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前的烏桕樹,帶著「江楓漁火」,依然是「烏桕葉紅秋可憐」

2020-12-09 一淵寓言

人與樹的相知,需要一點心有靈犀。

每當這個季節,秋冬交錯之時,南京引以為傲的梧桐,已是葉落滿街,而另一種樹——烏桕,卻正惹火了初寒的氣息。

一見傾心的相遇,源自我們內心與烏桕同樣的選擇:越是寒冷,越要綻放生命的燃燒,於是,火紅就成了我們共同的追求。

如此,就不可錯過玄武門前的一路烏桕樹,就幾百米而已,日常的、街邊的、唾手可得的、窮曲虯結的風景,猝不及防地撞進眼裡、心裡的,才真正稱得上靈魂的邂逅,以及令人感動的相知。

清代的顧貞觀留有一首小令《菩薩蠻·山城夜半催金柝》詩云:

山城夜半催金柝,酒醒孤館燈花落。窗白一聲雞,枕函聞馬嘶。 門前烏桕樹,霜月迷行處。遙憶獨眠人,早寒驚夢頻。

同樣的烏桕樹,只不過從屋門前長到了今日的城門前而已。

這烏桕樹,在孤館的悽涼中、在朦朧的月色下、在夜半金柝的打更聲裡……愈發的光怪陸離、樹影慘澹。

這就樣,羈旅之人因為思念親人而輾轉不寐,直到窗外漸白、雞鳴馬嘶,到底是徹夜不眠。這孤獨而冷清的況味,不止是此時此刻,更是我們一生中獨自前行的寫照。

相遇,無處不在,因為開門即烏桕。在宋代敖陶孫的《送袁度這挈家之任》中的

門前烏桕花,頗怪烏來頻。問知八九雛,翅短青尚新。

門前,春日開花、烏鴉來戲,那時,詩人與袁君初相交,一切都是新鮮青春模樣。

而到了辛棄疾的《臨江仙·手種門前烏桕樹》中:

手種門前烏桕樹,而今千尺蒼蒼。田園只是舊耕桑。杯盤風月夜,簫鼓子孫忙。七十五年無事客,不妨兩鬢如霜。綠窗剗地調紅妝。更從今日醉,三萬六千場。

依舊是門前的烏桕樹,卻已經千尺蒼蒼的暮年之景,不知見證了多少的重複的四季農桑。

辛大詩人感慨自己卻是75年來一事無成,唯留下風霜兩鬢的斑駁。

綠窗紅妝,也不知是窗外烏桕又一秋,還是窗內佳人為何人?反正,從今日起,就是一醉解憂罷了。

誠然,烏桕的驚心動魄,在於經秋而豔的紅顏。宋人是最懂烏桕之美的,周師成《句》中的:

黃蘆花白月無賴,烏桕葉紅秋可憐。

一下子,就把我們拉進了一個審美的精神世界,黃蘆白花和烏桕葉紅,是秋之顏色,雅之極、濃之豔,都不及「月無賴」和「秋可憐」來的妙趣橫生。

原本的悲秋情緒,也因為這烏桕紅葉,而淡了、散了,只留下心頭的餘歡……

這烏桕紅葉,落在宋人洪諮夔的《洪源洗心堂飲中偶成》中就是「未霜烏桕赤,得日紫薇紅」

落在陸遊的眼中就是「今歲霜遲殊未寒,籬東烏桕葉才丹」,是「寒鴉先雁到,烏桕後楓丹」,是「烏桕赤于楓,園林二月中」,「鵓姑聲急雨方作,烏桕葉丹天已寒」;

落在林逋先生的詩中就是《水亭秋日偶書》

巾子峰烏臼樹,微霜未落已先紅。憑闌高看復低看,半在石池波影中。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烏桕所現身的古詩詞中,最出名的卻是張繼的千古名作《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江楓,是江邊的紅楓嗎?古人云,楓樹長山中,而張繼的詩當作於農曆十月深秋時分,江南水邊多植烏桕之類樹木,經霜葉紅,古人詩中多混作為『楓』。故江楓,是泛指江邊的紅葉類樹,最惹眼的就是烏桕本尊是也。

甚至,楊萬裡作詩《秋山》如此幽默老辣地寫道:

