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毗尼——釋迦牟尼佛的誕生地

2021-02-13 出去走走看世界

很多時候,我總是一個人出發往陌生的旅途,朋友同事們總湊不上同行時間。然而,實際每段旅途上,我都沒有孤單過,總會遇到不同的人一起結伴相行,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去藍毗尼亦如此。 

 

藍毗尼Lumpini,梵語可愛之意。釋迦牟尼佛的誕生地,光聽到這個,明白了吧,為啥名聲會這麼響亮都大有來頭的,所以是佛教的主要聖地之一。地理位置在今尼泊爾境內西南處。離印度僅距30公裡,在魯潘德希縣境內,距加德滿都360公裡。為尼泊爾政府保護的文化遺址。2500多年前,即公元前563年5月,懷孕的摩耶夫人想回娘家迦毗羅衛國(也叫天臂國)生子,去往的路上,在藍毗尼娑羅雙樹下生下釋迦牟尼佛。

晨光中摩耶夫人廟(佛祖出生之地)

 

藍毗尼園裡釋迦牟尼出生像,對著不遠處有一束聖火永燃

據北傳佛教推斷,釋迦牟尼誕生於公元前565年,去世於公元前485年,約與中國的孔子同時。

叨一下聖地歷史!

這是一個神聖的地方,卻因政治宗教鬥爭等等原因,在歷史變遷的洪流中荒蕪了兩千年,不要說印度或尼泊爾忘記了它,就連當地人都忘記了它的所在。近代若不是用圍牆圈起一片大園林作佛教聖園保護,恐怕伊斯蘭教寺院也建進來了,即使現在你去聖園,仍能聽到圍牆外的伊斯蘭教寺院用擴音喇叭的誦經聲在響。而100年前能準確考證這裡是佛祖出生地,全靠我無比崇拜的「偉大背包客」——玄奘法師,他的《大唐西域記》發揮了重要的貢獻!

公元403年,也就是佛祖涅槃後800多年,距今1500多年前,曾有中國高僧晉代法顯就取道新疆,渡流沙,越蔥嶺,經印度來到藍毗尼,成為訪尼外國人士中有真實記載的第一人。法顯在藍毗尼曾見過佛陀誕生處的無憂樹和摩耶夫人沐浴過的水池,但他沒有提及阿育王石柱。當時的藍毗尼周圍也多是荒地,根據《法顯傳》云:「迦維羅衛國大空荒,人民希疏,道路怖畏,白象獅子,不可妄行。」,也就是說那時已經荒涼到野象獅子出沒,普通人們還敢去嗎?

兩百年後,我崇拜的偶像來了——唐代名僧玄奘在公元633年到印度瞻禮取經,636年來到藍毗尼聖地。他當時在藍毗尼見過無憂樹和摩耶夫人沐浴過的水池,更重要的是他還見過阿育王石柱以及石柱上所刻文字,只是石柱的頂部斷了一部分。《大唐西域記》第六卷有記載,大家可以網上查詳細記載。

玄奘法師雖然記載了藍毗尼,但藍毗尼還是由於國家政治與宗教紛亂爭鬥等原因,繼續埋在荒涼中1200年無人重視、無人問津!

直到1896年,尼泊爾西部城鎮官員Khadga Sumsher和著名考古學者A.Feuhrer博士發現了藍毗尼的阿育王石柱。他們根據玄奘法師《大唐西域記》的所載,並經多次勘查發掘,證實了藍毗尼園的地點,從此荒廢千年的藍毗尼園又一次展現在世人面前。

1899年,印度考古學家P.C.Mukherji對藍毗尼作了進一步的考古和發掘,又發現了不少孔雀王朝、貴霜王朝、笈多王朝時期的遺物。在藍毗尼園內有摩耶夫人廟,廟內有釋迦太子誕生浮雕,人物輪廓尚可辨認,但有的地方亦被毀壞。我們現在進去能朝拜到這塊釋迦太子誕生浮雕。但是在廟內也有印度教的神像,多麼的和諧共處啊!

