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舊貨市場首次被納入監管,上海出臺民間收藏文物管理辦法

2020-12-11 澎湃新聞

提及北京潘家園、琉璃廠,上海的福佑路、豫園華寶樓等,都匯聚著一批南來北往的文物「淘客」,民間文物收藏一直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卻一直遊走於監管的「灰色地帶」。澎湃新聞昨天獲悉,即將於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民間收藏文物經營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首次將古玩舊貨市場內商戶的文物經營活動納入監管範圍,「古玩市場購銷文物」終於可以走到「陽光」下經營。

1月8日,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文物局聯合召開《上海市民間收藏文物經營管理辦法》新聞通氣會。會上透露,《上海市民間收藏文物經營管理辦法》將於2020年3月1日起施行。《辦法》旨在進一步加強對民間收藏文物經營活動的監管,促進文物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其中有諸多亮點,這是全國第一部關於繁榮和規範文物市場的省級政府規章,《辦法》中首次將古玩市場和電子商務平臺納入監管範圍,這在全國都是創新之舉。

《上海市民間收藏文物經營管理辦法》新聞通氣會現場

古玩市場購銷文物不再「猶抱琵琶半遮面」

古語有云:「亂世藏金,盛世藏寶。」民間文物收藏一直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據統計,目前上海共有文物商店53家、經營文物拍賣的企業70家;涉及文物經營的古玩舊貨市場11個,市場內經營戶1103家;涉及舊物、古玩(文玩)經營的網際網路網站317個。

近年來,隨著文物價格持續攀升,文物流通領域也隨之出現一些「亂象」:夾帶文物經營活動的古玩舊貨市場發展迅速,遊走於監管的「灰色地帶」;一些不法分子通過虛假鑑定、虛構拍賣等方式,騙取高額費用;網絡文物交易活動日益活躍,亟待加強監管……

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

《辦法》明確了文物經營主體,首次將古玩舊貨市場內商戶的文物經營活動納入監管範圍。

《文物保護法》規定文物商店和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兩類主要的文物經營主體,實踐中,古玩舊貨市場夾帶文物經營的情況也較為普遍,在滿足民間文物收藏和交易需求的同時,也帶來一些監管上的困境,主要是由於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文物商店審批條件很高,包括200萬元以上註冊資本、5名以上取得中級以上文物博物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等,古玩舊貨市場內的商戶很難達到,但實際上其又或多或少存在著夾帶文物經營的情況,遊走於監管的「灰色地帶」。針對這一情況,《辦法》第九條規定,古玩舊貨市場內的商戶可以由市場主辦單位統一取得文物商店設立許可,依法從事文物購銷經營活動,並明確了市場主辦單位對市場內從事文物經營活動商戶的管理責任,從而形成了政府管古玩市場、古玩市場管商戶的監管模式。這項舉措將使大量小規模商戶可以在「陽光」下合法開展文物經營活動,大大激發市場活力。

據悉,將古玩舊貨市場內商戶的文物經營活動納入監管範圍,這一模式也是此次立法一個重要創新,得到了國家文物局的認可,為國家層面立法積累經驗。

文物收藏和展示

文物經營行為有規範

針對一些不法分子通過虛假鑑定、虛構拍賣等方式,騙取高額費用;網絡文物交易活動日益活躍,亟待加強監管等亂象,《辦法》創設了一系列行為規範,如要求文物經營單位公示相關證照,增加了古玩舊貨市場主辦單位的管理責任,禁止冒充文物進行銷售,禁止通過虛構拍賣、虛假鑑定等騙取文物鑑定、展覽、服務等費用,禁止通過虛假宣傳誤導文物購買者等,並設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有效保障了市民的合法權益。針對文物經營監管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還明確了古玩舊貨市場主辦單位、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的管理責任,以及文物經營的禁止行為。

上海開展無償文物鑑定累計超過6萬件

針對社會上對民間收藏文物鑑定有很大的需求,此次《辦法》中明確要求建立民間收藏文物鑑定諮詢服務機制。上海從2017年開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先後組織上海文物商店、朵雲軒集團、上海市收藏協會和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四家單位,向社會開展常態化民間收藏文物免費鑑定諮詢服務試點工作,並制定了相關工作規程。截止到目前,四家單位已累計接待文物收藏愛好者2萬餘人次,無償鑑定文物藏品超過6萬件,受到市民普遍歡迎和社會輿論的廣泛好評。該服務模式的建立,有效遏制了借文物鑑定名義實施詐騙活動等市場亂象。國家文物局對此項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並專門印發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參考借鑑這一「上海模式」。

