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端午節門旁掛艾草?關於它的傳說你又知道多少?

2020-12-21 美子的生活感悟

文 | 美子的生活感悟。用心生活,用心感悟,如你有好的故事,好的感悟,可以分享。喜歡美子,歡迎分享和關注!

端午節快要到了,那麼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我想大家都知道,無非就是賽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

那麼端午節為什麼要在門前掛艾草呢?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端午節門前掛艾草的那些傳說。

一、艾草驅逐水怪

傳說在遠古時候,有一個水怪看中了一個地方,並想淹沒這塊地以此擴大自己的地盤。可是水怪的這種想法很快被天上的神仙知道了,神仙憐憫地上的百姓,為了讓這些百姓免遭此劫,於是神仙用艾草和菖蒲做成的寶劍與水怪決鬥。

最後經過幾天幾夜的決鬥後,神仙終於打敗了水怪。水怪跪地求饒說以後絕不侵犯神仙的子孫。於是神仙告誡水怪說只要是在牆上掛艾草和菖蒲的人家,那都是神仙的子孫。水怪記住了,並退回到水中。而神仙馬上想辦法告知那裡的百姓,讓他們在端午節那天,在門前插上艾草和菖蒲。

到端午節那天,那裡的老百姓早早就在自家門前掛上了艾草和菖蒲。當天色剛暗下來,水怪就乘著浪頭準奮偷襲那裡的百姓時,發現每家每戶的門前都掛有艾草和菖蒲。水怪想著自己對神仙的許諾,只好悻悻的回去了。

二、燕王掃北,婦人舍小保大,艾草護周全

河北民間風傳燕王殺人不眨眼,所到之地雞犬不寧,很多人對此傳聞信以為真。這一年,燕王來到保定府管轄的雄縣境內,看到一個婦人身上背著一個五六歲的大男孩,手上牽著一個二三歲的小男孩。婦人見到燕王連忙跪地求饒說:「大王,你要殺就殺我和這個孩子吧,請你放過我背上的孩子!」說完,婦人就把手上牽著的孩子推到燕王面前,自己則驚慌的護著背上孩子。

燕王對婦人的這種舉動感到奇怪,因為按常理說婦人背著小的,牽著大的才跑得快啊!於是燕王說:「我不殺他可以,但你要說出不殺他的理由。」

於是婦人似信非信,一字一淚的說:「這大的是我鄰居的孩子,他爹被抓去修城牆累死了,他媽在家也病死了,丟下這個可憐的獨苗,這小的是我親生的,萬一出了事,我要捨去小的保大的。」

燕王一聽,對這位婦人的高貴品質十分敬仰。於是和氣地說:「你愛鄰居的孩子,我愛天下的百姓,只要有愛心,怎會被殺呀?」說話間,見路旁長滿了艾苗,便伸手拔了兩棵遞到婦人手裡,並囑咐道:「只要窮苦百姓在門前插上這艾草,就不會遭殺害。」

這個婦人按照燕王的話做了,並將此話轉告給其他老百姓。一夜之間,千家萬戶的門旁都插上了艾草。第二天,正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燕王也打了一場大勝仗。人們為了紀念這一天,於是每年端午節都會在門旁插艾草,祈求天下太平。