人們排隊頂禮摩耶夫人(因為摩耶夫人廟內不給拍照,借用網上的圖片)

摩耶夫人廟的建築遺址

1970年,尼泊爾王國政府正式開始對藍毗尼的開發,並同時成立了藍毗尼開發委員會。後來更名為藍毗尼開發基金委員會。

1976年,第四屆世界佛教和平大會將1979年定為藍毗尼年。

1998年,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第二十一屆大會在藍毗尼召開。

2000年,中國在藍毗尼建造的中華寺隆重舉行寺院落成、佛像開光、方丈升座慶典。

聖園門票好像是200盧比,有效期好像是7天。進入聖園,一座白色方型兩層建築就是摩訶摩耶夫人廟,這就是確切的佛祖出生地點了。建築莊嚴典雅。

在摩耶夫人廟室內,嚴禁拍照。我們能朝拜到遺留下來的釋迦太子誕生浮雕。慚愧如我雖然十幾歲開始接觸佛教,總覺得佛祖神奇得很遙遠,當我頂禮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出生的浮雕,直到這一刻,我才真正開始認知釋迦牟尼佛不是神話,不是傳說,不是遙不可及,而是真真實實、活生生的跟我們一樣,曾作為一個人類的存在、到過這個世間,從這裡才真正開始感覺到他有一種「如父」般觸動著我的內心!

廟外面南是一長方形水池,此池乃摩耶夫人沐浴之地,裡面有放生的魚和龜。

四方聖池

池邊原長著娑羅雙樹,法顯法師著作中曾有記載,唐玄奘來此取經時已經"枯悴"。現今池邊是一棵大菩提樹,相傳是斯裡蘭卡公主從印度金剛座菩提樹取枝而栽。現在每天有後人守護這棵樹,每天樹下供香,遊客可隨喜上香。樹下有大小乘修行人靜坐修行,外道印度教的也有,等著遊客供養的大多是印度教的。後來有一次殊勝因緣,一位老師父送我一小截這棵菩提樹的樹根,至今供在家中佛堂。

廟北聳立著一根著名的阿育王石柱,上面刻著「佛祖誕生之處」的銘文。阿育王石柱是1896年被考古學家發現的。在此後多次的勘查發掘中,又發現了不少孔雀王朝、貴霜王朝、笈多王朝時期的遺物。 

引用杜娘信息:釋迦牟尼佛的誕生地是後人朝聖的地方。印度君主阿育王就是朝聖者之一,他是虔誠的佛教信徒,不僅下令免除了佛祖誕生地附近的所有苛捐雜稅,佛教書上還記載阿育王在佛祖誕生的確切地點上立了一塊石碑作為標記,並以示紀念。考古學家才在一個七層磚壘起的平臺上發現了該紀念石,它埋在神殿舊址下面5米處,1993年在掘進開路時被毀壞。阿育王還於公元前250年在此立下一個紀念自己的石柱,阿育王石柱柱高6米,有一半埋在地下。在摩耶夫人廟的正北,是著名的阿育王石碑。碑是圓柱形,是公元前249年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來此朝拜時所建,刻在碑上的文字確鑿無疑地證明了藍毗尼是佛祖降生之地。阿育王石碑也因此成為藍毗尼最重要的歷史文物。廟南有後人建的佛塔和佛寺,寺內有釋迦牟尼的巨大塑像。佛堂的牆壁上繪有反映釋迦牟尼生平的五彩繽紛的壁畫。此外,藍毗尼還建有文物館和馬享德拉紀念碑等。

摩耶夫人廟左邊是阿育王石柱

阿育王石柱(照片又不正了,公眾號平臺功能缺陷的錯,澄清一下)

摩耶夫人廟周邊以前寺廟遺址

遺址

這裡屬熱帶氣候,我從ABC高寒地方來到這裡,時正2月,我卻已經感受到夏天溫度穿著短袖,據說這裡夏天最高氣溫可達50攝氏度左右。沒幾天我就要經歷最冷與最熱,衣服行李真不好帶哇!

在佛祖出生地方,雖然我不知道描述得很美的當時藍毗尼花園到底有多美,但我真真實實看到了大自然中如仙境般美麗的藍毗尼早晨!

