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顆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什麼是「潛在威脅天體」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兩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為啥人類總擔心「撞地球」?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1日電(記者 上官雲)多年前,有一部名為《絕世天劫》的經典科幻災難電影,描繪了小天體撞擊地球時的災難情景,當時一度引發轟動。

如果在現實中,也有小行星這樣的小天體撞擊地球,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就在不久前,「兩顆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等話題上熱搜,這讓不少人捏了一把冷汗。

不過,據專家解釋,這兩顆小行星都不會對地球產生影響。但那些讓人有些頭疼的小行星,到底是什麼來頭?

兩顆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 咋回事?

據多家媒體報導,4月底到5月初,將有兩顆存在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聽上去似乎有點危險,但專家表示,它們不會對地球產生影響。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其中一顆小行星編號為52768,1998年由美國位於夏威夷的NEAT項目發現,經過20多年的跟蹤監測,52768號小行星的軌道數據已經相當準確。

它將於北京時間4月29日17時56分左右飛掠地球,速度為8.69公裡每秒,與地球的最近距離為628萬公裡,約合地月距離的16.4倍,因此不會對地球造成影響。

第二顆小行星是「2020DM4」,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盱眙天文觀測站的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也正在接近地球。

「2020DM4」預計將於北京時間2020年5月1日18時05分左右飛掠地球,屆時離地球最近距離約為705萬公裡。

那些小行星來自何處?

實際上,小行星是指太陽系內環繞太陽運動,但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體。它們的形成理論也比較複雜。

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基地助理研究員鄭捷介紹,目前普遍認為,大行星在形成過程中,剩餘的物質形成了小行星,小行星的形態和它們的大小關係很大,足夠大的小行星可以形成球形,小一些的小行星就有點「千奇百怪」。

資料圖:此前,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了一張飛掠地球的小行星的照片,它的外表看起來像是水中的河馬。科學家稱,這顆小行星將以約290萬公裡的距離飛掠地球。

「穀神星是第一顆被發現的小行星,時間是1801年。」他說,大部分小行星運行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但是也有不少小行星的軌道很複雜,甚至跨越多顆大行星的軌道。

「所謂『與地球擦肩而過』,是指小行星、彗星、流星體等小天體在運行過程中,和地球距離小於750萬千米,這類天體一般被稱為潛在威脅天體。通常並不會有特別的表現。」鄭捷稱。

但個別小天體太過於接近地球,例如和地球的距離比月球軌道半徑小時,有可能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與地球發生碰撞。

平時大家看到的流星,就是小天體被地球引力吸引,進入地球大氣層燃燒所形成的,如果燃燒後的殘餘落到地球上,就是隕石。

小行星撞地球可能會有啥後果?

事實上,人們之所以常會對小行星接近地球感到擔憂,這是因為,假如它們撞擊地球,很可能會帶來比較大的影響,或是災難。

此前,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在澳大利亞確定了地球上最古老的隕石撞擊坑,並表示,這有可能解決地球如何從冰川期「解凍」演變至今的謎團。

資料圖:2018年6月27日訊,據外媒報導,小行星有各種形狀和大小。例如我們已經看到了形狀像《龍與地下城》骰子和骷髏頭的小行星。而現在科學家已經發現了一顆形狀像寶石的小行星。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隼鳥2號」(Hayabusa2)探測器正在快速接近這顆被稱為「龍宮」(Ryugu)的小行星。圖為JAXA近日發布的「龍宮」新圖像。

「小行星和彗星、流星體是地球上隕石的主要來源。」鄭捷舉例道,近百年來比較著名的是發生在1908年的通古斯大爆炸,很可能是大隕石撞擊地球。另外一次就是2013年的車里雅賓斯克事件,這兩次都造成了嚴重損失。

隨著時間演進 ,歷史上形成的隕石撞擊坑基本上都會隨著風化作用和地殼運動而慢慢消失,而月球上的撞擊坑由於沒有風化作用,在千萬年之中保持著原始的形態。

保護地球 人類有哪些方法?

在科幻片中,常有小行星撞擊地球帶來毀滅性災難的題材,而人類總也能在千鈞一髮之際拯救地球。但現實中,這個難度要大得多。

「目前一些國際機構正在設想可行的對策。其中一種設想是,提前將有威脅的小天體推離其現有的軌道。」鄭捷說。

他表示,此外,天文學家對近地小天體也有比較完備的監測手段,有上百個觀測站在執行近地目標監控任務,能夠對潛在威脅天體進行監控。

「不止如此,科學家們還能通過動力學模擬等手段去預估其軌道,例如本次預告的兩顆小行星,就是基於長期監測和動力學計算,判斷其將接近地球。」鄭捷稱。

況且,人類還有大氣層這個「保護神」。所以說,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風險切實存在,需要加強監測,但是也沒必要過度擔憂。(完)

