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在喀喇崑崙山最牛的一句宣傳口號:訓練不怕苦,打仗不怕死

2021-01-08 西部人文地理

在南疆軍區有這樣一支英雄的部隊,駐在中印、中尼千裡邊境線上,前身為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現役步兵第2團。該部所駐紮區域應屬西藏地區,但屬新疆軍區管轄。駐紮喀喇崑崙轄區內有30多座冰峰哨卡,世界第二高峰,K2就在其中。班公湖亦在該部轄區。該部神仙灣哨卡海拔5380米,為全軍最高的軍事哨卡。

行走於喀喇崑崙,總會看到該部寫在山體上的很多宣傳口號,其中最為激動人心的一句便是:訓練不怕苦,打仗不怕死。事實也是,這句口號與這支英雄的部隊有著密切的歷史出處:1962年11月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勝利。1963年2月19日,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赴北京中南海向毛主席匯報勝利戰況。當他談到參戰部隊發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氣概時,毛主席高興地說:「我贊成這樣的口號,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這八個字就這樣在毛主席那裡「掛了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口號的「前世今生」》,解放軍報,2018年2月11日)。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口號最早產生於奉命進軍西藏的張國華將軍率領的第二野戰軍第18軍。1949年12月,毛主席在出訪蘇聯的專列上,提出要儘早進軍西藏。時任西南局負責人經過反覆權衡,把這個重任交給了當時駐紮四川的第二野戰軍18軍。1950年3月29日,軍長張國華率領3萬大軍告別了四川的父老鄉親,向西藏開拔。

面對諸多困難,張國華將軍說:「補給問題中最大的就是糧食問題,歷史上治藏成敗與否,就看這個問題解決的好壞,因此,我們可能一面進軍、修路,還要生產」,他後來又提出:「公路是入藏部隊和工委的生命線」。

當時,修的公路叫康藏公路,現在一般指成都-拉薩公路,簡稱川藏線,由318國道、317國道、214國道、109國道的部分路段組成,是中國最險峻的公路。當時的康藏公路起點和終點分別是西康省的省會雅安和西藏的拉薩。西康省,簡稱康,設置於1939年,省名來源於境內的康巴藏區,省會曾設於康定、雅安等。新中國成立後,曾保留過這個省的建制,管轄範圍包括如今的四川甘孜州、涼山州、攀枝花市、雅安市及西藏昌都市、林芝市。1955年9月,西康省撤銷,所屬區分別併入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今西藏自治區),金沙江以東併入四川省,金沙江以西的昌都併入西藏。

1954年春,康藏公路東西兩線的施工在波密、工布地區全面展開。當地自然條件惡劣,築路官兵不但要翻越數座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雪山,還需打通30多公裡長的雪域天塹,不少指戰員犧牲在雪域高原。負責康藏公路西段施工的第155團2連看著一個個戰友在施工中倒下,不但不退縮,反而更加奮勇直前,莊嚴地喊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號,決心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質量將路修通到拉薩。

今天,重述這段歷史時,我們更願意引用一首幾乎是家喻戶曉的歌:「二呀麼二郎山,高呀麼高萬丈。古樹那荒草遍山野,巨石滿山崗,羊腸小道那難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擋。」二郎山位於四川省天全縣西側50公裡左右,海拔3437米,是川藏線上重要的一段。當年,我們的戰士就這樣登上了川藏線上的一座座高峰,硬是靠著一鏟一錘修通了長達2255公裡的康藏公路,改變了兩千多年來西藏不通公路、沒有汽車的歷史。有人做過這樣一個計算,為修通這條公路,解放軍付出了4963名戰士犧牲的代價,即康藏公路每經一裡,就有一名英雄倒下。他們沒有二郎山的歌,只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用生命徵服了雪域高原,也用生命在雪域高原唱響了一首屬於解放軍的讚歌。

1965年5月1日,原濟南軍區坦克第2師工兵營1連5班班長王傑在日記本中寫道:「我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個大無畏的人。」王傑(1942~1965年),山東金鄉人。1961年應徵入伍。曾任副班長,榮獲模範共青團員稱號。1965年7月14日,在江蘇邳縣張樓公社幫助民兵訓練時,炸藥發生意外爆炸,為掩護在場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幹部的生命安全,王傑奮不顧身撲到炸藥包上,英勇犧牲。

攝影 劉曉東

英雄隕落後,全國掀起向王傑同志學習的熱潮。《人民日報》1965年11月8日第一版發表社論「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學習王傑同志一心為革命的崇高精神」;《解放軍報》也在當年11月8日、11月10日、11月23日、12月18日連續發表社論,呼籲學習王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心一意為革命」的精神。從此,英雄王傑的光榮事跡在基層落地生根,「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也成為解放軍官兵忠實信奉的精神信條。

