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橋」——趙州橋

2022-01-30 郵海求索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   2020年極不平凡的一年,百感交集,跌宕起伏!「天開於子,不耗則其氣不開。地闢於醜,而牛則開地之物也。」 2021年辛丑年,生肖「牛」年。牛,中國文化勤勉踏實,任勞任怨的象徵,牛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寓意!在即將進入農曆牛年之際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大石橋,位於我國河北省趙縣城南五裡洨河上的一座石拱橋,設計者是隋代傑出的工匠李春。

建於公元591-599年,以工程艱巨、技術精良、歷史悠久聞名於世。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空腹式大跨度單孔敞肩坦弧石拱橋。堪稱「天下第一橋」。

我最早了解這座石拱橋還是在郵票上。1962年5月15日,當時的國家郵電部,為宣傳中國人民橋梁建築的傑出成就,發行了「中國古代建築——橋」特種郵票,一套4枚,郵票的第一圖(252)就是「趙縣安濟橋」。

上個月有幸在石家莊朋友段鐵林先生的陪同下,參觀了這座名揚世界的「天下第一橋」的雄姿,親眼目睹了這項世界橋梁建築史上的奇蹟。

因趙縣古時曾為趙州,所以一般稱為趙州橋。此橋全長64.4米,拱頂寬9米,跨徑37.02,拱矢7.23。橋的結構十分廳巧,從整體來看,是一座單孔弧形橋。但它卻是由28道拱縱向並列構成的。

特別是在大拱的拱肩上各建造了兩個小拱,有利於遇洪水時增加洩水面,稱為敞肩拱。這種做法,有減輕自重,減少工程量和豐富造型的作用。這就使其比實肩拱顯得空靈秀麗,使石橋的造型分外美觀。

安濟橋在建造上有其獨到的特點:橋身為單,跨度大,而弧形平緩,既節約石料,又便於行人和車輛行駛;敞肩拱的運用,不僅增加了排水面積,減少了水流阻力,而且又節省石料,減輕了橋身重量增加了橋的穩定性;採用縱向並列砌築法,每道拱券可獨立站穩,自成一體,既便於施工,節約木材,又便於單獨修補;橋臺基址沒有特殊設置,採用天然地基,等等。

安濟橋不僅科學技術水平很高,而且造型藝術也很優美。它的弧形平拱和敞肩小拱,巨身空靈,雄偉而秀逸,穩重且輕盈。橋兩邊的欄板和望柱上,雕刻著各種蛟龍、獸面、竹節和花飾等,刀法蒼勁有力,風格豪放新穎。

為利於遇洪水時增加洩水面,在此橋大梁和橋面之間,兩肩各開二孔,稱為敞肩拱。這種做法,也有減輕自重,減少工程量和豐富造型的作用。

當我看到橋面上有一個深深驢的腳印和一條車輪印痕。傳說當年有兩位神仙經過此橋,一個叫張果老騎著驢,一個叫柴王爺推著車。張果老倒騎毛驢在橋上壓了一個腳印。柴王爺推車碾壓了一條溝。

宋人杜德源有詩讚頌安濟橋「駕石飛梁盡一虹,蒼龍驚蜇背磨空」;元代劉百熙有詩讚「水從碧玉環中過,人在蒼龍背上行」。實不過譽。

趙州橋建於公元605年距今1400多年,經歷了10次水災,8次戰亂和多次地震,特別是1966年3月8日邢臺發生7.6級地震,趙州橋距離震中只有40多公裡,都沒有被破壞,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說,先不管橋的內部結構,僅就它能夠存在1400多年就說明了一切。

1963年的水災大水淹到橋拱的龍嘴處,據當地的老人說,站在橋上都能感覺橋身很大的晃動。據記載,趙州橋自建成以來共修繕99次。

1961年,趙州橋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1964年,河北省以趙州橋為中心,劃出土地來修復趙州橋公園。在1986年,為滿足當地居民通行的需要,趙州橋旁建了一座現代化的趙州橋,以方便車輛通行。

在歐洲,最早的敞肩拱橋為1883年法國在亞哥河上修造的安頓尼鐵路石拱橋和在盧森堡修造的大石橋,但它比中國的趙州橋已晚了近1100年。

1991年,趙州橋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選定為世界第十二處「國際土木工程歷史古蹟」,選為歷史土木工程裡程碑,在橋頭立贈銅牌,同年,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於橋頭立「世界著名古石橋碑」,並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這標誌著它與埃及金字塔、巴拿馬運河、巴黎艾菲爾鐵塔等世界著名歷史古蹟齊名。

趙州橋不僅是我國而且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巨大石拱橋,對世界後代的橋梁建築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拱上加拱的「敞肩拱」的運用,更是世界橋梁建築史上的首創。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橋」!

