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書協的人都看不上「館閣體」?網友:他們寫不好楷書!

2020-12-21 三餘書社

首先談一個書法審美的問題,當代的人的書法審美跟古人是不同的,不同時期因為社會文化以及認知層次和教育環境的不同,從而產生的書法審美亦有所不同。

而當代書法界的審美已經逐漸由一種實用性而轉向一種藝術性的審美,這可以說也是某種程度上的回歸,但是這種回歸卻是一種不太徹底的回歸。

林則徐楷書字帖

而在當代民間,大家喜聞樂見的並不是什麼「藝術體」,而是真正的雅俗共賞的作品,而這種作品也並不會因為「雅俗共賞」而顯得俗氣,而是更親近百姓的作品。

我們今天介紹一位大人物寫的字,他的字骨力雄強,氣魄瑰偉,是「館閣體」當中的代表作。

他就是林則徐。

眾所周知,林則徐是民族英雄,他一生致力於民族的救亡圖存,抗擊侵略者,後來虎門銷煙,立下了赫赫戰功,就是這樣的一位英雄人物,他的書法之名為英雄之名所掩。

林則徐楷書字帖

林則徐的書法取法於唐人,這與許多清人學書者一樣。在中國書法史上,每一個時期代的審美意趣多有不同,魏晉時期由於社會動蕩,天下大亂,一批士族學人又崇尚五鬥米教,從而形成了一種恬淡虛和的風尚,那個時代許多人消極避世,將全部的精力與自己對於人生的體悟融匯在了書法當中,造就書法史上的一個巔峰。為啥書協的人都看不上「館閣體」?網友:他們寫不好楷書!

到了唐朝國力強盛,書法的面目也為之一新,開始變得較為開張,在筆法上也取代了晉人的「一搨直下」和「篆籀絞轉」為主的用筆範式。這個時代是一個極為崇尚法度的時代。

林則徐楷書字帖

到了宋朝,一批文人開始追求個人意趣的表達,其中以「宋四家」為代表,這種追求到了元朝開始改觀,元朝以趙子昂為首開始「崇古」的追尋,而到了明清時期,書法的意趣逐漸表現為了一整飭美和裝飾美的書法追求。

當然這種審美的追求倘若展開來講,需要篇幅,我們不多談。明清之際流行的「館閣體」是一種較為實用的字體,這種字帖一般通用於官場或者考場當中,成為了一種公文式的字體。

林則徐楷書字帖

而能將真正的「館閣體」寫好殊為不易,需要有許多年的刻苦訓練方能達到。而林則徐則是其中的佼佼者。看看真正的館閣體吧,這字鐵畫銀鉤,沒30年功力寫不出來!

林則徐的楷書受唐楷影響較重,我們能從他書法的間架結構當中看出歐體楷書的影響,在他用筆的轉折處能看出柳體楷書的用筆痕跡,林則徐是唐楷的集大成者,他在唐楷上功力在整個時代都是別人難以望其項背的。

林則徐楷書字帖

林則徐最著名的小楷作品乃是《林文忠公小楷無量壽經》,《額彌陀經》又稱之為縮小版的《無量壽經》,這部經書通篇以金粉寫成,乃是林則徐書法成熟之時,寫給他的上司陶澍的一件壽禮, 所以寫得極為精到。

這件作品從未在市面流傳過,如今,我們三餘書社經過多方整理編修,終於將其編修成冊,以供大家學習臨摹。同時有別有用心之人將本社辛苦編修的作品盜用出售,粗製濫造,令人不齒。

林則徐楷書字帖

欲購此帖,請認準三餘書社店鋪,請點擊下面惠購:

