地標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