上海文物商店向社會開展常態化民間收藏文物免費鑑定諮詢服務

文物鑑定擴大至行政執法案件中的涉案文物

文物經營活動監管涉及市場監管、商務、公安、海關以及文旅局執法總隊等較多部門和單位。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國家文物局等聯合印發的《涉案文物鑑定評估管理辦法》中只規定了對「文物犯罪刑事案件涉及的文物」的鑑定,未包括行政執法案件中涉案文物的鑑定。

在《辦法》起草過程中,市場監管部門和局執法總隊等反映,文物鑑定專業性較強,在執法過程中對爭議標的是否屬於文物難以確認。這是目前對文物經營活動較少開展行政執法活動的重要原因。為解決此問題,《辦法》明確,行政管理部門開展文物經營執法活動中,需要對涉案文物進行鑑定的,也可以委託國家文物局認定的鑑定機構進行鑑定。從而將涉案文物鑑定範圍擴大至包含行政執法案件。同時,《辦法》明確了相關部門之間的執法協作機制,保障相關行政執法活動的順利開展。此舉是在面向社會開展常態化民間收藏文物公益性鑑定諮詢服務工作基礎上,構建「多層次文物鑑定服務體系」的又一次重要創新實踐。

擴大文博系統職稱評定,加強文物鑑定人才培養

在申請文物經營資質許可條件中,有一條核心要素就是文物拍賣企業要有5名以上文博專業高級職稱人員,文物商店要有5名以上文博專業中級職稱人員,而這些專業人員主要集中在文博單位,因此,這條要求長期以來困擾著文物經營企業。此次《辦法》首次提出支持文物經營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參加文博系列職稱評定,並建立文物鑑定人才培養基地,開展專業培訓等,為促進文物經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隊伍支撐。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上海出臺「民間收藏文物經營管理辦法」 促進市場有序發展
    芊燁 攝中新網上海1月8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8日獲悉,上海正式出臺「民間收藏文物經營管理辦法」,以加強對民間收藏文物經營活動的監管,促進上海文物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助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古語有云:「亂世藏金,盛世藏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長,民間文物收藏和交易活動空前活躍。
  • 古玩舊貨市場文物經營管理辦法即將實施
    古玩舊貨市場文物經營有規範了! 古玩舊貨市場內「檢漏」是文物行業內的「傳說」,市場商戶夾帶文物經營的情況較為普遍,記者獲悉,3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上海市民間收藏文物經營管理辦法》中將此類文物經營活動也納入了監管範圍,這也是全國第一部關於繁榮和規範文物市場的省級政府規章。
  • 收藏的錢幣去哪裡賣?全國各地古玩市場一覽
    >上海有方古玩城 上海市白渡路111號上海盧工郵幣卡市場 上海市局門路600號上海靜安古玩城 上海市盧灣區魯班路100號上海文物商店 黃浦區廣東路218-226號上海城隍廟 方浜路265號地下室上海虹橋古玩城
  • 中國十大最有錢城市古玩市場
    上海城隍廟藏寶樓 上海城隍廟藏寶樓是上海人氣最旺的古玩工藝品交易市場,也是整個華東地區最知名的古玩市場之一。是購買、鑑賞古玩舊貨、工藝品、收藏品、裝飾品的絕好去處。市場內有北京大學寶石鑑定中心可當場為珠寶玉石出具權威證書或提供諮詢。市場被新聞媒體稱為「全國最大的舊貨市場」、「全國最大品類最全的收藏品市場」、「全國最大的民間工藝品集散地」。 潘家園舊貨市場2004年在「首屆中國收藏界年度排行榜頒獎大會」上,通過社會公眾投票,被評為「全國十大古玩市場」。
