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市行政區劃圖
地名由來
錦州建於公元926年前後。當時的錦州城郭恢宏,寺院廣布,經濟貿易也十分發達。然而,因《遼史》對錦州的得名沒有交代,「錦州」二字的由來一直成為人們爭議的話題,各種傳說、故事流傳至今,五種說法也各有道理。
小凌河是錦州的母親河,在民國時期就有一種說法,認為錦州的得名與小凌河有關,這是大多數人認同的說法。因為小凌河在歷史上曾叫做錦川或錦水。《明一統志》記載:「錦川在錦州西,亦曰錦水,州以此得名」。而在《盛京通志》也有「錦川即小凌河。此河從北繞城西而南,復折而北,經城之東,又轉南流,迴旋如錦,故名」的記載。
行政區劃
錦州市是遼寧省重要的科技、教育、文化、醫療、物流中心,是環渤海經濟區重要的沿海開放城市、遼寧省西部區域性中心城市、遼寧沿海第二大城市、遼寧省區域物流中心城市。
錦州市轄3個市轄區、2個縣,2個縣級市、3個功能區,分別為:凌海市、北鎮市、黑山縣、義縣、古塔區、凌河區、太和區,松山新區,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龍棲灣新區,總面積為10301平方公裡。截止2016年人口302.2萬人。
地理環境
錦州市位於遼寧省的西南部、「遼西走廊」東端,南臨渤海,北依松嶺山脈。東接「遼中南」工業區,南臨渤海,西連」京津唐「工業區,北有遼寧西部和內蒙東部及黑龍江、吉林的廣闊腹地。是環渤海經濟圈、東北亞經濟圈的交匯點,連接東北內陸與渤海的黃金走廊。東經120°43『~122°36』,北緯40°48『~42°08』。是連接華北和東北兩大區域的交通樞紐,總面積10301平方公裡,海岸線105公裡。
風景名勝
錦州的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蹟眾多。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國家級森林保護區1處。錦州已是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並連續六次被評為省級雙擁模範城。
2013中國錦州世界園林博覽會是世界上第一個海上世界園林博覽會,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上世界園林博覽會。它以「城市與海,和諧未來」為主題,寓意著這是一屆城市與海洋共生、共榮、共和的和諧盛會。
錦州的筆架山「天橋」潮漲隱、潮落現。隱可馳舟,現可行人,是當今世界唯一的此類自然奇觀之一。筆架山上的三清閣,有中國海上唯一的盤古造像,同時集儒、道、釋三教派於一閣之內,實屬罕見。
遼寧義縣奉國寺是遼朝聖宗皇帝耶律隆緒在母親蕭太后(蕭綽)的「家族封地」所建的皇家寺院,是國內現存遼代三大寺院之一。奉國寺的標誌性建築大雄殿是中國古代遺存最大的佛殿,殿內還保存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泥塑彩色佛像群。
醫巫閭山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從虞舜至明清四千年間,歷朝歷代皆對閭山有封號,古代帝王為祈祝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都會遣重臣或親臨閭山祭祀朝拜。其中尤以遼元明清代時期為鼎盛,遼王朝皇家寢陵就坐落在此,眾所周知的大遼蕭太后蕭燕燕,也葬在醫巫閭山的乾陵。
北普陀山開山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邃豐厚,它與南普陀山,遙遙相望,被譽為「關外第一佛山」。
青巖寺風景區是北鎮市香火最盛的寺院,也是遼西乃至東北地區的佛教勝地。寺院位於醫巫閭山南部風景最佳處,這裡峰巒疊嶂,松蔭蔽日,清泉垂瀑,自然景致十分宜人。
北鎮大蘆花風景區坐落於醫巫閭山中南部,素以山勢險峻、秋蘆飛花聞名。據考古,兩億多年前,大蘆花風景區曾是一望無際的大海,由於地球運動,亞洲板塊抬高,此處才成為退海之地。每到秋季,漫山蘆花盛開,將景區裝點的如詩如畫,十分怡人,大蘆花之名也便因此而來。
錦州翠巖山風景區是錦州十景之一。這裡群峰秀麗,奇石巧疊,因空曠幽靜,風景秀美,歷來受修真鍊氣之士青睞,是僧道修建寺廟,潛心修煉的理想場所。
茶山風景區距錦阜公路5公裡,界於聞名遐爾的醫巫閭山與翠巖山相接。受渤海氣候影響,無酷暑、霜期短、春秋季長、漫暖宜人。《祖國頌》、《青山戀》等影片,也攝有茶山秀美風光。
錦州萬佛堂石窟是東北地區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石窟群。該石窟始建於北魏年間,因年久失修,大部分都已損毀,現存石窟多為明嘉靖年間重修而成。
巖井寺景區位於遼寧錦州城北近郊秀雲山中,距錦州市城區8公裡,佔地3000多畝。區內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基本上薈萃了我國北方較有代表性的各類野生植物。
錦州博物館位於市內古塔歷史文化公園內北側,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館藏文物共計16大類,計萬餘件,其中一、二級文物佔有一定比例,更不乏國家孤品文物,在國內外均有一定影響。
古塔公園以大廣濟寺古建築群為借景,體現錦州古城歷史文脈和現代園林風光理念相,為富有遼西區域文化和風土人情的休閒場所。
