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他已歸隱,江湖仍流傳著他的傳說

2020-12-21 南窗文化生活

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的更晚一些停靠在八樓的二路汽車帶走了最後一片飄落的黃葉

曲調悠揚,歌詞優美,節奏突出,濃鬱的思念情懷緊緊圍繞,深深勾起過往的回憶,每一個音符都在心裡跳動,輕輕觸動某個傷感的神經。

一種拂去都市繁華浮躁的寧靜,歌者略帶沙啞而渾厚的嗓音,唱出西域天空與沙漠的廣袤和清靜。

2004年內地流行樂壇最大的亮眼,

不是如日中天的樸樹,

也不是周杰倫蔡依林的超級人氣,

而是樂壇江湖上聞所未聞一位來自新疆的無名歌手,

他裹挾著濃鬱的西域風情,席捲而來,

摧枯拉朽,短短時間佔據大街小巷店鋪弄堂,

一時到處都是他沙啞滄桑而遼闊高遠的聲音。

沒有任何徵兆,沒有包裝宣傳,沒有廣告,沒有打過任何音樂榜,

似乎一夜之間,2002年這場晚來的雪,催開了千樹萬樹的梨花。

這場雪,確實來的有些晚,帶走了最後一片黃葉,卻刮來了吹遍大江南北的西域風。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在西域大漠的粗獷歌喉下面,是一張反差巨大的娃娃臉。

這個帶著鴨舌帽的小夥子,在壓抑和醞釀了16年之久,終於能量爆發,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時代。

這一年,他已33歲。

1

川娃子不容易

他本名不叫刀郎,也不是土生土長的新疆人。

他叫羅林,1971年出生於四川內江市資中縣的一個普通文藝家庭,母親在文工團跳舞,父親是管燈光的,表哥是作曲的。

小時候他就在文工團裡,跟著別人學鋼琴,空閒時還幫表哥抄譜子,因為每張譜子能掙5毛錢。

常常擺弄著各式樂器,聽到很多關於新疆的民歌,從那時起, 開始喜歡新疆的音樂。

羅林遺傳了父母的文藝細胞,天生有一副獨特的嗓音,從小就酷愛音樂。

因為是家中的獨子,父母從小家教甚嚴,導致羅林的性格有點孤僻高冷,但卻有自己的主見。

16歲初中還沒有畢業,懷揣著自己的音樂夢想與追求,不顧父母的反對,孤身一人從資中來到內江的歌廳學習鍵盤樂器。

羅林對民族音樂情有獨鍾,十分喜歡民族樂器。

此後的4年多時間,在成都、重慶、西藏、西安等地,一邊漂泊一邊學習各種民族樂器。

1989年在內江、成都一帶的音樂廳裡唱歌時,他和人稱「健哥」的巴蜀笑星廖健組建了「手術刀」樂隊,廖健主唱,羅林做鍵盤手。倆人配合得很好,但歌廳生意不好,無法維持生計,樂隊最後只好解散。

羅林的音樂事業,很不順利。

然而,禍不單行的是,他的感情經歷更不順利。

羅林的妻子叫楊娜。

楊娜當年是香港無線電視臺的藝人,後來轉型做了主持人,經歷過一段失敗的婚姻。

羅林認識楊娜的時候,她剛剛離婚,遭受婚姻失敗帶來的打擊。羅林對楊娜一見鍾情,刀郎的追求和安慰讓她擺脫了痛苦,兩人便走到一起,之後結婚,生下了可愛的女兒羅天。

可是沒想到,一個多月後,楊娜拋下丈夫和剛出生的女兒,不辭而別。

羅林像瘋了一樣,找遍附近所有角落,問遍楊娜的親朋好友,也沒有她任何消息。

三個月之後,心灰意冷的羅林接到楊娜的電話:"原諒我,我走了,我過不了苦日子,而你也給不了我想要的幸福。"

