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美子的生活感悟。用心生活,用心感悟,如你有好的故事,好的感悟,可以分享。喜歡美子,歡迎分享和關注!
端午節快要到了,那麼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我想大家都知道,無非就是賽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
那麼端午節為什麼要在門前掛艾草呢?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端午節門前掛艾草的那些傳說。
一、艾草驅逐水怪
傳說在遠古時候,有一個水怪看中了一個地方,並想淹沒這塊地以此擴大自己的地盤。可是水怪的這種想法很快被天上的神仙知道了,神仙憐憫地上的百姓,為了讓這些百姓免遭此劫,於是神仙用艾草和菖蒲做成的寶劍與水怪決鬥。
最後經過幾天幾夜的決鬥後,神仙終於打敗了水怪。水怪跪地求饒說以後絕不侵犯神仙的子孫。於是神仙告誡水怪說只要是在牆上掛艾草和菖蒲的人家,那都是神仙的子孫。水怪記住了,並退回到水中。而神仙馬上想辦法告知那裡的百姓,讓他們在端午節那天,在門前插上艾草和菖蒲。
到端午節那天,那裡的老百姓早早就在自家門前掛上了艾草和菖蒲。當天色剛暗下來,水怪就乘著浪頭準奮偷襲那裡的百姓時,發現每家每戶的門前都掛有艾草和菖蒲。水怪想著自己對神仙的許諾,只好悻悻的回去了。
二、燕王掃北,婦人舍小保大,艾草護周全
河北民間風傳燕王殺人不眨眼,所到之地雞犬不寧,很多人對此傳聞信以為真。這一年,燕王來到保定府管轄的雄縣境內,看到一個婦人身上背著一個五六歲的大男孩,手上牽著一個二三歲的小男孩。婦人見到燕王連忙跪地求饒說:「大王,你要殺就殺我和這個孩子吧,請你放過我背上的孩子!」說完,婦人就把手上牽著的孩子推到燕王面前,自己則驚慌的護著背上孩子。
燕王對婦人的這種舉動感到奇怪,因為按常理說婦人背著小的,牽著大的才跑得快啊!於是燕王說:「我不殺他可以,但你要說出不殺他的理由。」
於是婦人似信非信,一字一淚的說:「這大的是我鄰居的孩子,他爹被抓去修城牆累死了,他媽在家也病死了,丟下這個可憐的獨苗,這小的是我親生的,萬一出了事,我要捨去小的保大的。」
燕王一聽,對這位婦人的高貴品質十分敬仰。於是和氣地說:「你愛鄰居的孩子,我愛天下的百姓,只要有愛心,怎會被殺呀?」說話間,見路旁長滿了艾苗,便伸手拔了兩棵遞到婦人手裡,並囑咐道:「只要窮苦百姓在門前插上這艾草,就不會遭殺害。」
這個婦人按照燕王的話做了,並將此話轉告給其他老百姓。一夜之間,千家萬戶的門旁都插上了艾草。第二天,正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燕王也打了一場大勝仗。人們為了紀念這一天,於是每年端午節都會在門旁插艾草,祈求天下太平。
雖然上面兩個故事都是傳說,可是人們還是相信艾草可以消災避難,永保太平,於是端午節門上掛艾草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