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橋
我們這代人,關於趙州橋,應該都聽過當年魯班製造了趙州橋。小時候的歌謠說到;「趙州石橋魯班爺爺修,玉石的欄杆聖人留,張果老騎驢橋上走,柴王爺推車軋了一道溝。」據說古代有一條特別兇險的河,叫洨河。夏日大雨來臨,山裡泥石流爆發,更加兇險,導致交通堵塞。給人帶來很大的麻煩。
後來一傳十十傳百,這件事被魯班爺爺知道了,特地從遠處趕來,只用了一夜,就建造了這座聞名與世的趙州橋。魯班爺爺的豐功偉績一傳十十傳百,驚動了當時的八仙之一張果老。張果老像與魯班開個玩笑,便約上了柴榮。推著五嶽名山的獨輪車,一道來到橋頭,遇見了剛好來視察的魯班。
張果老問到魯班,我們同時通過可以嗎?這時,橋剛建好不久,便很不以為然地說:「我修建出來這麼堅固的石橋,還經不起你們兩人走麼?」不料他們上橋以後,一瞬間把橋壓得搖搖欲墜。魯班發覺不對勁,趕忙跳下橋去,用手使勁託住橋身東側,這才使這兩位仙人順利通過,但卻留下的一道車子扎過的印記。
其實趙州橋真正的作者是隋朝的李春,李春,河北邢臺臨城人士。因為自身不出名,而橋非常出名,所以被人誇大為魯班所建造。趙州橋別名安濟橋,橋身全是由石料所建造而成。利用了當時前無古人的圓拱式建造方法,建造了舉世聞名的鄭州橋。正所謂藝高人膽大,李春高超的將藝一直流傳至今,其膽大心細的風格讓人所佩服。
趙州橋在中國經歷重重磨難之後,保存的最完好的一座橋。1400年的風霜,無數次的洪水,地震。這座歷史的見證者依然傲立不倒。趙州橋是一座鏤空圓拱弧形石橋,是世界上第一座敞肩石橋。有著世界之最的美稱,石拱橋只有一個拱。長約37米,施工建造在現代科技看來也是十分均勻合理,橋的受力點還有藝術性都非常完美。每一塊磚頭包含的密度,橋的重量,所能承受的受力面積比例都非常的完美,可見1400年前中國的數學科學就已經如此的高超了。
趙州橋上很涼,或許是地理位置的關係,趙州橋所建造的位置氣候也讓人難以琢磨。春秋之時來的時候一定要多穿兩件衣服,趙州橋雖然不是非常的長,在古代也算一個交通要道了。有對聯曰:水從碧玉環中去,人在蒼龍背上行,碧玉環是指拱橋,蒼龍就是指趙州橋了。
也難怪,石拱橋在當年的環境下給人的感覺也不比那高樓重疊要差。橋上是石料所搭建而成,走在上面有些涼,但石面卻出奇的光滑。欄杆上提著:趙州橋三個字,雖久經風霜。但字跡依然像竹子一樣滄拔有力,仿佛是鎮壓住濟河,保護岸上的村民所刻下的符咒一樣。橋下便是濟河了,濟河的水非常的清澈,你幾乎能看見魚兒的遊動。岸邊水草四起,有皚皚白霧。關於趙州橋水質問題,已經全部修建完成了。為了保護古建築的文化,國家也是費勁心血。
溪上還珠太守家, 小橋斜跨碧流沙。閒時趙州橋上客,雁過留聲聽風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