面對楊娜的離去,羅林傷心欲絕,一首首撕心裂肺的歌曲就是在他的痛苦傷心中凝結而成。

在事業和感情的雙重挫折下,羅林創作了這首《孩子她媽》。

歌曲催人淚下,浸透著一個漢子傷心的淚水和絕望的吶喊。

也許是因為這段感情帶來的心理創傷,刀郎後來寫出來的歌曲在粗獷之中總隱約有一種深沉而動心的情結。

2

為音樂夢想闖蕩

1991年,灰心無望的羅林把孩子託付給了父母。

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音樂夢想,他鼓起勇氣,義無反顧獨自一人背著吉他,南下海南,開始了人生又一次的闖蕩漂泊。

在海南與音樂愛好者,又一次組建了樂隊「地球之子」,這一次他依然擔任鍵盤手。

很不幸,迫於生活的壓力,樂隊只能再一次面臨解散。縱使羅林音樂上很有才氣,打拼的生活依然不見起色。

1993年,在一次流浪賣唱中,結識了來自新疆的歌手朱梅,刀郎的才氣深深吸引了她。

類似的經歷和共同的音樂愛好,使兩人越走越近,很快墜入愛河。

在朱梅的建議下,1995年兩人決定去新疆發展。

羅林後來回憶說,到了新疆,看到了熱情似火的麥西來普,幽默風趣的納孜爾庫姆,聽到了悠揚婉轉的拉克,還有激情高亢刀郎人的歌聲,終於找到了自己內心最想要的聲音。

新疆是一個多元化的少數民族,人人能歌善舞,提供給予羅林許多創作的靈感。

在這裡,羅林把神秘的西域風情,都寫進了歌曲中。

人們常說,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寶一樣的女人。

羅林朱梅兩人很快結為了夫妻。

不論刀郎未成名,或者成名後有多風光,還是風光過後生活有多平淡,朱梅始終不離不棄陪伴和支持著他。

為了羅林的發展,朱梅放棄了自己喜愛的音樂,做起了賢內助,全力支持著丈夫。日子雖然苦澀,但很甜蜜快樂。

朱梅為羅林生下了一個女兒,還主動要羅林把他前妻生的大女兒也接過來一起生活,視如己出。

在新疆,羅林擔任新疆德威龍音像公司音樂總監以及烏魯木齊羅林音樂創作室首席製作人。

前後獨立擔綱製作了《西域情歌》等唱片。

最初只能給別人寫歌來賺取日常開銷所需的費用,日子就這麼不溫不火地過著。

羅林寫歌的數量多的非常驚人,2001年他用寫歌賺取的費用發布了第一張專輯,歌曲以流行和時尚風格混搭,但沒有什麼反響,人們對他的專輯知之甚少,當時只賣了不到三千張。

首張專輯遭遇失敗,嚴重受到打擊的羅林,並沒有因為失敗而氣餒。他選擇另一種方式充實自己,到圖書館找資料,從戈壁灘到維吾爾族老百姓家採風。每天堅持寫三至四首歌曲,一年下來寫了1000多首。

支撐著他的,是還沒有實現的音樂夢想,和朱梅的默默支持鼓勵。

漸漸地,隨著《絲路樂魂》、《西域情歌》等CD的成功上市,面對與全國市場接軌的要求,對個人的必要包裝越顯重要。

羅林覺得用「刀郎」這個名字比較合適,正體現了自己的音樂風格和方向。於是自《西域情歌》的策劃開始,就開始使用「刀郎」這個名字。

新疆南部有個麥蓋提縣,是知名的「刀郎文化之鄉」,「刀郎」在維吾爾語裡是 「集中」、「成堆地聚在一起」的意思。古代居住在塔裡木盆地個別地區的人自稱為刀郎,他們勇敢彪悍,勤勞樸實。

