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被人瞧不起,寫了首詩霸氣回懟,開篇和結尾驚豔了1200多年

2020-12-17 詩情話意

一個人面對生活最好的狀態,大概就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棋逢對手,見招拆招,如此,方能泰然自若,以高昂的姿態戰勝生活。

而對於詩仙來說,沒有什麼問題是一杯清酒和一首詩解決不了的,而當李白棋逢對手,他的筆下又會生發出怎樣絕妙的詩篇呢?

周知謫仙人李白有著天生傲骨,在他的字典裡,從沒有認輸一說,而這世上桀驁不馴者甚多,性情相似之人相遇,有時並不意味著志同道合,而是針鋒相對。

青年時的李白正值意氣風發之時,而當時的李邕正任渝州刺史,史稱李邕「頗自矜」,他為人自負,對年輕後進之人態度很是矜持,他的性格與李白在某些方面頗為相似,此二人一個比一個傲。

然而,一山不容二虎,有一次李白遊歷渝州,並去拜謁李邕,看到李邕一副看不起人的樣子,李白就不開心了,「這世界上居然還有人看不起我李白?」他很是不服氣,在臨別之時,便寫了一首《上李邕》,字裡行間真是滿滿的火藥味。

上李邕(唐·李白)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裡。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世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詩的開篇就霸氣側漏,「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莊子·逍遙遊》中的神鳥名為「大鵬」,「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裡,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青年時的李白胸懷大志,盛氣凌人,在他心目中,自己就好像那隻大鵬鳥一樣,可以乘風直上九萬裡,字裡行間都是滿滿的正能量,以至於很多人都把此句當作勵志標語。

頷聯「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進一步說明了大鵬鳥的巨大力量,如果在風歇時停下來,可以將滄海之水簸幹。詩人寥寥數筆勾勒出一個力大無窮的大鵬鳥形象,其中有極力誇大的成分,亦是詩人年輕時的模樣。

頸聯轉而為對李邕這種怠慢態度的批評,「世人見我恆殊調,聞餘大言皆冷笑」,這首詩本來就是針對李邕的,這個「世人」是這世間所有人,實則更是在說李邕,意思是人們見了李白會發出一些奇怪的言論,聽到他說大話就冷笑不已。但李白就是李白,他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他本身就是自己的太陽,無需憑藉誰的光。

尾聯亦是驚豔千年的千古佳句,「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宣父」即孔子,《論語·子罕》有云: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意思就是說孔老夫子猶能覺得後生可畏,李邕莫不是比孔聖人還要高明?大丈夫輕視年輕人是不對的。

詩仙李白向來都有著一顆赤子之心,在年輕時更是如此,他初生牛犢不怕虎,對於那些看不起他的人,他定是會很霸氣地懟回去的。

正如李白在《將進酒》中所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蒼天既然讓一個人降臨人世,那麼這個人必然是有他自己獨特的閃光點的,是啊,每個人生來註定都是要影響世界的,千金散去沒有關係,要相信它終會在回來,這也彰顯了詩仙李白的高度自信,他從來都是為自己而活,從不依附著誰。

我們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使命來到這個世界上,從不會分先來後到,誰都沒必要去看不起誰,就拿李邕來說,千百年來世人只知李白,而李邕對於多數人來說,只是李白的一個詩題而已,還是一個負面的形象,所以說,做人要先記住「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才有可能「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相關焦點

