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兒有面:香港反對派炮製「初選」結果為「攬炒」派撐腰,泛民應...

2020-12-14 環球網

本文轉自【有理兒有面】;

2020年香港特區立法會換屆選舉將於7月18日至31日接受提名,立法會選戰已正式拉開帷幕。

根據香港選舉事務處7月17日發表的2020年立法會選舉正式選民登記冊,地方選區共有超過446萬名選民,已登記選民將於9月6日舉行的立法會換屆選舉投票。

在5個地方選區,香港島有約70萬選民,九龍西有約60萬選民,九龍東有近71萬選民,新界西有約130萬選民,新界東則約114萬選民。至於俗稱「超級區議會」的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正式選民登記冊載有近420萬名選民。

而在7月16日,香港反對派組織的所謂「初選」,也正式公布了結果,這時間節點拿捏的確實是非常精準。

不得不說,香港反對派在立法會奪權和「攬炒「香港社會的事情上用盡了心機。狗頭軍師戴耀廷在7月11至12日搞的非法「初選」,不僅吸引了眼球、混淆了正式選舉程序,也讓眾多市民誤以為立法會選舉已經開始,為香港反對派參選大搞一波宣傳攻勢。

尤為可惡的是,所謂的「初選」是在香港第三波疫情大爆發期間進行的,更是人為的加劇了疫情的傳播。我們從「初選」後疫情加速度爆發的趨勢、疫情重災區與「初選」票站的高度吻合等方面,就可見一斑。

對此,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香港並無初選制度,就所謂「初選」活動,包括指對未來選舉構成不公平、違反限聚令及違反私隱保障,如有足夠證據會採取行動,所謂初選目的若是達到「35+」的選舉結果從而阻撓政府施政,可能會構成香港國安法中顛覆政權的罪行。

中聯辦、港澳辦亦先後發聲明譴責,中聯辦指,所謂「初選」涉違國安法系外部勢力支持;港澳辦指所謂「初選」涉違國安法,戴耀廷為境外勢力在港政治代理人,堅決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查處有關違法行為。

為什麼說戴耀廷是境外勢力在港代理人,我們從蓬佩奧的發言不難看出。

7月14日就在所謂「初選」剛剛結束,電子投票統計剛剛出爐之際,蓬佩奧說巧不巧地發表聲明表示,「對於香港政府指民主派舉行初選可能違反香港國安法的言論感到非常憂慮,稱美方會繼續密切留意當地情況,祝賀香港泛民初選成功,立法會選舉應自由和公平。」

蓬佩奧的發言間接顯示了戴耀廷操縱的此次所謂「初選」帶有強烈的美方插手痕跡,這從最終「公布」結果也可以看出,香港反對派中的激進「攬炒」派大獲全勝,可謂是「黑暴、攬炒」變種!為達到美方癱瘓香港,阻滯和掣肘中國發展的邪惡目的,在戴耀廷受指使一頓政治操弄之後,「攬炒」派在香港反對派「內部協調」機制下大多出線,若當選必會更加激進的「攬炒」立法會,用盡辦法阻撓立法會正常運轉,架空特區政府,讓香港社會身陷無序和混亂。

「初選」結果公布後,見陰損計謀已然得逞,負責組織「初選」的鐘庭耀帶著「香港民意研究所」趕忙毀屍滅跡。7月17日「香港民意研究所」發出聲明稱,初選所有原始數據,包括個人資料及解密鑰匙均已在點票完成後銷毀,實體投票中的紙張票也於17日全部銷毀。

違法證據毀掉後,戴耀廷一手炮製的投票結果也由「民主動力」於7月16日正式公布。為明哲保身,戴耀廷還支招「關門弟子」區諾軒連忙「割席」,於7月15日宣布退出「初選」一切工作。

見區諾軒退出,「民主動力」召集人趙家賢也想「金蟬脫殼」,7月16日連忙發表聲明稱,初選的最終結果已公布,他的協作角色亦已結束,宣布退出參與「初選」協調工作。

如果這時宣布退出有用的話,為何還要執意組織所謂「初選」?「法不溯及既往」在一群法盲眼裡以為就是幹完不承認這麼簡單,這不是把法治當笑話,而是把自己活成了笑話。真是當綠茶還要立牌坊,但終脫不了賣笑的身份!

那麼,戴耀廷操控下,所謂初選究竟結果如何?