羅林的聲音特點和麥蓋提縣「刀朗族」人聲音很相似,都是沙啞中帶著清亮。

那裡的「刀郎」歌舞更是以質樸、粗獷、熱烈、奔放並充滿神秘色彩,令人矚目。

3

夢想起航

2002年烏魯木齊的冬天,刀郎走出工作室,外面恰好下起了大雪。

遠處有位少數民族姑娘,在一片白茫茫的雪景中,身著顏色豔麗的服裝,非常醒目,色彩對比強烈。

這時朋友中有人說了一句:「這是2002年的第一場雪」。

此時此景,忽然觸動刀郎的靈感,他急忙回到工作室,即興寫下這首《2002年的第一場雪》。

歌裡隱約還殘留有曾深深傷害過自己的前段感情的印跡。

對創作和音樂要求非常嚴格的刀郎,對這首作品比較有信心,硬是將這首歌壓在箱底,反覆修改和醞釀了兩年時間。

2003年8月,以翻唱新疆優秀民歌為主的專輯《西域情歌》問世,不僅受到天山南北新疆聽眾的喜愛,而且也讓新疆以外的人們認識了新疆的流行音樂,知道了刀郎、黃燦、燕子等新疆流行音樂歌手。

《西域情歌》問世後,兩個月內在新疆連開6場大型演唱會,新疆本土音樂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

2004年1月6日,準備已久的專輯《2002年的第一場雪》終於面市。

上天垂青的時機來臨。

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專輯中的《情人》、《衝動的懲罰》、《2002年的第一場雪》等歌曲相繼從新疆火到全國,一夜之間,從南到北,都是刀郎的歌聲。

就在刀郎歌曲攻城拔寨勢不可擋之時,唯有北京無動於衷。

北京不火,就不算真正的成功。

最後經過刀郎的伯樂,著名音樂製作人宋柯的推薦,5月份在北京各大音像商店推出專輯,5天之內,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廣為傳唱,正版銷量高達270多萬張,真正火到極致。

大家都認識了這個戴著帽子的歌手,沉默已久的刀郎終於走向大眾,成為備受歡迎的爆紅新星。

2005年,憑藉《衝動的懲罰》獲得全國」金唱片「獎。

2006年,又推出專輯《謝謝你》和《披著羊皮的狼》。

據說,刀郎走紅後,前妻楊娜很後悔,曾想跟他複合。然而早知如此,何必當初那麼決絕,刀郎不可能再回到從前了。

經過艱難困苦的磨練,刀郎內心已經深深明白,什麼才是自己需要的,什麼才是珍貴的。

那首《衝動的懲罰》,就是來自他曾經內心深處無助的吶喊,往昔的傷痛,都讓它留在了歌曲裡。

宋柯曾這樣評價刀郎,「他的歌真是少有的火歌,典型的上口,聲音極富特質,嗓子更是好得不得了。他的走紅出人意外,歸根結底在於他的作品真正回歸了音樂的本質,就是好聽。」

