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中的巴洛克與洛可可

2020-12-10 雲端2021

本期教你區分巴洛克與洛可可,這兩種風格類型可以說是歐洲古典主義風格中非常重要的陣容了,話不多說往下看

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其實是一脈相承的。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華麗和更華麗,繁富與更繁富。巴洛克出現的早一些,一般指的是路易十四統治時期(1643 - 1715)。而洛可可緊隨巴洛克,出現在路易十五統治時期(1723 - 1774)。

左:路易十四 右:路易十五

產生的地點上來看,巴洛克風格產生在義大利,洛可可風格產生於法國。

巴洛克與洛可可這兩種風格來看,都是富麗堂皇,金光璀璨,令傻傻們分不清楚。

下面我們來強勢掰一下洛可可和巴洛克風格上的區別

男裝

巴洛克:上圖這雙時尚時尚最時尚的紅色高跟鞋,就是「太陽王」路易十四設計的,別小看這雙鞋的款式,在當時只有皇室和貴族才有資格穿。開創了史上男裝風格最騷嫵媚的先河。

洛可可:洛可可風格的男裝已經可以看出來現代西裝的影子了,在洛可可的男裝設計中經常能看到前短後長的設計,同時也能看出來領子部分的設計開始講究了許多。

繪畫

巴洛克時期的典型代表畫家有:魯本斯,倫勃朗,凡戴克,貝尼尼等,畫作的宗教題材濃厚更強調光影的對比和變化。

克拉拉·賽琳娜·魯本斯的肖像/魯本斯

夜巡/倫勃朗

洛可可時期的畫作中幾乎不再出現神,聖人而更多的宮廷的朝臣,貴族,描繪上流男女享樂的生活,顏色更加的細緻淡雅,順便加插一句,洛可可時期的女裝也流行起了小碎花的裝飾,整體的藝術風格有偏向淡雅,柔和的趨勢。這也和洛可可藝術在形成過程中受到東亞藝術的影響有關。

德 蓬帕杜爾夫人/布歇
鞦韆/弗拉戈納爾

建築室內裝飾

重點:巴洛克是建築風格,而洛可可是裝飾風格。你可以說一個建築很巴洛克,但是不能說一個建築很洛可可,不過可以說一個建築的室內裝飾很洛可可。

聖卡羅教堂/波洛米尼(巴洛克風格代表
凡爾賽宮(洛可可風格代表室內設計)

洛可可室內風格的特點是:室內應用明快的色彩和纖巧的裝飾,多於用輕快纖細的裝飾和貝殼的曲線,家具也非常精緻偏於繁瑣,又不像巴洛克風格那樣色彩強烈,裝飾濃豔。

洛可可式的裝修風格在如今的建築裝修中依然頗受歡迎。我想與洛可可這種追求的纖巧、精緻、華麗的風格是分不開的。也和現代人想要傳達的一種精緻的、無憂無慮的生活形態相契合。