  • 「中國十大古玩市場」出爐武漢市文物監管品市場排行第四
    荊楚網消息(楚天金報)記者鄭錦鳳通訊員李如賓報導:3月26日,首屆中國古玩市場排行榜評選結果揭曉,武漢市文物監管品市場從全國16個省市30餘家候選市場中脫穎而出,名列「中國十大古玩市場」第四位。此次評選以「有影響、有規模、有信譽」為標準,在嚴格的審核下,武漢市文物監管品市場「過五關斬六將」,榜上有名。據介紹,該市場成立於1996年,位於漢口香港路,是目前全市唯一合法的古玩專業市場。近年來,該市場的發展速度較快,現有經營面積11000平方米,經營門點210多個,擁有800平方米仿明、清特色的古舊家具展銷廳,經營各種古玩、民間新老工藝美術品。
  • 北京古玩收藏市場一覽
    喜愛收藏古玩的朋友,來北京旅遊不可錯過的以下幾個收藏古玩的好地方。北京古玩城北京古玩城位於東三環南路華威橋西側,是全國最大的古玩及民間藝術品交易中心,各類古玩、字畫、古舊地毯、鐘錶等經營者250多家,老闆中不乏古玩收藏家和鑑賞家,這裡既是購物的好地方又是欣賞藝術品的博物館。可乘300、28、368、607、907支等。
  • 十大古玩市場、畫廊…… 中國收藏界有了排行榜
    最具人氣的十大藝術品拍賣機構、最活躍的十大收藏組織、最為知名的十大古玩市場、最有規模的十大民間博物館、最富特色的十大畫廊、最受藏界矚目的當代書法家、最受藏家關注的當代畫家……昨日,「雅觀杯」首屆中國收藏界年度排行榜在全國政協禮堂揭曉。據悉,這是中國收藏行業首次在全國範圍內舉行的一次盛大評選活動。
  • 「文物」就是「古董」嗎?
    所以,從解放初期被取締以後的三十多年來,民間的收藏活動仍未停止過,有如一股暗流始終在地下湧動。那時候的調劑商店、舊貨商店和寄賣商店就是這股暗流宣洩與匯聚的場所。改革開放以後的1982年出臺了我國第一部《文物保護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部《文物保護法》也是為了規範日益發展普及的古玩市場而制定的。
  • 全國主要的古玩交易市場和文物商店地址
    周六有地灘;       3.原杜甫草堂文物監管物品市場更名為「三國古玩城」;     4. 大發郵幣卡市場(家電市場樓上);     5.省文物藝術品市場。有固定的古幣專賣店。毗鄰第三使館區、中日青年交流中心,主要經營具有收藏價值的瓷器、玉器、鐘錶、相機、字畫、地毯、明清家具及家庭擺件飾品等八大類古舊工藝品;     8.報國寺文化市場位於城南廣安大街的報國寺內的報國寺文化市場,現早已成為舊書、字畫、錢幣、古玩交流的買賣場,生意十分紅火。主要是錢幣、舊書刊、煙標、火花、連環畫、票卡、舊貨等。
  • 國內150多個古玩市場(集市)
    8常熟古玩市場 常熟市第一人民醫院對面 星期一到星期七8揚州天寧寺市場(揚州) 星期六和日,賣的人特多。9徐州市宣武古玩市場 ,位於四省交界處。店鋪有二百多家,周六周日10徐州快哉亭花鳥市場,戲馬臺翰林街11連雲港在華聯後面的舊貨市場。
  • 在日本古玩市場淘中國文物
    原標題:在日本古玩市場淘中國文物     在日本幾年,最快樂的事莫過於逛古玩市場了,在那裡,能淘到來自中國的文物。   日本的高級古董店,以東京車站前的日本橋一帶首屈一指。這裡高樓林立,是日本的大銀行、大商社、證券會社的集中之地。古董店多屈居高樓之下,外觀則裝飾古樸。
  • 記憶中的潘家園古玩舊貨市場
    很久很久沒進城了,特別懷念好多年以前,去潘家園逛古玩舊貨市場的經歷。前些年,一直住在北京東三環的雙井橋附近,周末沒事就愛去潘家園古玩市場閒逛。偶爾還能撿個漏,淘換出不錯的小玩意兒。那地方很大,像座公園,門口寫著「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幾個大字。走進去,發現分兩個部分。
  • 新手必看 | 北京知名古玩市場盤點!
