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的三個「春來茶館」

2020-12-16 上觀

每個到沙家浜旅遊的人,可能都想看一看春來茶館,品一品阿慶嫂的新茶,聽一聽三個人的對唱。而我最近去了發現,這裡竟然有三個春來茶館,分別屬於三個時代。

 

第一代春來茶館是歷史上遺存的茶館,地點在紅石村南幾百米外的水道邊。相傳在抗日戰爭時期,常熟蘆蕩區有十多家茶館。其中的幾家,都曾成為地下黨的交通站。後來創作小說《蘆蕩火種》和京劇《沙家浜》時,就以橫涇鎮紅石村南的一家茶館為原型,並匯集三個人物原型的事跡,塑造了阿慶嫂機智勇敢的交通員形象。而這第一代春來茶館,卻不在旅遊景區的主幹道上,導遊也不帶你去。要想看,只能在返回途中,自己繞很遠的路。

 

第二代春來茶館是拍電視劇的茶館。地點在橫涇鎮上。2006年拍攝的電視劇《沙家浜》,由陳道明、許晴、任程偉、劉金山等主演。現在這家茶館中,還懸掛著陳道明和徐晴的大幅劇照。我剛走進去,三個穿著打扮頗像阿慶嫂的人就都迎上來,笑著問我喝什麼茶。我接過茶單一看,綠毫、白茶、碧螺春,都是25元一杯。於是點了一杯綠毫,一邊喝,一邊聽三個「阿慶嫂」講當地的故事。

 

第三代春來茶館是新建的茶館,地點在紅石村。也是我們進入景區之後,第一個看到的春來茶館。有些人不知道,所以驚呼:「哇,阿慶嫂的春來茶館!」導遊微微一笑:「這是為了方便遊客喝茶,新建的一家茶館。」紅石村這個地方不錯,前邊是寬闊的水面,櫓聲咿呀,葦葉青青。後邊是茂密的蘆蕩,荷塘小溪,水路縱橫。村裡的房子,則清一色是明清建築。既有水鄉的寧靜,又有獨特的風情。

三個春來茶館,一個是歷史的,一個是文化的,一個是商業的。不知不覺,就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記錄了過去的變遷,也反映了時代的特色。想一想,現在全國幾乎每個景區,走的都是這樣一種開發之路。

 

歷史是根,必須尋根、保根、存根。只有根深,才能葉茂。文化是幹,一棵樹的樹幹,決定了這棵樹伸展的規模和影響的範圍。經營是葉,不僅會吸收陽光、吸收水分,還可以隨風起舞,遇雨輕吟,報春、遮陽,吸引更多的眼神。

 

大凡人流如織的旅遊景區,都具備這樣幾個基本條件。首先是有風景,不管是自然風景還是人文風景,一定要獨到、奇特、深厚、好看。其次要有文化、有故事。為什麼那麼多人都來看常熟這片蘆葦蕩?就是因為這裡有一個郭建光、阿慶嫂、胡傳魁和刁德一的故事。同樣,嶽陽樓如果沒有範仲淹的記,滕王閣如果沒有王勃的序,黃鶴樓如果沒有崔灝和李白的詩,就不可能引起一代又一代人追訪的興致。再就是要有熱情周到的服務,就像阿慶嫂一樣,「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來的都是客,全憑嘴一張;相逢開口笑,過後不思量」。

 

但現在很多的旅遊景區,也存在著開發過濫的現象。比如這三個春來茶館,就很容易讓人摸不著頭腦。還有一大溜「阿慶嫂酒店」「阿慶嫂飯莊」「阿慶嫂賓館」「阿慶嫂禮品店」等,讓人搞不清,這裡到底有多少個阿慶嫂。

 

這就需要我們每個旅遊者在出行之前,就定個「小目標」。對什麼有興趣,就奔著什麼去。如果是純休閒,也可信馬由韁。但最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東西,一定要看。如果去了沙家浜而沒有看到真正的春來茶館,可會後悔喲!

 

