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樓組自治 線上平臺激發活力

2020-12-15 人民網

導語

上海市寶山區淞南鎮淞南十村建立於上世紀90年代初,是本地動遷村民、外區「裡弄」動遷居民混雜居住的老舊小區。目前共有住戶2952戶,常住人口8252人,在冊黨員283名(在職黨員125名)。根據人員流動信息和年齡架構分析,小區有著結構多元化、訴求多樣化、需求多變化的特徵。

背景

近年來,小區內動遷居(村)民多年的「生活舊習」帶來了毀綠種菜、佔用公共樓道堆物停車、違章搭建等社區治理頑症層出不窮、屢禁不止。針對這些反覆整治仍難以根除的「老大難」問題,淞南十村居民區堅持貫徹社區黨建引領新時代社區治理的基本路線,藉助社區通公共平臺,運用「線上平臺互動+線下實踐融合」的新模式,深入踐行群眾路線,凝心聚力服務群眾,緩解當前基層治理的矛盾,實現了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的有機融合、協調發展。

主要做法

一、清理樓道貴在堅持,自治共建齊心協力

小區200號樓居住著不少老人,大家彼此關係和諧,多年的老鄰居一直和睦相處,大家共同確定將樓組的主題定為「和睦?家」,意為溫馨和睦,鄰裡互助,親如一家。近年來,儘管新老住戶陸續搬入遷出,但樓組內始終延續著敬老尊老的傳統,並且將這一美德不斷地傳承發揚。

在淞南十村居民區黨總支的指導推動下,樓組長陳阿姨主動報名小區垃圾分類志願者,並與樓組骨幹成員建立了一支睦鄰互助小組,每周輪流在樓組內進行不定時巡查,確認樓道內公共環境衛生整潔情況。在樓道堆物整治活動中,樓組居民全家參與、人人動手,在集體行動的感召下,200號樓乾淨明亮整潔,樓道內看不到一丁點兒堆物,沒有一處「黑色」小廣告,沒有一輛非機動車輛停放。

二、倍感遠親不如近鄰,樓組居民傳遞溫暖

作為常住居民以出租戶、外來務工人員較多的樓組,小區203號樓組居民集思廣益,以「鄰裡互助、和諧氛圍」為目標,將樓組命名為「關愛樓」,齊心協力讓樓組舊貌換新顏。大家沒有「主客」之分,人人都是主人翁。有的人回一趟老家,帶回來自家種的瓜果蔬菜和鄰居們一起分享;有的人見外面突然下雨,誰家衣服還沒來得及收,就趕緊去敲敲他們家的門,還有的人見到樓層較高、年老體弱、出行不便的鄰居,主動代為掛號配藥、買菜上門。大家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樓組內一片濃濃的和諧氣氛。

三、發揮社區骨幹力量,貼近居民實際需求

181號「湉愛樓」樓組長楊阿姨熱心於社區多項志願服務工作,作為社區志願者骨幹,她在發揮樓組長積極帶頭作用的同時,還主動與樓內其他熱心鄰居相互關照,探望生病的鄰居;哪家老人過生日,大家會上門送上長壽麵表示祝賀;每次逢年過節,還會帶去湯圓、粽子、臘八粥等各種慰問品。「遠親不如近鄰」的古訓在這裡得到了生動的體現。近日,樓組居民自發開展活力樓組明窗清掃活動。經過大家的努力,樓組環境煥然一新。此次樓組清理行動,不僅改善了樓組公共環境,還居民一個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使「活力樓組」建設循序有效持續推進,切實有利於社區居民自治共建工作的開展,得到了廣大居民的大力讚揚。

在社區黨員們的帶動下,樓組創建工作得到了樓組居民強有力的支持,也激發了樓組居民參與樓組自治的熱情。居民區黨總支通過社區通平臺發布社區公告,招募社區志願者,鼓勵居民共同布置樓道,打造特色樓組,「小通通」志願者還將居民參與樓組創建的照片發布在「身邊事」版塊,傳播滿滿的社區正能量。

成效和啟示

隨著社區管理工作重心的不斷下移,樓組作為社區管理平臺,黨建引領社區建設,激發居民自治活力的作用日益凸顯。淞南十村居民區在社區黨建引領下,在「社區通」掌上平臺的助力下,將樓組建設工作從「腳尖」拓展到了「指尖」,以線上溝通、線下互動的方式,延伸群眾工作觸角,拓展居民參與社區自治的新渠道,推動「活力樓組」建設工作,不僅拉近了樓組裡居民間的關係,也逐漸形成了互助的自治模式。也帶領著更多的居民參與到社區建設隊伍當中來,讓樓組更有活力,讓小區更有特色!

