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珠海兩特區再攜手:騰訊、華為等深圳企業加快布局珠海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深圳、珠海兩特區再攜手:騰訊、華為等深圳企業加快布局珠海

8月26日,深圳和珠海將正式迎來特區成立40周年的重要時刻。

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近日在接受深圳市委機關報《深圳特區報》專訪時表示,要搶抓「雙區」建設機遇,全面推進深珠深度合作。

這並非兩大經濟特區首次釋放合作訊號。2019年10月,珠海就提出「要以珠海高新區為重點對接深圳,共同打造國際領先的城市發展新軸帶」的戰略部署。今年的珠海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謀劃建設深珠合作示範區」。深圳前海管理局則在5月發布《深珠(伶仃洋)通道前海銜接規劃研究》項目中標公示,明確了「深珠通道」深圳側的走向。

特區40年,深圳和珠海都面臨著「再出發」,對於珠海而言,深珠合作將為珠海經濟特區「二次創業」加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對於深圳而言,跨越珠江口西岸同樣是它謀求區域合作的新起點。

放在更大的空間範圍來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提高珠江西岸地區發展水平,促進東西兩岸協同發展。作為珠江東西兩岸的主要城市,深圳和珠海兩大經濟特區的合作,也將開啟珠江東西兩岸協同發展的新篇章。

深圳產業已向珠海外溢

儘管深珠兩地間的直線距離不到50公裡,但缺乏直接相連的陸路交通,駕車需要兩三個小時。對於兩地的居民而言,坐船是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

2019年4月,深圳機場碼頭至珠海九洲港海上客運航線開通,這也是繼深圳蛇口到珠海之後的第二條海上直通客運航線。

交通的受限,使得深珠兩地少有具體合作。但深中通道的建設以及深珠通道的規劃,為深珠乃至珠江東西兩岸的交流、合作打開了想像空間。珠海的唐家灣園區與深中通道落腳點僅有20公裡的距離,未來一旦深珠通道建成,從深圳南山區將直通珠海高新區,實現兩個國家級高新區的跨海相連。

深珠合作區初步設計的落地點,正是位於珠海高新區。珠海高新區管委會主任蘇虎近日對媒體表示,珠海高新區將在深珠合作上先走一步、走快一步,更大力度更深層次推動基礎設施聯通、科技創新融通、營商環境暢通。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助理鄭宇劼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珠江東西兩岸合作是大勢所趨,無論是從大灣區,再到深圳以及珠江西岸各市,各方對此都有共識。目前主要是珠海方面先提出來深珠合作示範區的設想,具體如何合作,還需要和深圳之間的進一步協調。

事實上,在交通連接更順暢的預期下,深圳的巨頭企業已經加快了布局珠海的步伐。2019年,騰訊和華為先後與珠海香洲區籤約,後者收穫了騰訊雲啟基地、華為在大灣區珠江西岸重要的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新中心。深圳獨角獸企業碳雲智能,也在2019年與珠海市政府籤訂了在生命科學及人工智慧領域的深度合作協議。

深珠兩地的合作基礎,在於產業外溢動力強勁的深圳有著空間拓展需求,經濟體量長期偏小的珠海則有著產業發展需求,並且憑藉著在科教資源、航空產業、鄰近澳門等方面的優勢,珠海能夠形成與深圳的有效互補。

在郭永航看來,作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珠海可充分利用土地開發強度不高、城市綜合成本較低、生態環境無可比擬等優勢,積極承接深圳產業資源外溢,為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為深圳增強對珠江西岸、粵西地區和大西南的引擎帶動作用提供更大支撐。

他表示,珠海要在空間、金融、人口人才等方面為深珠合作提供服務支撐。在產業園區建設、公共服務配套等方面預留空間,引導珠海土地、資源、人才向支持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傾斜。

珠海創新指標僅次於深圳

在珠江口西岸的「珠中江」城市組團中,珠海位列首位,它擁有廣東省三大自貿區之一的橫琴,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開通,珠海的戰略地位也進一步提升。