  • 李白在秋日寫的一首詩,從開篇美到結尾,驚豔了世人上千年
    李白一生曾7次踏訪宣城,傳聞就是因為仰慕謝眺。今天要講的這首詩就是李白在宣城所寫的,從開篇美到結尾,驚豔了世人上千年。這首詩名為《秋登宣城謝朓北樓》。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這首詩大概寫於公元753至754年,和《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的創作時間相近。李白一直有青雲之志,遍幹諸侯,歷抵卿相,42歲那年終於得到唐玄宗召見,供奉翰林。
  • 李賀模仿李白寫一首《將進酒》,開篇驚豔,結尾令人肝腸寸斷
    說到《將進酒》,很多人都會想到李白的「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聽我傾耳聽」。 但是多數人不知道的是,除了李白,唐朝還有一位詩人寫過《將進酒》。 此人便是有「詩鬼」之稱的李賀。
  • 李白寫了一首非常霸氣的詩,開篇便驚豔了世人,讀了令人熱血沸騰
    其實李白除了會寫詩之外,那麼他還是一位了不起的劍客,據說他的劍術非常的高明,在唐朝也是排得上名次,可見李白是一位真正文武雙全的人。那麼小編為大家介紹一首他最為霸氣的詩,可以說是開篇便驚豔了世人,讀了令人令人熱血沸騰。小編要介紹的他那首詩,便是他的《塞下曲六首·其一》。
  • 王安石的這首詩被嚴重低估了,開篇驚豔,結尾耐人尋味
    王安石是和蘇軾等等人並稱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短小精悍,有著「瘦硬通神」的獨特風格。他在詩歌上更是獨創了「王荊公體」,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曾盛讚他的詩作,「公絕句最高,其得意處,高出蘇、黃、陳之上,而與唐人尚隔一關」。
  • 李白最經典的邊塞詩,開篇氣勢恢宏,中間風光奇特,結尾滿是幽怨
    相比於王昌齡的雄渾,王翰更是霸氣,他在《涼州詞》中寫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沙場點兵的氣勢油然而生! 而描寫邊塞的美景,王維更是以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讓人心嚮往之。
  • 李白最酷的一首詩,開篇就霸氣外漏,氣勢上無人能及!
    詩中開篇就豪氣幹雲,霸氣外漏,最後14個字也成為了千古名句,人人都會背誦記憶,這首詩就是李白寫給叔叔李雲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 李白最痴情的一首詩,句句令人心碎,一開篇就驚豔了世人
    詩仙太白的瀟灑豪放可不是蓋的,無論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中的少年自負,還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浪漫,亦或「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中的才子豪氣,都令他充滿了個人魅力。世人心中的詩仙,是一位永遠白衣飄飄,身佩寶劍的俠士,可是哪怕是瀟灑如李白,寫起相思來,卻也令人肝腸寸斷。今天小編要分享的就是這首李白的經典名作,也是他最經典的相思詩,名叫《長相思》,這首詩作為李白被唐玄宗賜金返還山後,仕途失意下之作,一開篇就驚豔了世人。
  • 李白最有爭議的一首詩,開篇6字驚豔世人,作者是否另有其人?
    李白最有爭議的一首詩,開篇6字驚豔世人,作者是否另有其人?在物質匱乏、階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古人用他們的智慧創作了很多經典不衰、難以超越的作品,各朝各代湧現了一批批才華橫溢、才能突出的詩人、詞人,比如今天所說的青蓮居士李白。
  • 白居易說李白詩十首沒一首上乘,韓愈寫詩怒懟,開篇10個字霸氣了
    公元761年,39歲的杜甫實在受不當時一些人對初唐四傑的指指點點,寫了一首很解氣的詩力挺四傑。詩中最後兩句「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大概是杜甫一生最狠的話之一了。後來事實也正如詩聖所言,四傑的詩風對後來的唐詩影響巨大,美名也傳了1000多年。
  • 李白最有爭議的一首詩,開篇6字驚豔世人,其中一句千年無人超越
    如果說唐詩是歷史長河中的寶塔,那李白一定是那塔尖上閃閃發亮的明珠。說起他,不少人能想到的詞都是灑脫,飄逸,豪爽,驕傲。他灑脫飄逸,是因為他把人生的得志和失意都過成了一首詩;他豪爽是因為他將功名利祿看成身外物,只在意心中那方詩境;他驕傲,是因為他有胸有點墨,就自然有了驕傲的資本。
  • 李白去拜訪一位道士,到了山中寫下一首詩,開篇兩句便驚豔世人!
    眾所周知,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可是李白的格律詩卻少有人推崇,這是因為李白格律詩屢有不合律處,即便是成為千古絕唱的《登金陵鳳凰臺》,也不例外。而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尋雍尊師隱居》,便是李白的一首詩、畫、音完美結合,且四聯八句全都合律的五言律詩。
