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風格繪畫的主要特點

2021-01-09 誠齋軒主人

洛可可是18世紀的一種藝術風格,它涵蓋繪畫、雕塑、建築、室內裝潢、裝飾、文學、音樂和戲劇等方面。就詞源而言,「洛可可」是法文的rocaille和coquilles的合成詞,即「石頭」加上「貝殼」,因為洛可可風格常用這兩種物品來做裝飾。洛可可風格在法國路易十五時代和路易十六初期達到鼎盛,以其絢麗、豪華、輕佻和諧謔而聞名。

洛可可以一種輕鬆優雅的風格使繪畫徹底擺脫了宗教神學的束縛,追求享樂的世俗生活和使人歡愉的愛情是洛可可繪畫的主題。

布歇的《蓬帕杜夫人》

第一,洛可可風格於18世紀興起於凡爾賽宮,它是對巴洛克時期的尤以凡爾賽宮為代表的宏偉、對稱的一種反抗。較之巴洛克,洛可可更加詼諧、華麗、優雅,因此洛可可繪畫更具裝飾性,用色更加柔和、更有田園之風。巴洛克藝術常常服務於政治,為貴族和教堂樹立威信;而洛可可藝術則更加活潑、諧趣,更加貼近日常生活。

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君主政體和教會的絕對權威在18世紀喪失了威望,這不僅因為一些世俗貴族和教會牧師的由於放蕩的品行而在思想道德上威信掃地,還因為自然科學和哲學發展了人的理性思維,使人們有能力認識到舊社會制度的缺點。人們喜歡牧歌式的輕鬆愉快的抒情,喜歡阿那克裡翁式的詩篇,對17世紀悲劇中那種符合道德的歌頌義務、榮譽和意志的英雄史詩而感到無趣。

布歇的《梳妝》

洛可可繪畫氛圍輕鬆,常常取材自日常生活,著名畫家布歇的《梳妝》截取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畫面。畫面上的女子正在穿衣,手裡繫著襪子,胸脯半袒露著,兩腿分開,似乎因為忙亂而顧不上體態。她的腿間有一隻小貓悠閒地躺著,給畫面一下子增加了情趣;女僕背過身去,正在給主人準備帽子;背景裡畫著花鳥畫的屏風頗具東方色彩,增加了華貴的氣息;但是畫面左側的物品十分雜亂,暗示貴婦裝扮時的忙亂。

第二,洛可可藝術風格的另一特點是輕佻浮華。洛可可藝術風格的倡導者是蓬帕杜夫人,她是路易十五的情人,不僅參與軍事外交事務,還以文化「保護人」身份左右著當時的藝術風格。布歇的庇護人就是她,因此給她畫過不少畫像。蓬帕杜夫人奢華和輕浮的作風直接影響到了洛可可風格的形成。

比如,法國畫家讓·奧諾雷·弗拉貢納爾的作品就迎合了當時流行的情色主題,其最著名的一幅畫是《鞦韆》。這幅畫工藝精良,而更轟動的是它所描繪出來的三角關係。畫面左下方的紳士可以看到鞦韆上的貴婦人的裙底,而且這個貴婦是被她身後的丈夫推起來的。貴婦故意踢飛自己的一隻鞋挑逗著紳士,而她的丈夫卻對兩人的暗送秋波毫不知情。畫中的三個人看上去都很快樂,但是快樂的原因卻不盡相同。弗拉貢納爾情色風格的作品還有《玩狗的少女》、《無謂的抗拒》等。

弗拉貢納爾的《鞦韆》

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洛可可藝術開始衰敗,伏爾泰和布隆代爾等哲學家抨擊洛可可風格膚淺而墮落。1785年,洛可可藝術已經在法國完全銷聲匿跡了。在18世紀晚期的德國,洛可可被嘲笑為「豬尾巴和假髮」(低級而矯糅造作的意思)。洛可可藝術在法國巴黎以外的地區和義大利存活得比較長,直到新古典主義時期到來,即隨著拿破崙上臺後「帝國風格」興起,洛可可才完全退出歷史舞臺。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一些歐洲歷史片裡看到華麗的洛可可風格,如2006年的好萊塢大片《絕代艷后》中,瑪麗王后的奢靡衣著和宮殿展示了洛可可的鼎盛時代。著名歌手瑪利亞·凱利華麗多變的唱腔,尤其是她的海豚音,也被譽為是洛可可風格的音樂。

