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用餐 、儉以養德」「節約惜福」「光碟行動」……近日,記者走訪市區多間餐廳酒店,看到餐桌上、牆壁上都擺設著提倡健康生活、文明用餐的公益廣告。有餐飲商家表示,目前已提供免費的環保打包服務,工作人員會主動提醒顧客將剩餘的飯菜打包帶走。
如何有效制止「舌尖上的浪費」?市人大常委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要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即將出臺的《清遠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在倡導健康綠色文明行為、行業文明保障、未成年人教育養成等層面,多維度制止餐飲浪費,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鼓勵大家共同遵守。
《條例》擬要求餐飲服務企業引導消費者節約用餐
今年6月,市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九次會議對《清遠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草案)》進行了第一次審議,並提出了修改意見。
修改後的《條例(草案)》與時俱進,積極回應社會、群眾關切的問題,圍繞制止餐飲浪費問題對公民文明行為和餐飲行業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其中,在倡導健康綠色文明行為方面,第八條第二款提出,聚餐時適量點餐,使用公筷公勺或者雙筷雙勺,踐行分餐制,不剩菜、不剩飯或者剩餐打包。
針對中小學生群體是餐飲食物浪費的「重災區」,《條例(草案修改稿)》第十三條第三款提出,加強法治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宣傳教育,增強節約意識;通過加強反對浪費的宣傳教育,培養節儉意識,進一步完善教育養成措施。
《條例(草案修改稿)》還對餐飲行業提出了具體要求,第二十二條提出,餐飲服務企業應當拒絕餐飲浪費,科學分類實施節約措施;配備公筷公勺或者雙筷雙勺;引導消費者健康就餐文明消費,節約用餐。
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譚兵表示,目前我國現行法律中雖然有一些關於制止浪費行為的原則規定和要求,但比較分散,系統性、針對性、集成性還不夠強。《條例(草案修改稿)》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了一些具體的規定,在餐飲消費環節倡導養成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為我市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建立長效機制打下良好的基礎。
支持立法制止餐飲浪費 商家免費提供打包服務
「通過立法制止餐飲浪費,應當是從提倡的角度進行引導,不適宜過分強調一些禁止性的規定。比如提倡點菜要適可而止,但如果設定禁止性的條款,如點多少個菜、吃剩多少要受罰,是不現實的。」市人大法委委員、廣東大觀律師事務所主任劉華傑表示,當前很多餐飲浪費行為與風俗習慣有關,「很多人請客的時候,總是怕客人吃不飽、吃不好,實質上這是一種陋習。」他認為,可以立有溫度的法,從正面引導養成節約的好習慣。同時,他建議餐飲機構應當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在提供餐飲服務的時候多研究顧客心理,根據用餐的實際情況指引顧客適量點餐、節約用餐,還可通過免費提供打包服務等方式,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清遠市飲食服務行業商會秘書長陳健對上述觀點表示認同,他說,十分支持通過地方立法制止餐飲浪費,不過更加希望能夠引導商家和消費者從自身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他介紹說,市飲食服務行業商會聯合市文明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清遠市烹飪協會在日前聯合發出了《關於「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倡議書》,倡議全市餐飲企業和廣大消費者要傳承勤儉節約美德,餐飲企業要引導文明理性消費、創新經營服務方式、推動綠色廚房創建、積極發展大眾餐飲、堅持誠信守法經營。
「對於一些客人來說,『光碟』代表『寒酸』、『剩宴』才是『盛宴』的錯誤觀念仍停留在心中。」湖濱步步高酒店總經理羅兆雄表示,該酒店自覺將厲行節約納入餐飲生產、加工、服務的全過程,大力倡導顧客理性消費、科學點餐,使用公筷公勺等文明餐桌禮儀,在顧客用餐完畢後,工作人員會主動提醒顧客將剩餘的飯菜打包帶走,並免費提供環保打包服務。酒店還將積極推行「分餐制、公筷制」,提供「半份、半價」「小份、適價」的服務方式。他認為,通過地方立法可為禁止餐飲浪費和治理提供堅實法律基礎,增強制止餐飲浪費工作的可行性、操作性,確保制止餐飲浪費工作順利實施。
圖文:許甜 通訊員鄭志剛
編輯:王雪
校對:果果
編審: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