一對相愛的大學生一同報名參加了環保志願者,一起來到零下40攝氏度因高寒缺氧而被稱為「生命禁區」的可可西裡。

男孩被安排在條件艱苦的陀陀河觀察站,不幸犧牲在收集資料的路上,是第一個犧牲在可可西裡的志願者。

女孩日夜守候,等來的卻是男孩的遺物,和生離死別的痛徹心底。

刀郎在一次採風中,聽到了這個流傳在西海的悽美故事,內心被深深打動,於是專門為他們倆創作了這首《西海情歌》。

就像刀郎其它歌曲一樣,《西海情歌》歌詞悽美感人,旋律催人淚下,背景故事的悽美,更為這首歌增添了幾分傷感與蒼涼。

傷感的文字,憂傷的旋律,滄桑的嗓音。

從頭到尾總在觸動人心那柔軟脆弱的地方,西海情歌,情深似海。

歌聲響起,人們仿佛看到雪山中,一個孤獨柔弱的身影正在撕心裂肺地呼喚遠去的愛人一起回到從前。

那生離死別的愛戀正在撕裂著那滴血的心。一唱三嘆,如泣如訴。

永恆的經典。

萬達集團年會上,董事長王健林演唱的就是這首刀郎的《西海情歌》。

4

流行樂壇的江湖

也複雜

刀郎,是一位零緋聞零汙點的低調的音樂創作人。

他幾乎不怎麼包裝自己,宣傳自己。

即使在大紅大紫的時期,刀郎依然保持著極度的低調。

曾經刀郎採訪時說過,自己根本就不是一個明星,只是一個平常普通的人,一個在音樂旅途的遊子。

在2004、2005年最紅的時候,他對成名後的一切很不適應,害怕被娛樂化,甚至帶著恐懼感。

他曾說,走到哪兒,任何地方,都會聽到自己那幾首歌曲的聲音。

到甘肅的定西,很小的地方,原以為能很安靜一下呆段日子,結果一下車,就看到一個報刊亭,有一本雜誌,刀郎的頭像在上面,旁邊幾個字很大,寫的「冷眼看刀郎」。

還是逃不掉,他感覺自己的世界快要塌了。

痛定思痛,決定急流勇退,歌在江湖,人到幕後。

那幾年刀郎轉型做幕後創作,除了自己的幾張專輯外,做音樂劇《戈壁兒女》,還給其他歌手當製作人,為歌手黃燦、玉薩,以及為徒弟雲朵做專輯。

就像刀郎自己說的,雖然害怕被娛樂化,但要生活,養家餬口,我對生活的要求其實很簡單,一家四口能吃飽飯就行。

流行樂壇,特點就在流行,在流動,動是常態。

心欲靜,卻風不止。

刀郎成名之後,樂壇就出現了不同版本的刀郎,都想蹭點刀郎的名氣,混點流量和人氣。

刀郎的經紀公司如臨大敵,意欲起訴對方的跟風,就在雙方罵戰不斷升級愈演愈烈,就在媒體都在等著這場鬧劇如何收場的時候。

刀郎本人,卻在一夜之間歸隱消失了。

2010年,在評選」樂壇十年影響力歌手「時,某位主要女評委極力反對刀郎入圍,認為刀郎的銷量雖然高,但不具有審美標準,作品缺乏音樂性,甚至說出了」去KTV點刀郎歌曲的都是農民「這樣有損其身份的話,最後刀郎與獎項失之交臂。

