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萬華丁建生:自主創新是萬華生存DNA

2021-01-11 全球紡織網
煙臺萬華丁建生:自主創新是萬華生存DNA

2013-02-18 09:01:17 來源:網上輕紡城

如果你不了解MDI,我可以告訴你,這是生產聚氨酯的主要原料。如果你對聚氨酯這種高分子化工材料還是不了解,那麼請打開一輛轎車的車門,方向盤、儀錶板、坐墊、頭枕,車頂上的隔熱材料幾乎都是這種材料做的,而冰箱、手提包、鞋子、服裝等等,幾乎都有聚氨酯的用武之地。

到目前為止,我國生產MDI且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企業,只有煙臺萬華一家(2010年)。丁建生的頭銜很多,他是煙臺萬華合成革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萬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煙臺萬華技術委員會主席。為MDI 項目,他帶領出一支由21名海內外博士、100餘名碩士組成的團隊,被山東省政府授予「優秀創新團隊」。今年,丁建生摘得了2009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

談到MDI,丁建生說,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國外的化工企業同行不僅嚴格保密技術,而且就連陳舊設備也要封存。就在那時,中國企業決定從國外引進聚氨酯合成革生產裝置。當時有套裝置是歐美公司上世紀60年代的落後設備,但是讓這樣的裝置進入中國,已經是這個跨國公司的「疏忽」。就這樣,煙臺合成革廠迎來了這套裝置,知道的僅僅是如何操作這套裝置而已。

在向國外遍求無門的情況下,丁建生和萬華創新團隊竟然在對洋設備的敲打和改裝中,憑藉專業的水準和不懈的努力,鑽進了MDI的核心,破解了這一技術,國外的壟斷因此被打破。

「真正有市場潛力的高新技術是不可能靠引進的,技術創新能力也不是花錢就能買到的。」丁建生難掩內心的激動,「沒有科技的發展和創新,不掌握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中國的民族企業就不會真正走上科學發展的道路。」

MDI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個陌生的名字,但它卻是生產汽車、冰箱、手提包等產品的關鍵材料,也是生產聚氨酯最重要的原料。就是MDI,讓丁建生為之奮鬥數十載。「上世紀80年代,我們從日本引進一套合成革生產裝置,生產合成革需要生產聚氨酯,國內企業還不能生產聚氨酯,更不能生產MDI。而配套引進的MDI生產裝置比較落後,產能還不到1萬噸。」丁建生說。前後花了近5年時間,丁建生依然無法引進MDI的核心技術。某家MDI跨國公司的總經理告訴丁建生,如果賣出了這個技術,他們的跨國公司就會像快要下山的太陽一樣了,所以沒有企業會賣。這番話讓丁建生刻骨銘心,他意識到,自主創新可能不是靈丹妙藥,卻是化工企業生存的DNA。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丁建生帶領MDI研究開發和創新團隊進行了長期艱苦的探索和研發工作。他在國內率先建立起MDI工藝過程計算機模擬和MDI核心化學反應計算機數學模型,開發出了國內首套MDI製造工藝技術軟體包,並成功應用於1.5萬噸MDI裝置改造。隨後,丁建生主持國家重點產業技術開發項目,解決了縮合反應、光氣化反應和分離精製三大核心技術難題,使我國成為繼德、美、英、日之後全球第五個擁有MDI製造技術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通過集成創新,煙臺萬華成功開發出連續縮合反應、連續多胺光氣化反應、粗MDI連續分離精製3大關鍵技術,並成功應用於工業化生產,實現了我國MDI製造的連續化、產業化生產,使我國MDI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為了使MDI產業具有國際競爭力,丁建生成功研發出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一系列MDI製造核心關鍵技術,並在國際上首創MDI含胺廢鹽水循環利用清潔生產技術,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世界級規模MDI生產技術的國家。

談及今後萬華的競爭優勢,丁建生又一次談到創新。「我們開發的環保型塗料、建築節能材料,還有正在研發的秸稈板材,都是具有廣闊前景的項目。過去的成功靠創新,今後的發展還要靠創新。」(中國紡織報)