相關焦點

  • 兩顆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什麼是「潛在威脅天體」
    兩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為啥人類總擔心「撞地球」?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1日電(記者 上官雲)多年前,有一部名為《絕世天劫》的經典科幻災難電影,描繪了小天體撞擊地球時的災難情景,當時一度引發轟動。如果在現實中,也有小行星這樣的小天體撞擊地球,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就在不久前,「兩顆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等話題上熱搜,這讓不少人捏了一把冷汗。不過,據專家解釋,這兩顆小行星都不會對地球產生影響。但那些讓人有些頭疼的小行星,到底是什麼來頭?
  • 兩顆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一次近距離的邂逅
    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了解到,北京時間4月29日和5月1日,分別有一顆有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屆時最近的一顆小行星距離地球只有628萬公裡,但不會對地球產生任何影響,所以大家不必過於擔心。
  • 4日兩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 僅是"打醬油"(圖)
    4日兩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 僅是"打醬油"(圖) 資料圖片  小長假的最後一天,小行星也來湊熱鬧。昨天下午4點13分,一顆被發現不到一周的小行星,就和地球擦肩而過。
  • 兩顆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秦始皇陵出土國內最早單體金銀駱駝丨...
    【今日封面】4月19日,瑞士採爾馬特市旅遊局用燈光將一面五星紅旗投射到附近阿爾卑斯山脈的馬特洪峰,以此表示在新冠疫情期間同中國人民團結一心。新華社 發 新發現●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消息,4月底到5月初,將有兩顆存在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編號為52768的小行星將於北京時間29日17時56分飛掠地球;小行星2020DM4預計將於北京時間5月1日18時05分左右飛掠地球。但不會對地球產生任何影響,公眾不必擔心。
  • 小行星將在幾天後和地球擦肩而過,大小是英國大本鐘的兩倍
    據英國《鏡報》2020年1月14日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聲明稱,一個有大本鐘(英國標誌性建築物)兩倍這麼大的小行星將在本周與地球擦肩而過 這個小行星被稱為2009 BH2,將會在1月18日14:29分(格林威治時間)與地球打一個擦邊球。
  • 兩顆巨型小行星將飛掠過地球
    視頻:近幾十年俄羅斯小行星撞擊事件合集,時長9分6秒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有兩顆巨大的小行星將在本月底和下個月陸續與地球擦肩而過。其中一顆名為2008 CM的小行星將在12月29日從540萬英裡外的地方經過地球附近,它的直徑預計達到了1.2英裡。這兩顆小行星都被歸類為阿波羅型小行星,這一類小行星的數量接近7000顆,它們的運行軌跡與地球軌道相交,它們會給地球帶來大量的隕石碎片。2013年10月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上空爆炸致千人受傷的隕石就被認為是一顆阿波羅型小行星。
  • 今天一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 ,半個月前我們就發現了-虎嗅網
    根據國際小行星中心的預報,北京時間11月20日上午08時42分,一顆約12層樓高的近地小行星2020 VA1將在約440萬千米外飛掠地球,但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不過,這並不是什麼「新」聞,在半個月前,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的近地天體望遠鏡就發現了這顆小行星。
  • 幾天後,小行星「法厄同」將與地球擦肩而過,會帶來災難嗎?
    12月17日前後,一顆名叫「法厄同」(3200 Phaethon)的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    單從這顆小行星的名字來看,似乎來者不善。在希臘神話中,「法厄同」是太陽神之子,意為「熊熊燃燒」。他曾獨自駕馭父親的太陽車並失控,讓世界陷入火海。
  • 驚鴻一瞥,大型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
    讀者們有沒有聽說過本月下旬會有一顆非常大型的小行星將會以較近距離飛掠地球的消息?這顆小行星(52768)1998 OR2將以大約400萬英裡(600萬公裡)的安全距離通過,大約是地月距離的16倍。它是今年掠過地球的小行星中最大的一顆,同時也將會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顆,將於2020年4月29日到達近地點。
  • 一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 距離地球僅386公裡相當於國際空間站
