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確幸還是大悲哀? 臺灣地區22K窮忙族不必繳稅

2020-12-12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41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低薪情況普遍,許多上班族領22K(月薪新臺幣22000元),生活過得吃緊,遑論存錢或投資;更因年所得太低,連所得稅都不用繳,不知該說是「小確幸」,還是「大悲哀」。

據報導,5月就是報稅季,原則上,有收入的臺灣民眾皆有繳稅義務,但臺灣「財政部」為簡化稽徵程序,去年所得未超過免稅額加上標準扣除額金額的民眾,可免申報綜所稅;若是受薪階級,則可加上薪資特別扣除額的額度。

至於今年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與薪資扣除額的標準,與上一年度綜所稅申報時相同,依然分別是85000元(新臺幣,下同)、9萬元與128000元。換言之,上班族只要年所得在303000元以下,就可以免申報所得稅;若有扶養親屬,免申報門檻可再拉高。

因此,月領22K的上班族,由於年所得不滿303000元,一毛綜所稅都不用繳;此情況看似令人羨慕,但其實是對臺灣低薪現況的一種諷刺。

根據「財政部」解釋,免稅額是對個人基本生活費用的減除,一般扣除額是對家庭必要開銷的減除,特別扣除額則是產生所得的必要花費及家庭其他特殊需求的減除,因此會根據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漲幅進行調整。

以此觀之,22K上班族所領到的年薪,顯然低於「財政部」所認定個人基本生活與家庭必要開銷的總和,已經落入「工作貧窮(Working poor)」;即使有工作,所獲得的收入也難以支撐個人生活所需。

在日前「大法官」745號釋憲文出爐後,「財政部」擬將薪資特別扣除額調高,並研議薪資所得可供列舉扣除項目,免申報門檻將提高,但與低薪族群年所得間的差距也將再度拉大,低薪族群完全無法享受減稅利益,這凸顯臺灣長期以來的低薪情況,是臺當局應優先思考解決的問題。

 