一組藍毗尼仙境,手機拍的,懶人不P圖:

早晨河面氳氤飄渺

這條河一邊是大乘寺院,另一邊小乘寺院

晨霧中赤腳去拜聖園的妙雲師父

藍毗尼園的日出

連日出都很有仙味,我喜歡!

飄渺如仙

藍毗尼園的仙鶴

藍毗尼園的流浪狗很多,討吃的時候很纏人,要小心!

相關焦點

  • 《尼泊爾藍毗尼釋迦摩尼誕生地菩提樹風景》玉麒麟-協助拍攝
    尼泊爾藍毗尼釋迦摩尼誕生地菩提樹風景【第1幅圖】此作品由聊城攝影愛好者邊先生在著名的莆田地區拍攝尼泊爾藍毗尼釋迦摩尼誕生地菩提樹風景【第2幅圖】此作品由河南攝影愛好者貝先生在著名的安陽地區拍攝尼泊爾藍毗尼釋迦摩尼誕生地菩提樹風景【第3幅圖】此作品由吉林攝影愛好者家先生在著名的廣西地區拍攝
  • 釋迦牟尼誕生地尼泊爾藍毗尼聖園重新向遊客開放
    (抗擊新冠肺炎)釋迦牟尼誕生地尼泊爾藍毗尼聖園重新向遊客開放中新社加德滿都11月18日電 (記者 張晨翼)釋迦牟尼出生地尼泊爾藍毗尼聖園18日起重新向遊客開放。藍毗尼發展基金會計劃委員會主任巴特拉伊當天介紹說,此決定是根據政府的規定作出的。
  • 藍毗尼:佛陀與佛陀之前的佛陀
    藍毗尼於尼泊爾西南和印度交界處魯潘德希縣境內,距首都加德滿都360公裡,是釋迦牟尼佛的誕生地,為佛教四大聖地之一。這是一個神聖的地方,白色方型兩層的摩訶摩耶夫人廟,莊嚴肅穆,清秀典雅。廟旁的一泓池水明澈如鏡,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起點點金光。 池邊長著一棵菩提樹,挺拔的樹幹巍巍聳立,寬大的樹冠給廟宇留下一片樹蔭。
  • 佛陀之前的佛陀:藍毗尼的秘密聖地
    藍毗尼Lumbini,又譯嵐毗尼、臘伐尼、林微尼等,梵語可愛之意。藍毗尼於尼泊爾西南和印度交界處魯潘德希縣境內,距首都加德滿都360公裡,是釋迦牟尼佛的誕生地,為佛教四大聖地之一。這是一個神聖的地方,白色方型兩層的摩訶摩耶夫人廟,莊嚴肅穆,清秀典雅。
  • 尼泊爾佛祖釋迦牟尼誕生地藍毗尼地震中保存完好
    新華網尼泊爾藍毗尼4月28日電 新華社記者27日在探訪世界文化遺產、佛祖釋迦牟尼誕生地藍毗尼時發現,藍毗尼在此次強震中保存完好。  記者在進入尼泊爾後,首先來到尼泊爾小鎮藍毗尼,發現此地一切正常,商店、餐館、加油站都在營業,只有夜晚時有少數人露宿戶外。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建築物沒有受損。外國遊客眾多,主要以印度遊客為主。
  • 尼泊爾遊記之三——藍毗尼印象
    由於奇旺特印象並不是很好,所以我們改變了原定的計劃,去藍毗尼是我們計劃外新增的點,據說路況差,路上需要時間比較多,所以我們又是6點起來,趕早吃完早餐就出發了。 據資料介紹, 藍毗尼Lumpinī,是釋迦牟尼佛的誕生地,佛教的主要聖地之一。
  • 邱承彬淺談尼泊爾藍毗尼奇觀
    藍毗尼又叫藍毗尼園、藍毗尼花園等,位於今尼泊爾西南部的魯潘德希縣境內,距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約360公裡,距離印度邊境約8公裡,是善覺王(據說是佛陀的外公或說是舅舅兼嶽父)為其夫人藍毗尼建造的花園。   尼泊爾藍毗尼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誕生地,它與中國五臺山、印度鹿野苑、印度菩提伽耶、印度拘屍那迦並稱世界五大佛教聖地。
  • 佛祖誕生地—尼泊爾藍毗尼正遭噪音及重工業汙染