如今,幾十年時間過去了,作為一句口號、一種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仍然一直被解放軍踐行。最初提出它的18軍進藏後一直擔負了守護西藏地區的社會安定,保衛國家領土完整的重大任務。在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中,更是立下了卓卓戰功。駐守喀喇崑崙山的南疆軍區某部硬是在被醫學界稱為「生命禁區」的地方站住了腳,牢牢地守住了祖國的西大門。同樣,在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中,這支英雄的部隊打得印軍丟盔卸甲。

今天,當人們翻看世界各國軍隊的資料,不難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即:某些國家的軍隊在出戰前常會寫好投降書,而解放軍從來也沒有這樣過。中國軍人,一向把使命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在「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氧氣吃不飽,六月雪花飄」的喀喇崑崙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一代代邊防軍人珠璣般的心,塑造著巍巍喀喇崑崙的戍邊精神,也抒寫著解放軍牢記初心、履行使命的不變軍魂。

(本文根據相關資料編寫,圖片亦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

相關焦點

  • 「王傑班」鍛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尖刀紀實
    「王傑的槍我們扛」——陸軍第71集團軍某旅「王傑班」鍛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尖刀紀實新華社南京12月23日電(李清華 張聖濤 張暢)英雄人民哺育英雄兒女,英雄熱土孕育英雄精神。
  • 31家媒體齊聚「雄鷹」特戰旅,這個部隊為何這麼牛?
    連續16年軍事訓練一級單位,厲害了我哥!  官兵時刻想打仗、一切為打仗、敢於打硬仗、保證打勝仗,戰時攻如錐、守如釘,平時拉得出、頂得上,先後圓滿完成中俄聯演、中印尼聯訓、跨區對抗演習、搶險救災等40餘項重大任務,連續16年被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
  • 還原英雄王傑宣傳的來龍去脈 不要被失實文章誤導
    習近平強調,王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過去是、現在是、將來永遠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在王傑日記「牢記:在榮譽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質不伸手」展板前,習近平深有感觸地說,這「三不伸手」是一面鏡子,共產黨員都要好好照照這面鏡子。我們這些王傑生前所在部隊老兵看後感慨萬千,立刻電話相互轉告。有的戰友反覆看了幾遍,第二天又找來《解放軍報》閱讀。
  • 當陽市徵集旅遊形象宣傳口號 一句話值8萬元
    當陽市徵集旅遊形象宣傳口號 一句話值8萬元發布時間:2019年06月03日 15:48 來源:中新網湖北 周星亮 攝  中新網湖北新聞6月3日電  (鍾欣)當陽市文化和旅遊局6月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各界發出「英雄帖」,徵集旅遊形象宣傳口號。
  • 學習狼性:狼怕光、怕火、怕人,卻唯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
    狼天性怕光、怕火、怕人,卻唯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這種精神不正是強悍進取的精神嗎?這給了我們這個時代享用不盡的關於狼性與人性的精神盛宴。因為它的厚重,因為它的不可再現,因為任由蒙古鐵騎和蒙古狼群縱橫馳騁的大草原正在或者已經消失。所有那些關於狼的傳說和故事正在從我們的記憶中退去,留給我們和後代的僅僅是一些道德的詛咒和刻意謾罵的字符。
  • 全球打仗最不怕死的五個國家,中國僅排第二,第一最具爭議性
    但是縱觀世界上發生的戰爭,武器先進並不代表著實力強大。比如印度的軍事實力排在世界前五,但是軍隊的戰鬥力卻難以恭維。所以軍隊中最核心的部分還是人,一旦軍人有著頑強的意志力和不怕死的精神,那將會是難以戰勝的。值得一提的是,在近代以來,有五個國家在大大小小的戰爭中,憑藉著不要命的戰鬥意志成為世界之林中打仗最不怕死的國家。
  • 「撼山易,撼解放軍難」,這句話是毛澤東1963年說的