然而,珠海長期存在著經濟總量偏小、實體經濟偏弱、人口規模偏小的質疑。

從GDP總量來看,珠海2019年GDP為3436億元,相比於中山的3101億元和江門的3146億元,優勢並不明顯。再看人口規模,2019年底珠海全市僅202萬人,低於中山的338萬和江門的463萬,在珠三角九市中「墊底」。

但過去三年,珠海的人口增速表現強勁,自2017年起,常住人口分別增長了9.0萬、12.6萬和13.26萬。以人口增長的絕對值來衡量,珠海並不佔優,但增速亮眼,連續兩年,它的人口增速均超過了7%。

這離不開珠海的人才政策。2018年4月,珠海提出,人才連續工作10年可獲贈住房50%產權,其力度之大成為全國首創。今年7月,珠海再度放寬落戶條件,提出本科畢業五年內的人員來珠海,可實現先落戶後就業。

人口聚集力同時也對應著珠海出色的經濟增長表現。過去幾年間,珠海的GDP增速均位於珠三角前列甚至第一。2019年,珠海GDP對比上一年增加了521億元,名義增速高達17.9%。

這背後離不開創新驅動。在諸多創新指標上,珠海的表現在廣東省僅次於深圳。2018年,珠海研發經費支出佔GDP比重達2.8%,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為66.5件,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3.79%,三項指標均位居廣東省第二。

今年1月,廣東省統計局發布了一份《粵港澳大灣區工業經濟創新驅動發展研究》,研究顯示,從2013年到2018年,深圳和珠海的工業經濟創新驅動發展綜合指數在珠三角九市中均位列第一和第二,在企業研發人員情況發展指數、企業研發投入情況發展指數、企業研發產出情況發展指數幾個指標中,珠海的表現尤為突出。

深圳一位經濟觀察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評價,深圳稱得上是過去40年最成功的經濟特區,而如今的珠海正在慢慢走向成功。

郭永航在上述《深圳特區報》的採訪中透露,珠海計劃到2025年常住人口超過300萬、GDP超過6000億元;到2035年常住人口超過500萬、GDP向2萬億元邁進,為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作貢獻。

若珠海未來持續提升經濟體量和城市能級,深珠撬動的將是珠江口東西兩岸乃至香港、澳門之間的合作。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林江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珠海這幾年的發展很大程度上為深珠合作打下了基礎,假如未來在深圳的輻射帶動下,珠海的經濟實現進一步的崛起,進而與澳門加速對接,並且有效輻射粵西地區,相當於承接並擴充了深圳的影響力。