(本文組稿、編輯朱蕊)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笪曦

相關焦點

  • 沙家浜裡靜聽蘆蕩濤聲|水鄉|蘆葦|春來茶館|江南|常熟沙家浜|紅石...
    上了一定年紀的人應該不會忘記特殊歷史時期賦予了「沙家浜」這個普通江南小鎮特殊的人文價值。迎著蘆葉尖上冉冉升起的朝陽,聽到耳畔沙沙的蘆蕩濤聲,興致起,扯開嗓門,大唱了一段郭建光的西皮流水:朝霞啊,映在哎陽澄湖上。蘆花啊,稻穀烏香……江蘇常熟沙家浜旅遊風景區,依在明媚秀麗的陽澄湖畔。
  • 去沙家浜春來茶館品茶,去蘆葦蕩看「智鬥」故事
    知道沙家浜名字,還是很小的時候。「朝霞映在陽澄湖上,蘆花放稻穀香岸柳成行」,那是張口就來的詞兒。對如今稱為「現代京劇」的樣板戲,我們這代人豈止是「耳熟能詳」?集全國編劇、導演、詞曲家、京劇界最著名的角兒等精英創作、改變的《紅燈記》、《沙家浜》和《智取威虎山》等八個現代京劇,不但裡面的經典唱段可以隨便哼幾句,一些有趣的臺詞,也深存於記憶之中,永難忘記。
  • 春來茶館、蘆葦蕩裡唱響《蘆蕩火種》,沙家浜實景演繹滬劇紅色經典
    春來茶館、蘆葦蕩裡唱響《蘆蕩火種》,沙家浜實景演繹滬劇紅色經典 2020-07-03 14: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尋找江南舊時光,阿慶嫂的春來茶館就在這裡!
    上午和朋友們相約一起前往沙家浜景區,漫步在沙家浜景區內,春風拂面,陽光灑在身上暖洋洋的,一掃前段時間的陰霾。就在我們準備打道回府的時候,「春來茶館」的名字映入了我的眼帘。「春來茶館」這個詞還是小時候看電視劇《沙家浜》裡知道的,那時候只是阿慶嫂這個人物吸引住了,一直以為春來茶館已經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 感受紅色旅遊:情系沙家浜
    京劇《沙家浜》劇照沙家浜風景區一瞥春來碧水綠,蘆接藍天,魚歡鳥唱;秋到金谷白,玉鋪沃土,花放稻香。沙家浜歸來,禁不住又一次把玩這副抄自沙家浜風景區的楹聯。地處江蘇省常熟市水鄉澤國一隅的沙家浜,蜚聲遐邇,當然是因了那部幾易其名的經典戲劇的緣故。最先是作家崔左夫依據一首傳唱已久的抗日歌曲《你是遊擊兵團》而演繹成沙家浜的故事,並由文牧定名為《蘆蕩火種》。1964年,滬劇《蘆蕩火種》進京獻演,導致劇作家汪曾祺等人奉命將其改為同名京劇,給毛主席等國家領導人觀看,才有了後來遵照毛主席的建議,以《沙家浜》為京劇重新命名的故事。
  • 今天,蘆葦蕩邊唱「蘆蕩火種」,沙家浜響起上海滬劇院紅色經典之聲
    上海滬劇院院長茅善玉邊說,邊攙扶年近九旬的上海新四軍「沙家浜」部隊歷史研究會會長劉石安走進春來茶館。7月1日,上海滬劇院經典《蘆蕩火種》在故事原型誕生地沙家浜進行沉浸式實景演出,「擺出八仙桌,招待十六方,砌起七星爐,全靠嘴一張……」《蘆蕩火種》經典唱段「智鬥」在春來茶館響起,吸引不少遊客駐足。
  • 沒來過沙家浜,等於沒來過常熟。秋風起,蟹腳癢,品蟹正當時
    也許很多人沒有聽說過常熟,但一定聽過「沙家浜」這三個字。沙家浜風景區離常熟市區十餘公裡,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家5A級旅遊區、華東地區最大的生態溼地之一。春來茶館看看以前的「七星灶」,想像著曾經的茶館,人來人去,都來不及燒開水。勤勞智慧的人兒,才發明了這同時可以燒七個茶壺的灶臺。在春來茶館喝上一杯綠茶,推開木窗,讓滿目的蘆葦也聞一聞茶香。
  • 遊常熟沙家浜:壘起了七星灶,銅壺煮三江
    到常熟市,遊沙家浜風景區,沙家浜蘆葦蕩風景區位於常熟市南郊,陽澄湖北側,因京劇樣板戲《沙家浜》而出名,電視劇《沙家浜》也在此拍攝,現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溼地公園。進景區後沿溼地公園的遊道一直走到橫涇老街,橫涇老街是個影視基地,是為拍攝電視劇《沙家浜》而復原的沙家浜古鎮,古鎮內有酒坊、染坊、竹器鋪、繡房、鐵匠鋪、織坊等,還有劇中刁德一的刁宅大院(忠義救國軍第五軍司令部)。
  • 遊常熟沙家浜:壘起了七星灶,銅壺煮三江
    到常熟市,遊沙家浜風景區,沙家浜蘆葦蕩風景區位於常熟市南郊,陽澄湖北側,因京劇樣板戲《沙家浜》而出名,電視劇《沙家浜》也在此拍攝,現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溼地公園。進景區後沿溼地公園的遊道一直走到橫涇老街,橫涇老街是個影視基地,是為拍攝電視劇《沙家浜》而復原的沙家浜古鎮,古鎮內有酒坊、染坊、竹器鋪、繡房、鐵匠鋪、織坊等,還有劇中刁德一的刁宅大院
  • 沙家浜京劇,是否還知道有個同名景區,是否了解阿慶嫂其人
    不到沙家浜,或許你根本無法了解當時與敵人鬥爭的艱苦,也不知道阿慶嫂流傳下來的英勇事跡。問題來了,沙家浜景區位置在哪?有哪些好玩景點?劇本中的阿慶嫂是否真有其人?回答這些問題,請和我一起去沙家浜景區,一探究竟。