    :「這次邊境作戰部隊的表現好得很,簡單地說,就是兩句話:一不怕苦,從上到下沒有叫苦的;二不怕死,前僕後繼,倒下一個馬上有人頂上去。 2月15日,羅瑞卿在陪同毛澤東會見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時當面向毛匯報了張國華講的「兩不怕」。毛澤東聽了非常高興,說:「是呀,過去嶽飛講文官不要錢,武將不怕死,天下太平矣!這句話有片面性,因為它缺了一面,好像文官不要錢,但是可以怕死,武將不怕死,卻可以要錢。我們解放軍則是文官既不要錢,也不怕死,武官既不怕死,也不要錢,這樣豈不更好,天下豈不更太平!
  • 一句話獎5萬元 張家界武陵源徵集旅遊形象宣傳口號
    吳勇兵 攝紅網時刻6月13日訊(武陵源站記者 龍騰)一句好口號,勝過千萬言。為充分體現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旅遊形象及旅遊主題,集中展示武陵源區旅遊資源優勢、典型特徵和人文精髓,6月13日,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公開面向全國徵集旅遊形象宣傳口號。
  • 西溪溼地宣傳口號
    現在,杭州市旅遊委員會、西湖區人民政府、餘杭區人民政府、杭州日報社已組織專家對徵集收到的1萬餘條宣傳口號進行了初選,選出了20條候選口號。這些口號將公布在杭州市旅遊網西溪口號徵集專題頁面上,由網民投票選出心目中一句最喜歡的口號,如你有更好的口號可以推薦,徵集截止日期為12月16日。  本次活動設一等獎1名,優勝獎9名。
  • 合理使用役牛及訓練散牛幹活的方法
    牛可以說是人類的好幫手。苦活、累活都可以幹。下面就為大家講一下怎麼樣有效地安排勞作。(1)按牛定活,量力使役。①按牛體強弱情況和作業性質分組,合理配套,量力使役。當使役過程中,發現牛行走搖擺,低頭伸脖,前蹄撓地,尾根舉起,頻頻擺動,流涎、急喘,不斷排尿,反芻異常等,都說明牛極度疲勞,必須立即停止使役,予以休息。(3)防流保胎:防止機械性流產,妊娠母牛不拉碾子,不拉磨,不上陡坡,不拐急彎,不打冷鞭子,不跨溝越渠,分娩前15-20天停止使役,但應堅持運動。此外,剛配完種或產犢不久的牛,都不應使役。二、怎樣訓練散牛幹活。是解決役畜不足的重要途徑。
  • 哪一條旅遊宣傳口號「最杭州」? 10條備選口號邀您來選
    浙江在線4月22日訊 從去年開始,杭州市旅遊委員會和杭州市發展研究中心牽頭組織了一項工作:為杭州尋找一句響亮又貼切的英文宣傳口號,吸引更多的外國友人來到杭州,了解杭州,愛上杭州。  目前,2條英文、8條中文備選宣傳口號新鮮出爐,這些備選的宣傳口號經錢江晚報4月11日刊登後,得到了市民的熱烈反饋。
  • 千金一句!南通狼山國家森林公園徵集旅遊宣傳口號啦!
    千金一句狼山國家森林公園徵集旅遊宣傳口號啦!!!南通狼山國家森林公園是集「森林公園、時尚休閒、濱江旅遊」為一體、動靜相宜的高品質公共活動空間,集中展現了南通「山水文化、濱江風貌」的城市個性和特點,是「面向長江、鳥語花香」的「城市客廳」。
  • 給琿春市宣傳口號投票啦~選出你最心儀的宣傳口號~
    一則朗朗上口的宣傳口號,是一座旅遊城市最直觀的形象銘牌。為打造琿春新穎獨特的市場識別形象全面提升琿春城市形象提高琿春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豐富琿春旅遊文化內涵延伸品牌價值現將徵集的「琿春市宣傳口號」公布如下
  • 新華社、解放軍報推出長篇綜述:《聚焦打贏礪雄師》
    ,不怕搞砸,不怕推倒重來……近似實戰的演訓如砥似礪,打磨著一支支勝戰之師。習主席反覆強調要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訓練部隊,為全軍練兵備戰指明了路徑。「兵不閒習,不可以當敵」,能打仗、打勝仗,最重要的是提高實戰化能力。必須以真打的決心抓訓練,緊盯作戰對手抓訓練,著眼制勝強敵抓訓練,鍛造部隊過硬的戰鬥力。——改革激發活力。習主席果斷把握歷史機遇,重塑設計軍隊未來,為全軍練兵備戰注入了新的動力。
  • 面對戰爭,最不怕死的5個國家!
    如果不是美國人的兩顆原子彈,日本投降會變得非常不容易。第四名:蘇聯(俄國)眾所周知,戰鬥民族是侵略性和戰鬥性都比較高的國家,且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俄國人不論是在亞洲還是歐洲,都以英勇無畏而著稱。俄國人的不怕死精神確實是低調的,即使面對最猛烈的炮火,也敢對著敵軍火力點進行衝鋒。
  • 練兵備戰不怕天寒地凍,就怕手腳不動
    「戰爭不分季節,打仗不分冷暖。」實戰化訓練是一場「寂寞的長跑」,而絕不是「休閒的慢跑」,不能隨性而為,看天趕路。
  • 陳毅查張靈甫74師戰敗原因:士兵不想死戰解放軍
    抗日戰爭是民族自衛戰爭,是正義的戰爭,政治口號響亮,官兵競相出力。可是國民黨發動的反共反人民內戰,是非正義的戰爭,師出無名,官兵消極應付,甚至不滿、反對。士氣方面。抗戰時期雖然士兵生活苦,很多是被迫抽丁出來的,但每逢與日軍決戰,大多數官兵還是能夠自發地激起愛國熱情,與敵苦戰、死戰而不屈。但內戰中則不同,絕大多數官兵對共產黨並沒有什麼仇恨,認為沒必要和解放軍作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