相關焦點

  • 黃金時代來臨,珠海或將成為下一個深圳
    珠海深圳無縫對接深圳鐵路樞紐總圖顯示,深珠城際跨海無縫連接珠海、深圳。以城際軌道的速度,未來深圳到珠海最快或只需30分鐘。前年11月15日,珠海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珠海市幹線路網規劃》,顯示深珠通道要來啦!
  • 鄧公數度支持的珠海,曾比深圳更網紅|特區四十年(一)
    【圖說:1981年,時任南海縣委書記梁廣大(前排左二)到「萬元戶」徐才家中賀富】剛剛和深圳一起被設立為特區的珠海,無疑需要有這樣氣魄的主政者。一事實上,分別位於珠江(西江即為它的支流)兩岸,隔伶仃洋(位於珠江口外)相望的深圳、珠海之所以在1980年8月26日同時成為特區,也在於國家正銳意打破「左」的誤區,進一步對外開放。
  • 惠州中山珠海都在喊:深圳快翻我的牌子!……
    特區40年,珠海的市委書記郭永航接受了深圳特區報的專訪。 「珠海將牢記黨中央創辦經濟特區的戰略意圖,緊密攜手深圳,搶抓「雙區(特區)」驅動重大機遇,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深珠合作,推動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開創改革開放新局面,續寫新時代嶄新篇章。」
  • 珠海將全面升級!深圳之後,輪到珠海身價暴漲了!
    粵澳金融產業合作,無疑將再迎跨越式發展,而橫琴的金融版圖,也更值得暢想。 截至目前,在橫琴註冊的澳門企業達到2219家,註冊的金融企業已有5000餘家。口岸交通樞紐採用立體布局,地面一層為長途客運站、城市公交樞紐站等。
  • 深圳將攜手珠海推進深珠通道規劃 未來有望30分鐘從前海直達珠海
    6月10日,珠海市九屆人大八次會議閉幕會上再度傳出深珠合作新消息,除「謀劃建設深珠合作示範區」首次被提及外,為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珠海市政府工作報告還明確提出,珠海將攜手深圳推進伶仃洋通道規劃。
  • 深圳!珠海!汕頭!廈門!
    同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馬俊生:2004年是中小板的開初,2009年是深圳創業板的開初,這15年以來的融資,佔了深圳市場總融資的90%以上,有了這樣一個資本的加持,企業的發展就會進入快車道。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中明確提到,先行示範區建設要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研究完善創業板發行上市、再融資和併購重組制度,創造條件推動註冊制改革。
  • 珠海汕頭失去四十年?大灣區需要團結的深珠汕|特區四十年(三)
    為了填肚子,以及保存,就先在船上燒一大鍋水,將魚裝在竹簍裡,然後一簍一簍放進煮熟,再撒上一層粗粒的海鹽。這樣就能保存較久。雖然做法簡單,但是配上普寧地區的豆醬,味道就很鮮美。所以,在相當長時間內,潮汕人都比深圳、珠海那些地方會吃,而且有錢。剛建特區的時候,幾個地方的經濟總量排名是汕頭第一,廈門第二,深圳第三,珠海第四。
  • 深圳廣州齊跌!珠海房價漲幅4000+/㎡!漲幅第一……
    就此計劃,香港房地產協會表示曾經向內地及香港特區政府討論過計劃,但是未有透露政府的意向。 關於桂山島: 桂山島地理位置優越,島嶼屬內地水域,處於珠江口正中,距香港、深圳、珠海、澳門皆不遠。
  • 珠海特區40年:「二次創業」再出發
    自此,一水之隔的澳門和珠海橫琴告別20年來的「兩地兩檢」模式,為粵澳合作、橫琴開發翻開新篇章。1980年8月26日,珠海經濟特區正式設立,面積6.81平方公裡。歷經40年的高速發展,從海濱漁村到花園城市,珠海特區正值「二次創業」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
  • 珠海近澳門深圳近香港,為何深圳382家上市公司,珠海僅37家
    文/第一影相   隨著港珠澳大橋的正式通車,珠海又一次進入了大眾的視野。大都知道珠海近些年來的發展一直不如與其毗鄰的深圳,兩者一個臨近香港,一個臨近澳門。並且,珠海是西江的出海口,地勢更為平坦,水資源更加豐富,內河航運更加便捷,相比於深圳應該有更好的發展才對,但是事實卻相反。
  • 深圳蛇口往返珠海橫琴航線開通
    昨日上午8點,伴隨著一聲悠揚的船笛聲,蛇口至橫琴首航客船從蛇口郵輪母港揚帆起航,100分鐘後順利到達珠海橫琴碼頭。這是深圳前海蛇口和珠海橫琴兩大自貿片區之間的首次通航,每天有8個高速客船往返兩地,海上航行途中將穿行港珠澳大橋。
  • 珠海將攜手深圳推進深珠通道規劃,未來30分鐘直達兩地
    為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珠海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珠海將攜手深圳推進伶仃洋通道規劃。而近期,深圳市前海管理局也發布了《深珠(伶仃洋)通道前海銜接規劃研究》的項目中標公示,明確了深圳側的走向,未來有望 30 分鐘從深圳前海直達珠海。過去珠江口東岸、西岸缺乏交通連接,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兩地的交流。深圳與珠海直線距離不到 50 公裡,但目前駕車則需要兩個多小時。
  • 廣東被嚴重低估城市,經濟不如佛山人均不如珠海,卻稱「小深圳」
    廣東省有著中國四大超一線城市之二的廣州與深圳,但是卻被人吐槽說最富的在廣東省最窮的也在廣東省,而確實除了珠三角廣東省的其他地區的經濟增長也是較為緩慢,今天就說說廣東被嚴重低估城市,經濟不如佛山人均不如珠海,卻稱「小深圳」。
