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 2020年極不平凡的一年,百感交集,跌宕起伏!「天開於子,不耗則其氣不開。地闢於醜,而牛則開地之物也。」 2021年辛丑年,生肖「牛」年。牛,中國文化勤勉踏實,任勞任怨的象徵,牛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寓意!在即將進入農曆牛年之際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大石橋,位於我國河北省趙縣城南五裡洨河上的一座石拱橋,設計者是隋代傑出的工匠李春。
建於公元591-599年,以工程艱巨、技術精良、歷史悠久聞名於世。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空腹式大跨度單孔敞肩坦弧石拱橋。堪稱「天下第一橋」。
我最早了解這座石拱橋還是在郵票上。1962年5月15日,當時的國家郵電部,為宣傳中國人民橋梁建築的傑出成就,發行了「中國古代建築——橋」特種郵票,一套4枚,郵票的第一圖(252)就是「趙縣安濟橋」。
上個月有幸在石家莊朋友段鐵林先生的陪同下,參觀了這座名揚世界的「天下第一橋」的雄姿,親眼目睹了這項世界橋梁建築史上的奇蹟。
因趙縣古時曾為趙州,所以一般稱為趙州橋。此橋全長64.4米,拱頂寬9米,跨徑37.02,拱矢7.23。橋的結構十分廳巧,從整體來看,是一座單孔弧形橋。但它卻是由28道拱縱向並列構成的。
特別是在大拱的拱肩上各建造了兩個小拱,有利於遇洪水時增加洩水面,稱為敞肩拱。這種做法,有減輕自重,減少工程量和豐富造型的作用。這就使其比實肩拱顯得空靈秀麗,使石橋的造型分外美觀。
安濟橋在建造上有其獨到的特點:橋身為單,跨度大,而弧形平緩,既節約石料,又便於行人和車輛行駛;敞肩拱的運用,不僅增加了排水面積,減少了水流阻力,而且又節省石料,減輕了橋身重量增加了橋的穩定性;採用縱向並列砌築法,每道拱券可獨立站穩,自成一體,既便於施工,節約木材,又便於單獨修補;橋臺基址沒有特殊設置,採用天然地基,等等。
安濟橋不僅科學技術水平很高,而且造型藝術也很優美。它的弧形平拱和敞肩小拱,巨身空靈,雄偉而秀逸,穩重且輕盈。橋兩邊的欄板和望柱上,雕刻著各種蛟龍、獸面、竹節和花飾等,刀法蒼勁有力,風格豪放新穎。
為利於遇洪水時增加洩水面,在此橋大梁和橋面之間,兩肩各開二孔,稱為敞肩拱。這種做法,也有減輕自重,減少工程量和豐富造型的作用。
當我看到橋面上有一個深深驢的腳印和一條車輪印痕。傳說當年有兩位神仙經過此橋,一個叫張果老騎著驢,一個叫柴王爺推著車。張果老倒騎毛驢在橋上壓了一個腳印。柴王爺推車碾壓了一條溝。
宋人杜德源有詩讚頌安濟橋「駕石飛梁盡一虹,蒼龍驚蜇背磨空」;元代劉百熙有詩讚「水從碧玉環中過,人在蒼龍背上行」。實不過譽。
趙州橋建於公元605年距今1400多年,經歷了10次水災,8次戰亂和多次地震,特別是1966年3月8日邢臺發生7.6級地震,趙州橋距離震中只有40多公裡,都沒有被破壞,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說,先不管橋的內部結構,僅就它能夠存在1400多年就說明了一切。
1963年的水災大水淹到橋拱的龍嘴處,據當地的老人說,站在橋上都能感覺橋身很大的晃動。據記載,趙州橋自建成以來共修繕99次。
1961年,趙州橋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1964年,河北省以趙州橋為中心,劃出土地來修復趙州橋公園。在1986年,為滿足當地居民通行的需要,趙州橋旁建了一座現代化的趙州橋,以方便車輛通行。
在歐洲,最早的敞肩拱橋為1883年法國在亞哥河上修造的安頓尼鐵路石拱橋和在盧森堡修造的大石橋,但它比中國的趙州橋已晚了近1100年。
1991年,趙州橋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選定為世界第十二處「國際土木工程歷史古蹟」,選為歷史土木工程裡程碑,在橋頭立贈銅牌,同年,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於橋頭立「世界著名古石橋碑」,並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這標誌著它與埃及金字塔、巴拿馬運河、巴黎艾菲爾鐵塔等世界著名歷史古蹟齊名。
趙州橋不僅是我國而且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巨大石拱橋,對世界後代的橋梁建築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拱上加拱的「敞肩拱」的運用,更是世界橋梁建築史上的首創。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橋」!
(長按微信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