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爪經炸、蒸,發得爆滿而鬆軟,一吮即脫骨,再加上諸味調合的醬料,吃起來頓時就會齒頰留香,就連啃骨頭也成為一種樂趣。 同時,也正正是因為廣東蒸鳳爪的軟嫩,無論老人或是小孩,都可以無障礙地享受它。
腸粉亦稱卷粉、豬腸粉(因形似豬腸),抗日戰爭時期由泮塘荷仙館創製,現小食店、茶樓、酒家、賓館均有供應。它是將米漿置於特製的多層蒸籠中或布上逐張蒸成薄皮,分別放上肉類、魚片、蝦仁等,蒸熟捲成長條,剪斷上碟。
一份上好的豉汁蒸排骨,排骨必須要蒸得離骨,不能塞牙但是還要留有嚼頭。豉汁的香味要和排骨的肉香味完全融合,嚼在口中,一種奇異的香氣將會恆久不散。
蝦餃,以鮮蝦仁作餡,是名副其實的蝦作餃子。蝦餃可謂是廣東早茶的一哥,每家茶樓都是首推自家的自製蝦餃。可見是很多食客們的最愛了。
叉燒包是廣東具代表性的點心之一。以切成小塊的叉燒,加入蠔油等調味成為餡料,外面以麵粉包裹,放在蒸籠內蒸熟而成。叉燒包一般大小約為直徑五公分左右,一籠通常為三或四個。
廣東人在喝早茶時有幾個小小的的禮節,例如茶壺裡面沒水時開蓋以示需要續水、別人替自己倒茶時習慣以右手食指與中指微屈叩擊桌面以表謝意、喝完早茶就會向服務員喊"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