錦州大石湖風景區,太子河水系的發源地之一,有著「五湖四瀑」之稱。大石湖是遼西地區的物種「基因庫」,保存著華北植物區系現存較完整的針闊混交林,並有珍禽有黑鸛、丹頂鶴、天鵝、鴛鴦等。
北鎮雙峰山風景區是閭山風景區中最為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這裡山勢綿繞,蒼松翠柏,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景區不僅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三聖峰」及四大護法神石,亦有各種宗教文化遺址星羅棋布於崇山峻岭之中。
特產美食
烀餅是遼寧省錦州市的特色小吃。錦州烀餅以色澤如玉,薄如絲絹,筋道十足而受百姓喜愛。它的配菜材料豐富,味道濃鬱純正,體現出了東北人豪爽樸實的性格。
錦州燒烤是遼寧省錦州市的特色小吃。錦州燒烤手法獨特,融合了各地海鮮燒烤、肉類燒烤、蔬菜燒烤的特色,凝練提精,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風味美食。質感性強、口感純正、色澤入目、外形美觀,讓人食而不膩、食而不厭。
凌海鹹菜是遼寧省錦州市凌海市的特產。凌海鹹菜以本地特色農產品、黃瓜、蘿蔔、海帶、白菜、辣椒等為主要原料,其中凌海與日本成立凌海百合食品廠,已經將產品成功打入日本市場。
大凌河酒是遼寧省錦州市凌海市的特產。凌河酒以醬香突出、入口綿甜、細膩柔和回味悠長等特點,成為最受遼寧人民喜愛的白酒,並給予「東北茅臺」之美譽。
溝幫子燻雞是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溝幫子鎮的特產。溝幫子燻雞色澤棗紅明亮,味道芳香,肉質細嫩,爛而連絲,鹹淡適宜,營養豐富。
義縣烤全羊是遼寧省錦州市義縣的特產。義縣烤全羊特點:色澤光亮,外焦裡嫩,肥而不膩,風味獨特。
北鎮葡萄是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的特產。北鎮市是聞名全國的葡萄之鄉,也是全國最大的葡萄鮮儲基地,種植的葡萄有巨豐、玫瑰香、白雞心、晚紅等十多個品種。
著名人物
竇國仁,1932.11.16出生,遼寧北鎮人,中科院院士、泥沙及河流動力學專家。1956年畢業於蘇聯列寧格勒水運學院,1959年獲副博士學位,1960年獲技術科學博士學位。
王澱佐,1934年3月生,遼寧省錦縣(現名凌海市)人,中國礦物工程專家,現代浮選藥劑分子設計理論創始人,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2010年榮獲"國際礦物加工大會終身成就獎",成為首位獲獎中國人。
康玉柱,1936.5.5出生於遼寧省北寧市。石油地質專家。1993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2005 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徐建中,工程熱物理專家。原籍遼寧北鎮,1940年3月3日生於江西吉安。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常文瑞,1940年出生於遼寧錦州。結構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64年畢業於南開大學化學系。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鳳田,1941.06.14 生,遼寧省義縣人。飛機總體設計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瀋陽航空航天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中航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型號總設計師。
金智新,1959.11.14生,遼寧錦州人,採礦工程技術和安全工程管理專家。發表論文47篇,出版專著4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201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仃(1917年05月19日—2010年02月21日),號它山,遼寧黑山人;中國當代著名國畫家、漫畫家、壁畫家、書法家、工藝美術家、美術教育家、美術理論家。
馬國光,著名男中音歌唱家,1932年生,遼寧錦州人。演唱的歌曲有《真是樂死人》、《兩個小夥一般高》、《一路行軍一路歌》、《一壺水》等。
張寧,1975年5月19日出生於遼寧省錦州市,前中國羽毛球隊隊員。2003年英國伯明罕世錦賽冠軍。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單冠軍。2008年8月,北京奧運會羽毛球女子單打決賽冠軍。2008年11月18日,張寧出任中國羽毛球隊女單主教練。
王剛,1948年12月22日出生於遼寧錦州,長於吉林長春, 國家一級演員,節目主持人,原中央電視臺播音指導。主持遼寧衛視《王剛講故事》,代表影視作品《宰相劉羅鍋》、《鐵齒銅牙紀曉嵐》、《夢斷紫禁城》、《大灌籃》、《家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