 雖然上面兩個故事都是傳說,可是人們還是相信艾草可以消災避難,永保太平,於是端午節門上掛艾草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端午節門旁掛艾草?關於它的傳說你又知道多少?
    用心生活,用心感悟,如你有好的故事,好的感悟,可以分享。喜歡美子,歡迎分享和關注!端午節快要到了,那麼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我想大家都知道,無非就是賽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
  • 為什麼端午節要掛「艾草」呢
    一提到端午節,大家腦海裡除了「三天小長假」還會立馬想到那「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愛國詩人屈原,那對於吃貨來說,立馬想到的就是香甜糯口的粽子,這最後一個便是父母早早地就準備好掛在門頭上的艾草。真正是「端午時間草萋萋,野艾茸茸淡著衣」,無意爭顏呈芳態,芳名遍入百姓家啊。
  • 端午節來臨,家裡掛艾草與菖蒲,那你知道為什麼有掛艾草習俗嗎?
    掛艾草也是端午節的一個習俗,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嗎?端午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們往往會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闢邪。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 端午節來臨,家裡掛艾草與菖蒲,那你知道為什麼有掛艾草習俗嗎?
    掛艾草也是端午節的一個習俗,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嗎?端午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們往往會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闢邪。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 端午時候插艾葉什麼意思 端午節插艾草的傳說
    端午節端午節插艾草的傳說:插艾草是流傳了很久的傳統習俗,在民間流傳的範圍也很廣,將艾草掛在門前能消疾病、驅鬼邪、避晦氣,能帶來好運。那麼,本期的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端午節插艾草的傳說。「五月初五插艾子」是民間普遍流行的一種風俗。那麼,端午節門頭插艾的來歷如何呢?
  • 端午節掛艾草的傳說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做香角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貼符則據說是為了避邪。
  • 端午節「插艾草、掛菖蒲」閒談~
    因此,端午節划龍舟是為了悼念屈原。家家戶戶門口插艾草、掛菖蒲卻是為了什麼呢? 一說,不用 「走黃巢」,可免血光之災。據史籍記載,唐禧宗年間黃巢起義,時值端午,義軍攻打中原地區。傳說當地官府放出風聲:「隔山拔刀三分出,黃巢殺人八百萬!」
  • 端午節話艾草
    很多的人都知道在端午節的時候要掛艾草,那麼,艾草和端午節的關係是什麼樣的呢?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呢?
  • 端午節到了,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關於端午的那些傳說
    端午節要在自家門前懸掛著艾草,這種草是神仙的寶劍。水怪想淹一些地方給我做他的地盤,可是這樣的想法被天上的神仙憐憫地上的百姓。便想了一個方法,神仙砍了艾草和菖蒲做成寶劍。先去找水怪決鬥。再經過幾天幾夜。終於勝利了,水怪關於神仙只要是神仙的子孫,它就不去侵犯。
  • 【科普趣聞】端午節習俗-掛艾草
    端午節習俗—掛艾草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 為何在端午節掛艾草?有哪些寓意?所掛的艾草何時取下?
    很多地區都保留著這個習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來臨了,你們那的習俗是怎樣的呢?對於端午插艾有哪些寓意?所掛的艾草何時取下?在農村所說的端午插艾,其實是為了招福驅邪,除此之外還能夠驅蚊防病。尤其是最後所說的這點,你愛草在農村非常常見算是一種野草,但是它的用途相當大,其中一點就是可以驅蚊蟲,還能夠淨化空氣。
  • 端午節到了,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關於端午的那些傳說
    端午節要在自家門前懸掛著艾草,這種草是神仙的寶劍。水怪想淹一些地方給我做他的地盤,可是這樣的想法被天上的神仙憐憫地上的百姓。便想了一個方法,神仙砍了艾草和菖蒲做成寶劍。先去找水怪決鬥。再經過幾天幾夜。終於勝利了,水怪關於神仙只要是神仙的子孫,它就不去侵犯。
  • 欣賞:端午節掛艾草
    端午節前,我去早市、菜市場見到很多買賣艾草的商販,一小把大約有六七株,一元錢。買者眾,我也跟風隨俗買了一把,回到家綁在了門上。果然,每次進出家門,一股艾香飄來。先前總以為艾草是一種「臭蒿子」,但細聞之下,差別很大,艾草之香清腦醒神,回味悠長。再後來,在紀錄片上看到江南水鄉,清明節前會用艾草汁液與米麵一起,做成青團,也是無上美味。
  • 端午節為什麼門上掛艾草?
    而端午習俗食物為粽子、雄黃酒、五紅、五黃為代表。端午將至,幾乎家家戶戶的大門口都掛上翠綠的艾草菖蒲,別有一番節日氛圍呢。那麼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端午節掛艾草的由來是什麼?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過端午節的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據了解,早在晉代人們已經開始把艾蒿(即艾草)掛在門上。
  • 端午節為什麼門上掛艾草?
    端午節有許多精彩繽紛的習俗活動,有賽龍舟、食粽、掛艾草菖蒲等等。而端午習俗食物為粽子、雄黃酒、五紅、五黃為代表。端午將至,幾乎家家戶戶的大門口都掛上翠綠的艾草菖蒲,別有一番節日氛圍呢。那麼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
  • 端午節掛艾草有麼寓意?端午節上掛的艾草什麼時候取下來
    當端午節的掛的艾草什麼時候拿下來呢?民間的說法是端午插艾草,這不僅有用來驅邪,而且有防病驅蚊的功效,當然,重點是後者,艾草在農村是一種很常見的雜草,但它的用途並不小,其中之一是驅蚊和淨化空氣的功能,這是因為艾草的莖,葉中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異香氣可以驅走蒼蠅和蟲蟻,淨化空氣,那端午節插艾草有什麼講究?
  • 為什麼要掛艾草和菖蒲?看完你就什麼明白了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和菖蒲?看完你就什麼明白了。端午節專屬文章之艾草篇。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習俗非常多,根據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習俗細節上的差異,雖然各地過法雖不盡相同,但划龍船、食粽子是普遍習俗。端午節通過傳統民俗活動展演,既能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端午節的習俗有扒龍船、食粽子、掛艾草與菖蒲等等。
  •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
    每到端午,人們都會進行像是吃粽子、划龍舟等等很多紀念活動。除了這些,過端午節還有一種獨特的民俗方式,那就是門上懸掛艾草,俗語「清明插柳,端午掛艾」。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艾草那「兩不掛」?為什麼端午要掛艾草呢?
  •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端午節掛的艾草啥時候取下來呢?
    端午節插艾草有什麼講究?端午節掛的艾草什麼時候取下呢?文/農夫也瘋狂這周五,就將要迎來五月初五端午節了。在民間一直有著「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說法,這也是不少地區依然保留的傳統習俗。這句農諺的字面意思是說在清明節當天,會在大門的兩邊插上柳枝,而到了端午節的時候又會在門窗處插上一把艾草。這個習俗由來已久了,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端午節掛的艾草啥時候取下來呢?在民間的說法是端午節插艾,這樣不僅有招福驅邪的用途,而且還有防病驅蚊的效果,當然了重點在於後者了。
  • 端午為啥要掛艾草?艾草有「兩不掛」都是啥?看完心裡有底了
    一看到賣艾草的多了起來,不用看日曆,就知道端午節要到了,因為平時很少有人買艾草,只有需要用艾灸的人才會買,而端午節不同,很多人都習慣在端午節期間懸掛艾草。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掛艾草跟粽子、龍舟一起,成為端午節的一個民俗。為什麼端午節要掛艾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