刀郎的經紀人和粉絲曾為此憤憤不平,然而刀郎僅僅一句「別太當真」就過去了,後來據說某評委隔空道歉了。

2010年7月20日,刀郎為數不多的露面,受邀擔任香港歌壇巨星譚詠麟演唱會個唱嘉賓。

這對昔日的師兄弟,說來頗有淵源。

當年刀郎加入環球唱片,成為譚校長的師弟,兩人心心相惜。

為了師兄,刀郎將本想作為自己專輯主打歌曲的《披著羊皮的狼》慷慨相贈,讓譚詠麟收錄在自己的專輯中。

2018年著名音樂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

一名選手選唱了一首歌, 一開口,導師李健就對其它三位導師說:他的聲音很獨特,我隱約聽到了刀郎的聲音。

後來主持人問李健:你對刀郎的音樂感覺如何,評價一下。

李健回答說:很多人,甚至很多歌手認為,網絡歌曲和民歌是不允許出現在桌面上的,通常也不被官方認可,但從這個意義上說,流行音樂是一種當代民歌。刀郎的音樂很有音樂性。

最終這期選秀節目,李健隊的旦增尼瑪,憑藉著突出的實力,優美的民歌演唱,徵服觀眾,奪得節目冠軍。

刀郎第一次向李健和丹曾尼瑪送去祝福,感謝他們唱出了民歌的風格。

李健非常感謝刀郎的祝福。

出身清華大學,素有歌壇音樂詩人之稱的李健對刀郎如此評價,自有他的理解。

2005年,因為緣分,刀郎遇到了愛徒,來自四川阿壩的雲朵。

刀郎為她作曲作詞,出唱片,帶她到各地去唱歌,教她怎樣把握歌曲的音準,怎麼將一首歌唱得飽含激情,又不失去自己的風格。

在雲朵身上,刀郎看到了昔日自己的影子,傾盡所有支持雲朵。

近些年,雲朵在樂壇迅速躥紅。

雲朵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恩師刀郎的苦心栽培。

當刀郎感覺到雲朵已經足夠成熟,可以獨當一面的時候,他選擇了放手,海闊天空,讓雲朵去獨自翱翔,也對這個徒弟給予了深厚的寄望和美好祝願。

在羌寨長大的雲朵有如大山一樣的胸懷,高原的人文氣候塑造了她陽光純樸、天真無邪的性格和宛如天籟的音色。

雲朵不負恩師厚望,良好的先天資質和後天的努力,讓人們認識了她,愛上了她樸素動人的歌聲。

5

遠離江湖

不忘初心

流行樂壇的浮躁與娛樂化,與刀郎本身性格和志趣相去太遠。

2011年後刀郎基本就淡出了江湖。

再浮躁的歌壇,終歸要靠歌曲說話,靠實力贏得聽眾。

15年過去了,人們記得的依然是唯一的刀郎。

刀郎淡出江湖,沉寂至今。

隨著流行樂壇日趨平淡,歌迷對刀郎始終念念不忘。

偶爾總有人傳出一些刀郎的消息。

尤其最近幾年,隨著音樂市場的變化,刀郎的歌曲又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他的一些經典歌曲總被人們在各大舞臺上演唱。