相關焦點

  • 如何區分「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
    雖然巴洛克和洛可可都很華麗,但巴洛克更加雄偉,而洛可可相對比較陰柔。從出現時間來看,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也可以說是一脈相承。巴洛克出現的早一些,一般指的是路易十四統治時期(1643-1715)。而洛可可緊隨巴洛克,出現在路易十五統治時期(1723-1774)。先來看看什麼是巴洛克?上面這個娘娘腔的男人,就是「太陽王」路易十四,他也是巴洛克風格最忠實的擁躉和推動者。
  • 細說歐式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
    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巴洛克藝術,洛可可風格,路易十六風格,亞當風格,督政府風格,帝國風格,王朝復闢時期風格,路易-菲利普風格,第二帝國風格構成了歐洲主要藝術風格。
  • 美的不同的巴洛克和洛可可
    巴洛克裝飾。巴洛克是流行於歐洲17世紀的藝術樣式,它發源於義大利。巴洛克裝飾藝術意味著運動、追求新奇、熱衷於無窮、不定和對比以及各種藝術形式的大膽的融合。它同文藝復興藝術的平靜和克制正好相反,他表現為戲劇性、豪華與誇張。
  • 美術研究|世界名畫|洛可可風格油畫:具有精美、細膩的特點!
    美術研究|世界名畫|洛可可藝術(Rococo),是18世紀產生於法國、遍及歐洲的一種藝術形式或藝術風格,盛行於路易十五統治時期,因而又稱作「路易十五式」,該藝術形式具有輕快、精緻、細膩、繁複等特點。|油畫一美術研究|世界名畫|洛可可藝術形成過程中受到東亞藝術的影響,有人認為洛可可風格是巴洛克風格的晚期,即頹廢和瓦解的階段。洛可可藝術風格被廣泛應用在建築、裝潢、繪畫、文學、雕塑、音樂等藝術領域。
  • 如何區別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的建築?
    巴洛克風格建築的特點:第一,炫耀財富;大量使用貴重的材料,充滿了裝飾,色彩豔麗,一身珠光寶氣。第二,追求新奇;建築師們標新立異,前所未見的建築形象和手法層出不窮。建築也漸漸開敞,並在裝飾中增加了自然材料。第四,城市和建築;常有一種莊嚴隆重、剛勁有力,然而又充滿歡樂的興致勃勃的氣氛。這些特徵是文藝復興晚期手法主義的發展。而洛可可風格產生於18世紀20年代的法國,是在巴洛克建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洛可可本身倒不像是建築風格,更像是一種室內裝飾藝術。
  • 從巴洛克到洛可可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高凌/文 從巴洛克風格到洛可可風格的轉變其實並沒有一個嚴格的界線,很難說從哪天起人們就進入了洛可可風,就像很難說從哪天起人們進入了巴洛克風一樣。在建築上劃分或許要容易些:例如從凡爾賽的狩獵小屋到太陽王的凡爾賽宮,再從太陽王的凡爾賽宮到路易十五的瓷器般的小特裡亞農宮,建築史就從巴洛克時代跨入了洛可可時代。繪畫上華託和布歇的差異很容易分辨,如果再把弗拉戈納爾拖進來就更清晰了。
  • 聊一聊巴洛克與洛可可婚禮風格的前世今生
    說起歐式古典主義風格代表,就不得不提到巴洛克與洛可可,作為17―18世紀流行於歐洲的兩種藝術風格,兩者既是一脈相承,卻又各具特色,同樣的華麗奢靡,同樣屬於貴族藝術,而巴洛克宏偉雄壯、洛可可細膩繁複。而從視覺上,巴洛克與洛可可則是剛與柔,陰與陽的區別。洛可可(Rococo)一詞由法語Rocaille(貝殼工藝)和義大利語Barocco(巴洛克)合併而來,是18世紀產生於法國、遍及歐洲的一種藝術風格,盛行於路易十四的曾孫子路易十五統治時期,因而又稱作「路易十五式」,於是洛可可也被稱為巴洛克風格的晚期。
  • 成都博物館新展 讓你分清「巴洛克」和「洛可可」
    巴洛克與洛可可,這兩個時髦的詞彙,到底代表什麼含義?成都博物館與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聯手打造的「光影浮空:歐洲繪畫五百年」即將於9月29日開展。昨日,策展人對於本次畫展中的一些藝術名詞進行了科普。
  • 洛可可、巴洛克、拜佔庭各種風格的珠寶怎麼區分?
    就比如西方藝術史上佔據重要的地位的拜佔庭、巴洛克、洛可可風格。 但時期並不能完全用來判斷某一藝術風格的起止,相近時期的風格,相互間會有借鑑、融合與發展,而潮流也是輪迴的。這時還是用黃金鑲鑽石,別小看鑲鑽用的金屬,因為到了18世紀的洛可可風格珠寶中黃金鑲鑽的情況就越來越少見了。
  • 巴洛克,古典主義,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怎麼區分?
