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天文臺又發現兩顆飛越而過的近地小行星,是「貼著」地球過去...

2020-12-25 騰訊網
最近,紫金山天文臺又連續發現了兩顆小行星,其中一顆小行星3月24日剛剛掠過地球,這顆小行星距離地球的最近距離僅有14.4萬公裡,幾乎是擦著地球飛過去的。

今年2月27號凌晨,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曾發現一顆將在今年5月份掠過地球的小行星,屆時這顆小行星距離地球的最近距離為735萬公裡。最近,紫金山天文臺又連續發現了兩顆小行星,其中一顆小行星3月24日剛剛掠過地球,這顆小行星距離地球的最近距離僅有14.4萬公裡,幾乎是擦著地球飛過去的。

3月17日晚,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在六分儀座方向,觀測到一顆暗弱移動天體,經過連續3天的觀測,並匯總全球5個觀測站的數據,確定這是一顆直徑26米左右的近地小行星,命名為2020FD2。

根據觀測確定的軌道推算,這顆小行星於北京時間3月15日凌晨4時17分51秒飛掠地球,當時與地球的距離約為32.8萬公裡。

兩天後,紫金山天文臺又發現了一顆直徑20米左右的近地小行星2020FL2,這顆小行星昨天凌晨4點38分剛剛飛掠地球,當時距離地球的最近距離為僅為0.38個地月距離,約14.4萬公裡。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天體望遠鏡團組首席科學家趙海斌說:「其實這個距離是非常近的,0.38個地月距離的小行星,也是我們國家現在觀測到的,距離地球最近距離飛掠過去的近地小行星。」

趙海斌告訴記者,和2月27號發現的2020DM4不同,最近發現的這兩顆近地小行星都屬於阿波羅型近地小行星。

趙海斌說:「它的近日距可以進到地球的軌道以內,且它的整體的軌道又比地球的軌道大,也就是這個小行星它的軌道和地球的軌道是可以相交叉的。所以通常來說阿波羅型的小行星,它和地球交匯的概率也會大一些。」