江湖之遠,還是逃不脫歌迷的搜尋。

原來,自從2017年開始,刀郎就隱身在蘇州學習崑曲,希望把流行音樂和崑曲結合起來。

刀郎在蘇州生活的不錯,音樂的道路上,他還在堅持著。

只是歲月不饒人,他發福了不少,而且還留起了大光頭。

由於身材發福,即使走在街上也很難被人認出來。為了出行方便,刀郎還買了一輛摩託車。

精神狀態很不錯,即使如今成了中年大叔,但風採依舊。

有人調侃,刀郎現在的樣子很像馬德華老師,帶了幾十年的帽子終於摘下來了。

以前,刀郎一直戴著那頂帽子。

曾經有人調侃過他,能不能將帽子摘下來。

刀郎幽默地回答,摘下帽子就代表自己身在生活中,平時去買菜,還可以和小販砍砍價。戴著帽子,就不一樣,就是舞臺上唱歌的刀郎。

刀郎的帽子還是摘下了,歸於普通人的生活。

妻子朱梅,人美心更美,家裡的大小事情,都不用刀郎操心。那首代表感激的《謝謝你》就是以前刀郎送給朱梅和歌迷的。

刀郎走紅後,她告誡刀郎,要用平和心態去看待自己。

兩個女兒也長大了,大女兒顏值非常高,小女兒超崇拜他,只聽他的歌。

非常幸福的四口之家。

看見照片上刀郎發福的樣子,生活美滿幸福,令人欣慰。

祝福這位為夢想堅持奮鬥的音樂追夢人。

願他的音樂,就像西北沙漠的胡楊,頑強長青,帶著西北的柔情和粗獷,讓路過的人們心裡充滿希望。

相關焦點

  • 詩札丨一生布衣的孟浩然,詩歌的江湖,依然流傳他的傳說
    詩歌的江湖,依然流傳著你的傳說。為了找到孟浩然,我有幾天神思恍惚,魂不守舍,昨夜還夢見他和一群朋友在喝酒、寫詩,三十多歲年紀,高高瘦瘦的模樣,仙風道骨,迥然出塵。那人真的是浩然君麼?不過這還真的應了孟夫子兩句詩: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孟浩然《夏日蘭亭懷辛大》)「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 人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上還有他的傳說
    讀書人心向聖賢,如果能做這三件事,生命雖然流逝了,但精神不死,人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上還有他的傳說。人活一世,不能與草木同腐。動物生存人則生活,人活著要有意義。就像臧克家的詩中說的: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活著他為人民做牛馬,擠出來的是牛奶和血,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頭上,想不朽,但是他的名字比屍首爛的更快。
  • 刀郎到底「得罪」了誰?以至於讓他默默地淡出歌壇
    2004年,一個陌生的名字——刀郎進入大眾的視野,他就像一股來自加勒比海的颶風,席捲整個華語歌壇。簡單隨身的裝扮,而且總是帶著一頂帽子,自出道以來,刀郎就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從中我們能夠感覺到他的隨性,自然的性格。
  • 曾被那英批歌曲沒品位的刀郎,李宗盛譚詠麟卻對他讚不絕口
    其實他本名不叫刀郎,也並不是土生土長的新疆人。他叫羅林,1971年出生在內江市資中縣的一個普通文藝家庭。我是91年出生的,13歲的時候開始喜歡刀郎,那一年是2004年,沒錯,就是《2002年的第一場雪》火遍全國大江南北的那一年。
  • 夢幻西遊:江湖雖已遠去,傳說永將流傳。第一女兒村千哥宣布退隱
    作為夢幻西遊的玩家,已經習慣了看到千哥是個傳說在武神壇上叱吒風雲,也屢屢為千哥打造的頂級召喚獸而驚嘆。然而就很突然的,千哥宣布要退隱了~8月27日凌晨,千哥在網易大神發布【江湖官宣】江湖曾有我的傳說。正式宣布將於2020年9月的武神壇結束後,離開夢幻西遊的世界。從慈光閣到錢塘江再到珍寶閣,千哥在夢幻西遊的歷程中,書下了諸多傳說。
  • 那英表示刀郎銷量我比不過,但他的歌不具備審美,所以不能入選
    那英在歌壇絕對是大姐大一樣的地位,沒有幾個人可以跟她相提並論,而且那英的知名度也真的很高,她有很多首非常火的歌曲,而且一直被經典流傳,但是在一次評選中國十大影響力歌手的時候,那英作為主席,卻否決了一個歌手,這個歌手就是刀郎。
  • 曾被那英批歌曲沒品位的刀郎,李宗盛譚詠麟卻對他讚不絕口
    其實他本名不叫刀郎,也並不是土生土長的新疆人。他叫羅林,1971年出生在內江市資中縣的一個普通文藝家庭。我是91年出生的,13歲的時候開始喜歡刀郎,那一年是2004年,沒錯,就是《2002年的第一場雪》火遍全國大江南北的那一年。
  • 刀郎在好聲音裡做導師,他在音樂史上有著什麼樣的地位