林則徐楷書字帖

相關焦點

  • 館閣體中的極品楷書,真正的字如其人,專家抨擊:這字比較俗
    說到清朝書法,很多人都會想起,最盛行的館閣體。館閣體端莊秀麗、正雅圓融,一筆一划都透漏著嚴肅、認真,具有極高的審美特性。但是很多專家,一提到館閣體,就會嗤之以鼻,認為其缺少特性,過於形式化,沒有個性。館閣體其實這種看法是存在誤區的,館閣體是以楷書為基礎,主流書體以趙孟、董其昌為尊,兩人的書法皆是以規整、圓融為特點,百年內盡受官員喜愛。館閣體的存在,必然有他的道理。
  • 館閣體究竟能寫到多好,看看這幅絕美小楷吧
    在時下的書法界,主流書法圈對明清兩朝盛行的館閣體並不推崇,這主要是因為館閣體阻礙了書法的藝術性的一方面。所以想入國展或者中書協,寫館閣體,肯定是不行的林則徐小楷無量壽經館閣體從這方面來講確實對個人的風格起到了一定的束縛,對書法上個性的伸張有所阻礙,但是在晚清一代也湧現出了一位大書法家,他在館閣體的桎梏中也能推陳出新,書寫性靈,將自己的品格也能從字裡行間表達出來
  • 魏碑大家康有為的唯美館閣體
    大多數人知道康有為,是因為「戊戌變法」,卻不知道他還是一個書法家和書法理論家。康有為(1858~1927),又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號更生,晚年別號天遊化人,廣東南海人,人稱「康南海」,清光緒年間進士,官授工部主事。
  • 書法主流圈:館閣體,沒有創新
    歷代書協主席的作品,都備受爭議,連德藝雙馨的啟功老先生也不例外,他獨創的「啟功體」,在主流書法圈一直備受爭議:有書法家說他的書法是「火柴棍」,還有人說,他的書法屬於「館閣體,,沒有創新,根本沒有藝術性可言」!
  • 田蘊章怒斥盧中南:楷書寫得這麼好,卻與書協同流合汙!
    說實話,在書協裡田蘊章能看上的人不多。不是田蘊章高傲,確實是書協裡很多人的書法「拿不出手」,特別是楷書。話也不能說絕對了,書協裡還真有一個人很受田蘊章的賞識,他就是盧中南。書協理事盧中南盧中南和田蘊章學的都是歐楷,用田蘊章的話說,其楷書水平是書協裡寫得最好的。就是這樣一個書法水平這麼好的人,卻惹怒了田蘊章。
  • 這位高官書法豪邁大方,被譽為「最美楷書」之一,專家:館閣體
    作為人中豪傑,書中極品的林則徐,無論是草書、行書、楷書,具有不俗的建樹,他的作品用筆圓潤灑脫,疏密得當、勁健遒逸,筆觸中點畫牽絲也是自然流暢的。書體中兼有行草之勢,信筆渾成,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林文忠公真書無量壽經墨寶冊》以他被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所收藏的《林文忠公真書無量壽經墨寶冊》為例:全篇小楷以金粉所寫,筆跡剛硬,姿態飽滿,每個字做到了圓潤、娟秀、挺拔、整齊,具有清勁秀博之風,使其書法絕無矯揉造作,柔中含剛,寬博疏朗,一如他的人品。
  • 一位喜歡寫書法的縣委書記,一筆好字直追古人,這水平能進書協了
    其實在當代社會,絕大多數的書法高手往往在「書協」當中,而一般民眾以為的民間高手,很多都是寫「江湖體」的,對於沒有接觸過書法的人而言,好字就是看起來花裡胡哨,而他們並不知道「法度」為何物,這也是當代美學教育缺失的一個原因。
  • 一個荷蘭人通中文會古琴,書法擅長楷書,網友:中書協被無情打臉
    (第286期)文/中弘有畫講一個荷蘭人通中文會古琴,書法擅長楷書,網友:中書協被無情打臉本期導讀:眾所周知,中國漢字是世界上唯一完整延續傳承現在對於遠渡重洋而來到中國學習書法或者中國武術、太極等的外國人並不稀奇了,小編我之前寫的文章中也提到過俄羅斯的金嵐寫的楷書那是相當不錯,當時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那麼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位外國人,他1910年出生於荷蘭,從小出生在一個官員家庭中,他耳濡目染的是更多的外交事情,因此他也很聰明從小便學會了十五種語言。
  • 清朝館閣體中的最高水平,這字太好看了!現在卻被批評沒藝術性
    當今書壇存在著一種怪相,一些專家談「館閣體」而色變,不管是什麼樣的作品,只要被打上了館閣體的標籤,似乎都淪為毫無新意、毫無藝術性,不值一提的代表作。但是這字卻被劃分到了館閣體的範疇,那也是清朝館閣體中的最高水平。館閣體真是的沒有藝術性的代表嗎?我們先來看一下館閣體的前生今世。館閣體最先起源於明朝,在明朝時期的被稱為「臺閣體」。