報導顯示,各區最高票者分別為香港島許智峰、九龍東黃之鋒、九龍西岑子杰、新界東何桂藍、新界西朱凱廸及超區鄺俊宇,可以看出,在反修例效應和《港區國安法》剛剛生效的大背景下,「求變」和「抗爭」心態主導「初選」,致使許多「本土派抗爭派「候選人得票多於傳統「泛民」政客。其實,傳統「泛民」已經分化,很多已經演變成「本土抗爭派」,眾多反對派立法會議員也已經蛻變,只是頭上頂著「泛民」的光譜,已經變為激進的搗亂分子。

「初選」在較大程度上受到疫情反彈、傳統「泛民」支持者不習慣電子投票等因素影響,但」初選「結果大體反映反對派內部的不協調──傳統泛民根本無法取得」抗爭派」選民認同,即使嘗試討好對方,卻依舊被視作異類。這結果就導致「老派」亂港分子黃碧雲、「社民連」梁國雄均已出局無緣參選。

這幾位高票當選的人可謂臭名遠揚、人盡皆知。不僅有立法會上扔「臭蛋」、大喇叭襲警的許智峰,「戲精」、「花燕子」岑子杰,還有「河童」黃之鋒,牽手「臺獨」的朱凱迪,「嘻哈議員」鄺俊宇。至於何桂蘭此次被炮製為「票後」,或是博人眼球的又一個「噱頭」和棋子。

何桂蘭綽號「立場姐姐」,是前「立場新聞」記者。2011年在香港電臺擔任實習記者,翌年開始在《主場新聞》(《立場新聞》前身)撰寫所謂「社運」報導,曾擔任BBC中文網記者。被香港電臺和BBC兩家反中亂港媒體洗腦後的何桂蘭曾參與「非法佔中」和修例風波,與黃之鋒、羅冠聰等人臭味相投。

此次被戴耀廷推到「攬炒」派第一梯隊,恐怕是因為顏值較高的何桂蘭更容易吸引選票,「攬炒」立場較為堅定,能更好地替美西方反華勢力禍亂香港,既然當過BBC記者,在混淆是非和顛倒黑白上自然是功夫了得!

說回所謂「初選」,簡單分析可以看出,得票高的無外乎兩類人,一類是深度參與修例風波的所謂「本土抗爭派」,如黃之鋒、岑子杰、何桂藍、劉頴匡之流。另一類是能折騰、「曝光率」高的「泛民」,像鄺俊宇、許智峰兩人在議會內外有較激進言行,甚至曾在示威中被捕,因而受到青睞;楊嶽橋、譚文豪也因在修例風波期間「鬧事」吸引眼球而得票較多。

總體來說,這場「初選」就是「本土抗爭派」用來排擠、打壓「妥協、溫和」的傳統「泛民」的一場內鬥鬧劇,也是一次美西方反華勢力希望看到的亂港「預演」和輿論造勢。

長期以來,傳統「泛民」被視作「和理非」的代表,許多選民寄望他們能夠理性論政,建立優質議政文化,為香港帶來善治。但是,無論是默許「勇武」黑暴、勾連美國政客,還是阻撓《國歌法》通過,種種不理性舉動都令人覺得他們只懂迎合「攬炒」派,為博人眼球失了分寸。正如港媒報導所說:泛民是時候迷途知返了,與其繼續默許虛幻的所謂「抗爭」路線,倒不如懸崖勒馬,以務實態度參與香港的改革,這樣才是負責任的從政者應有的態度。

香港國安法堵塞了香港國家安全方面存在的漏洞,為的是讓明智的香港人知道底線,在依法守法的框架下可以自由表達政見,合理議政,但不是「攬炒」、癱瘓香港社會,更不能讓香港成為美西方反華勢力在中國搞「顏色革命」的據點。如果讓上述所謂「初選」出的反中亂港貨色進入立法會,相信香港將永無寧日。這點香港市民不能容忍,全國人民也不會答應!

