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人對遺失物保管不善,要承擔民事責任

2021-01-08 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長江網8月17日訊(記者耿珊珊)拾得遺失物後,未找到權利人前,拾得人如果保管不善,民法典規定,拾得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

小於和父親送弟弟去醫院就醫時,隨身所帶的金項鍊不慎掉在醫院裡,被小李撿到。因小李保管不善,項鍊遺失。經了解,該項鍊重量為39.3克,金價時價為每克260元。小於去醫院尋找項鍊時得知此事,要求小李賠償,那麼小李是否應該賠償該損失?

民法典第314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民法典第316條規定,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由此可見,拾得遺失物時,需要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拾得人在返還遺失物前,應妥善保管遺失物,保管不善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湖北好律律師事務所張夢娟律師表示,小李在拾得項鍊後,既未妥善保管並返還給小於,亦未將項鍊送公安等部門,對金項鍊的丟失存在重大過錯,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法律小貼士】

權利人領取遺失物,要支付必要費用

民法典第317條規定,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拾得人侵佔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

若拾得人為了保管遺失物支出了合理費用,則拾得人有權請求權利人返還這部分費用;若權利人為了尋找遺失物發布了懸賞廣告,則拾得人有權請求權利人支付廣告中承諾報酬的權利。

當然,若經權利人索要,拾得人拒絕返還遺失物,則拾得人構成侵佔,拾得人此時喪失要求權利人支付合理費用的權利,也無權請求權利人履行懸賞廣告中的義務。

【編輯:賀方程】

相關焦點

  • 物權法——遺失物保管
    對遺失物的保管,有許多此立法例。例如,德國民法典第九百六十六條規定了保管義務:拾得人有保管遺失物的義務。瑞士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一條規定:對遺失物應妥善保管。我國《鐵路旅客運輸規程》第五十六條規定:客流量較大的車站應設失物招領處。失物招領處對旅客遺失物品應妥善保管,正確交付。
  • 法官說法典 | 拾得他人遺失物,該如何處置?
    本案中,王某拾到陳某遺失的金塊,其本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陳某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但卻未履行該法定義務,私自將金塊當成玩具送給路邊不認識的小孩處置,並導致案涉金塊丟失,應當對由於其未履行法定義務而給原告陳某造成的損失承擔責任。當然,陳某對金塊的遺失,也沒有盡到妥善的保管義務,亦應自行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 返還遺失物的報酬請求權
    相應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法通則>的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第94條規定:「拾得物丟失、毀損,拾得人沒有故意的,不承擔責任。」「拾得人將拾得物據為已有,拒不返還而引起訴訟的,按照侵權之訴處理。」  縱觀上訴規定可以得出一下結論:遺失物所有權或佔有權屬於失主,拾得人有歸還拾得物的義務;拾得人歸還拾得物是無償的,失主取回遺失物不需要向拾得人支付報酬。
  • 拾得遺失物後不可亂扔:六歲小孩拾取金手鍊後丟棄,法院判賠損失
    【法院認為】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 完善我國遺失物拾得制度
    與此相關的司法解釋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法通則>的若干意見》第94條,該條規定:「拾得物丟失、毀損,拾得人沒有故意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拾得人將拾得物拒為己有,拒不返還而引起訴訟的,按照侵權之訴處理。」    我國《民法通則》現行規定的本意是提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拾金不昧的公共道德。這一規定建立的基礎是我國民事立法中,將市民社會的自然人與政治國家的公民混為一談。
  • 【順法一分鐘】拾得他人遺失物,是否有義務送還?
    02憑運氣撿來的東西,到底要不要還?《物權法》第一百零九條: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撿到遺失物後,拾得人在移交有關部門之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均負有妥善保管的義務,盡到善良、謹慎的義務即可。但是,如果隨意使用,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那可是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物權法》第一百一十一條 :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
  • 京小槌普法|拾得他人遺失物,是否有義務送還?
    02憑運氣撿來的東西,到底要不要還?《物權法》第一百零九條: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撿到遺失物後,拾得人在移交有關部門之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均負有妥善保管的義務,盡到善良、謹慎的義務即可。但是,如果隨意使用,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那可是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物權法》第一百一十一條 :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
  • 什麼是拾得遺失物?法律對於遺失物的規定是怎樣的?
    至於盜竊者等又喪失佔有時,無論是否出於已意對原佔有人而言則變為遺失物,如非出於己意,對盜竊者等而言也可為系其遺失物。(3)誤佔物即因錯誤而佔有他人之物。例如在公共場所錯取他人的衣帽或雨傘,返家後發覺但不知其所有人者即是。因其脫離佔有者的佔有系因誤取者的行為,且其物已有人佔有,故與遺失物不同。誤佔之人不僅不能請求報酬或費用的償還,有時還須對物的所有人負侵權行為責任。
  • 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
    第三百零七條 因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產生的債權債務,在對外關係上,共有人享有連帶債權、承擔連帶債務,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第三人知道共有人不具有連帶債權債務關係的除外;在共有人內部關係上,除共有人另有約定外,按份共有人按照份額享有債權、承擔債務,共同共有人共同享有債權、承擔債務。償還債務超過自己應當承擔份額的按份共有人,有權向其他共有人追償。
  • 物權法: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承諾支付報酬
    拾金不昧既然是傳統美德,拾金索要報酬一直以來自然被認為是不道德的;但如果那丟金的人懸賞重謝的話,是否該另當別論?如果懸賞重謝了,原物到手又反悔,拾金者是無可奈何還是有據可依?物權法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失主;若失主懸賞尋找遺失物,在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向拾得人支付報酬。領取失物要支付保管費對於領取遺失物是否要支付費用。
  • 【微普法】拾得遺失物拒不歸還,有什麼法律後果?
    拾得遺失物該不該還?拾得人是否能夠索取酬金?故意毀壞所拾物品法律該怎樣評價?記者就此梳理了相關法條。「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物權法第109條明確作出這樣的規定,也就是說失主要求歸還時,拾得人有歸還義務。
  • 《民法典》之「遺失物」,幫遺失物找到回家的路
    《民法典》之「遺失物」,幫遺失物找到回家的路 2020-12-24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情小事 | 懸賞1000元尋找遺失物,結果呢?
    大情小事 | 懸賞1000元尋找遺失物,結果呢?失主李瀟發布尋物啟事並承諾給予拾得人一定報酬,李瀟最後拿到了遺失物嗎?之後又發生了什麼?伊法小劇場邀您一起看劇咯!
  • 檢說《民法典》| 第十四期:拾得遺失物你該如何選擇
    《民法典》三百一十四條 遺失物拾得人的返還義務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七條 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的費用支付義務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