  • 蘇士澍主席:中書協永遠不歡迎田楷!網友:你寫個試試
    楷書,也叫真書、正書,初學書法,歷史上很多名家都要求先務正楷!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宋代人以楷書出名不多,多半是行書、草書,比如米芾、黃庭堅、蘇軾,都是以行草為名,而喜歡寫規規矩矩的楷書的,還是蔡襄。宋代書法家依然非常重視楷書,他們認為楷書是練習書法的基礎。
  • 劉炳森大字楷書欣賞,點畫精到、結體疏朗!網友:讓當今書協汗顏
    其實最初的幾屆的書協確實發揮了不少積極作用,能夠進入書協的書法家也是非常有實力的,比如課代表今天要介紹的著名書法家劉炳森先生。劉炳森劉炳森作為中書協的早期成員,雖然其已離開多年,但他的書法造詣及成就和影響是有目共睹的。劉氏的隸書早已進入電腦字庫並被廣泛應用,其楷書也寫得非常好。
  • 清代最美的「館閣體」書法,這麼好看的字,真的沒有藝術性嗎?
    當代的書法協會很多書法家都在批評「館閣體」書法,認為這種書法沒有什麼價值,同時也沒有什麼藝術性,阻礙了書法的發展,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麼?《林文忠公小楷無量壽經》到了清朝由於科舉制度的需要,「館閣體」書法在讀書人這個群體當中大為盛行,讀書人想要考取功名非得要寫一手好的館閣體不行,沒有一定的館閣體基礎,那麼想通過科舉考試是很難的
  • 中書協主席旭宇大秀楷書,卻被批筆墨差田英章太遠,書法徒有虛名
    在書法界有這樣一句話,書法行不行,關鍵看楷書。意思一個書法家的書法功底究竟實力如何,不要過多的去渲染,最有效的辦法是讓他出來寫幾筆楷書。通過楷書的書法水平,就能立馬判斷出他的實力如何。旭宇書寫照對於這個評判標準,雖然書家的意見不是很統一,但是多數人的意見如此。今天眯眯眼的花花世界要和大家說的這位書家是歷任過中書協主席,現任中書協顧問的旭宇先生。
  • 如何寫好楷書:關於學寫楷書的三十六計
    張懷瓘還說到唐代學習行、草及八分書的人很少,只佔一、二成,普夭下老幼都學楷書,而很少有成就高的,證明楷書是最難寫好的。2「圖真不悟、習草將迷。」「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真不通草殊昨翰札。」
  • 民間書法和館閣體
    民間書法和館閣體一樣都講究永字八法,所以它們有相通相近的地方。只是館閣體有嚴苛的規範,民間書法則相對自由,盛行拿來主義和別出心裁,會因規矩寬泛而流於『野』,姿態上會顯得比館閣體『開放』得多。他們常常會在鄉親的圍觀和哄鬧中進行創作,互動是必不可少的。有模有樣的肢體動作,延宕舒展的點畫技法,最適合於這種情境。另外,部分民間寫手是兼職道士,也是民間書法特色形成的重要原因。汪宗沂《衛公兵法輯本》稿本。
  • 實用書法分析|考試專用「實用書法」:規範字楷書館閣體
    一、自古以來,書法被消消分為「藝術書法」與「實用書法」,歷史上使用群體最大的實用書法「館閣體」;館閣體實用不實用,是不是適合考試書寫?一句話可以證實--「館閣體」是明清幾百年來,科舉學子考試書寫的小楷實用書寫技術。今天所有快寫硬筆日常書寫都是「館閣體」。
  • 楷書是依據時代風格對楷書的簡單分類,你知道哪幾類?
    『魏(體)」、「唐楷」則是依據時代風格對楷書的簡單分類。楷書從名家個人風格分,又有「歐體」、「顏體」「柳體」、「趙體」等分類。從用途等方面看,楷書又有所謂「寫經體」 (或貶稱「經生書」)、「臺閣體」、 "館閣體」等分類。1.小楷楷書脫胎於隸書,構形與隸書大體相同,筆勢、筆形、字勢等異於隸書。
  • 「古代學霸字體」上熱搜,誰寫的?為啥能寫這麼好?
    而趙秉忠的簡歷顯示,這份考卷是他在25歲時所寫。趙秉忠殿試卷複製品。視頻截圖根據史料記載,趙秉忠中狀元後,授翰林院修撰,累官至禮部尚書,後因忤魏忠賢罷職。從卷面看,其書法工整凝重,有文章評價「在館閣體中尚不流於惡俗」。
  • 他的楷書融入歐、顏、柳三家精髓,專家說館閣體,您也來鑑定一下
    能把楷書寫到極致,能有多美,我們先欣賞這兩幅中楷作品:《林則徐臨皇甫君碑》林則徐筆畫挺秀勁遒,結體險絕嚴謹,氣勢高雅雄渾,堪謂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可惜流失到海外,讓人扼腕嘆息!《林則徐臨皇甫君碑》如果單從藝術創作而言,林則徐作品因結體方正,沒有明顯個人特色,被專家歸為「館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