    刀郎也有過失敗,但他能面對並且改變,用刀郎自己的親身經歷就足以證明這一點,刀郎推出的專輯也曾是沒有人認可的,只賣了2000多張。而且刀郎2005年大紅之時隱退了,但是刀郎的歌卻一直為人傳唱,不是因為推手,是因為刀郎的歌太吸引人了,唱出了人們內心的真情實感,讓人們的心靈得以安慰,有了面對生活困難的勇氣,如此正能量,才令人推崇。 一個離開歌壇十幾年的歌手,至今歌為人傳唱,這就是刀郎歌的實力,歌的力量,歌的情感。與推手無關。 要對不喜歡刀郎的人說:面對正能量的刀郎與他的歌,請給一些理解和寬容,至少不指責。
  • 刀郎究竟「得罪」了誰?以至於讓他默默地淡出音樂圈
    刀郎究竟「得罪」了誰?以至於讓他默默地淡出音樂圈?刀郎是一個靈魂歌手,他的歌有一股西北狼的滄桑感覺,正如那句話:好歌再猖狂比不了刀郎。刀郎一離去,再沒有那沙漠歌王。刀郎那英汪峰的歌都有好的。就正如吃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 48歲刀郎罕見露面,身材發福大變樣,曾被那英說只有農民聽他的歌
    畫面中刀郎身穿黑色T恤搭配牛仔褲,戴著帽子和眼鏡,打扮低調,不過年近50的刀郎身材已經發福,也擁有了許多中年男人都有的啤酒肚,與出道時的帥氣小夥形象大不相同。刀郎還獻唱了一首非常經典的老歌《朋友的酒》,唱的過程中十分深情投入。
  • 江湖上還流傳著我們的傳說
    有人的世界,就有江湖。在刀塔世界的江湖裡,既有楓暴之靈七進七出的傳奇故事,也有8分鐘聖者遺物的神話傳說。
  • 江湖險惡,不如歸隱江華這個小山村!
    再回頭看那牧童,已不見蹤影。 02 果不然,行過一裡地,便見一亭,上書「惠風亭」三字石刻。 冷少下馬,走進亭裡避寒,順便討口茶喝。 亭內,兩排石凳並列兩側,幾個客商打扮之人在此歇腳。
  • 刀郎一首《2002年的第一場雪》紅遍大江南北,如今他去哪了
    第二任妻子叫朱梅,是刀郎去海南唱歌的時候認識的,也是在刀郎最落魄的時候認識的。朱梅不斷鼓勵刀郎,並且告誡他要擁有平和的心態。二人育有一女,從小學習小提琴,曾經在刀郎的演唱會上拉過小提琴。現在刀郎和第二任妻子朱梅以及小女兒一起幸福的生活。刀郎曾經接受過採訪,說他性格比較內向,不善於和人交談,成名以後呢,外界的各種打擾,擾亂了他的生活,讓他感到非常不適應,所以現在他不太願意出來了。
  • 新疆「酋長」和他部落裡的刀郎美女們
    《他是如何當上「酋長」的》一文詳述了「酋長」王小平「牛掰」人生經歷從種棉花到身價千萬「酋長」堪稱自我勵志奮鬥的典型人物▼「來個背影,感受下『酋長』風採」▼說了這麼多,進入正題今日,《最後一公裡》(ID:MqMsMx)
  • 刀郎愛徒,雲朵歸來
    《愛是你我》的原唱刀郎,雲朵,王翰儀。刀郎那首自多年前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已是萬人空巷的盛景,而《愛是你我》,著實地火了歌手雲朵,讓無數人知道了這個名字。2005年,雲朵師從刀郎,並且接受系統的音樂學習,第二年,便推出與刀郎、王翰儀合唱的作品《愛是你我》。
  • 刀郎到底「得罪」了誰?憑《2002年的第一場雪》爆紅,卻默默「消失」
    2004年,一個陌生的名字——刀郎進入大眾的視野,他就像一股來自加勒比海的颶風,席捲整個華語歌壇。簡單隨身的裝扮,而且總是帶著一頂帽子,自出道以來,刀郎就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從中我們能夠感覺到他的隨性,自然的性格。
  • 這麼好聽的一位歌者,卻被排擠到隱世,刀郎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我覺得說起刀郎動了誰的「奶酪」?我要給小年輕們普及一下我們父母的青春,刀郎這麼一個人,他的姓名,眾人皆知。他蒼桑頗具感召力的響聲遍及街頭巷尾,走紅的刀郎可以稱作是一線歌手,他擁有的獨特的嗓音,唱功了得,在作詞作曲方面也頗有建樹,讓人看起來他就適合吃音樂這碗飯啊,祖師爺賞飯。
  • 江湖是否有你的傳說?
    關於旅遊的意義,縱談紛說,不過在江湖中一直流傳著一句話:「一個人的旅行,在路上遇見最真實的自己。」他們是這麼做的?「俠客」在江湖中經過數百場戰鬥,身經百戰,從一名初出茅廬的新手,已經成為了仗劍走天涯的大俠,哪裡有難,必當出手相助。他們會傾盡所有,給你分享攻略,秘籍。以及進階之心法。不過,每一個俠客心中都有一個情節,那就是紅塵之事。
  • 江湖厭倦,我想歸隱田園
    我想歸隱田園不關心江湖起伏只關心柴米油鹽遠離各家紛爭只想一日三餐by 微博波波日記倘若老友相聚不妨就用家裡的美食招待用不著刻意滿漢全席簡簡單單幾個小菜就已足夠by 微博風一樣的嬸子如果可以我想放棄都市的燈紅酒綠擇一處之地歸隱
  • 那英表示刀郎銷量我比不過,但他的歌不具備審美,所以不能入選
    那英在歌壇絕對是大姐大一樣的地位,沒有幾個人可以跟她相提並論,而且那英的知名度也真的很高,她有很多首非常火的歌曲,而且一直被經典流傳,但是在一次評選中國十大影響力歌手的時候,那英作為主席,卻否決了一個歌手,這個歌手就是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