    佛教在線海外訊 據《聯合新聞》報導,近日,環境保護者警示人們,佛祖的誕生地——尼泊爾藍毗尼正在被噪音和重工業所汙染。據悉,在連接尼泊爾佛教聖地——藍毗尼和距其最近的Bhairahawam 市的主道路兩旁建有至少8家水泥廠。從工廠散發出的粉塵覆蓋了道路,具有有毒物質的工業汙水也被排放到附近的河流和小溪中,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
  • 藍毗尼記憶: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在加德滿都的泰米爾流浪了一個星期,這裡是世界背包客的天堂,時光柔軟,那幾天過得愜意而悠閒;旅行的第二站到了奇特旺,三天的叢林探險驚險刺激,色彩豐盈,感覺也算是此行不虛了接著就是藍毗尼了,藍毗尼是去往登山聖地博卡拉的中間驛站,之前做過攻略,知道這裡是佛祖誕生地,寺院眾多,值得一看,但也僅僅只是去往博卡拉的中轉地,計劃一兩天也應該夠綽綽有餘了但讓我有違初衷的是
  • 拘娑羅國淨飯王宮生處寶塔——佛陀降生地藍毗尼
    拘娑羅國藍毗尼是釋迦牟尼的誕生地,位於今尼泊爾南部特萊平原上,即靠近印度邊境的小鎮羅美德上,距離加德滿都約360公裡,屬熱帶氣候,年最高氣溫達50攝氏度左右。藍毗尼原是天臂城善覺長者妻子的名字,因為善覺長者在這裡為其妻建造了一座別墅花園而得名。
  • 尼泊爾藍毗尼:佛陀的故鄉
    尼泊爾藍毗尼 尼泊爾藍毗尼:被譽為「佛祖的故鄉」,釋迦牟尼佛就誕生在藍毗尼園的娑羅雙樹下。1600多年前,尼泊爾高僧佛陀跋陀羅三藏從這裡遠赴中國譯經弘法長達21年。重要史跡有藍毗尼花園、阿育王石柱等。相傳在公元前520年左右,釋迦牟尼曾率領弟子在尼泊爾谷地傳播佛法。公元前265年,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曾帶他的女兒恰魯瑪蒂到藍毗尼園朝拜,並樹立「尼加裡瓦」石柱,並在帕坦城修建了「畢波羅瓦」佛塔。他把女兒嫁給了當地王族中一個名叫提婆波羅的人。恰魯瑪蒂在尼泊爾修建了一座以她自己名字命名的寺院。此外,還派印度僧人末示摩和迦薩帕嘎陀等人去尼泊爾宣傳佛法。
  • 邱承彬遊記:尼泊爾藍毗尼中華寺奇觀二
    尼泊爾中華寺是中國響應由聯合國開發署、教科文組織、尼泊爾王國政府組建的藍毗尼開發委員會和世界佛教聯誼會的邀請而建立的,是中國有史以來在國外的第一座正式寺院,藍毗尼為佛祖降生聖地。藍毗尼又叫藍毗尼園、藍毗尼花園等,位於今尼泊爾西南部的魯潘德希縣境內,距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約360公裡,距離印度邊境約8公裡,是善覺王(據說是佛陀的外公或說是舅舅兼嶽父)為其夫人在藍毗尼建造的花園。尼泊爾藍毗尼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誕生地,它與中國五臺山、印度鹿野苑、印度菩提伽耶、印度拘屍那迦並稱世界五大佛教聖地。
  • 尼泊爾藍毗尼旅遊攻略
    藍毗尼,佛祖釋迦牟尼的誕生地,梵文的意思居然是「可愛」,藍毗尼位於尼泊爾南部,離印度只有20公裡,而離首都加德滿都則有280公裡。藍毗尼是如同麥加、耶路撒冷的著名佛教聖地,藍毗尼有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中國唐玄奘西行取經時經過這裡,並且看見了阿育王柱,並記錄在《大唐西域記》。
  • 佛陀誕生地的中國寺院—尼泊爾藍毗尼中華寺(組圖)
