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骨科專家團隊工作室入駐懷化,把優質醫療資源送到百姓「家門口」

2020-12-23 瀟湘晨報

在家門口享受到知名教授的精心診療,這是許多市民所期盼的事。對於懷化市民來說,這個期盼已伴隨湘雅骨科專家團隊工作室的入駐而變成現實。

8月18日,湘雅骨科專家團隊工作室懷化紅雅醫院骨科病區啟動儀式舉行,包括胡懿郃教授、唐舉玉教授、朱勇教授、何洪波教授、段春揚教授在內的五名學科帶頭人分別成立醫生工作室,全面覆蓋關節外科、手顯微外科、創傷骨科、骨病專科、脊柱外科等五個科室。現場,胡懿郃教授和懷化紅雅醫院負責人石紅蘭在百餘同仁們的見證下共同為「湘雅骨科專家團隊工作室懷化紅雅醫院骨科病區」揭牌。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隨著國家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衛生新政頻出,醫生多點執業政策也開始逐步落地,醫生工作室的運營模式在沿海發達地區已經取得成功經驗,湖南也正在積極推進。湘雅骨科專家團隊工作室的成立,把過去相對鬆散的下沉名醫資源集中,是系統性地解決基層優質醫療資源不足、分布不均衡問題的一次嘗試,除了惠及懷化市民,還將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讓武陵山片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高品質醫療服務。

此次入駐懷化,湘雅骨科專家團隊工作室將從技術幫扶、分級診療、人才培養和信息化建設這四個維度進行技術幫扶,以期學科管理、臨床技術、教科研多層次、全方位學科體系建設在懷化落地見效,同時通過雙向轉診綠色通道、遠程醫療數位化服務等措施,讓三甲醫院的專家變得觸手可及,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分級診療制度,改善百姓就醫體驗。

經過四年的成長與積累,懷化紅雅醫院在臨床、教學、科研方面已取得不俗成績。此次與湘雅骨科專家團隊展開合作,標誌著該醫院骨科學科建設發展進入新階段。醫院將在住院部七樓劃分出專門區域,為骨科專家提供相對獨立的工作場所,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良的診療環境。胡懿郃、唐舉玉等教授團隊會定期來該院進行技術指導、疾病診治和學術交流。

同時,湘雅骨科專家團隊將不定期在懷化舉行大型義診活動,為懷化市基層骨科醫生進行實操培訓和理論教學,針對性解決基層骨科醫生臨床中遇到的難點和疑點,提高基層骨科醫師臨床技能,促進學術交流。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範維彬

