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引進上海優質醫療資源:名醫「傳幫帶」 診療「填空白」

2021-01-10 網易

  ■ 海南日報記者 劉襲 特約記者 李珂

  2020年5月底,一名患右葉甲狀腺腫瘤多年的35歲患者慕名到海南西部中心醫院就診,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派駐海南西部中心醫院的醫療專家蔡忠方指導下,本地醫生符開夥主刀,成功實施了海南西部地區首例全腔鏡下甲狀腺次全切除術。

  

  上海九院專家坐診、開展醫療諮詢活動。特約記者 李珂 供圖

  2021年1月3日,醫院普外科主任蔣明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在上海專家帶領下,我們推行各種微創手術,腔鏡手術大量增加。」

  2017年9月,儋州市與上海九院籤訂託管協議,把海南西部中心醫院委託上海九院全面管理,組建上海九院集團-(海南)儋州醫聯體。3年來,海南西部中心醫院臨床科室從32個擴展到37個,感染科等10個學科成為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成6個省級診治中心、4個市級診療中心,開展110多項新技術運用,多項新技術填補海南和海南西部地區醫療技術空白。

  儋州市委書記袁光平說:「依託上海優質醫療資源,儋州全力彌補醫療事業短板,全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提供優質醫療服務,保障儋州乃至海南群眾身體健康,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他表示,儋州將不斷引進全國優質醫療資源,建更多三甲綜合醫院、特色專科醫院,夯實西部醫療中心基礎。

  

  航拍海南西部中心醫院。特約記者 李珂 供圖

  專家名醫坐診 提升醫療技術

  打造「東西南北中」五大區域性醫療中心、構建全省「1小時三級醫療圈」是省委、省政府的戰略布局。近年來,儋州市緊緊圍繞建設海南西部區域性醫療中心的目標定位,推進衛生醫療事業發展。2020年12月30日,海南西部中心醫院創建三甲綜合醫院揭牌,省衛健委副主任陳少仕說:「這標誌海南省區域醫療中心戰略建設取得新的進展。」

  國內專家名醫上門到儋州坐診,推動海南西部中心醫院學科建設取得新突破。3年來,上海九院輸入優質醫療資源,全方位支持和幫扶海南西部中心醫院,選派13名資深專家到海南西部中心醫院任臨床醫技科室主任,輪流派駐海南西部中心醫院各類人才達668人次,常駐專家15人次以上,相繼成立疼痛科、全科醫學科、泌尿外科、胸外科、臨床營養科,重新整合中醫科和康復醫學科。

  名醫為貧困患者做手術,讓患者在家門口享受到全國優質醫療服務。

  

  海南西部醫院婦科醫生在為患者做手術。特約記者 李珂 供圖

  2020年5月,因牙關緊閉26年、不能正常吃飯,一位33歲男性患者到海南西部中心醫院治療,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專家、副主任醫師任振虎對其實施左顳下頜關節成形術,成功治癒瓊西首例顳下頜關節強直患者。

  18歲貧困學生小餘出生時右側鼻翼缺損,雙眼不在一個水平上,嚴重面部畸形,身心健康成長受影響。2020年8月,上海九院整形外科派駐海南西部中心醫院的戴傳昌教授操刀,為他做眼、鼻部畸形修復手術,恢復了正常面容。「名醫在家門口治病,還幫忙申請公益項目,孩子真的非常幸運。」小餘的母親感激地說,公益項目幫他們省去了大部分手術費。

  據悉,上海九院口腔醫學技術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志願是學科領頭人,這一全國優質醫療資源植入海南西部中心醫院,創辦海南西部地區首個院士工作站:張志願院士工作站;成立省級口腔頜面外科診治中心,並在2020年3月獲評省級臨床重點專科。以張志願團隊創新中心為主導的口腔頜面外科診治中心,至今共收治患者800餘人次,完成數百例手術,其中三級和四級手術佔比70%以上,約三成住院患者是儋州周邊市縣居民,均為疑難病例,服務範圍覆蓋海南西部地區乃至全省。

  從2017年前的「零」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到如今擁有10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通過引進全國優質醫療資源,創建特色學科,海南西部中心醫院醫療技術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培養優秀人才 推進學科建設

  截至2020年,上海九院共派出國內知名專家200餘人次,到儋州義診、會診,舉辦學術講座和學術論壇。海南西部中心醫院擇優選送120名本地醫務人員到上海九院及其他內地大醫院進修學習,大部分送出去培養的醫務人員,回來後成為科室業務骨幹。

  通過上海九院學術引領優勢,傳授「真經」幫扶,海南西部中心醫院培養出一批優秀人才,新興學科煥發活力,部分薄弱學科也逐漸做精做強。

  海南西部中心醫院的康復醫學科是新興科室,2016年成立後,因無專業康復治療師、無專科特性,2017年底暫停營業,學科骨幹全部派往上海九院康復醫學科進修半年。2018年重新開業後,如今已成為海南西部地區規模最大、功能設置最完整、康復設備最齊全、技術最成熟、醫教隊伍最精良的康復治療中心,是海南西部地區唯一的兒童腦癱康復中心。