相關焦點

  • 美術研究|世界名畫|洛可可風格油畫:具有精美、細膩的特點!
    美術研究|世界名畫|洛可可藝術(Rococo),是18世紀產生於法國、遍及歐洲的一種藝術形式或藝術風格,盛行於路易十五統治時期,因而又稱作「路易十五式」,該藝術形式具有輕快、精緻、細膩、繁複等特點。|油畫一美術研究|世界名畫|洛可可藝術形成過程中受到東亞藝術的影響,有人認為洛可可風格是巴洛克風格的晚期,即頹廢和瓦解的階段。洛可可藝術風格被廣泛應用在建築、裝潢、繪畫、文學、雕塑、音樂等藝術領域。
  • 園林景觀:洛可可建築風格
    洛可可式建築風格(Rococo Style),於18世紀20年代產生於法國並流行於歐洲,是在巴洛克式建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表現在室內裝飾上。洛可可風格的基本特點是纖弱嬌媚、華麗精巧、甜膩溫柔、紛繁瑣細。
  • 園林景觀知識:洛可可建築風格
    洛可可式建築風格(Rococo Style),於18世紀20年代產生於法國並流行於歐洲,是在巴洛克式建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表現在室內裝飾上。洛可可風格的基本特點是纖弱嬌媚、華麗精巧、甜膩溫柔、紛繁瑣細。
  • 如何區分「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
    雖然巴洛克和洛可可都很華麗,但巴洛克更加雄偉,而洛可可相對比較陰柔。從出現時間來看,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也可以說是一脈相承。巴洛克出現的早一些,一般指的是路易十四統治時期(1643-1715)。而洛可可緊隨巴洛克,出現在路易十五統治時期(1723-1774)。先來看看什麼是巴洛克?上面這個娘娘腔的男人,就是「太陽王」路易十四,他也是巴洛克風格最忠實的擁躉和推動者。
  • 如何區別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的建築?
    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巴洛克風格建築的特點:第一,炫耀財富;大量使用貴重的材料,充滿了裝飾,色彩豔麗,一身珠光寶氣。第二,追求新奇;建築師們標新立異,前所未見的建築形象和手法層出不窮。
  • 洛可可藝術風格的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分析
    那麼洛可可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風格?相比較巴洛克而言,巴洛克風格無論從色彩上,還是從畫面的效果上來說,表現的是都是一種激情。與古典主義相比較,則讓人感覺到的是一種狂野的、是一種不拘小節的、但仍然是以基督教為主體的這樣一種繪畫風格,而洛可可藝術,就徹底的回歸到了世俗了。
  • 細說歐式巴洛克與洛可可風格
    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巴洛克藝術,洛可可風格,路易十六風格,亞當風格,督政府風格,帝國風格,王朝復闢時期風格,路易-菲利普風格,第二帝國風格構成了歐洲主要藝術風格。
  • 洛可可風格——從華麗走向靈巧
    建築上的洛可可風格首先是在法國室內裝修的演變中逐漸成長起來的。他們主要是從工藝品上看到了迥異於西方傳統的立意和布局,再加上一些傳教士和商人道聽途說的東方古國宮室園林之美和城廓樓宇之盛等傳言,半真半假地推想出各類帶有中國色彩的圖案紋樣、裝飾和建築模式,其基本風格和手法也是怪奇秀巧,空靈纖細,與洛可可所追慕的情調可謂情趣相合。因此,中國風的流行成為促進和推動洛可可風格形成的一大動力。
  • 聊一聊巴洛克與洛可可婚禮風格的前世今生
    說起歐式古典主義風格代表,就不得不提到巴洛克與洛可可,作為17―18世紀流行於歐洲的兩種藝術風格,兩者既是一脈相承,卻又各具特色,同樣的華麗奢靡,同樣屬於貴族藝術,而巴洛克宏偉雄壯、洛可可細膩繁複。幾百年的時間裡,其建築風格、繪畫作品、時尚元素深深影響著後世,今天,小編將帶領大家,解讀關於巴洛克與洛可可的前世今生。
  • 豔麗的洛可可藝術