責任編輯:張暉

相關焦點

  • 福爾摩沙島上的「小確幸」風
    親愛的小夥伴, 在閱讀之前, 不要忘記點擊上方藍色字體"FashionMargin"關注公眾號哦福爾摩沙島上的「小確幸」風 手機裡剛好放著徐佳瑩的《在旅行的路上》,歌中說到臺灣是個熱情的地方,而我的留學之路距這首機場之歌的創作也剛好兩年,無限的回憶也從這個擁有美麗名字
  • 在臺灣感受"小確幸"--臺灣頻道--人民網
    原標題:在臺灣感受"小確幸"  一年要放116天假,媒體直呼"小確幸";信義商圈裡乾脆開一家「曉確幸」的咖啡屋。在臺灣,「小確幸」一一小而確實的幸福,看得見,摸得著。   一 計程車司機的「小確幸」   上計程車,報出目的地,司機轉過頭來笑著問:是要去吃母親節大餐呀?
  • 臺灣幸福感第33,聯合國給「小確幸」背書?
    所以現在薪資凍漲物價漲,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的年輕世代,只能退守到「小確幸」。微小而確定的幸福,小確幸從日本吹到臺灣,掀起了「大志向」 v.s. 「小確幸」的反思與論戰。50後、60後的中老年人如郭臺銘,批評年輕人風靡小確幸的現象,說白了就是不知長進,缺乏企圖心,整個社會若都追求小確幸,將造成經濟的大倒退。
  • 沒有了大陸,臺灣哪有什麼「小確幸」!
    根據臺灣ETtoday新聞雲2月5日至10日民調「是否認同口罩禁止出口的措施」,有81.8%表示支持(包含62.5%非常支持,19.3%還算支持),有8.8%的人不太支持,5.6%非常不支持,3.8%不知道或沒意見。也就是說,八成以上的臺灣民眾是支持臺當局不向大陸援助口罩的(雖然大陸也不需要臺灣那點口罩)!
  • 臺灣大學名譽教授:臺灣的小確幸離不開大陸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9月26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參訪團返臺後,於近日舉行了座談會,探討的主題是「臺灣的出路在哪裡」。臺灣大學政治系名譽教授張麟徵便是參訪團的一員,在座談會上,她對於兩岸關係的發展提出很多自己的觀點。
  • 「小確幸」大可有鴻鵠之志
    臺灣「考試院長」關中日前出書,對社會、尤其當局施政以「小確幸」自滿現象相當不以為然,他甚至用了「非常反感、憤怒和不屑」強烈字眼形容他的感受,可見其憂心之深、期許之切。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其實,「關老爺」過慮了。
  • 記者手記:臺灣人的「小確幸」與大視野
    新華社臺北11月22日電 題:記者手記:臺灣人的「小確幸」與大視野  新華社記者 趙丹平 劉剛 張鍾凱  在臺灣駐點,每天一打開電視,各種新聞信息撲面而來。大到「獵雷艦」造艦撥款疑雲越說越不清楚、政黨圍繞「勞基法」修正案審議在立法機構吵架,小到街頭鬥毆、便利店偷竊、捷運車廂發飆……島內各家新聞臺滾動播放,輪番轟炸。一天下來,吵得頭暈腦脹。  同一時間段裡,國際上、對岸大陸發生的大事,諸如美國總統訪華、大陸「雙11」網購潮、峴港APEC會議、辛巴威政局等,電視臺少有報導,基本是「點到為止」。
  • 「小確幸」壓力山大 臺灣「悶世代」何去何從?
    為何「小確幸」壓力山大?  嗨,那些「悶世代」的臺灣年輕人  本報記者 任成琦  年輕人是一個時代的象徵,也是一個地區經濟成長與社會進步的動力。近些年在臺灣,青年群體卻被稱為「悶世代」。  代際差異  「悶世代」,可以看做近年流行的「小確幸」一詞的反語。  「小確幸」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發明的詞彙。在臺灣一般對「小確幸」的理解是:安於現狀,儘量享受能得到的微小而確定的幸福。說白了,就是生平無大志,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快樂便好。這頗為契合島內年輕人的心態。
  • 臺灣小確幸發威 聖誕夜五星飯店全爆滿
    原標題:臺灣小確幸發威 聖誕夜五星飯店全爆滿(圖/《中國時報》郭吉銓攝)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地區經濟不景氣,今年餐飲業從母親節、端午節、父親節到中秋節,訂位狀況都不理想,甚至連七夕情人節訂位也稀稀落落。雖然大環境不景氣,但昨晚平安夜的聖誕大餐, 從北到南的五星級飯店與高級餐廳幾乎全部大爆滿。業者形容:「客人多到滿出來!」甚至最貴的侯布雄米其林餐廳,一人要價7568元(新臺幣,下同)的法式聖誕餐照樣大爆滿。
  • 從「臺灣小吃聖經」看如何製造「小確幸」