烏桕平生老染工,錯將鐵皂作猩紅。小楓一夜偷天酒。卻倩孤松掩醉容。

未經人生風霜的洗禮,寫不出來如此勁道和個性的文字,這錚錚的烏桕紅中,少了柔媚,而多了風骨和韻致,「錯將」、「偷天酒」、「掩醉容」無不是詩人以烏桕自喻述志。

莫要以為古人真的烏桕丹楓不分,至少在楊萬裡的《秋山》中

梧葉新黃柿葉紅,更兼烏桕與丹楓。只言山色秋蕭索,繡出西湖三四峰。

烏桕和丹楓,明明白白,雖然生長在水邊的當時烏桕,但古人有意而為之的「錯亂」,大概是因為烏桕之名,和烏鴉分不開吧,在《本草綱目》中有雲「烏臼,烏喜食其子,因以名之……或云:其木老則根下黑爛成臼,故得此名。」

民間,對烏鴉多有偏見,但早在周朝 ,烏鴉卻奉為「神靈之鳥」,還擁有「忠孝」的品德和令人驚嘆的智慧,因此又有「烏鴉報喜,始有周興」的說法。

而寒鴉喜歡棲息和琢食的烏桕樹,自然也非平凡之物了。追溯烏桕樹的歷史,最早記錄進典籍的,是1400多年前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烏臼》:

《玄中記》:」荊揚有烏臼,其實如鷄頭,迮之如胡麻子,其汁味如豬脂。」

烏桕,亦做烏臼,實如胡麻子,多脂肪,可制肥皂及蠟燭等,又兼得秋葉颯紅之美。

南北朝的 《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二·西洲曲》中,由梅起興,講述了一個女子對昔日與愛人在西洲遊樂的美好回憶,以及在此後無盡的思念,愛意纏綿中的這幾句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西洲到底在哪裡?搖著小船的兩支槳就可到西洲橋頭的渡口。天色晚了伯勞鳥飛走了,晚風吹拂著烏桕樹。

這就格外的含蓄而雋永,如一副永遠不會褪色的畫,定格在那淡淡的情緒瞬間,仿佛有瞬間的失神。

這樣的古典意境,即使豪邁的李白的寫來,也是如《小溪秋色》一般「傷別離」了:

楓香烏臼兩相依,紅葉隨風傷別離。群鴨岸邊勤對鏡,舊裝漸褪換新衣。

原來,當碧綠的樹葉褪換了獵獵的紅色新衣,雖然看在眼裡是色彩的明豔,但是品砸在心頭卻是悲秋的離愁。

唐代的張祜被稱為「海內名士」,他的一生都是在路上,他的《江西道中作三首》之一

秋灘一望平,遠遠見山城。落日啼烏桕,空林露寄生。燒畬殘火色,蕩槳夜溪聲。況是會遊處,桑田小變更。

則更見蕭索和心頭的孤獨,連鳥雀都還有日落後的歸棲之地,烏桕樹上就是家,可以旅途中人兒啊,又何處是歸程?