相關焦點

  • 香港反對派炮製「初選」結果為「攬炒」派撐腰,泛民應看清形勢!
    7月14日就在所謂「初選」剛剛結束,電子投票統計剛剛出爐之際,蓬佩奧說巧不巧地發表聲明表示,「對於香港政府指民主派舉行初選可能違反香港國安法的言論感到非常憂慮,稱美方會繼續密切留意當地情況,祝賀香港泛民初選成功,立法會選舉應自由和公平。」
  • 香港反對派「狗頭軍師」組織泛民初選把戲曝光:疫情嚴重時煽動聚集...
    7月11日和12日是香港反對派「狗頭軍師」戴耀廷領頭組織所謂泛民初選的日子,有理哥在之前的文章《「狗頭軍師」戴耀廷啟動雷動2.0計劃,還要騙錢?!》但香港反對派為反而反,毫無邏輯和人性,甚至在本屆最後一次立法會會議上全體缺席並用白紙代替自己的位置!如此「攬炒」的香港反對派若獲取超35席,動輒濫用權利否決香港財政預算,那麼像這次每人一萬蚊的補助基金恐怕以後就只能是夢想了,因為根本無法在立法會通過預算表決!
  • 香港多數泛民議員想留任 港媒:泛民此舉功利主義考慮太明顯
    全國人大常委會早前做出決定,香港第六屆立法會將繼續履行職責不少於一年。反對派為此很傷腦筋:如果留任,便與之前反對推遲立法會選舉的論調不符;但若阻撓,將失去權位與豐厚收入。不過在經過多次討論後,大多數議員傾向留守議會。
  • 「攬炒派」攤上事了
    對此,特區社會各界表示,香港警方的行動完全合理合法,是維護香港和平與穩定的必要之舉。「攬炒派」所策劃的「初選」嚴重違法去年三四月份,以戴耀廷為首的多名「攬炒派」人士公開宣揚所謂的「35+」計劃,企圖癱瘓香港特區政府。
  • 香港將進行全民免費檢測!黎智英要拉全體泛民陪葬?|香港一日
    近日有意見呼籲反對派應「總辭」(集體辭職)向港府施壓,梁振英今天在Facebook表示,支持有關做法,並認為「泛民的金主、大腦、黨鞭和喉舌黎智英公開要泛民考慮總辭」,做法並不奇怪,指出「黎智英要的是全體泛民議員和他陪葬」。他又反問「不要說總辭,西班牙政府將全體搞加泰隆獨立的議員關進監獄十年八年,國際社會又怎樣?「國際線」可以休矣。」
  • 戴耀廷發起所謂反對派「初選」 香港各界怒斥:企圖操控選舉
    民建聯成員到政總抗議(圖:《香港商報》)海外網7月11日電 香港立法會選舉即將於9月舉行,日前,非法「佔中」發起人、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發起所謂「立法會民主派初選」,引發各界批判。10日,多個民間團體發聲,抗議反對派企圖操控選舉。
  • 「限聚令」下泛民「鋪天蓋地搞初選」漏洞百出
    「限聚令」下泛民「鋪天蓋地搞初選」,民主派初選漏洞百出  【環球時報記者 楊偉民】香港泛民11日起一連兩天舉行立法會選舉候選人初選,被質疑違反「限聚令」,且初選過程漏洞百出。  據香港《星島日報》12日報導,為因應9月的立法會選舉,泛民11日在全港設240多個票站,包括議員辦事處、街站甚至小吃車,供市民以電子或紙張方式投票進行初選。初選原定11日上午9時開始,但臨時延至中午才接受投票。負責統籌初選的港大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稱,由於警方搜查負責研發投票系統的「香港民意研究所」,導致準備工作延誤。戴聲稱所有個人資料將於初選結果公布後立即銷毀。
  • 香港泛民派式微:港獨份子搶了我們的地盤
    在去年6月18日香港立法會投票反對831政改方案的鬧劇上,28位泛民議員一起投了反對票,使得2017年普選產生香港特首的政改方案流產。《人民日報》次日刊發《反對派應對香港民主發展進程受阻負全責》一文譴責投反對票的泛民議員。其實在以前,「反對派」這個詞基本可以用來指代泛民派,因為建制派的對立面就是反對派,而建制派的對立面此前只有泛民派。
  • 香港建制派議員:中央真心拋出橄欖枝 泛民派議員:堅決否決政改
    昨天,包括十多名泛民議員在內的香港立法會議員前往深圳會晤中央負責政改的官員。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和中聯辦主任張曉明都強調,「831」決定順應香港民意,否決整改方案「損人不利己」。建制派議員在會上表示,中央是真心真意向泛民拋出橄欖枝,希望香港能儘快落實普選。與過往兩次會面不同,反對派議員這次沒有帶來「示威道具」,但有公開信。
  • 反對派「初選」大戲掩蓋的玄機 聽香港資深大律師湯家驊拆局
    反對派7月11日和12日為立法會選舉進行所謂「初選」。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周一回應時指出,香港選舉制度沒有「初選」機制,如果所謂「初選」是為達至所謂「35+」結果,目標是阻撓政府施政,可能違反香港國安法中顛覆政權罪行。
  • 港真D|被DQ還想留任,香港反對派議員只是痴心妄想
