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真的超級好,心情都變得明媚起來,超級開心!上午和朋友們相約一起前往沙家浜景區,漫步在沙家浜景區內,春風拂面,陽光灑在身上暖洋洋的,一掃前段時間的陰霾。
就在我們準備打道回府的時候,「春來茶館」的名字映入了我的眼帘。「春來茶館」這個詞還是小時候看電視劇《沙家浜》裡知道的,那時候只是阿慶嫂這個人物吸引住了,一直以為春來茶館已經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其實,春來茶館的歷史已經非常久遠了,早在明朝時期,春來茶館就已經十分普遍了。抗日戰爭時期,在沙家浜就有大大小小34家茶館,為新四軍作為掩護,聯絡接頭,傳遞情報,其中有許多家都曾經是我們地下黨的交通站。
「春來茶館」作為許多歷史事件甚至歷史時代的一個代名詞,出現在小說裡、電視劇裡、戲劇中,逐漸被大家熟知。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沙家浜景區的不斷開發,春來茶館也已經發展到了第四代,茶館的設施越來越現代化,樓也一層一層越來越高,但作為春來茶館所承載的精神財富和豐富內涵從未改變過。
我們今天去的春來茶館,就是阿慶嫂的那個春來茶館,在茶館前還特別設立了當時阿慶嫂機智對敵的場面,還原了當年的情景,也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回顧歷史。踏入茶館之內,古樸的八仙桌,瞬間仿佛穿越到了阿慶嫂的年代,耳邊是阿慶嫂熱情的招呼聲。
其實沙家浜人都極愛喝茶,在舊時,沙家浜人喝茶就愛去茶館,而且他們的煮茶工具也非常有意思,其中最為多見的就是七星灶。所謂七星灶,一個爐膛有多個眼,至於是不是七個,很難說,但是一般這些眼都遵循由小到大的原則。一次可以加熱大量東西,既節省原料,又提高工作效率。現在來沙家浜,便還能再春來茶館看到這七星灶,爐火正旺。
倚著窗戶坐下,點上一杯熱茶,花茶、春來茶、水果茶、蘆根茶,隨心而選。憑欄遠望,窗外的柳枝隨風而擺,湖面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發出鑽石般的璀璨光芒。偶爾的微風,輕輕拂過臉頰,就如同清風在打招呼般,輕抿一口茶水,甘香的味道在口中蔓延,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茶香。
耳邊是傳統的蘇式評彈,琵琶聲嘈嘈切切,平仄婉轉,如黃鸝出岫,宛轉悠揚,就如同這江南水鄉的女子一般,溫軟纏綿,甚是迷人。
在這一瞬間,似乎懂得了為什麼沙家浜人喜歡喝茶,不僅是因為茶香,更是因為這一刻的寧靜,可以與自己對話,與前人對話。
一杯清茶,一曲評彈,氤氳的水氣中蘊含著江南水鄉的恬適。江南就是這樣一個神秘的地方,無需多言,來了便能感受到喧囂不再,耳邊是吳儂軟語的溫潤,所見是煙雨朦朧,還有那江南女子的嬉笑聲,觀景、品茗、聽曲,悠然而閒適。
若是得空了,不妨來沙家浜的春來茶館坐坐,拋開煩惱,就聽聽那些年的人和那些年的事兒,就像阿慶嫂說過的,「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來的都是客,全憑嘴一張;相逢開口笑,過後不思量。」再過過那賽過神仙的江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