  • 李白最霸氣的一首詩,連蘇軾都說:這首詩,只有李白能寫出來!
    其中,作為喜好遊山玩水的李白,更是嚮往著心中的桃花源,時常去深山裡尋找不為人知的景色。今天要說的,就是一首霸氣側漏的詩,這首詩在古代深得蘇軾蘇東破的讚賞,且看下文。詩文是李白在五十歲左右,於廬山隱居世外的時候,有感而發所寫。這首詩通過誇張、比喻等修辭手法,形象的描繪出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色,表達了李白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極度喜愛之情,和自己心中雄渾的氣概。
  • 李白漫遊重慶時被人瞧不起,怒而寫下一首詩成千古名作
    李白對此很不滿,便在臨別時怒而寫下一詩《上李邕》以作回應。《上李邕》是一首七言古詩,寫於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在這首詩中,李白不僅對李邕瞧不起青年人的態度表示了強烈不滿,還通過對大鵬形象的刻畫與歌頌,表達了自信、自負、不畏流俗的狂者姿態。僅開頭兩句「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便令人不得不佩服。
  • 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便氣勢磅礴,驚豔了世人,堪稱經典
    導言: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便氣勢磅礴,驚豔了世人,堪稱經典。詩詞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結晶,以唐詩宋詞最為經典,唐詩裡面則當屬李白最具有代表性。其一生寫了3000多首詩,具有「詩仙」之稱。相傳李白酷愛飲酒,飲酒後必作詩,並且李白的詩詞均為隨性而為,處處透著豪氣。
  • 餘秀華曬妙詩,短短幾句酒氣霸氣狂氣一樣不缺,詩仙李白莫名躺槍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餘秀華新曬出的一首妙詩,這是一首舊作,當年曾被人譜寫成歌。全詩短短幾句酒氣霸氣狂氣一樣不缺,網友的評價也頗有意思,讓我們先來讀一讀:在這首詩的眾多評論中,筆者發現一個網友說了這樣的話:和你相比,方方的文筆就是個女文青。而後另一網友也表示:和你相比,方方文筆弱爆了。
  • 小和尚聽說師祖年輕時的趣事,模仿李白寫趣詩,氣勢不輸李白原作
    公元757年,李白因參與永王東巡,被流放夜郎,這一年是李白人生的低谷。好在詩仙運氣不錯,公元759年遇到朝廷大赦,他還沒有到夜郎就得以返回。逗留江夏時,李白遇上了昔日在長安的故友韋冰。剛剛遇赦,又他鄉遇故知,李白一時感慨萬千寫了首《江夏贈韋南陵冰》。
  • 李白最美的一首秋詩,開頭一句就驚豔世人
    今天向大家介紹的便是李白最美的一首秋詩,其中開頭兩句之景就寫的驚豔無比:子夜吳歌·秋歌唐·李白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徵。這首詩是李白所作的組詩《子夜吳歌四首》中的第三首秋歌,其餘三首分別是春歌、夏歌、冬歌,分別吟詠春夏秋冬之景。春歌寫羅敷採桑之事、夏歌寫西施採蓮、秋歌寫長安戍婦織布搗衣、冬歌則描寫戍婦縫棉衣,四首詩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表達女子思念情人的哀怨。
  • 李白《月下獨酌》其一很出名,其二開篇就驚豔了,很多人卻不熟悉
    而李白有了金樽美酒,才更加了不起。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這樣評價李白:「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由此可以看出酒後的李白有多麼狂,連天子的號令都不放在眼裡。詩仙李白的詩,大多是沾有酒氣的,其中,「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便是流傳甚廣的,我們都知道這兩聯出自李白的《月下獨酌·其一》,卻很少談及《月下獨酌》此組詩的其他三首。在筆者看來,《月下獨酌·其二》重在議論,在意象上自然是沒有第一首拿捏得好,但也是豪氣滿滿的一首詩,開篇就驚豔了眾人。
  • 李白託關係時寫的一首詩,開篇14字就氣勢磅礴,流傳千古
    李白"宣父猶能畏後生"應當是化用了孔子《論語》中的這段話。2、此詩創作時間這首詩具體的創作時間不詳。3、李白和李邕的關係此詩題目為《上李邕》,即寫給李邕的詩。那麼,李邕是誰?李白又為何要寫詩給他呢?李邕是唐朝名臣,不僅自己年少成名,博學多才,而且還惜才愛士,不會說去嫉妒優秀的人才。
  • 吳承恩《西遊記》寫水簾洞的五律原來是化用了李白的這首詩
    這首關於水簾洞的五律,對仗工整,格律嚴謹,對於瀑布的描寫生動貼切,不過讀起來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不錯,這首五律幾乎是李白《望廬山瀑布》的化用。李白《望廬山瀑布》大概就是我們最熟悉的唐詩了: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