  2017年以前,海南西部中心醫院婦產科主要以產科為主,婦科病人就診少,1年手術不足200臺,三級和四級手術更少。在上海九院婦產科專家、主任醫師任青的帶領下,該院著重發展婦科,規範發展產科,先後把產科和婦科建成省級臨床重點專科,成立省高危孕產婦搶救中心,孕產婦死亡及新生兒死亡率明顯下降。現每月婦科手術數量超過100臺,相當於2017年的手術臺數的總和。

  2020年5月,一位23歲患者懷雙胞胎36+1周,因腹痛到海南西部中心醫院就診,被婦產科主任沈婕診斷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沈婕緊急召集婦產科專家制訂搶救手術治療方案,火速組建多學科參與的聯合快速反應團隊,在患者入院當天的半夜裡緊急做手術,把患者母子3人搶救過來。

  與此同時,海南西部中心醫院以合作方式,直接引入上海在國內一流的醫療資源,短時期內建成優勢學科。

  上海九院骨科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戴克戎帶領的全國著名骨科單位,海南西部中心醫院創建海南骨關節外科診治中心,加入上海九院骨科聯盟,迅速補齊脊柱病治療短板,合作僅1年就建成省Ⅱ級臨床重點專科,相關醫療技術達到省內一流、國內先進水平。2020年7月,一位96歲患者因腰椎壓縮性骨折到海南西部中心醫院骨科就診。考慮到患者年齡和身體狀況不適合實施大型開放性手術,骨科醫生為她做單側經皮穿刺L1椎體成形手術,半小時做完,原本因疼痛無法站立行走的她,術後沒多久就能獨立下床緩慢走動。