    21位香港攬炒派立法會議員日前宣稱決定延任,包括之前被DQ(意即「取消資格」)的郭榮鏗、楊嶽橋、郭家麒和梁繼昌。紫荊研究院最新調查顯示,近六成香港市民認為,被DQ參選立法會資格的議員沒資格繼續擔任。香港政界人士認為,民調結果反映主流民意。出任議員有憲制要求,如違反宣誓中「擁護」、「效忠」等誓言,必然失去資格。
  • 14名香港泛民議員決定留任 港媒曾批:功利主義太明顯
    本文轉自【海外網】;香港立法會(港媒資料圖) 海外網9月29日電 據香港媒體「東網」報導,香港立法會15名泛民派議員29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其中14名議員宣布將留任立法會議員,公民黨議員陳淑莊因個人健康原因拒絕留任
  • 一次次跑別人家「乞求」制裁的人,有何資格代表香港市民?
    基本法賦予立法會各項權力和職責,目的是建設香港,推動香港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立法會成員應履行守護法治、守護香港的職責。然而現在呢?選舉提名還未開始,「攬炒派」們就上躥下跳,明目張胆地搞非法「初選」,企圖通過 「排兵布陣」把傳統反對派「拉下馬」,將「敢打敢衝敢攬炒」的「新血」拱上臺,圖謀實現其野心勃勃的「35+」計劃。關於這一點,「攬炒派」們早就不再抱掩琵琶。
  • 香港立法會選舉簡介會遭搗亂三度中斷 「本土派」「泛民」內訌
    簡介會原先在晚上7時正開始,但在開始前,因有大批市民在會場入口處聚集,同時有部分人不滿現場保安人員的安排,因而多次起鬧,更一度嘗試推開現場鐵馬,與保安員推撞,氣氛一度緊張。至大半個小時後,約50名警員應選管會要求抵達現場,築成人鏈及增設鐵馬,要求在場人士散開,不要堵塞通道,之後場面才回復平靜。其後,有部分反對派的支持者又出言辱罵在場的建制派候選人,並批評溫和反對派「做騷」。
  • 泛民派大佬退黨辭議員:未能與中央建立正面關係
    香港立法會就政改方案投票前,極端反對派不斷通過各種方式製造聲勢,形成強制所有泛民議員投反對票的輿論氛圍。本來很多人認為,特區政府是有可能在泛民議員中爭取到一些支持票的,然而到了投票前夕,所有泛民議員捆綁投反對票看上去「大局已定」,原因就是反對派製造的壓力超過了正常狀態,使得溫和的泛民議員必須跟著走,沒有別的選擇。
  • 港媒:為防「攬炒派」故意拉布,建制派提出修訂《內務守則》
    11月3日,香港《文匯報》報導,本年度立法會開始以來,「攬炒派」議員依然肆意「拉布」(即冗長辯論、拖延議程),拖延內務委員會及18個事務委員會主席選舉,更一再「拉布」阻礙立法會大會的進程。
  • 香港選委會選舉宣布結果 泛民奪325席(完整名單)
    香港《明報》消息,對比泛民主派的「民主300+」名單,泛民此次有298人勝出,連同27名立法會議員已成為當然選委,民主派在今屆選委共取得325席。除了在傳統票倉社會福利界、教育界及高等教育界取得全部席位,泛民也在衛生服務界、資訊科技界、法律界全數取得議席。
  • 香港立法會補選建制派奪回兩席 被提司法覆核泛民席位或現變數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楊偉民】由「宣誓風波」引發的香港立法會四席補選塵埃落定,泛民慘敗收場。有輿論13日稱,建制派不但打破單議席選舉不敵反對派的宿命,且在其他選區與泛民的得票差距進一步縮小,反映香港社會政治氣氛的改變。
  • 香港民調:香港大多數泛民議員決定留任
    【環球時報記者 葉藍】香港立法會議員延任一年,泛民決定按民調結果決定去留問題,29日宣布絕大多數留任。香港東方日報網29日稱,泛民與本土派就是否延任立法會議員一事出現嚴重分歧。民主黨早前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進行民調,包括民主黨和公民黨在內的15名議員捆綁在一起,根據民調結果決定去留。這15人包括7名民主黨議員、5名公民黨議員、社會福利界議員邵家臻、工黨的張超雄及「議會陣線」的毛孟靜。29日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支持留任的佔47.1%,反對的有45.8%。這15人經政治判斷後,絕大多數決定繼續留任。不過公民黨的陳淑莊以個人理由拒絕留任,並宣布退出公民黨。
  • 大灣區之聲熱評: 香港反對派幹擾抗疫不得人心
    香港國安法實施後,反對派支持的「黑暴」「攬炒」活動遭受連番打擊,日暮窮途。他們本該靜下心來自我反省,改弦易轍配合特區政府抗疫,與香港市民共渡難關。相反,他們卻仍沉迷於「逢中必反」「為反而反」的老把戲:對內地醫護人員污衊攻擊、大肆騷擾,炮製「基因送中」等惡意謠言,無理反對社區設立檢測中心……在特區政府因應疫情、加速推進「港版健康碼」開發進程之時,又歪曲叫囂「健康碼」是「監控工具」,將令全體港人「失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