    一顆名為阿波菲斯(Apophis)的小行星,寬984英尺(300米),預計將於2029年4月13日周五從地球附近經過。由於小行星頻繁造訪地球,為防止對地球造成傷害,科學家們也一直在密切監測,尤其是那些直徑約459英尺(140米)的小行星,因為它們帶來的破壞一般是災難性的。儘管沒有人知道下一次大撞擊什麼時候發生,科學家們發現他們面臨著預測和攔截它的到來的壓力。
  • 兩顆小行星接連「造訪" 紫金山天文臺專家:不會對地球有任何影響
    近日,多家國內外網站出現了小行星即將撞上地球的消息。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團組了解到,4月底至5月初,將有兩顆對地球構成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造訪」地球,但不會對地球產生任何影響,公眾不必擔心。
  • 一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 距離最近僅370千米
    11月14日,一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其距離地球最近時僅為370千米,接近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當時它正處於南太平洋上空。這一距離創下... 11月14日,一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其距離地球最近時僅為370千米,接近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當時它正處於南太平洋上空。
  • 中國網專訪周海中:近地小天體是否威脅地球(圖)
    的近地小天體(NEO)有可能將在2040年2月掠過地球附近,它與地球相撞的機率大約為1/625。同時在聯合國認定的「世界四大突發災難」中,近地小天體撞擊地球還是位居第一。可見近地小天體對地球的潛在威脅之大。著名學者周海中教授曾經多次應邀參加關於天體相撞方面的國際學術研討會。日前,本網特邀請周教授就近地小天體威脅著地球問題做一次科普訪談。楊建華博士根據訪談錄音整理如下:中國網:什麼是近地小天體?據說它們曾與地球相撞,並給地球造成過創傷。請您談談關於這方面的一些情況。
  • 一顆直徑150米的小行星正準備周一「擦肩而過」
    美國宇航局的小行星追蹤器發現,一顆直徑近450英尺(150米)的小行星將於周一晚上掠過地球。美國宇航局小行星跟蹤器:3月11日星期一,一塊巨大的太空巖石準備接近地球。這顆被NASA小行星2019 CM4命名的巨大太空巖石將於下周進行一次所謂的「地球近距離接近」。這顆小行星將於3月11日星期一掠過地球,距離它被發現已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小行星追蹤器已經將這次飛行時間縮小到格林尼治標準時間下午6點12分(UTC)。今年2月8日,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首次發現了CM4小行星。
  • 紫金山天文臺又發現兩顆飛越而過的近地小行星,是「貼著」地球過去...
    最近,紫金山天文臺又連續發現了兩顆小行星,其中一顆小行星3月24日剛剛掠過地球,這顆小行星距離地球的最近距離僅有14.4萬公裡,幾乎是擦著地球飛過去的。
  • 昨日,一顆「戴口罩」的巨型小行星飛掠地球|小行星|地球|近地天體...
    這個大小,遠遠超過了被NASA近地天體研究中心(CNEOS)定義為「潛在危險」天體的尺度。點擊播放 GIF 0.0M▲「潛在危險」的小天體尺度(來源:CNEOS)近地天體(NEO)是指圍繞太陽運行的小行星和彗星,其運行軌道距離地球最近
  • NASA稱一顆小行星下月將與地球「擦肩」,直徑或為艾菲爾鐵塔高度的...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朱海逸】下個月,一顆直徑約為巴黎艾菲爾鐵塔高度兩倍的小行星,即將要與地球「擦肩而過」?!RT報導截圖綜合英國《鏡報》及「今日俄羅斯」(RT)22日報導稱,美國太空總署(NASA)透露,這顆被命名為「481394(2006年SF6)」的阿波羅級小行星即將於格林尼治時間11月21日午夜與地球「擦肩」,預計它屆時將以每小時17780英裡的速度,從距離地球約260萬英裡處飛過。NASA稱之為「近距離靠近」。
  • 巴士大小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僅距離8.7萬公裡
    鳳凰科技訊 據space北京時間10月3日報導,美國當地時間10月2日清晨,一輛公共汽車大小的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與地球的距離遠遠小於地月距離。這顆寬約26英尺(8米)的太空隕石被稱作2017 SX17,今天美國東部夏季時間清晨6:20(北京時間10月2日下午6:20),與地球的距離為54100英裡(87065公裡)。
  • 小行星將撞擊地球?比美國帝國大廈還大,幸好是虛驚一場!
    小行星將撞擊地球?比美國帝國大廈還大,幸好是虛驚一場!美國宇航局除了對於一些星球進行探測之外,最重要的任務是保護地球的安全,不受一些其他天體的威脅,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俄羅斯或者是美國地區,有一些小行星墜落在地球上,只不過這些隕石的體積相對來說都比較的小,從太空中燃燒耗盡,到達地球,大部分都墜落在了海洋裡面,通過和空氣摩擦產生的燃燒到達地面剩下的體積寥寥無幾。
  • 新年前四天,四顆小行星到地球「串門」
    隨後的晚上8點,又有一顆小行星「2020 YP4」飛過地球,最近時距離地球大約219萬公裡。 幸運的是,這三顆小行星都平安地從地球附近掠過,沒有對地球造成任何威脅。「頻繁發現小行星掠過地球並不稀奇。」趙海斌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地球周圍充斥著各種可能與我們「擦肩而過」的小天體,但是由於觀測條件和觀測能力的限制,人類並不能完全發現它們。「眼下正值冬季,天氣好,觀測條件也好,所以更容易監測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