近地小行星會對地球會造成一定的威脅,也可能會給地球帶來新的物質,因此一直是國際天文學研究的熱點,而所有這些被發現的小行星,也一直處於人類的監測中。

趙海斌說:「一旦發現有小行星確實會來撞擊地球,確實會能落在地球上。我們根據不同的大小,根據不同的撞擊距離、時間,對他們採取一些減緩或者規避的方式。」

(關瑋瑋 顏斌 報導)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兩顆小行星接連「造訪" 紫金山天文臺專家:不會對地球有任何影響
    近日,多家國內外網站出現了小行星即將撞上地球的消息。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團組了解到,4月底至5月初,將有兩顆對地球構成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造訪」地球,但不會對地球產生任何影響,公眾不必擔心。
  • 紫金山天文臺新發現一個近地小行星 目前正在向地球靠近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11月12日消息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發布消息稱,該天文臺最新發現一個近地小行星2020 VA1,目前該行星正在接近地球,預計將在2020年11月20日飛掠地球。
  •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正靠近地球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消息,該臺新發現近地小行星2020 VA1。該小行星為一個Apollo型的近地小行星,目前正在接近地球,預計將在2020年11月20日飛掠地球。2020 VA1是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於北京時間2020年11月6日20時57分03秒新發現的小行星,發現時該目標亮度19.9等,視運動速度達到驚人的1.04度/天,計算表明它為近地小行星的概率極高。
  • 4日兩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 僅是"打醬油"(圖)
    這顆小行星編號為「2014HL129」,和地球最近時,距離地球30萬公裡,比地月距離還近8萬公裡。幸好,它只是來打醬油的。記者 俞月花 胡玉梅  剛被發現,就衝地球飛來了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趙海斌說,「2014HL129」是一個橢圓形軌道的阿波羅型近地小行星,直徑六七米,4月28日,才被科學家們發現。
  • 紫金山天文臺新發現兩顆小行星 以院士名字命名
    中新網南京9月20日電 (齊琦 朱曉穎)20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小行星命名委員會給南京大學發去兩封賀電,祝賀國際編號為「185538號」和「185640號」小行星分別以南京大學兩院士名字命名,小行星名字分別是「方成星」和「孫義燧星」。
  • 兩顆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一次近距離的邂逅
    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了解到,北京時間4月29日和5月1日,分別有一顆有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屆時最近的一顆小行星距離地球只有628萬公裡,但不會對地球產生任何影響,所以大家不必過於擔心。
  • 兩顆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什麼是「潛在威脅天體」
    兩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為啥人類總擔心「撞地球」?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1日電(記者 上官雲)多年前,有一部名為《絕世天劫》的經典科幻災難電影,描繪了小天體撞擊地球時的災難情景,當時一度引發轟動。如果在現實中,也有小行星這樣的小天體撞擊地球,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就在不久前,「兩顆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等話題上熱搜,這讓不少人捏了一把冷汗。
  •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所發現小行星命名為宋健星
    在距離地球幾億公裡的宇宙深空,有一顆圍繞太陽轉動的無名小行星。昨天,這顆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於2007年發現的小行星有了一個中國名字——宋健星。宋健說,紫金山天文臺從1960年代至今共發現了400多個小行星,一部分賜名給了中國科技界代表,「這是紫金山天文臺的同志們深懷科教興國之情,對科技界的激勵和鞭策,也是科技界的榮幸。我十分感動。」宋健還對在場參加活動的中學生們說,據估算,目前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和彗星總數應當在1000億個,現在已發現命名的僅僅過萬,「你們好好幹,以後做科學家,你們都能分一個。」
  • 飛過去啦!新年前四天,四顆小行星到地球「串門」
    元旦三天假期內有三顆小行星「探訪」地球,接下來還有三顆小行星將近距離飛掠地球。為何近期小行星如此頻繁地接近地球?對於這些「不速之客」,人類應該怎麼應對?1月4日,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團組首席研究員趙海斌。
  • 今天一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 ,半個月前我們就發現了-虎嗅網
    不過,這並不是什麼「新」聞,在半個月前,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的近地天體望遠鏡就發現了這顆小行星。這次發現的小行星什麼樣?2020 VA1是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於北京時間2020年11月6日20時57分03秒發現的,發現時亮度19.9等,視運動速度1.04度/天,正在接近地球。11月8日,國際小行星中心正式發布這一發現。
  • 紫金山天文臺發現新彗星為第四顆以"紫金山"名字命名的彗星
    為第四顆以「紫金山」名字命名的彗星   本報訊 記者昨天獲悉,國際小行星中心4月13日發布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剛發現的一顆新彗星C/2017 E2,命名為Tsuchinshan(紫金山的威妥瑪拼法),這是第四顆以紫金山名字命名的彗星。
  • 紫臺: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正在接近,預計本周五飛掠地球
    交匯點訊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該臺新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2020 VA1,目前正在接近地球,預計將在11月20日飛掠地球。  據介紹,該小行星由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於北京時間2020年11月6日20時57分03秒新發現,發現時該目標亮度19.9等,視運動速度達到驚人的1.04度/天,計算表明它為近地小行星的概率極高。
  • 天上多了一顆「吳汝康星」,10年前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 吳汝康星 " 的國際編號為 317452 號,是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在 2010 年發現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行星科學與深空探測研究部主任趙海斌介紹說,這顆小行星是在盱眙,用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的。
  • 小行星在黑色星期五驚險飛越地球
    在最近的一個黑色星期五(11月13日),一顆小行星以有史以來最近的距離與地球擦身而過,但包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內的天文研究機構卻未能事先偵測到,直到它飛離地球才觀測到它。小行星2020 VT4在11月13日以不到400公裡的距離飛越地球。此為小行星示意圖。
  • 4月29日小行星撞地球?真相:不要杞人憂天了!
    且聽火星叔叔慢慢道來,這顆小行星發現至今已經有22年了,也就是說,世界各國的天文望遠鏡對它進行了長期的跟蹤監測,對它的大小、亮度、飛行速度、運行軌道等已經了如指掌,十分準確。根據這些已知參數,就可以計算和預報它在任何時刻相對於地球的位置。據報導,這顆小行星將於2020年4月29日17:56左右近距離飛越地球,相對於地球的飛行速度為每秒8.69公裡,與地球之間的最近距離是629萬公裡。
  • 紫金山天文臺:來一場天文「朝聖」之旅—新聞—科學網
    紫金山主峰海拔448.9米,周圍約30公裡,三峰相連形如巨龍,山、水、城渾然一體,雄偉壯麗,氣勢磅礴,古有「鐘山龍蟠,石城虎踞」之稱。 古往今來,紫金山就是南京名勝古蹟薈萃之地。不久前,國家旅遊局、中國科學院共同發布了「首批中國十大科技旅遊基地」,紫金山天文臺成為首十之一。
  • 【讀城 · 6】聆聽大師足音| 那顆名為「張鈺哲」的小行星或許在...
    在此之外,夜空還有一顆小行星名為「張鈺哲」,是美國哈佛大學天文臺把發現的小行星,送給了他。1928年11月22日晚,他利用葉凱士天文臺的望遠鏡發現了一顆新的小行星,而在此之前,雖然國際上已發現的小行星有1100多顆,但是沒有一顆小行星是中國人發現的。按照國際天文慣例,發現者有權為這顆小行星命名,張鈺哲毅然為這顆小行星取名為「中華」。
  • 1號小行星衝日,它是怎麼被發現的?
    此外,8月28日還有一個天象是1號小行星穀神星衝日。儘管這顆小行星我們用肉眼完全看不到,但它可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小行星。在今天的內容裡,北京天文館天文專家寇文老師,也將會和您詳細地聊聊這顆小行星的發現故事。
  • 紫金山天文臺,600mm望遠鏡伸向夜空,圓形房頂上為啥有大裂縫?
    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上的紫金山天文臺舊址圓頂觀象臺。(李倫 攝影)(李倫 攝影)紫金山天文臺舊址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鐘山(紫金山)的第三峰上,海拔250米,始建於193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臺是總部,在青海等地還有同名的其他觀測臺。紫金山天文臺是我國自己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天文學研究機構,前身是成立於1928年2月的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標誌著中國現代天文學研究的開始,被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