(寶山區民政局供稿)

(責編:嚴遠、軒召強)

相關焦點

  • 防城港東興市:打好黨建引領「組合拳」 激發邊境黨建「新活力」
    開展「六大專項」行動激發邊境黨建新活力東興市邊民張先達的家原來生活較困難,是貧困戶。2019年,他被河州鴻源邊民互助組吸收為組員,每天在互市區跑運輸、幫忙代購商品,月平均收入有3000多元。「大家跟著黨支部走,互相幫扶、互相關照。現在我不僅脫了貧,收入也十分穩定,生活越過越好。」張先達說。
  • 蘭州光華街社區「睦鄰光華」激發基層黨建活力
    原標題:敦煌路街道光華街社區「睦鄰光華」激發基層黨建活力「從去年開始履行『共建協議』後,退休支部會等活動,都在社區舉辦,廣大黨員群眾也積極參與社區舉辦的傳統節日等各類活動,豐富了文化生活。」近年來,七裡河區黨支部積極推進睦鄰黨建,依託街道「黨建共同體」平臺,主動出擊,從建立健全4個機制(共同參與機制、共同協商機制、共同決策機制、共同聯動服務機制)上下功夫,以「黨建共同體」為抓手,以「鄰裡文化」為支撐,有效建立了服務群眾、加強組織建設的工作陣地,激發了基層黨建的活力,形成了以社區黨支部為引領,駐區單位、社會組織、黨員和廣大群眾廣泛參與,共同推進社會治理的良好局面。
  • 黨建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
    (深入實施以「黨建紅企、黨企融合、黨群共建、黨統人才、黨務提效」為統領的「五大行動」,宿城經濟開發區——黨建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宿遷網訊 「我們在廠區要道設置了信仰通道、先鋒牆,發放了『政治榮譽金』,還組織黨員到淮海戰役紀念館、紅旗渠接受信仰教育
  • 義馬市花園社區:「黨建引領+居民自治」解決社區治理困境
    近年來,為進一步理順社區黨組織、業主委員會、居民、物業公司之間的關係,義馬市千秋街道花園社區黨委探索「黨建+網格+業主+物業」自治模式,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和組織優勢組織,把黨建工作納入社區管理的細枝末節,使居民自治成為社區治理的「主角」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
  • 鄭州市金水區花園路街道辦事處 黨建引領 打造溫暖幸福社區
    他介紹說,近年來,花園路街道辦事處在街道黨工委的領導下,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積極創新社區治理,通過探索政府購買服務,在全省率先開展社區公益創投,並建立了黨建+自治、黨建+共治、黨建+文化、黨建+公益、黨建+服務的互融平臺,實現了黨建工作全覆蓋,形成了社區黨組織領導,社區居委會主導,社會組織、居民骨幹、駐區單位等民主共商、多元共治、合作共建的社區治理新模式。
  • 徐匯區江南新村居民區:「三小三大」打造黨建引領親鄰社區
    (上海基層黨建網)近年來,徐匯區斜土街道江南新村居民區以黨建引領為動力、「黨員三先」為路徑、群眾滿意為標準,通過「三小三大」以小見大,為黨員群眾提供精準化、高質量社區服務,著力打造現代化親鄰宜居社區。以「小網格」築起自治「大格局」江南新村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這個工人新村一度顯露「疲態」,但是今天,走進江南新村小區,整體環境和人文生態煥然一新。「船文化」是深深蘊藏嵌入其中的一條文化脈絡與情感線索,通過挖掘居民共同的情感記憶、構建社區的情感聯結,讓共建共治有了實現發展的可能。在此基礎上,居民區黨總支推行「黨員三先」工作法,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鄰裡互助。
  • 看寶山這個「活力樓組」是如何重築社區鄰裡情感的
    共富富都園裡的樂活孝親樓共富富都園小區25號樓認真貫徹落實打造活力樓組工作要求,把樓組自治作為撬動基層社區治理的重要支點,著力打造特色樓組,凸顯樓組長在自治中的紐帶作用,以樓組自治重築社區鄰裡情感,引導居民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喚醒社區自治活力,
  • 東莞樟木頭鎮:「三個強化」激發網格員隊伍活力
    東莞市樟木頭鎮強化黨建引領、規範日常管理、完善激勵關懷機制,全面深化網格隊伍建設,不斷增強隊伍凝聚力,激發隊伍活力,打造出一支素質優良、業務精通、執行力強的網格管理隊伍。強化黨建引領打造特色黨建品牌樟木頭鎮網格管理中心堅持強化黨建引領,通過宣傳、特色主題教育、學習交流等,打造特色黨建品牌。
  • 桓臺縣嶽國際社區:「線上+線下」黨建引領「紅色矩陣」
    「線上+線下」黨建「紅色矩陣」項目,其中線上三方陣地包括「智慧東嶽」平臺、「雲上」黨建和全域網格化管理平臺;線下三方陣地包括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新時代黨建主題園區、樓宇黨建文化陣地。社區同黨群居民、物業企業、業委會、共駐共建單位等共同打造七支黨員志願隊伍,並藉助智慧化手段和「智慧社區」建設,進一步夯實根基,凝心聚力,將社區黨員、居民群眾緊緊凝聚在一起。
  • 兗州區新驛鎮五項機制激發黨建活力
    兗州區新驛鎮五項機制激發黨建活力齊魯網濟寧11月4日訊(兗州臺 王和平通訊員代傳春
  • 深化物業黨建「五聯五建」,破解老舊小區綜合治理難題