原來,周詩成的那一句「烏桕葉紅秋可憐」,哪裡僅僅是秋色惹人憐,分明是」烏臼樹頭烏臼棲」,人在旅途慢慢塵,可憐的,終究只是我們自己,而已。

相關焦點

  • 玄武門前的烏桕樹,帶著「江楓漁火」,依然是「烏桕葉紅秋可憐」
    如此,就不可錯過玄武門前的一路烏桕樹,就幾百米而已,日常的、街邊的、唾手可得的、窮曲虯結的風景,猝不及防地撞進眼裡、心裡的,才真正稱得上靈魂的邂逅,以及令人感動的相知。宋人是最懂烏桕之美的,周師成《句》中的:黃蘆花白月無賴,烏桕葉紅秋可憐。一下子,就把我們拉進了一個審美的精神世界,黃蘆白花和烏桕葉紅,是秋之顏色,雅之極、濃之豔,都不及「月無賴」和「秋可憐」來的妙趣橫生。
  • 晚秋烏桕紅于楓,你所不知道的,關於烏桕樹烏桕鳥與烏桕詩的典故
    很多人都知道秋天的楓葉像晚霞一樣紅,但是許多人見過卻不知道,還有一種樹葉比楓樹更紅,那就是烏桕。讓我們先來讀一首唐朝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烏桕和楓葉一樣,在秋天轉紅,甚至它比楓葉還要紅,為什麼在唐朝關於烏臼鳥和烏桕樹的詩不是很多呢?第一,關於烏臼鳥,基本都寫作烏夜啼這一類的詩,其實數量也不少。
  • 「江楓漁火對愁眠」是一種怎樣的愁?
    他之所以被後人銘記,乃是因為一首眾口相傳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首詩寫於安史之亂後,國家動蕩不安,百姓顛沛流離,當了個小官的張繼也被迫流浪。空氣中帶著徹骨的寒意,詩人即使在船艙中,也覺得「羅衾不耐五更寒」。首句三個意象,已勾勒出江南秋景圖的黑白輪廓,給人一種清冷之感。緊接著,第二句又描繪出三個意象:江楓、漁火、不眠的詩人,為這幅圖增添色彩與細節。江邊成片的楓樹隱隱約約露出輪廓,借著岸邊漁船上跳動的燈火,依稀能看見楓樹已紅。
  • 「江楓漁火對愁眠」是一種怎樣的愁?
    他之所以被後人銘記,乃是因為一首眾口相傳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首詩寫於安史之亂後,國家動蕩不安,百姓顛沛流離,當了個小官的張繼也被迫流浪。空氣中帶著徹骨的寒意,詩人即使在船艙中,也覺得「羅衾不耐五更寒」。首句三個意象,已勾勒出江南秋景圖的黑白輪廓,給人一種清冷之感。緊接著,第二句又描繪出三個意象:江楓、漁火、不眠的詩人,為這幅圖增添色彩與細節。江邊成片的楓樹隱隱約約露出輪廓,借著岸邊漁船上跳動的燈火,依稀能看見楓樹已紅。
  • 普品也能玩出新花樣,紅勝丹楓的烏桕樹,製成盆景,美不輸楓!
    秋冬,有許多的植物葉色堪比花海而絲毫不遜色,除丹楓銀杏之外,應屬烏桕這樹種最為出色,初冬時心形的烏桕葉子顏色漸漸由綠轉黃,在掉落之前再轉變成紅色,佇立於人行道旁的一棵棵烏桕,樹葉或黃或紅,那景象頗似一片楓紅。
  • 江楓漁火:落榜生張繼和他的《楓橋夜泊》留下的千年謎團
    江楓漁火對愁眠整首詩中,這句是最具意境和神韻的點睛之筆,也是理解差異最大的一句。通常的理解是,遙望岸邊楓樹婆娑,江中漁船燈火閃爍,難以入眠。說到這句,我熟悉的於老師說,「江楓漁火對愁眠」,其實也許應該是「江村漁火對愁眠」。
  • 每日分享·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根據張詩所表明的物候及月相分析推算,張詩當作於農曆十月深秋時分,江南水邊多植烏桕之類樹木,經霜葉紅,古人詩中多混作為『楓』。故江楓,是泛指江邊的紅葉類樹,不必是楓。」漁火:通常解釋,「魚火」就是漁船上的燈火;也有說法指「漁火」實際上就是一同打漁的夥伴。《全唐詩》「漁火」作「漁父」。對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楓和漁火二詞擬人化。
  • 江楓漁火:落榜生張繼和他的《楓橋夜泊》留下的千年謎團
    江楓漁火對愁眠整首詩中,這句是最具意境和神韻的點睛之筆,也是理解差異最大的一句。通常的理解是,遙望岸邊楓樹婆娑,江中漁船燈火閃爍,難以入眠。說到這句,我熟悉的於老師說,「江楓漁火對愁眠」,其實也許應該是「江村漁火對愁眠」。
  • 「江楓漁火對愁眠」的「對」是什麼意思?
    江楓對漁火,鐘聲傳千年回到題目上,我們把兩個句子連綴在一起,「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何解?首先,他用蒙太奇般的高超藝術手法,在短短十四個字裡,嵌入了六種孤絕又豐盛的景象——天邊即將落下的月亮、水邊樹上啼鳴的棲鳥、浸透了秋意的漫天寒霜、江邊的楓樹、暗淡的漁火,以及,泊船上一夜未眠的那個「我」。