    原標題:從「臺灣小吃聖經」看如何製造「小確幸」籤到處便領到厚厚的合集一一"臺灣小吃聖經",書的腰封告訴記者,這是被譽為飲食文學教父的焦桐用「20年歲月淘選」的「30萬字給臺灣特色美食情書」。   小吃,是臺灣人舌尖上的「小確幸」。小吃,可以洋洋灑灑地寫出30萬字,套句俗話:也是醉了。
  • 香港人「瘋」臺灣:用「小確幸」消解都市壓力
    原標題:香港人「瘋」臺灣:用「小確幸」消解都市壓力    新華網香港4月18日電(記者劉歡 王小旎)逃離以「快」聞名的亞洲都會,去臺灣放鬆身心,享受悠閒自在的時光,用那些「微小而確實的幸福」(小確幸),消解都市壓力,是許多香港人在復活節假期的出遊選擇。
  • 街心公園 家門口的「小確幸」(說臺灣)
    圖為臺灣小朋友們在街心公園嬉戲。莊宗達攝「媽媽,我今天還要去蕩鞦韆,真的是太好玩了!」話音剛落,6歲的梓萱已經穿好鞋子,在家門口等媽媽一起出門了。公園裡既有滑梯、鞦韆、迷你攀巖等遊樂設施,讓小朋友們可以嬉戲;也設計有環形步道、成人單槓、座椅等,方便成年人們的休憩、社交、運動。有趣的是,梓萱的小夥伴婧怡,也喜歡在晚飯後去家附近的街心公園玩耍。婧怡的家住在臺北市士林區,不遠處有一座前港公園。這座公園最吸引小朋們的,是一個叫「天空樹遊戲組」的遊樂設施。這個遊樂設施長得像參天大樹,正好與公園的老樹交相輝映。
  • 從「臺灣小吃聖經」看如何製造「小確幸」(圖)
    從「臺灣小吃聖經」看如何製造「小確幸」(圖) 2015-06-03 11:00:28籤到處便領到厚厚的合集一一"臺灣小吃聖經",書的腰封告訴記者,這是被譽為飲食文學教父的焦桐用「20年歲月淘選」的「30萬字給臺灣特色美食情書」。  小吃,是臺灣人舌尖上的「小確幸」。小吃,可以洋洋灑灑地寫出30萬字,套句俗話:也是醉了。
  • 臺灣小確幸發威 聖誕夜五星飯店全爆滿(圖)
    臺灣小確幸發威 聖誕夜五星飯店全爆滿(圖) 2015-12-25 10:39:30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文蕾 2015年12月25日 10:39 來源:中國臺灣網
  • 小確幸cafe 施展幸福魔法的溫馨咖啡店
    ,寫滿了來此用餐的客人們對小確幸cafe的喜愛與感謝。   中新網3月25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小確幸」這個詞相信大家應該不陌生,出自知名作家村上春樹《尋找漩渦貓的方法》,意指「微小但確切的幸福」。  位於臺北市天母廣場旁的小確幸cafe,招牌上正寫著「給我一個小幸福,我就可以面對全宇宙」,如此簡單的一句話,不知道為什麼卻充滿力量。
  • 我是小確幸
    我是小確幸我是小確幸。村上春樹的小確幸是一種幸福與滿足。百度引申的小確幸是這樣一些東西:摸摸口袋,發現居然有錢;電話響了,拿起話筒發現是剛才想念的人;你打算買的東西恰好降價了;排隊時,你所在的隊動得最快;自己一直想買的東西,但是很貴,一天你偶然的在小攤便宜的買到了……它們是生活中小小的幸運與快樂,是流淌在生活的每個瞬間且稍縱即逝的美好,是內心的寬容與滿足,是對人生的感恩和珍惜。當我們逐一將這些「小確幸」拾起的時候,也就找到了最簡單的快樂與幸福。
  • 「小確幸」是什麼意思? 「小確幸」發展經歷了解一下
    「小確幸」是什麼意思? 「小確幸」發展經歷了解一下時間:2019-04-22 15:11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確幸是什麼意思? 小確幸發展經歷了解一下 2015年有一首歌開始火遍大江南北我聽見雨滴落在輕輕草地,我聽見遠方下課鐘聲響起...
  • 連勝文推「小確幸」政策:聖誕節放假拼觀光
    華夏經緯網7月1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國民黨臺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昨重申「小確幸」政策,希望爭取聖誕節放假,與跨年發展成臺灣地區重要的觀光購物季。他表示,「我少數小確幸政策,就是希望聖誕節可以放假」,話才說完,臺下掌聲就響起,連接著說,大家都比較喜歡「小確幸」。
  • 大陸與臺灣的對比,只是「大發展與小確幸」這麼簡單嗎?
    且依近年的趨勢來看,大概將要落在一種「小確幸的臺灣與大發展的大陸」這個對比鮮明、用詞還略顯文藝的二元框架中。深入人心的「大發展與小確幸」能被填進這個架構中的故事實在數不勝數。關心兩岸的大家估計都能信手拈來,大體上無非就是,「臺灣經濟現在不行啦,但生活呢,還是不錯。」
  • 將小確幸用到極致的臺灣,原來廣告也可以如此好看
    臺灣人口中的"小確幸",原本是出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說的是生活中"微小但確切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