    「紅色堡壘」建在物業鏈上,激發組織活力 聯社區黨建主體,建物業管理體制。將黨建引領物業管理納入街道黨建工作總體布局,逐步形成物業領域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格局。全方位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整合轄區內外資源,解決物業管理難題,如永業商務樓與南浦居民區黨總支黨建聯建,深化「潮汐式停車」項目,每年累計錯時停放萬餘輛車次,進一步延伸了「樓宇-社區」黨建新模式。 搭建行政依託平臺,激發部門活力 聯政府部門主體,建難題破解機制。按照新區「兩進入兩做實兩聯動」工作部署,做實行政黨組對接城運分中心。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山口鎮:黨建引領激發鄉村振興新...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山口鎮:黨建引領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2020-12-22 15: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昆明海祥社區:黨建引領有力量 社區共治聚合力
    近年來,昆明市海祥社區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服務居民群眾為出發點,創新管理模式,不斷深化和拓展城市基層各領域黨建互聯互動,竭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社區治理新格局。區域化「大黨委」與駐區單位、企業等籤訂了《共駐共建協議書》17份,召開黨建聯席會議10餘次,建立23項服務清單、需求清單和資源清單,共同承擔加強基層黨建、推動區域發展、創新社會治理的責任。通過區域化「大黨委」平臺開展未成年人關愛、黨課講座、文體活動、就業招聘等活動70餘次,累計服務黨員群眾2000餘人次。
  • 青浦區夏陽街道:黨建引領自治共治 探索基層治理新路
    青浦區夏陽街道積極應對社會治理轉型的新形勢、新要求,堅持從自身實際出發,著力強化黨的領導,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力量參與,積極探索一條富有夏陽特色的黨建引領自治共治的社區治理創新之路。   搭建四大平臺   立足街道區位優勢,搭建區域化黨建工作平臺。
  • 【三創四建】趙佗路街道「社團+黨建」 激發社區新活力
    【三創四建】趙佗路街道「社團+黨建」 激發社區新活力 2020-05-22 03: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的地方實踐與經驗啟示
    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建立黨組織,加強基層黨校建設,送黨課入農田、上漁船、進微群,讓黨員能隨時隨地接受黨的基本理論、惠民政策和農村實用技術等的教育,並在農村農業工作中發揮帶頭作用。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建設富美的新農村。用基層黨建引領自治有傳統、法治有保障、德治有作為的善治道路。推進基層民主議事,集中村民的智慧,引導村民改水、改廁、清汙水、清垃圾等,在富美農村的建設改造中提升基層自治水平。
  • 黨建引領促和諧 共建共治民心悅——隆陽區青華街道黨建引領基層...
    黨建引領 做實網格管理紅花小區每棟居民樓入口處都有一個公示牌,公示牌中樓(棟)長和樓棟內的黨員姓名、電話等信息一目了然,方便居民在遇到困難問題時能及時聯繫到樓(棟)長和黨員解決。「『4113』工作制度從上往下實現了宣傳政策、解釋政策和落實政策,從下往上實現了收集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使網格管理更加精細和高效,真正打通了聯繫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青華街道組織委員楊麗娟說。紅花社區1棟居民樓樓長朱興軍說:「開展『4113』工作制度以來,雖然讓我們樓(棟)長的工作加重了,但是居民反映的困難問題及時得到了解決,大家對黨支部和黨員更加信任,小區更和諧了。」
  • 青島市市北區四方街道:激發社區治理「活力之源」 深耕社區治理...
    人民網青島11月18日電 正值「十三五」收官之際、「十四五」規劃關鍵之年,青島市北區四方街道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主動擔當中心城區核心區的特殊使命和責任,構建井然有序又充滿活力的社區治理格局,激發社區治理的「活力之源」,深耕社區治理「實效之功」。
  • 道滘黨建引領激發鄉村活力
    實行「黨建+項目建設」、成立項目臨時支部委員會、細分各項任務清單……為積極搶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近年來,道滘鎮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第一抓手」和 「紅色引擎」,全面推動黨建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
  • 泰安市泰山區財源街道:築牢黨建聯合體 提升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
    近年來,泰安市泰山區財源街道立足泰安主城區的實際,圍繞解決基層治理難題、破解條塊分割資源分散問題,以共建共治共享為理念,組建城市基層黨建聯合體,通過引領轄區黨組織同抓黨的建設、同管社會治理、同為群眾服務,推動各領域黨建互聯互通、融合共建,構建起區域內各類黨組織和黨員群眾共同參與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