相關焦點

  • 煙臺萬華丁建生:遷址西港區2015年投產
    生意社04月03日訊  作為國內聚氨酯行業的領軍企業,煙臺萬華集團藉助遷址煙臺港西港區的有利契機
  • 煙臺萬華集團丁建生:搞就搞世界最領先的
    獲得2009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的丁建生身上有股山東企業家獨有的霸氣。他主持了國家重點產業技術開發項目,使我國成為繼德、美、英、日之後全球第五個擁有MDI製造技術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據統計,丁建生主持完成的技術成果轉化後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並扭轉了我國MDI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拉動下遊產業形成產值2500億元,有力地推動了中國聚氨酯及相關行業的發展。
  • 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建生
    丁建生 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是山東省第一家先改制後上市的股份制公司,是亞太地區最大的MDI製造企業。多年來,丁建生帶領科研人員成功打破了跨國公司對我國MDI技術長達40年的封鎖和壟斷,使我國成為繼德國和美國之後第三個擁有大規模MDI生產技術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齊魯網無關。
  • 萬華董事長丁建生:中國企業要擁有自主領先的技術
    其中,來自中國煙臺的萬華實業集團將與寶思德公司籤署進一步投資協議。16-3-30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萬華是我國一家山東化工企業。在習近平主席出訪期間,要籤署的協議其實是萬華和捷克寶思德MCHZ公司合作的再升級。
  • 煙臺萬華丁建生入圍中國年度經濟人物
    本報濟南12月7日訊(記者 桑海波) 6日,2011CCTV中國年度經濟人物入圍名單出爐,柳傳志、王雪紅等名列其中,山東萬華實業集團總裁丁建生也有幸入圍  煙臺萬華實業集團總裁、中國國家聚氨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丁建生,成為此次入圍的唯一的山東企業家。他入圍的理由是,「基礎材料工業是中國工業的一個軟肋,萬華實業生產聚氨酯的技術最初就來自日本,但經過二十多年發展,現在日本企業卻需要萬華實業的關照。」
  • 【企界面對面】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任董事長丁建生先生訪談
    前排:左一萬華化學原董事長丁建生,右一上海舶雲董事總經理鄭江後排:左一煙臺順達聚氨酯總經理葉劉亮原文標題:《「吾將上下而求索」—— 從萬華改革之路看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偉大實踐》,【企界】節選部分內容,探尋丁建生先生帶領萬華開拓創新、改革謀發展的印跡。
  • 萬華集團總裁丁建生訪問大連化物所
    8月25日,萬華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建生一行3人到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訪問。座談會上,副所長劉中民對丁建生的到訪表示歡迎,並介紹了研究所在相關領域的科技進展。丁建生介紹了萬華集團的主營業務、發展戰略和此行來訪的目的,表達了在化工、新材料及資源環境等領域與大連化物所開展合作的迫切願望。
  • 李政文會見萬華集團總裁丁建生
    時間:2008-10-17 02:43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進入論壇 手機讀報  本報10月16日訊(記者趙向南)今天下午,省委常委、統戰部長李政文在省城會見了萬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建生。
  • 萬華:國企領導力的典範
    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2018年6月 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萬華煙臺工業園視察,看到萬華從引進技術到自主創新創造,到銳意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發展成為行業的領軍者,習近平十分高興地說:「誰說國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殘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變成現代企業。希望大家再接再厲,一鼓作氣,一氣呵成,一以貫之,朝著你們既定的目標奮勇直前。」
  • 萬華化學:在國際封鎖中衝鋒40年,終成山東最賺錢企業
    為了生存,2002年8月,萬華向國家經貿委提出反傾銷申請,成為我國入世後化工行業第一起反傾銷案。「必須用西方人的遊戲規則打敗西方人!」這是一步聰明的棋。因為反傾銷申請後的相關調查,為萬華贏得了喘息的時間。那段時間,萬華加緊擴大產能,建成了寧波16萬噸/年MDI項目。
  • 央企董事長宋志平解析國企萬華成長的DNA
    小新說今年6月12日至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山東煙臺萬華化學時強調,要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要有這麼一股勁,要有這樣的堅定信念和追求,不斷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上取得新突破。習近平指出,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所屬國有企業,一定要加強自主創新能力,研發和掌握更多的國之重器。