    佛誕生地的中國寺院—中華寺中華寺住持  釋 懷 善 中國佛教協會在尼泊爾藍毗尼佛祖降生聖地建造了一座「中華寺」。這個時侯,佛法的光彩亦被人們所領納,藍毗尼佛的曙光逐漸被人們重新體會和確認。1896年,尼泊爾西部城鎮的官員克哈德卡和德國著名考古學家費約赫爾發現了阿育王石柱,並根據《大唐西域記》的所載反覆多次進行考察核實和發掘,證實了藍毗尼的地點。1899年又經印度考古學家木克赫約基對藍毗尼作了進一步的考古和發掘,又發現了不少孔雀王朝、貴霜王朝、笈王朝時期的遺物。
  • 釋迦牟尼的誕生地,玄奘也曾來這禮佛求法
    佛教誕生距今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印度一直以來就是一個「佛教聖地」,雖然現在由於種種原因,印度的佛教發展已經有些衰落,但是那裡依舊是追溯佛教最重要的一個地方,那裡依然保留著佛教四大聖地:藍毗尼、菩提伽耶、鹿野苑和拘屍那羅,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佛教四大聖地之一,也是釋迦牟尼誕生的地方
  • 在尼泊爾藍毗尼,看看佛陀母親「摩耶夫人」洗澡的地方,太激動了
    ,內有溫泉浴池,因釋迦牟尼佛誕生於此,成為佛教最重要的聖地之一。249年的敕文:「天愛善見王即位二十年,因釋迦牟尼佛誕生是地,親來敬禮。是為世尊誕生地,故免藍毗尼村之一切租稅,以示惠澤。」現今豎立在摩耶夫人祠(MAYA DEVITEMPLE)西側的阿育王石柱殘部,通高7.79米,直徑45釐米。
  • 藍毗尼的前世今生
    如今的藍毗尼,作為佛祖釋迦牟尼的誕生地,正在逐漸成為全世界佛教徒心之嚮往的朝聖聖地。然而,這個對佛教有著重大意義的地方,卻並不如你想像中在歷史上一直處於重要地位。直到1896年,一位德國的考古學家在藍毗尼挖掘發現了阿育王柱,有力地證明了藍毗尼是佛祖釋迦牟尼誕生地,這裡才開始作為佛教聖地漸為人知。
  • 你為什麼去藍毗尼
    旅行,大都是一次小的人生模擬,在你還不知道為什麼去藍毗尼,已經回來了。只有算上回來後的七年時間,才算是一次完整的旅行。其實,你拿到手上的日程安排裡並沒有藍毗尼這一站。 公元前625年5月,一個「月圓之日」,摩訶摩耶夫人按習俗回娘家生小孩,途經藍毗尼花園,感受到產前的陣痛。她在水塘中沐浴之後,上岸手扶無憂樹,順利地生下了小王子。當然,他現在還不是佛陀,只是個人類的小孩,以人類繁衍的自然方式降生,並將示現和你我一樣的、人人必將經歷的生老病死之苦。
  • 尼泊爾藍毗尼:佛教徒的朝聖大本營
    他們歷經艱險,從世界各地前往藍毗尼,只為心中的信仰,只為在那棵見證佛陀誕生的娑羅雙樹下,澆注一壺靈泉……釋迦牟尼誕生地  藍毗尼之所以世界聞名,與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息息相關。相傳在公元前623年,釋迦牟尼就是在藍毗尼誕生的。
  • 重慶南川金佛山金佛寺藍毗尼迎請燃燈古佛開光法會圓滿
    凌晨4點代表團成員首先前往中華寺大雄寶殿早課普佛,而後端請佛像及舍利塔前往藍毗尼聖園菩提樹下,來自世界各地的高僧大德也共同參加了此次殊勝的法會。儀式開始道先來自尼泊爾的嘉賓BHIKKHU maitri mahathera, chairman INTERNATIONAL buddhist societyiman singh manager Ldt. metteyya metta schiol等嘉賓分別發言表示歡迎來自中國重慶金佛山金佛寺的法師居士來到釋迦牟尼佛出生地迎請佛像及舍利塔,此次活動非常殊勝圓滿,也希望以後中尼兩國的佛教交流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