    喜歡古玩的朋友走到哪裡都喜歡打聽古玩市場。北京作為我國首都,也是舉世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其古玩藝術品收藏市場無可爭議的在全國處於知名領先的地位。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仔細盤點一下北京的古玩市場。潘家園舊貨市場-全中國最大的古舊物品交易市場有這麼一種說法:「北京有兩個地方永遠人頭攢動,一個是天安門廣場,所有人都仰著頭看升國旗,另一個是潘家園舊貨市場,所有人都低著頭尋寶貝」。
  • 市場監管、文化旅遊部門聯合對文物、古玩市場進行檢查
    2020年12月16日,為進一步規範文物市場秩序,履行監管職能,宿州市市區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市區文化和旅遊局部門對我市文物保護單位、文物流通市場進行了檢查。此次檢查重點是查處買賣國家禁止買賣的文物,無照經營,虛假宣傳,無資質從事文物經營等違法行為。共檢查曹村鎮閔子騫祠、楊莊鄉林探花府等宿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武夷商城古玩一條街,未發現違法違規經營行為。
  • 全國最大的舊貨市場,經常能淘到不少有意思的東西!
    潘家園是全國知名的舊貨市場,經營各種文物書畫、文房四寶、瓷器及木器家具等,共有三千多攤位,全國24個省市都有人在此設攤經營,還有許多少數民族在此經營本民族產品,因此經營的商品除了食品外可以說是五花八門。這裡每天吸引著大批中外遊客。周末開市日客流量達六、七萬人,其中外賓近萬人。
  • 黃土坡舊貨市場關閉後 二環內哪兒還能淘舊貨
    黃土坡舊貨市場是昆明較早的舊貨市場之一,已於今年1月1日關閉。那麼,昆明主城區內還有哪些有特色的舊貨市場呢?近日,記者走訪了二環內還在繼續經營的潘家灣古玩市場、西站舊書交易市場、北教場舊貨市場3個舊貨市場,一起來看看它們的「前世今生」。
  • 老北京文化:琉璃廠和潘家園舊貨市場
    即使如此,琉璃廠仍然大有可觀,這些個體戶經營者之中確實有不少大行家,他們自己也是收藏家,一方面擴充自己的收藏、結識同行,一方面也做點生意。即使不買東西,琉璃廠也是個值得一逛、品味濃鬱文化氣氛的地方。不過,如果要買點東西,必須注意的是:琉璃廠各個商鋪陳列的各種古董字畫、金石古玩,真真假假,價格隨行情而定,時時刻刻考驗顧客的眼力以及對行情的了解。
  • 業內分析深圳古玩市場:90%為假貨(圖)
    記者 聶燦 實習生 葉鳳凌/文 韓墨/圖  隨著民間收藏迅速升溫,許多收藏者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能淘到好東西的地方真是越來越少了。近日,國內陶瓷界權威、文物專家劉新園來深圳淘寶,逛了一圈古玩市場之後,他得出一個結論:「『撿漏』幾乎是不可能的。深圳的古玩市場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古玩卻是越來越少。」
  • 北京最大的舊貨市場,每年營業額高達十億,一不留神就會被坑
    而在北京,舊貨就相當於是「寶貝」,比如四合院、比如古玩,經手的人越多,價值就越大。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北京最大的舊貨市場,每年營業額高達十億,但要小心,特別是外地人,一不留神就可能被坑。這裡就是北京最出名的潘家園舊貨市場,它是一個經營範圍極廣的市場,佔地四萬八千五百平方米。
  • 昆明新南界舊貨市場「地攤集市」啟動 市民淘寶撿漏又有了好去處
    而一些家庭因搬家搜出來的舊書、古玩、家電、收藏品、生活用品等長期閒置在家,又不知到哪裡去處理?誠然,地攤市場及鄉街子的消失,從感情上來說,都希望能夠有一種兩全其美的方式,既能符合城市發展群眾利益,又能原汁原味地保留千百年來的地攤文化。有這種方式嗎?答案是肯定的——「2020年昆明新南界舊貨市場地攤集市」將於8月8日在昆明新南界舊貨市場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