    從17-19世紀,產生許多藝術風格,巴洛克風格,法國古典主義,洛可可風格,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等。理性與感性交替上演。一說起這些專業術語,就讓人頭大。巴洛克,洛可可,古典,新古典,現實主義,浪漫主義,你是不是也傻傻分不清楚~今天Irene就帶著大家了解這幾種藝術風格,並總結分辨作品流派的小技巧~17世紀文藝復興已經進入末期,馬丁路德掀起宗教改革熱潮創立新教,天主教地位受到威脅,通過反宗教改革運動進行反擊,巴洛克藝術順勢興起成為天主教反改革的宣傳工具
  • 「洛可可」不是一種建築裝飾風格,是巴洛克風格的一個時期
    洛可可(Rococo)描述了一種藝術和建築風格,它的特點是精緻而清新,始於18世紀中期的法國。洛可可式的裝飾藝術通常被歸類為「晚期巴洛克式」,在新古典主義席捲西方世界之前蓬勃發展。洛可可式是一個時期,而不是一種特定的風格。
  • 兩種歐洲古典主義經典風格,巴洛克和洛可可,真的了解了嗎?
    有很多新人寶寶們說特別喜歡歐式婚禮但是就是不知道該做成什麼樣子的今天我們來一起看一下歐洲兩個代表性時期巴洛克和洛可可經過對比,更清晰他們的風格特點『 歐洲古典主義風格分為多塊巴洛克和洛可可是其中比較重要的兩種風格類型如果我們將巴洛克風格比作是極具傳奇色彩的霸道總裁那麼洛可可風格就是天真浪漫的貴族小姐同樣作為風靡歐洲一時的兩位
  • 分不清巴洛克和洛可可?這個展覽告訴你答案
    展覽匯集了14世紀到20世紀初的代表性流派,更有許多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藝術家的代表性作品。一個是男性的權杖,一個是女性的裙擺,這兩種風格如何相繼而生?看展前先來做下功課吧!巴洛克:來自一場改革巴洛克的起源,要從一場改革起。16世紀,歷史上第一場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尼德蘭革命爆發。
  • 巴洛克風格和洛可可風格其實離你很近
    相比巴洛克風格,洛可可在建築上的體現更少,洛可可風格主要體現在室內裝飾以及服飾上。洛可可風格更多的像是一種室內裝飾風格。典型的洛可可室內裝飾風格,女性化元素很多,從窗簾到地毯,還有座椅,沙發都用繁複的圖案。
  • 巴洛克、洛可可傻傻分不清楚?來成博新展尋找答案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看上去都很華麗的巴洛克與洛可可,有什麼淵源,應該如何區分呢?藝術小白或許很容易混淆。作品中,君士坦丁大帝被描繪得有如天神下凡,閃亮耀眼,人物和馬匹都充滿動態,在白色基調的畫面中顯得格外浪漫。巴洛克的起源,要從一場改革起。16世紀,尼德蘭革命爆發。
  • 「中國風」在十七世紀就吹過了歐洲,影響了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
    17—18 世紀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發生過一段插曲,就是歐洲產生了一種東方情調的裝飾藝術風格,這種風格被稱作中國風格或中國風,持續了一百餘年,很多中國的元素融匯在巴洛克、洛可可風格中,展現了中國藝術獨特的魅力,為歐洲上層社會奢華的生活增添了幾分異國情調。
  • 洛可可藝術風格的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分析
    導語:在17世紀的歐洲美術,它的主流風格是巴洛克風格,當然在主流風格巴洛克風格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風格,比如荷蘭小畫派、法國的古典主義等。但是在那個時代,17世紀整個的風格的主體就是巴洛克。那麼,到了18世紀的歐洲主體的風格,就是洛克克風格了。
  • 洛可可風格——從華麗走向靈巧
    建築上的洛可可風格首先是在法國室內裝修的演變中逐漸成長起來的。洛可可的裝飾圖案少不了中國紋樣,洛可可風格的宮殿中必有一兩個瓷器廳和中國風的房間,而在洛可可的花園中也一定可以看到中國的寶塔和亭閣,例如蘇格蘭建築師威廉·錢伯斯為威爾斯王妃奧古思塔在倫敦西南的丘園中設計和建造的中國式塔,如此等等。這些東西在我們看來純屬歐洲人異想天開的杜撰,與神州文明的精華相去甚遠,但它們確實對洛可可風格陰差陽錯地起了很大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 羅馬、巴洛克、洛可可……
    請朋友們注意,這次的小標題上小編沒有用建築二字,因為巴洛克式是個統稱,更應該把它叫做風格。風格之下有巴洛克式的建築、巴洛克式的家具、巴洛克式的服裝等等。巴洛克式風格源於17世紀的義大利,之前的文藝復興時期為義大利帶來了大量的財富和權勢,於是義大利人原本的文藝復興建築,添上新的華麗、誇張及雕刻風氣,從而形成了巴洛克風格。巴黎歌劇院
  • 洛可可風格繪畫的主要特點
    布歇的《蓬帕杜夫人》第一,洛可可風格於18世紀興起於凡爾賽宮,它是對巴洛克時期的尤以凡爾賽宮為代表的宏偉、對稱的一種反抗。較之巴洛克,洛可可更加詼諧、華麗、優雅,因此洛可可繪畫更具裝飾性,用色更加柔和、更有田園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