  • 作為4個經濟特區之一,珠海為什麼一直發展不起來?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試辦出口特區。1980年5月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這也開創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格局。到如今,40年過去了,珠海為什麼一直發展不起來,當年的經濟特殊政策有效促進了特區經濟的繁榮高速發展,成績卓著,最成功的當然是一線城市深圳,從一個小漁村變成了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綜合經濟實力在中國排名第三。珠海則仍屬於二線城市。珠海為什麼一直發展不起來呢?
  • 珠海再出發 經濟特區如何「特」下去
    經過40年的發展,深圳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珠海也建成現代化花園式海濱城市。不同的是,在城市的能級量級與發展程度上,珠海與深圳早已不可同日而語。特區之「特」,在於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如今,站在經濟特區建立40年的新起點上,迎接下一個五年,珠海迎來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港珠澳大橋通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等千載難逢的疊加機遇,「二次創業」加快發展正當時。奔向「十四五」,珠海如何抓住機遇再出發?怎樣在新時代新徵程中「特」下去?要向先行一步的深圳學什麼?又要如何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 深珠(伶仃洋)通道規劃:未來有望30分鐘從深圳前海直達珠海
    與此同時,一條深圳和珠海正在緊鑼密鼓規劃的跨海通道,也引起廣泛關注。6月10日,珠海市九屆人大八次會議閉幕會上,除了提出「謀劃建設深珠合作示範區」外,珠海市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珠海將攜手深圳推進伶仃洋通道規劃。
  • 珠海往返深圳,新方式來了!今天正式開通
    今天,「迅隆11號」緩緩駛離橫琴客運碼頭,前往深圳蛇口,標誌著「橫琴-蛇口」航線正式開通!從今天起,珠海人去深圳,又多了一個新選擇。兩大自貿片區首次海上通航在今天之前,大家想去深圳,只能通過九洲港前往深圳蛇口,新航班開通之後,市民朋友可以從橫琴直達深圳啦!這也是珠海橫琴和深圳前海蛇口兩大自貿片區首次海上通航。
  • 四十年特區路,廈門、珠海、汕頭為什麼與深圳差距這麼大?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5次會議決定,批准國務院提出的決定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 頭和福建省廈門建立經濟特區。2019年四大特區的排名,則是基本反過來了,深圳GDP26927億元,排名全國第三;廈門GDP5995億元,排名全國第三十三;珠海GDP3436億元,排名全國第七十一;汕頭GDP2694億元,排名全國第一百位。為什麼只有深圳,走出了開掛的人生呢?其他三個城市雖然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問題出在哪兒呢?
  • 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永航:經濟特區再出發 攜手澳門...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東視察,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並特別提到『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充分說明總書記對珠海探索的肯定,這是巨大的鼓舞。」近日,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永航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珠海將從「改革開放再出發」中尋找時代答案,努力成為踐行新發展理念的排頭兵,努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點。同時,要把粵澳深度合作區作為牽引新時代珠海改革開放的龍頭,推動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行穩致遠。
  • 特區四十載:高端化產業項目在汕頭華僑試驗區落戶
    在《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發布一周年之際,深交所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證券交易所的一系列努力,正是深圳特區對標全球領先、不斷書寫「創新傳奇」的縮影。  8月18日,珠海橫琴口岸新旅檢區域正式開通,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新型通關查驗模式,通關時間從原來約半小時縮短為最快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