    18世紀的法國繪畫之所以取得公認的領銜地位,是由於它的畫家把握住了時代精神。步入繁榮的歐洲正需要對女性彬彬有禮的交際往來、巧妙幽默的言談舉止和更加輕鬆的藝術風格。它一方面不免浮華做作,缺乏對於神聖力量的感受;另一方面卻以法國式的輕快優雅使繪畫完全擺脫了宗教題材。愉悅親切、舒適豪華的場景取代了聖徒痛苦的殉難,從而在反映現實上向前大大地邁進了一步。主要代表畫家有華託、布歇、弗拉戈納爾。
  • 建築風格及流派之洛可可建築風格
    洛可可風格是一種建築風格,主要表現在室內裝飾上。18世紀20年代產生於法國,是在巴洛克建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洛可可風格的特點是:室內應用明快的色彩和纖巧的裝飾,家具也非常精緻而偏於繁瑣,不像巴洛克風格那樣色彩強烈,裝飾濃豔。德國南部和奧地利洛可可建築的內部空間非常複雜。
  • 洛可可奢靡的藝術風格:畫中的人物不再「神聖端莊」
    而就在這個風起雲湧的世紀中,誕生了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洛可可。走近大革命前的巴黎,洛可可誕生的時代洛可可(Rococo)的說法來源於法語中表示貝殼與石頭組成的裝飾物一詞「Rocaille」,這也反映了其精緻、細膩而又輕快的特點。洛可可最早從裝飾藝術和室內設計中嶄露頭角。
  • 弗拉戈納爾:最後一位洛可可繪畫大師
    在之前介紹《蓬皮杜夫人像》時,我們曾經講到洛可可時期藝術史。要看洛可可,三個博物館一定要去:巴黎羅浮宮,紐約的弗裡克畫廊和倫敦華萊士收藏所。在倫敦華萊士收藏所,其中最著名的藏品是作於1767年的《鞦韆》。
  • 兩種歐洲古典主義經典風格,巴洛克和洛可可,真的了解了嗎?
    ,更清晰他們的風格特點『 歐洲古典主義風格分為多塊巴洛克和洛可可是其中比較重要的兩種風格類型如果我們將巴洛克風格比作是極具傳奇色彩的霸道總裁那麼洛可可風格就是天真浪漫的貴族小姐同樣作為風靡歐洲一時的兩位
  • 洛可可、巴洛克、拜佔庭各種風格的珠寶怎麼區分?
    就比如西方藝術史上佔據重要的地位的拜佔庭、巴洛克、洛可可風格。 但時期並不能完全用來判斷某一藝術風格的起止,相近時期的風格,相互間會有借鑑、融合與發展,而潮流也是輪迴的。這時還是用黃金鑲鑽石,別小看鑲鑽用的金屬,因為到了18世紀的洛可可風格珠寶中黃金鑲鑽的情況就越來越少見了。
  • 美術中的巴洛克與洛可可
    本期教你區分巴洛克與洛可可,這兩種風格類型可以說是歐洲古典主義風格中非常重要的陣容了,話不多說往下看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其實是一脈相承的。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華麗和更華麗,繁富與更繁富。巴洛克與洛可可這兩種風格來看,都是富麗堂皇,金光璀璨,令傻傻們分不清楚。
  • 藝術風格簡析:發現沒?巴洛克風格和洛可可風格其實離你很近
    洛可可也是一種風格,那麼這個品牌和洛可可風格是否有某種聯繫。我猜想品牌創始人當初命名的時候肯定是有所考慮的。於是我從網上扒了一張店面裝修圖以及可以看到的部分款式。查閱了這個品牌的簡單介紹,果然是跟洛可可風格是有關係的。說是品牌設計師在英國留學期間對於歐洲十八世紀的洛可可風格充滿嚮往而創立的品牌。
  • 佛朗索瓦·布歇的洛可可藝術
    「洛可可」是一個被廣泛傳播的舶來詞彙,我們經常在開發商的樓書上看到用這個詞對樓盤裝飾風格的描繪,但是你真的了解洛可可藝術嗎?1762-1763上圖這個現藏於巴黎羅浮宮的洛可可風格的鼻煙壺由佛朗索瓦·布歇設計,它體現了很多人對洛可可最基本的想像:雍容華貴的,裝飾繁複的,皇家宮廷的。
  • 「洛可可」不是一種建築裝飾風格,是巴洛克風格的一個時期
    洛可可(Rococo)描述了一種藝術和建築風格,它的特點是精緻而清新,始於18世紀中期的法國。洛可可式的裝飾藝術通常被歸類為「晚期巴洛克式」,在新古典主義席捲西方世界之前蓬勃發展。洛可可式是一個時期,而不是一種特定的風格。
  • 美的不同的巴洛克和洛可可
    巴洛克藝術源於直覺、感官、想像的基礎,力求達到吸引人和感染人,由於它突出表現在天主教堂建築,因此又稱為耶穌會風格。巴洛克樣式的裝飾,在室內多將繪畫、雕刻、工藝集中在裝飾和陳設藝術中。牆面裝飾大多用來展示精美的法國壁毯為主,鑲以鏡面或者大理石,採用貴重的木材鑲邊、多重線腳以及多重起線的板材裝飾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