  • 從舞臺上的《沙家浜》走到實景中的「沙家浜」,感慨萬千
    」的時候,特意把京劇《沙家浜》看了一遍。 樣板戲中,阿慶嫂的地位無疑被極大的誇大,一個開茶館的女人,可以在草頭王的婚禮上被委以重任,這種可能的真實性,比對一下現實,不得不讓人感到懷疑。 所以,樣板戲最終定型本裡,削弱了阿慶嫂的「裡應」的重要性,而突出了郭建光帶隊的隊伍「外合」打進沙家浜的必要性。樣板戲裡,直接忽略了胡傳魁結婚的場景,被推到了後景。
  • 尋找東來茶館的老闆
    勝利日大閱兵喚醒了潛藏國民心靈深處的英雄情結,越來越多的熱心尋訪者相信,一定能找到那個湮沒在歷史煙塵中的東來茶館老闆的痕跡。畢竟,每個為挽救民族危亡作出過貢獻的人,都應當為歷史所銘記。 神秘的東來茶館 在蘇南縱橫數十裡的陽澄湖,18個涇、36個浜、72個滃,還有難以計數的蕩,臨水傍村處時見溫馨可人的茶館。
  • 沙家浜,「龍」出沒請注意
    金秋時節的沙家浜,丹桂飄香、蘆花飄揚、白鷺翱翔……鮮美的大閘蟹爬上餐桌,爊貨、餈團、鮮肉餛飩等各色小吃……沙家浜最美的季節已經到來!有「龍」出沒~~▼「華僑城·沙家浜時光小鎮杯」第十二屆長三角城市龍舟賽邀請賽將在沙家浜風景區舉行。
  • 煙雨江南沙家浜,紅色經典蘆葦蕩
    沙家浜景區位於江蘇省蘇州常熟市沙家浜鎮,距離上海市1個半小時車程,交通便利,是上海周邊遊玩比較綜合的景區,適合各個年齡段的遊客。江南水鄉是我從小的一個夢,依水而建的亭閣小築、三三兩兩的漁船、水墨色的煙雨江南,無不讓人著迷。
  • 沙家浜旅遊度假區
    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最初創於1971年,當時稱「沙家浜革命傳統陳列室」。2001年遷建到沙家浜景區,更名為「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隨著館藏資料、革命文物的不斷豐富, 景區於2006年投資3000多萬擴建了新館。新館佔地64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4492平方米,布館面積2400平方米,其中平面展示區1800平方米,聲光電展示區600平方米。
  • 江蘇常熟:沙家浜七星灶裡的水鄉文化
    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現代京劇《沙家浜》讓「春來茶館」名聞天下。在江蘇常熟,當地人孵茶館成風,一杯清茗在手,談天說地,悠哉樂哉。與茶館關係密切的老虎灶,雅名叫「七星灶」,其出處難於考證,是指七個眼的爐灶還是七隻水缸也尚無定論。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在舊時的小縣城,凡是茶館裡必定有老虎灶。
  • 沙家浜隱藏玩法get,「智鬥」之外的沙家浜
    怎麼去:1、上海到沙家浜,自駕是最方便的,1個多小時就能到達。2、7月1日,通滬鐵路即將通,常熟站到上海虹橋,只需40分鐘。也可以綠色出行,乘坐高鐵到常熟南下,然後轉乘公交到達。所以帶孩子來這觀鳥,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 攻略 | 常熟沙家浜·虞山尚湖旅遊區
    村內設有沙家浜史料館、老人與船——古船館、水鄉農具館,酣暢淋漓地再現了沙家浜的民俗風情。「春來茶館」也坐落其間,「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倚窗落座,邊品茗邊欣賞戲臺上表演的京劇《沙家浜》片段和舞龍、舞獅等民俗風情表演,另有一番情趣。
  • 從一首歌到紅遍全國一齣戲 憶《沙家浜》臺前幕後 圖
    一首戰歌 蘆葦蕩裡的「火種」「陽澄湖畔,虞山之麓,三九年的寒冬,三十六個傷兵病員,高舉共產黨的旗幟,在暗影籠罩的魚米之鄉,流著血啊流著汗……你的威名震撼了江南,你的鋼刀刺破了敵人的心房……」63歲的沙家浜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秘書長徐耀良張口就來的這段歌曲名叫《你是遊擊兵團》。「要說《沙家浜》,一切還得從這首歌說起啊。」徐耀良說。
  • 沙家浜看中國紅色旅遊
    沙家浜景區一瞥  一部京劇《沙家浜》,早就讓江蘇常熟市的沙家浜名揚海內外。  7月1日早上7時30分,沙家浜景區大門一開,一個個旅遊團及大批散客便蜂湧而至。郭建光、阿慶嫂這些文藝作品中膾炙人口的人物,生活原型是誰?是遊客最想解開的「謎」。導遊把人們帶進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指著一幅幅老照片講解道,1939年10月,葉飛、譚震林等新四軍領導人,  派出部隊從大茅山挺進陽澄湖一帶,成立「江南抗日義勇軍東路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