  (海南日報那大1月3日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上海浦東: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社區 疏通基層診療毛細血管
    近日,由上海市浦東新區衛健委呼吸專科聯盟及浦東新區疾控中心共同主辦,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協辦的2020年《肺功能測定以及臨床應用》培訓班暨「幸福呼吸」—中國慢阻肺分級診療項目試點區域肺功能測定規範化培訓、2020《無創機械通氣臨床應用》專項技術培訓班—中國慢阻肺分級診療項目試點區域無創機械通氣規範化培訓在滬收官。
  • 疏通基層診療毛細血管,BMC怡和嘉業助上海浦東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社區
    」—中國慢阻肺分級診療項目試點區域無創機械通氣規範化培訓在上海浦東圓滿收官。其目的是要調動聯盟內各級醫療機構間統籌協作,藉助資源共享、技術培訓、人員交流、管理指導等模式推動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科工作重心下移和優質專科資源下沉,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在全區建立基層首診、急慢分治、分級雙向轉診的分級診療模式,真正形成呼吸系統疾病「急救、治療、康復、管理與預防」為一體的科學化、規範化、同質化的防控體系,並為上海乃至全國提供模板和參考。
  • 引入上海優質醫療資源,南通這家醫院給江海百姓帶來更多健康福祉
    從科室結對到學科、人才、管理、科研的全方位深度對接,6年來,南通市第一人民醫院主動引入上海優質醫療資源,不斷消化、吸收、提升自身醫療水平,和上海仁濟醫院的合作漸入佳境,為共建南通創新區市一院(新院)奠定了堅實基礎。
  • 名醫「一對一師帶徒」 提升全市醫療衛生水平 市衛健局開展首屆百...
    名醫「一對一師帶徒」 提升全市醫療衛生水平 市衛健局開展首屆百名醫師「師帶徒 結對子 傳幫帶」活動 2020-12-11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安好醫生網際網路眼科中心和專家諮詢委員會成立 實現優質醫療資源...
    平安好醫生網際網路眼科中心和專家諮詢委員會成立 實現優質醫療資源的充分利用 2020 年 11 月 8 日,「平安好醫生網際網路眼科中心」暨「網際網路眼科中心專家諮詢委員會」成立儀式在上海金茂大廈隆重舉行
  • 中國最新醫院排行榜優質醫療資源照舊「霸屏」一線及強二線城市
    然不容忽視的是優質醫療資源仍存在總量相對不足、分布不均衡等問題。日前,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發布了最新年度的《中國醫院專科聲譽排行榜》和《中國醫院排行榜》,排行榜依舊顯示,名醫院的多集中於北、上、廣一線城市及強二線城市。
  • 湘雅骨科專家團隊工作室入駐懷化,把優質醫療資源送到百姓「家門口」
    在家門口享受到知名教授的精心診療,這是許多市民所期盼的事。對於懷化市民來說,這個期盼已伴隨湘雅骨科專家團隊工作室的入駐而變成現實。隨著國家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衛生新政頻出,醫生多點執業政策也開始逐步落地,醫生工作室的運營模式在沿海發達地區已經取得成功經驗,湖南也正在積極推進。湘雅骨科專家團隊工作室的成立,把過去相對鬆散的下沉名醫資源集中,是系統性地解決基層優質醫療資源不足、分布不均衡問題的一次嘗試,除了惠及懷化市民,還將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讓武陵山片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高品質醫療服務。
  • 上海民盟醫療專家組齊聚天台縣中醫院開展義診
    9月26日上午,上海民盟醫療專家組到天台縣中醫院開展義診活動
  • 中衛優質醫療資源普惠基層
    只需刷一下身份證,患者之前的預約掛號、自助掛號及區域內電子病歷、影像心電、化驗檢查等數據診療記錄都會詳細顯示出來。中衛市依託西部雲基地,搭建安全可靠的醫療雲專區,啟動醫療機構業務上雲工作,「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服務隨之全面展開,讓優質醫療資源普惠更多基層群眾。
  • 鄭州鄭東新區創新社區醫療模式 居民共享優質資源
    原標題:鄭州鄭東新區創新社區醫療模式 居民共享優質資源 摘要 大數據資料顯示,河南每年約有10萬名患者輾轉北京、上海等城市就醫。
  • 說新詞|建好這個中心,河南人找北京上海名醫看病更容易
    未來,河南患者再找北京上海的名醫看病會更容易。  一旦得了大病,患者往往是本地看不好、遠處去不了。怎麼辦?那就讓名醫大家多走近患者,最好能在各地多培養些本土名醫。  因此,需要設置相應專科的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成以國家醫學中心為引領,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為骨幹的國家、省、地市、縣四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 駐瓊名醫大型慈善義診海口舉行 上海專家免費看病
    中新網海南新聞9月27日電(記者 張茜翼)27日,「迎國慶駐瓊名醫大型慈善義診」活動在海口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志願、著名骨科專家張長青等30多名上海專家免費給海南老百姓看病和實施手術。「迎國慶駐瓊名醫大型慈善義診」活動啟動。
  •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三甲醫院的資源!東莞市人民醫院-黃江醫院醫療...
    每每遇到重大疾病或疑難病症,家住鄉鎮的患者往往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或四處詢問名醫,或一個勁往市裡的大醫院擠,但奈何總掛不上號為解決市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近年來東莞持續推進醫聯體建設,優化醫療資源配置,讓各鎮街市民也能在家門口享受到三甲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11月12日,東莞市人民醫院-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汪昕「名醫工作室」揭牌
    12月15日,汪昕「名醫工作室」揭牌儀式在上海中山醫院和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院兩地通過網上直播同步舉行。汪昕教授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黨委書記,二級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徐匯區十六屆人大常委。
  • 國民健康網際網路醫院「中華名醫」啟動會 圓滿成功
    國民健康順勢而為,在成功研發出小康助手——家庭健康機器人之後,又在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領域持續發力,與眾多專病領域學者和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名醫大咖強強聯手推出「中華名醫」這一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新模式,讓患者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到便捷優質的健康服務。
  • 中山橫欄設4個名醫診室,市人民醫院專家每周五出診
    11月6日晚,中山市人民醫院聯合中山市橫欄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合打造的「名醫工作室」正式揭牌,橫東、五六沙、三沙和貼邊(中心門診)4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名醫診室同時啟動。這是中山市市級醫院首次在鎮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同時開設4個專家診療點。
  • 「醫路衛愛—2020名醫下基層」 項目首站走進諸城市人民醫院
    9月5日上午,「醫路衛愛—2020名醫下基層」活動於諸城市人民醫院辦公樓二樓多功能廳盛大開啟。本次活動由上海生命綠洲公益服務中心主辦、衛材(中國)藥業有限公司協辦、諸城市人民醫院承辦。他強調,諸城市人民醫院作為濰坊南部區域醫療中心,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正加速提升,尤其是新領導班子上任後,無論是外部形象還是內部建設,都有了很大變化,希望大家能借這次活動,加強交流,持續提升,更好地為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
  • 孫康教授團隊名醫工作室落戶青島大學醫療集團慧康醫院
    半島記者 王鑫鑫 8月1日,青島大學醫療集團慧康醫院「八一擁軍擁屬大型慈善活動暨孫康教授團隊名醫工作室」揭牌儀式圓滿舉行。並成立青島大學醫療集團慧康醫院孫康教授團隊名醫工作室,開展為期多日的大型慈善義診,為廣大島城關節疾病患者送上全方位的醫療服務。義診期間,掛號費全免,活動時間為每周3天,周一,周三,周六,上午9點至12點,每日限號20例。
  • 【潮湧長三角】上海優質醫療資源向長三角輻射,朱家角將有個智慧醫院
    朱家角人民醫院院長洪斌告訴記者,一期工程由中山醫院牽頭,依託5G網絡等信息技術,開展中山醫院遠程AI手術、交互查房和教學、遠程影像、遠程醫療、AI物流、智慧病房等一體化應用,建立與中山醫院一體化的數據中心和醫療中心,總體改擴建項目面積3700平方米,目前即將完成。
  • 「京城醫療」揭牌暨「京城名醫工作室」成立儀式隆重舉行
    而京城醫療始終注重人才培養,堅持中西醫並重,不斷提升院內醫生的醫學水平,為皮膚病患者提供專業的診療服務。相信,在今後不斷努力下,京城醫療必將迎來嶄新的未來。」國家科技部中醫藥現代化專項首席科學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王林元殷大奎與楊美先共同為「京城醫療」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