相關焦點

  • 朔州市山陰縣醫療集團人民醫院骨科--青年團隊破解百姓就醫難...
    8月24日,朔州市山陰縣醫療集團人民醫院骨科主任王國利向《山西青年報》記者介紹說,今年上半年,該科門診接診人數1872人,住院總人數308例,其中手術153臺,關節置換手術12臺(髖關節6例、膝關節6例),關節鏡3臺,脊柱類手術6臺,骨盆骨折手術1臺;病床使用率60%以上。當然,取得如此成績離不開科室團隊的共同努力和奮鬥。
  • 上海紅房子婦產醫院專家團隊工作室正式入駐射陽縣婦幼保健院
    9月12日,射陽縣婦幼保健院與「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上海紅房子婦產科醫院)」婦科盧媛、乳腺外科丁昂專家團隊工作室正式籤約成立,以打造真正意義上的聯合門診、聯合病房和聯合手術中心。上海交大健康傳播中心、上海市寶山區衛健委、上海交大分級診療與健康研究所等單位負責人,復旦大學附屬上海紅房子婦產醫院盧媛教授、丁昂教授,射陽縣委常委、副縣長崔曉榮等領導及相關人員出席活動。
  • 孫康教授團隊名醫工作室落戶青島大學醫療集團慧康醫院
    半島記者 王鑫鑫 8月1日,青島大學醫療集團慧康醫院「八一擁軍擁屬大型慈善活動暨孫康教授團隊名醫工作室」揭牌儀式圓滿舉行。青島慧康醫院傳承榜樣力量,爭做百姓健康護衛,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特開展八一擁軍擁屬大型慈善活動,為身患疾病的特困烈士家屬,捐贈善款,幫助患者渡過難關。並成立青島大學醫療集團慧康醫院孫康教授團隊名醫工作室,開展為期多日的大型慈善義診,為廣大島城關節疾病患者送上全方位的醫療服務。義診期間,掛號費全免,活動時間為每周3天,周一,周三,周六,上午9點至12點,每日限號20例。
  • 玖玖骨科:除了開燒錢的線下診所,網際網路醫療還可以這樣轉型 | 創業
    政府不斷強調要通過發展「網際網路+醫療」、醫聯體等,把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更多的大病患者能夠方便得到優質醫療資源的服務。「我們建立的合作診療中心就是建設專科醫聯體的探索與落地實踐案例。」玖玖骨科 CEO 周賽告訴動點科技。「讓專家團隊輕鬆上陣,才是實實在在的醫療下沉。」周賽補充道。
  • 引入上海優質醫療資源,南通這家醫院給江海百姓帶來更多健康福祉
    從科室結對到學科、人才、管理、科研的全方位深度對接,6年來,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主動引入上海優質醫療資源,不斷消化、吸收、提升自身醫療水平,和上海仁濟醫院的合作漸入佳境,為共建南通創新區市一院(新院)奠定了堅實基礎。
  • 儋州引進上海優質醫療資源:名醫「傳幫帶」 診療「填空白」
    儋州市委書記袁光平說:「依託上海優質醫療資源,儋州全力彌補醫療事業短板,全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提供優質醫療服務,保障儋州乃至海南群眾身體健康,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他表示,儋州將不斷引進全國優質醫療資源,建更多三甲綜合醫院、特色專科醫院,夯實西部醫療中心基礎。
  • 中山醫院「一家託多家」讓百姓在家門口遇見高水平醫療
    「市中心的大專家來了,我們不用再往返市區看病了,真貼心。」病房裡,疏解疾痛後的患者,笑容重回臉上。目睹這一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骨科主任董健教授幹勁更足了:「我們希望把這裡過去沒做的事一點點補起來!」頂級醫院「下沉」優質醫療資源,帶動區域內的醫院「提質」,正是得益於醫聯體的醫改工作,大大提振了醫療惠民的力度。
  • 湖南省三八紅旗集體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護理部
    、湖南省護理基礎質量控制中心專家庫專家等14項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質量管理、骨科護理及疼痛護理;主要科研成果及成績:發表論文共計30餘篇,其中SCI 最高IF:3.227,主持科研課題7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5項,獲國家專利4項,軟體著作權1項,主編書籍4本,參編專著4本。
  • 大同市二醫院:百姓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黃河新聞網大同訊(記者胡雁 通訊員趙鑫)為讓大同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北京專家精湛、優質的診療服務,近日,大同市第二人民醫院經過前期緊張籌備工作和精心安排,特邀請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主任蘇凱一行來到大同市二醫院胸外科(外四科)會診、查房、手術
  • 名院周報 | 湘雅醫院影像專家門診開診
    該團隊發現,應用一種無毒性、無放射性且靈敏度高的方式,可監測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進展,這為未來無創監測人類血管性疾病進展提供了可能。相關研究論文日前在《自然·通訊》上在線發表。⊙ 北醫三院:骨科3D列印技術在日本參展近日,第十六屆日本最大規模的產學研對接展會「Innovation Japan 2019」在東京召開。
  • 鞍山湯崗子康復醫院醫療資源進社區 服務百姓送健康
