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東用楊絳名言安慰自己,前女友調侃裝b到此為止

2020-12-21 百家號

最近幾天,靳東在微博上的發言成了輿論討論的熱點話題了。在接連爆出驚人言論後,靳東貌似有點被網友們的留言弄的有些招架不住了。

這幾天還不僅引用了楊絳的文章安慰自己

而且還可以提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會責任,要承擔這個社會的弊病,言外之意就是說造成大家痛批他的情況,其實是很多人一起的「共業」

只不過除了繼續賣弄文字之外,在調侃靳東的大軍之中,又加了一位朋友,那就是他的前女友周揚了。

雖然和靳東傳過緋聞的女生不少,但是3年前周揚差點就嫁給靳東了。

只是最後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靳東和李佳喜結連理,周揚則順利的成為了前女友

而對於靳東最近種種出格的表現還有言語,周揚也是在微博上發文調侃了一下自己的前男友。

裡面提到的看諾貝爾獲獎者的書籍還有打網球是不是相當的有針對性的呢?沒錯,這兩樣都是靳東最拿手的東西。

甚至在文章的結尾,周揚還特意用裝b到此結束,你來打我啊這幾個字,到底說的是誰是不是顯而易見了呢?

其實紅了以後在各種節目現身,都特別裝,端著一張老謀深算的臉,表白自己是多麼的敬業,什麼臺詞不好就不配站在他面前之類,老是要顯得自己逼格特高,裝裝裝,裡面沒有足夠的貨,就容易裝漏。作死。

靳東大火後的言行總讓我想起前幾年張嘉譯的大火之後的情景,當年張嘉譯演完《蝸居》之後,接二連三的拍片,也是火到不行,但張嘉譯把自己放低放低再放低,低到像你身邊的一個兄弟,上朱軍《藝術人生》用陝西話唱《兩隻蝴蝶》把觀眾和朱軍都笑到淚出,他自己竟還點點羞澀。所以說兩廂一對比,孰高孰低就很明顯了吧。