  • 經濟參考報推出系列報導關注萬華改革創新實踐
    爭創一流百戰多——新時代新國企萬華改革創新啟示錄(上)張超文 餘孝忠等經濟參考報偏居煙臺一隅,從僅生產合成革及其原料的地方老廠到科技創新標杆、國企改革典範,從陷入困境的傳統國企到通過改制求生發展成世界一流的公眾公司,從「中國萬華」到「全球萬華」,蝶變——是萬華人用
  • 新華社長文:從萬華改革之路看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偉大實踐
    新華社近萬字長文:從空中俯瞰,萬華煙臺工業園中的一座座辦公樓,形同一個個巨大的苯環分子結構。位列全球化工50強的萬華,是中國唯一、世界少數擁有異氰酸酯(英文簡稱MDI)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化工企業。萬華集團原總裁丁建生也來了:「我1982年從青島化工學院畢業後分配到化工部外事局,聽說這裡大量招人,我就過來了。」在煙臺萬華化學集團老廠區,原總裁丁建生在第一條MDI生產線前介紹創業往事(2018年11月25日攝)。
  • 「吾將上下而求索」——從萬華改革之路看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偉大實踐
    新華社煙臺5月29日電 題:「吾將上下而求索」—— 從萬華改革之路看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偉大實踐新華社記者從空中俯瞰,萬華煙臺工業園中的一座座辦公樓,形同一個個巨大的苯環分子結構。萬華集團原總裁丁建生也來了:「我1982年從青島化工學院畢業後分配到化工部外事局,聽說這裡大量招人,我就過來了。」萬華現任掌門人廖增太緊隨其後:「1983年,我從華東理工大學一畢業就來了,經歷了引進技術設備創新改造的過程。」1983年,萬華試車成功,中央領導專程到現場剪彩慶祝。
  • 萬華化學集團:情懷只是起點 唯有實幹創新方能成功
    新華社北京10月30日電 題:萬華化學集團:情懷只是起點 唯有實幹創新方能成功新華社記者劉開雄1978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的時候,煙臺萬華合成革集團悄然在膠東半島的山東省煙臺市成立了。40年風雨歷程,歷經起伏的萬華化學集團如今在全球員工超過一萬人,是中國唯一一家同時擁有MDI、TDI、ADI全系列異氰酸酯製造技術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企業。2017年,萬華化學集團實現銷售收入650億元,淨利潤165億元。
  • 新舊動能轉換的煙臺行動|萬華集團:奔向世界500強
    40年風雨歷程,歷經起伏的萬華化學集團如今在全球員工超過一萬人,是中國唯一一家同時擁有MDI、TDI、ADI全系列異氰酸酯製造技術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企業。2017年,萬華化學集團實現銷售收入650億元,淨利潤165億元。     埋下自主創新的種子
  • 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其中,承包商戶籍化管理、安全費用單列以及禁用門式腳手架等創新管理首次在萬華工程建設項目中應用,並取得了較好實施效果。  3、技術創新  2015年,是公司自主研發的新產品和新技術成果快速轉化的一年。  對HDI單體製造技術的研究和理解又上了一個新臺階,萬華HDI系統的技術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未來將成為公司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 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萬華國際(香港)有限公司關於收購寧波...
    重要內容提示:  由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煙臺萬華」)收購寧波東港電化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東港電化)200萬股股權及增資1400萬股;由煙臺萬華全資子公司萬華國際(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華國際」)收購東港電化2200萬股股權及增資1800萬股。  本次收購和增資行為不構成關聯交易。
  • 煙臺萬華第一大股東將變更
    煙臺萬華第一大股東將變更2001年10月30日09:02:01 閩發在線 記者 辰雨煙臺萬華(600309[行情-資料])發布公告稱,由於大股東煙臺萬華集團實施債轉股,公司第一大股東將變更為由煙臺萬華集團和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國信達管理諮詢公司合資組建的煙臺萬華華信合成革有限責任公司。
  • 傳承著萊山紅色基因的煙臺萬華醫院
    煙臺萬華醫院的院長林少華就出生在萊山腳下的西林家村,她的爺爺林豐田就是秘密「 戰地醫院」的主人。林少華自強不息,努力拼搏,醫技超群,先後擔任科主任、副院長,於1997年擔任了煙臺萬華醫院院長。煙臺萬華醫院原隸屬煙臺萬華集團(現更名萬華化學),萬華化學經過40年的自主創新,2018年首次入榜全球化工50強,被譽為「中國化工業自主創新的一面旗幟」。煙臺萬華醫院幾十年來和萬華化學一起風雨同舟,砥礪前行,為萬華化學醫療、保健、職業病防治做出巨大貢獻,真正為萬華化學的創新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