(長按微信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享譽中外的「天下第一橋」——趙州橋
    張果老騎驢橋上走,柴王爺推車軋了一道溝。」歌中所提到的趙州橋始建於隋朝開皇十五年(公元595年),由傑出工匠李春領銜眾多石匠共同建造,歷時整整10個年頭(一說12年)。趙州橋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城南洨河之上,因趙縣古稱趙州而得名。
  • 「節目」天下第一橋——趙州橋究竟是何人建造?
    隨後不久,大洋彼岸便傳來消息,河北趙縣的趙州橋竟然和埃及金字塔、英國倫敦塔橋、法國艾菲爾鐵塔一起,作為世界歷史上最輝煌的土木工程範例,被評為世界第12處國際土木工程裡程碑,這也是中國唯一入選的土木工程建築。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橫跨於洨河37米多寬的河面上,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當地稱做「大石橋」,是世界上第一座敞肩圓弧石拱橋。
  • 河北趙州橋遊覽攻略:久聞天下第一橋,特地到此瞧一瞧
    景區整體分為三部分:趙州橋是主景區,還有位於售票處旁的橋語展覽館和世界名橋博覽中心,這倆都是後建的。成人門票也包括這三個地方,一張56元,不算便宜。進入景區,首先看到一面牆,上面刻著我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先生所著《中國石拱橋》節選。沿著大路往前走幾百米,就是趙州橋了。
  • 天下第一橋!世界首座3D列印趙州橋在天津衛落成 3D列印技術越來越牛!
    中國科技新聞 一座裝配式混凝土3D列印趙州橋 日前在河北工業大學北辰校區落成 來自美國、英國、德國等10個國家的
  • 天下第一橋是武陵源精華景點,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天下第一橋位於袁家界景區內,屬武陵源精華景點,是大自然的鬼斧生工而生。一塊厚約4米的天然石板,橫空「架」在兩座山峰之上,把東西兩峰連接。「天下第一橋」是一座天然石橋,位於張家界袁家界景區,處砂刀溝風景區一帶,屬張家界精華景點。橋高350米,是張家界最高的石橋。
  • 趙州橋,橋體雄偉壯觀;壺口瀑布,波濤洶湧澎湃,可謂天下奇觀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趙州橋,橋體雄偉壯觀;壺口瀑布,波濤洶湧澎湃,可謂天下奇觀。一起吃美食,看美景!趙州橋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橫跨在幾十米多寬的河面上,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當地稱做「大石橋」。
  • 天下第一橋,竟藏在河北一個小縣城,8次地震都安然無恙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更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開創了中國橋梁的嶄新局面,歷經數千年風雨和數次地震,至今仍安然無恙,它就是趙州橋。趙州橋又稱為安濟橋,位於河北石家莊趙縣境內,橫跨在37米多寬的洨河上,因為橋體全部用大石塊建成,當地人稱「大石橋」。趙州橋始建於隋朝年間,是由著名設計師李春設計建造的,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如今世界上現存第二早,也是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
  • 橋長28.1米 3D列印趙州橋破世界紀錄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視頻由河北工業大學提供新華社石家莊7月22日電(記者杜一方)坐落於河北工業大學北辰校區的裝配式混凝土3D列印趙州橋日前成功挑戰金氏世界紀錄,被認證為「最長的3D列印橋」。
  • 中國第一石拱橋——趙州橋
    趙州橋(安濟橋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的洨河上,它是我國第一座石拱橋,整體是用石料做成。它是隋朝的著名工匠李春設計建造的,至今已經有1400多年歷史了。它也是世界上現存第二早(還有一座小商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
  • 臨潁:有座千年古橋被譽為天下第一橋,老照片卻在網上引發熱議
    這個數據在網上不算什麼,但是因為臨潁小商橋缺乏宣傳,雖然歷史悠久被譽為天下第一橋,但是跟趙州橋的名氣相比的話可以說是有天壤之別,趙州橋不僅有小學課本宣傳,還有眾多故事流傳,經過重修之後名氣依舊很大。臨潁縣的小商橋雖然也經過修復,但是採用的是保留原件的修復,橋拱的石塊幾乎是原封不動的,上面新增的護欄也是從河裡打撈出來加以修復的,除非是壞損或者丟失的才會補充,保留原貌程度相當的高,唯一的缺點就是知名度不夠,就連河南省內很多人都不知道,宣傳上是要加強的。下面是網友們激烈討論的留言截圖,您看看到底誰說得有道理。
  • 中國第一石拱橋,趙州橋