相關焦點

  • 靳東用楊絳名言安慰自己,前女友調侃裝b到此為止
    這幾天還不僅引用了楊絳的文章安慰自己而且還可以提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會責任,要承擔這個社會的弊病,言外之意就是說造成大家痛批他的情況,其實是很多人一起的「共業」只不過除了繼續賣弄文字之外,在調侃靳東的大軍之中,又加了一位朋友,那就是他的前女友周揚了。雖然和靳東傳過緋聞的女生不少,但是3年前周揚差點就嫁給靳東了。
  • 楊絳:我的自問自答,可以到此為止了...
    楊絳,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楊季康,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錢鍾書夫人。
  • 每當錢鍾書闖了禍,楊絳便用3個字來安慰他,錢老一聽到便能安心
    後來搬了新居才開始自己準備飯食,在楊絳看來那真的是一段冒險的日子,嘗試了很多以往都不曾做過的事。錢鍾書因為想吃紅燒肉,楊絳便擼起袖子準備好好展一下身手,先是把肉用大剪子剪成一方方的,然後丟入鍋裡,因為總擔心肉不熟,於是她開足火力去煮,肉湯沒了便重新再加水,一連煮幹好幾次。但成品竟然味道還過得去,錢鍾書心滿意足。
  • 這些名言,真的是魯迅、楊絳說的?
    今天是愚人節,這個從19世紀開始在西方興起流行的民間節日,如今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喜愛,特別是對於有娛樂精神的人而言,名正言順的「愚」一下自己的朋友、同學、同事們,將「撒謊無罪,整人有理」的愚人節玩出新花樣,也不失為一種生活的樂趣。或許能識破別人的整蠱手段,但是你能識破當今網際網路時代出現的名人名言嗎?
  • 楊絳很經典的一句名言,寫出了多少人的傷感,讓人情不自禁感嘆!
    但總會有一天察覺到了,所以會感到無限感傷,就好像讀了楊絳這句名言一樣,讓人情不自禁感嘆;我們不妨先讀一下楊絳很經典的一句名言,寫出了多少人的傷感,讓人情不自禁感嘆!故人笑比中庭樹,一日秋風一日疏。——楊絳《將飲茶》這句楊絳的名言有人說出自清代揚州八怪之首金農的名篇《秋來》中的句子,楊絳只是借用了,寫在了她的《將飲茶》,被網友們摘錄進楊絳的名言當中。我們且先不管這句子到底是出自誰。因為對我們影響不大,重要是我們欣賞到了這麼美好的句子。這句是什麼意思呢?
  • 達人素材積累|楊絳名言集錦
    由楊絳先生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臺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楊絳93歲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內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96歲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2歲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2016年5月25日,楊絳逝世,享年105歲。
  • 楊絳的30句名言,已經分類整理,寫作必看
    前言:在考場作文中如何應用楊絳的名言,應該怎麼用才能用在正確的主題上呢?下面是寨主助理分類整理的楊絳名言及其應用方法。
  • 夢淚化身雞湯夢,再發哲理名言,網友調侃:這句話可以安慰55開!
    近日,夢淚再次化身雞湯夢,直接一波勵志名言走起。本來很不錯的一句話,但是隨著近日55開的開掛節奏實在太恐怖,不少網友甚至都調侃了一波,喊話夢淚:這句話可以安慰55開!也是腦洞滿分了,會玩!離KPL決賽的日子不遠了,不知道到時候夢淚會不會去現場觀摩一波呢?
  • 楊絳先生的3句名言,讀來令人如飲醍醐,如夢初醒!
    楊絳先生的3句名言,讀來令人如飲醍醐,如夢初醒!說起楊絳先生,很多人都會羨慕它與錢鍾書先生的愛情,他們二人一直是中國學術界的話題人物,也是難得一見的才子佳人。他們患難不變的真情令人羨慕,而楊絳先生在自己的女兒和丈夫接連去世之後的堅強與勇敢更是令我們敬佩。
  • 楊絳先生的3句名言,句句讓人醍醐灌頂,年輕人不妨看看
    楊絳先生的3句名言,句句讓人醍醐灌頂,年輕人不妨看看說起楊絳先生,畢之心中就不由得肅然起敬,看過她寫過的很多作品,《幹校六記》、《走在人生邊上》、《我們仨》等等。兩人都視對方為自己最好的伴侶,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就算錢鍾書先生去世之後,楊絳先生也是十八年如一日的懷念,畢之沉湎於兩個人的愛情故事,同時也希望世間的女子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錢鍾書。說到人生態度,讀過楊絳先生作品的讀者都可以深刻感受到她所帶給我們的從容。
  • 楊絳先生的3句人生名言,細細品讀讓人醍醐灌頂,如大夢初醒!
    楊絳先生的3句人生名言,細細品讀讓人醍醐灌頂,如大夢初醒!我們都知道楊絳先生是中國著名女作家。而且她還是一位非常厲害的文學翻譯家,而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是最優秀的翻譯作品。而她和錢鍾書先生兩人可以說是中國學術界難得一見的才子佳人。
  • 楊絳的人生哲學感言,句句經典,富有哲理,學到的人將快樂一生!
    說到這裡如果你也是一位生活的不幸福,不快樂的人,不妨跟著我們一起來讀一下楊絳的人生哲學感言,句句經典,富有哲理,學到的人將快樂一生!文字如下: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了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鍊心智、淨化心靈的最佳途徑。
  • 獨木舟很安慰人心的名言,一直給了多少人信心,讓人不再寂寞!
    我們寫的文字,前的寫,後面就忘了,一天過去了就好,都是保持這樣的心態,讓自己每天儘量充實起來,不要想一些煩心事,所以寄情於文字間成了許多人寂寞的人溫柔的港灣。雖然說寫了那麼多,我們始終在擔心,誰會去看?是啊,想到這,感覺自己又是一個孤單寂寞的寫手一樣,沒有讀者。
  • 錢鍾書與楊絳,他們的日常才是高級秀恩愛
    錢鍾書特備長竹竿,倚在門口,隨時幫自己的貓打架報仇。楊絳擔心丈夫為貓而得罪人,引用他自己的話勸他:「打狗要看主人面,那麼,打貓要看主婦面了!」。錢鍾書可不管什麼「主人面」「主婦面」,照打不誤,還說:「理論總是不實踐的人制定的。」
  • 楊絳的4句經典名言,讀懂了也就活明白了
    提到楊絳先生,可能很多人首先會想到,她是錢鍾書的妻子,但實際上,楊絳先生在文壇上的地位,並不比錢鍾書遜色。錢鍾書的小說《圍城》沒有問世的時候,楊絳先生便已經出名了。那時候,她的好幾個戲劇被搬上大銀幕,好多人見到錢鍾書都說:這是楊絳的丈夫。
  • 楊絳為何寧可被罵,也不願意罵人?其中藏著大智慧,耐人尋味!
    這樣就讓人分不清誰罵誰了,要知道尼採說過一句名言,一個人和惡龍鬥久了,自己也會變成惡龍。那麼當一個人罵你時候,你罵回去,不也相當自己變成了惡龍了嗎?所以說別人罵我們,我們還是有很多好的方法來處理這個問題,不失自己身份,而且也不會生氣。
  • 楊絳生平簡介
    90年代後因為錢鍾書先生和錢媛相繼生病去世,楊絳基本停止了各種工作。在父女兩人相繼去世後,她更是隱入深居。一直到她92歲高齡之時,才重新提筆,打開塵封多年的記憶,寫出了她目前最為出名的一部著作《我們仨》。其中不僅僅用夢幻文學的方式講述了錢鍾書和錢媛生前最後一段時光,而且回憶了很多當年夫婦遊學歐洲,以及建國後的種種往事。寫於1984年的《老王》被選為初(高)中教材。
  • 錢鍾書和楊絳:有一種愛情叫「世間始終你好」
    聞此消息,楊絳自是極為高興,牛津是追求文學人眼中的天堂,那裡出了許多大家,莎翁、狄更斯等等,一個個名字都如雷貫耳。幾年前,楊絳由母校校長幫著申請到了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學院的獎學金,但要自負生活費,她心疼父親負擔重,放棄了出國。「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誰想,她去往清華,卻邂逅了命定的愛人呢。
  • 人類的本質是——亂用名人名言? | 熱度
    近日,魯迅博物館資料查詢在線檢測系統上線,該系統是當前官方專為魯迅而打造的一款在線檢索平臺,魯迅的所有作品與相關文集都可以在此進行查詢。通過該系統,可以一鍵查詢網絡流傳的「魯迅名言」是否真是出自魯迅之口,這樣一來,那些假託魯迅之名的「偽名言」便無處遁形。
  • 第一次見面,錢鍾書:我是單身;楊絳:我也沒有男朋友
    錢鍾書與楊絳的世紀姻緣,始於一場一見鍾情的校園愛情。那是1932年的春天,楊絳從蘇州東吳大學畢業,考上了清華大學外文系的研究生。這日,楊絳與老同學孫令銜同遊清華,恰巧趕上孫令銜要去拜訪表哥,而孫令銜的這位表哥,正是大名鼎鼎的錢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