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6日從民航局獲悉,到2018年底,我國境內民用航空(頒證)機場共有235個(不含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下同),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機場233個,定期航班通航城市230個。我國境內分布四大機場群:京津冀機場群、長三角機場群、粵港澳大灣區機場群珠三角九市、成渝機場群,這四大機群完成旅客吞吐量10000萬人次以上,較上年增長超過7%。
全國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超過12億人次
記者獲悉,2018年我國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超過12億人次,完成126468.9萬人次,較上年增長10.2%。分航線看,國內航線完成113842.7萬人次,較上年增長9.9%(其中內地至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航線完成2872.7萬人次,較上年增長6.0%);國際航線完成12626.1萬人次,較上年增長13.0%。
完成貨郵吞吐量1674.0萬噸,較上年增長3.5%。分航線看,國內航線完成1030.8萬噸,較上年增長3.1%(其中內地至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航線完成99.3萬噸,較上年增長0.3%);國際航線完成643.2萬噸,較上年增長4.1%。
完成飛機起降1108.8萬架次,較上年增長8.2%(其中運輸架次為937.3萬架次,較上年增長7.4%)。分航線看,國內航線完成1015.6萬架次,較上年增長8.3%(其中內地至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航線完成19.7萬架次,較上年增長2.3%);國際航線完成93.3萬架次,較上年增長7.3%。
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以上的機場達到37個
在全國各機場中,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以上的機場達到37個,較上年淨增5個(寧波櫟社、石家莊正定、珠海金灣、溫州龍灣、合肥新橋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佔全部境內機場旅客吞吐量的83.6%,較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
其中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億人次,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大城市機場旅客吞吐量佔全部境內機場旅客吞吐量的23.3%,較上年下降1.0個百分點。
年旅客吞吐量200-1000萬人次機場有29個,較上年淨增3個,完成旅客吞吐量佔全部境內機場旅客吞吐量的9.6%,較上年下降2.2個百分點。年旅客吞吐量200萬人次以下的機場有169個,較上年減少2個,完成旅客吞吐量佔全部境內機場旅客吞吐量的6.9%,較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
我國境內有四大機場群
民航局表示,在我國境內有四大機群,京津冀機場群、長三角機場群、粵港澳大灣區機場群珠三角九市、成渝機場群。其中京津冀機場群完成旅客吞吐量14499.7萬人次,較上年增長7.7%。長三角機場群完成旅客吞吐量22805.0萬人次,較上年增長9.1%。粵港澳大灣區機場群珠三角九市完成旅客吞吐量13227.9萬人次,較上年增長8.4%。成渝機場群完成旅客吞吐量10202.2萬人次,較上年增長7.3%。
成渝機場群完成貨郵吞吐量106.6萬噸,較上年增長3.8%
記者從民航局公布的機場貨郵吞吐量來看,年貨郵吞吐量10000噸以上的機場有53個,較上年淨增1個,完成貨郵吞吐量佔全部境內機場貨郵吞吐量的98.4%,較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大城市機場貨郵吞吐量佔全部境內機場貨郵吞吐量的48.8%,較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
長三角機場群完成貨郵吞吐量558.0萬噸,較上年增長0.2%。粵港澳大灣區機場群珠三角九市完成貨郵吞吐量316.1萬噸,較上年增長6.0%。成渝機場群完成貨郵吞吐量106.6萬噸,較上年增長3.8%。
上遊新聞記者 鄭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