    橋梁建築從古至今都是人們眾多建築中的必不可少一部分,人們過河或者過溝壑都可以通過橋經過。在我國江南水鄉,就像蜘蛛網一樣的河道網,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河流,橋梁顯得尤為重要,人們過河都需要橋梁,江南地區大大小小的橋梁也非常的多。橋梁不僅有實用結實的,還有美觀秀氣的。
  • 趙州橋_2020年趙州橋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瀏覽數:499 年的高壽,至今仍未見老態,如今修個路、架個橋、建個房咋就這麼不經用呢?然後有專門的部門和官員來管理,如隋唐時期,在尚書省設工部,工部郎中掌城池土木之程式 查看詳情 天下第一橋——趙州橋 查看詳情
  • 中國第一石拱橋,魯班大師的傑作「趙州橋」
    趙州橋我們這代人,關於趙州橋,應該都聽過當年魯班製造了趙州橋。小時候的歌謠說到;「趙州石橋魯班爺爺修,玉石的欄杆聖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走,柴王爺推車軋了一道溝。」據說古代有一條特別兇險的河,叫洨河。趙州橋張果老問到魯班,我們同時通過可以嗎?這時,橋剛建好不久,便很不以為然地說:「我修建出來這麼堅固的石橋,還經不起你們兩人走麼?」不料他們上橋以後,一瞬間把橋壓得搖搖欲墜。
  • 定製版佛系「橋仙」—趙州橋
    說起古代拱橋,就不得不說一下我國1400多歲的千年「橋仙」—趙州橋。我們一起來聊一聊佛系「橋仙」的兩個法寶。而且,小拱券的完美匹配使得整個拱橋的拱軸線與理論中經濟合理的恆載壓力線相接近(通俗講就是整個橋型的受力接近於最完美狀態)[1]。更重要的是,設置四個小拱券之後,加過水麵積 16%左右[2],大大降低洪水對大橋的影響(通俗講就是洩洪能力很贊)。
  • 原來,現在的趙州橋已經不在是那座屹立千年的古橋了!
    被無數國人所熟知的趙州橋,建於隋朝年間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其設計建造精妙讓它屹立了千年而不倒,著實讓人們為古人的智慧感到讚嘆。趙州橋又名安濟橋,是中國第一座石拱橋,在漫長的歲月中,雖然經過無數次洪水衝擊、風吹雨打、冰雪風霜的侵蝕和8次地震的考驗,卻安然無恙。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也是實至名歸的。然而,現如今人們所能看見的「趙州橋」已經不是那座千年古橋了,而是經過了現代技術大修的鋼筋水泥版的「趙州橋」。早在1930年,梁思成前往考察,發現該橋情況堪憂。
  • 這座橋有一千多年歷史,還是趙州橋的「姊妹橋」,卻沒有什麼遊客
    國內長橋眾多,地圖之一的孝皓是河北省曹縣的潮州橋,孝豪是歷史悠久的潮州橋,每年都有很多遊客回來參觀潮州橋,小時候我們專門學習了有關潮州橋的課文,但現在不是說趙州橋,這是與趙州橋非常相似的弘濟橋。紅濟橋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潁年縣,又稱"東橋",虹橋和趙州橋在結構上有一個洞,是用雙肩搭建的拱形鐵橋,都是用石頭砌成的,只有弘濟橋長48.9米,寬6.82米,而趙州橋長50.82米,寬9.6米,比趙州橋還小,走遍這兩條腿的朋友,雖然有很多相似之處,但都知道各有特點,除了這座橋以外,遊客人數不同的還有兩條橋,趙州橋是韓國著名的高中,每年都吸引很多遊客。
  • 享有「華北四寶」之譽的趙州橋
    趙州橋建成至今,經歷了多次地質災害,但它都沒有因此而受損,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說,先不管橋的內部結構,僅就它能夠存在一千三百多年就說明了一切。趙州橋之所以這樣堅不可摧,主要是因為它獨具匠心的設計。趙州橋的設計被後人歸納出三絕。第一絕是「券」小於半圓。「券」是指弧形的橋洞門洞之類的一般石橋的券,以半圓形居多。
  • 河北四大稀世珍寶04——趙州橋
    今天來說第三寶——趙州橋趙州橋,大家在課本中都學過,所以都有印象,趙州橋,是一座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城南洨河之上的石拱橋,因趙縣古稱趙州而得名。當地人稱之為大石橋,以區別於城西門外的永通橋(小石橋)。趙州橋始建於隋代,由匠師李春設計建造,後由宋哲宗趙煦賜名安濟橋,並以之為正名。
  • 河北這座著名橋梁,歷經8次地震安然無恙,被譽為「天下第一橋」
    這座橋梁有著「天下第一橋」之稱的趙州橋,而主持修建它的就是之後備受推崇的李春。趙州橋又可以被稱為「安濟橋」,它具體方位在河北趙縣附近的洨河上。通過歷史演進來看它,它在不同的時間段內經歷了不同的變化。在隋朝時,由李春主持設計建造的趙州橋正式興建完成。在唐宋年間它分別各經歷一次修繕,這樣延長了它的使用壽命,保證了人們的使用安全。
  • 中國第一石拱橋、石家莊十大城市名片之一「趙州橋」的民間傳說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橫跨在37米多寬的河面上,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當地稱做「大石橋」。建於隋朝年間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第二早(還有一座小商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