    遼寧省鞍山市湯崗子康復醫院創辦的「湯崗子醫院中醫門診部」,日前在紅嶺社會事務服務中心8890居家養老服務站正式開診,這是繼湯崗子醫院在健身社區8890幸福驛站開設醫療服務延伸點之後,再一次把湯醫優質醫療資源送到百姓身邊,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湯醫的優質醫療服務。
  • 翔安區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 居民就近享受優質醫療資源
    協作共享開通醫療服務「直通車」  地處鬧市區的新店中心衛生院,昨天上午人來人往,來自廈門市第五醫院的10餘名醫療專家的現場坐診,把附近的許多居民都吸引了過來。他們帶著病歷和心中的疑問,向專家們諮詢,獲得滿意的答案後會心地笑了。  「這些來自大醫院的專家,其實也是我們衛生院的『常駐』醫生。」
  • 北京積水潭醫院武勇教授團隊工作室揭牌儀式在漯河醫專二附院舉行
    央廣網漯河12月8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胡文斌 通訊員 劉寶霞 盧 闖)為提升豫中南地區足踝外科學術水平,搭建足踝外科醫務人員相互交流及合作的平臺,12月6日,由河南省漯河醫專第二附屬醫院(漯河市骨科醫院、市五院)承辦的第四屆豫中南足踝外科學術會議暨北京積水潭醫院足踝外科中心武勇教授團隊工作室揭牌儀式在漯河醫專二附院門診樓
  • 「義診活動」林芝市人民醫院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隊到米林縣...
    12月8日,在王晟院長的帶領下,廣東省第六批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隊一行18人到林芝市米林縣瓊林村黨群服務中心為當地村民開展義診活動。米林縣瓊林村是一個邊境小村,遠離市區,最近的村民也需要1個多小時車程才能到達米林縣看病;且醫療資源貧乏,村裡的衛生院僅能處理一些小問題,真正看病還是需要到縣裡。因此,本次醫療隊到該村進行義診,深入村居送醫送藥,深受村民歡迎。醫療隊才進村,村民們就已經在黨群服務中心門口等待準備看病,當醫護人員進行分診時,就有村民迫不及待的詢問:「是不是有骨科醫生?」
  • 南方醫院太和分院今日揭牌,家門口的三甲醫院醫療服務來啦~
    啦健康白雲建設,了解一下吧↓↓太和分院正式揭牌4月26日,白雲區與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合作共建的南方醫院太和分院正式揭牌,從今天起,白雲區太和及周邊地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南方醫院的高水平專家服務了。為落實國家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政策,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創新醫院管理機制,今年年初,白雲區人民政府與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以下簡稱南方醫院)籤約共建醫療聯盟。
  •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三甲醫院的資源!東莞市人民醫院-黃江醫院醫療...
    這意味著,雙方正式建立市、鎮醫療服務一體化醫療聯合體合作關係,黃江市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東莞市人民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資源。東莞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蔡立民指出,市人民醫院將充分發揮專業優勢,不斷推進區域內分級診療,規範就醫秩序,夯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診療服務能力,全力協助黃江醫院不斷提升服務能力,有效引導優質醫療資源和患者下沉。
  • ...推動醫療改革與健康產業加速發展 構建防疫屏障 擘畫健康藍圖
    本報記者王凱 攝對特困慢性病患者實行門診和住院費用100%補償;墊付住院費用讓全市的老百姓享受到「先看病後付費」診療服務模式;組建區域醫療聯合體,把最好的醫療資源送入尋常百姓家……這是一份載著滿滿民生情懷的成績單。醫療衛生事業,關乎老百姓的身心健康,關乎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 建甌市各大醫院開展醫療鄉賢大型義診活動
    經過前期摸底,建甌市建立了約30名的建甌籍在榕醫界鄉賢人才信息庫,他們都是福州市各大醫院的醫療專家。隨著「福州市建甌商會醫療專家委員會」「鄉賢名醫工作室」揭牌,今後,建甌籍醫療專家將分批「組團」回鄉義診,並依託各自資源推進家鄉醫療衛生事業發展。
  • 中衛優質醫療資源普惠基層
    中衛市依託西部雲基地,搭建安全可靠的醫療雲專區,啟動醫療機構業務上雲工作,「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服務隨之全面展開,讓優質醫療資源普惠更多基層群眾。   「我們的主要做法可概括為『1+3』,即建成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及產業園,建設區域醫療雲、『網際網路+家醫籤約+公共衛生』服務、『網際網路+醫德醫風』監管3個平臺。」9月9日,中衛市健康委員會有關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