  • 風吹烏桕葉
    日暮伯勞飛,風吹烏桕樹。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西洲到底在哪裡?從橋頭乘船過去,天色漸晚,伯勞鳥朝遠處飛去,水岸邊有一棵高大的烏桕樹,樹下的人家就是那位姑娘家。晚風吹拂著烏桕葉,簌簌作響,姑娘以為是情人足音,欣然開門,從半掩的門扉中探出頭來,幾片烏桕葉飄然而落。烏桕葉落,姑娘雀躍的心也跟著落下去,眼神黯然。    那時讀著這些詩句,腦海中一直有一棵烏桕樹長在水邊的。
  • 江楓漁火對愁眠是什麼意思?
    在整首詩來看,江楓漁火對愁眠獨具趣味,對字引人深思。創作背景:作者是天寶十二年的進士,即公元753年;正直唐玄宗的晚年,與楊貴妃恩愛的日子。唐玄宗晚年多種弊端開始顯現,而他卻享受生活;李林甫、楊國忠當政,邊關重值安祿山等人戍邊。
  • 江楓、漁火、灕江夜,陽朔最美的秋季來了
    市場獨家,超奢包列,陽朔漁火,紅楓瑟瑟,非同出品,匠心打造!僅限2團,錯過難有!瑩瑩燈火,曼妙舞步,晚歸的漁火,夢幻的布景,給你營造奇幻般的演出!還是千年前的灕江將我帶走。秋攝古東紅葉跟隨名人的腳步,走進桂林面積最大、「楓」景最多最集中的古東紅楓,行攝紅葉紛紛,體驗一種視覺震撼。
  • 江楓漁火千燈盛會,共賀王者四周年
    恰逢王者榮耀四周年之際,王者榮耀傾力邀請玩家線上線下共赴千燈會。屆時,四地根據當地景點與地方特色定製的主題燈籠將一同點亮,九曲攬勝、提燈夜遊、江楓漁火、天上街市,各有風情! 本次王者千燈會第三站,我們來到安徽歙縣徽州古城景區,作為唯一一個在江上的燈會,我們全力打造漁火盛景,為王者榮耀四周年獻上祝福。
  • 深冬烏桕似梅花:前村烏桕樹,疑是早梅花
    烏桕梅花美句:千林烏桕都離殼,便作梅花一路看 烏桕紅于楓,晚秋季節,江南漫山遍野的烏桕樹,明紅靚麗,如火燒山,紅葉滿山缺不了烏桕樹,因為烏桕的紅比起楓樹更加明麗,而烏桕樹挺拔高大,楊萬裡就有很形象的比喻,和烏桕相比,山裡的紅楓就單薄如小孩子,躲在松樹後頭,羞澀雖然美麗,但不夠剛烈大氣,若是深秋少了烏桕
  • 藍天下紅豔別致的烏桕葉,十二月的烏桕樹美麗的鄉村景色
    葉子會在秋天發生多重顏色的變化,有綠色,黃色,紅色,紫色,以及它們的各種漸變色,冬天的時候滿樹的葉子都會變紅。中國地大物博,原生烏桕的地方有很多。桂林有烏桕灘,安徽有塔川,湖北孝感大悟縣還號稱烏桕之鄉。待霜降過後,可深入這些保有老林的山區,看桕葉紅遍,彩林盡染。烏桕,以烏喜食而得名。
  • 夜落、啼烏、江楓、漁火、寒山寺,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此詩勾畫了夜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 有景有情有聲有色。安史之亂後,詩人面對家國之憂,身處亂世的顧慮內心極度「愁」傷。這首七絕以「愁」字統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造成一種意韻濃鬱的審美情境。後兩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鐘聲,是一種空靈曠遠的意境。江畔秋夜漁火點點,羈旅客子臥聞靜夜鐘聲。
  • 「江楓漁火對愁眠」的「對」是什麼意思?
    江楓對漁火,鐘聲傳千年回到題目上,我們把兩個句子連綴在一起,「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何解?首先,他用蒙太奇般的高超藝術手法,在短短十四個字裡,嵌入了六種孤絕又豐盛的景象——天邊即將落下的月亮、水邊樹上啼鳴的棲鳥、浸透了秋意的漫天寒霜、江邊的楓樹、暗淡的漁火,以及,泊船上一夜未眠的那個「我」。
  •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從傍晚到夜裡,張繼一直站在船頭望著蘇州城的夜色,心境也像那晚風一樣悽清寒冷,此時,他吟出《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當時的人評價此詩為千古絕唱。 正是因為這首詩,後人記住了懷才不遇的張繼,也使得寒山寺聲名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