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是遼寧省地級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遼寧省西部地區的中心城市,遼寧省重要的工業、港口城市。
錦州地處中國東北地區、遼寧西南部、「遼西走廊」東部,海岸線124千米,是連接華北和東北兩大區域的交通樞紐,是國家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錦州)示範基地、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新銳金融生態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城市、2013中國錦州世界園藝博覽會舉辦城市。
錦州有著2100餘年的歷史,始定名於遼代。1949年,東北解放後成立遼西省,錦州為遼西省省會城市,成為區域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錦州形成空港、海港、鐵路、公路、輸油氣管線齊全的立體交通網絡。2015年12月,新建錦州灣機場成功通航,是遼寧省三大物流中心之一和遼西地區物資集散地及商貿中心,批發零售貿易額居遼西之首。
醫巫閭山
今簡稱閭山,地處今遼寧省錦州市境內,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醫巫閭山歷史悠久,由華夏幾千年的文明積澱而成。相傳舜時把全國分為十二州,每州各封一座山作為一州之鎮,閭山被封為北方幽州的鎮山。周時封閭山為五嶽五鎮之一。
自隋開始,此山便成為「北鎮」的「五大鎮山」,從而聲名鵲起。元、明、清帝王登基時,都照例到山下北鎮廟遙祭此山,故其聲名日隆,一躍而為東北名山之首。它以悠久、博深的歷史文化和秀麗、奇特的自然風光而享譽國內外,成為中國北方著名的旅遊勝地。
醫巫閭山景點有:北鎮廟、聖水橋、魚池、觀音閣、四角亭、曠觀亭、蓬萊仙境、蓮花石、望海寺、萬年松、名山、老爺閣、風井、桃花洞、白雲關、遊目天表等。除北鎮廟在山下外.其餘景點全在山上,而且集中在觀音閣一帶,彼此相距較近。北鎮市有條路直通北鎮廟、聖水橋和道隱谷。自道隱谷起,此路雖始分為兩支,但左右環通,無論左行或右行,山上景點皆可遍遊。一般說,以右行先至魚池、觀音閣為佳。
錦州北普陀山景區
位於遼寧省錦州市古塔區西北七公裡處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遊客最喜愛的五十佳景之一的錦州北普陀山風景名勝區。
北普陀山佔地面積27.26平方公裡,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南望滄海,北望太極,紫氣東來,福壽無邊,它是觀音菩薩在北方的顯化道場,實為洞天福地,人間聖境。素有遼寧「第一洞天」關外「第一佛山」之稱。
北普陀山綠色植物覆蓋率達到95%以上,含氧量比城市高300倍,負氧離子含量是大中城市的3000倍。空氣清潔、溼潤,氧氣充裕,又被稱為天然的大氧吧。北普陀山風景區現已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1997年被遼寧省人民政府評為「遼寧50佳景」之一。
北普陀山風景名勝區,分為九大景區50多個景點,集奇洞、妙佛、聖泉、寶樹於一體,包括東西幡龍山、雞冠山、平頂山、紅石山、觀音洞山、二郎洞山等區域,有滴水觀音、觀音聖境、佛祖堂等景點。滴水觀音是遼西地區最大的觀音站像,其造像高達25米,潔白如玉,臨風揚枝,盡撒聖水,人稱「遼西第一大佛」。
遼寧筆架山風景區
位於中國東北遼寧省西部,躋身渤海之濱,毗鄰錦州港,坐落在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
筆架山為道教勝地。山有三峰,二低一高,形如筆架,故而得名;每至潮退之後,山與海岸之間便現出一條三十餘米寬、二公裡長的「天橋」,可通車馬,故俗稱「天橋山」。山上懸崖峭壁奇秀,自然風光迷人。
筆架山風景區以筆架山島和「天橋」為主要景點,大致分為島上遊覽、海上觀光、岸邊娛樂、沙灘海浴和度假修養五個區域。總面積8平方公裡,其中陸地面積4.72平方公裡,海域面積3.28平方公裡。這裡山水秀麗,環境優美,物產資源豐富,生活服務設施配套,交通便利。自然景點密集,有馬鞍橋、一線天、神龜出海、石猴泅渡、虎陷洞、夢蘭灣等。有眾多的文物古蹟:呂祖亭、太陽殿、五母宮、萬佛堂、龍王廟、三清閣等。
本期小編就帶大家到這裡,有什麼問題可以關注並留言告訴小編哦。
今年疫情還未完全過去,出行還是記得帶好口罩,少聚集人多的地方,市內遊也是不錯的。
以上圖文多為網點整合資料,若與現實不符,還請告知更改,後面將會視頻vlog詳解。
對於愛旅遊的朋友們,旅遊攻略就找小編,小編帶你上高速,跟著小編不迷路,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