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改旅」怎麼改?陸軍第39集團軍某摩步師改為機步旅

2020-12-16 澎湃新聞

80年前,他們是第一個到達長徵落腳點的「先鋒軍」;80年後,他們是深化改革強軍大幕開啟前「瘦身」轉型的「先行軍」——

近年來,延續紅25軍血脈的陸軍第39集團軍某紅軍旅「摩步師改機步旅」的深刻轉型,成為新形勢下陸軍部隊「新長徵」的生動展現。

考驗

2013年底,「師改旅」轉型正式開啟,一份考卷擺在每名官兵之前:機關編制縮減、職位崗位變動等一系列與個人利益息息相關的問題該如何面對?

歷史總是在一次次考驗和抉擇中寫就。

1934年「肅反」擴大化,紅25軍300餘人被認定有問題,可他們寧可幹夥夫、當挑夫也要一直跟著隊伍長徵。

平反後,很多人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請組織發給我一支槍,讓我上戰場!

「吳煥先率部千裡找黨」「徐海東五千大洋送中央」……一個個洗滌靈魂的故事,是先輩與後人的對話,也是信仰之力的不息傳遞。

那年7月,得知「師改旅」的消息時,任師政委近3年、正在國防大學學習的高大光,一種「人未回、家已沒」的失落頓上心頭。

暑假期間,他從師機關、直屬隊到各個團挨個轉,反覆囑咐各級帶兵人一定要穩住心神、抓好部隊。

幾個月後,隨著一紙任命,「降級」為旅政委的高大光又鉚在了新崗位上。

面對組織另行安排的徵詢,高大光表現出了主動要求「下放」的堅持和堅決:「關鍵時期,我的部隊更需要我!」

這個戎馬倥傯30年的軍人,在大半輩子與戰士摸爬滾打中,讀懂了我黨我軍從苦難走向輝煌的真諦——「黨員幹部的信念堅定、引領有力,使群眾在一次次嚴峻考驗中『鐵心向黨』!」

這一次編制調整,全師300多名幹部分流,94名家在駐地的異地交流,沒有一個逾期報到,沒有一個滯留部隊,沒有一個提出特殊要求,沒發生一起嚴重違紀問題。

3年來,面對跨專業、調崗位任職等變動,全旅官兵圓滿完成上級賦予的新《大綱》試訓、「學傳統、鑄軍魂」教育等重要工作的先行試點任務。

嬗變

從摩步師到機步旅不僅是有形因素的革命性躍升,也是觀念形態的革命性進步,而旅長韓向春一言概之:「核心就是要培養出一大批既能繼承發揚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又能在資訊時代陸軍建設中大有作為的人才。」

如今,由摩託化步兵改為機械化步兵的4連,已是多次在上級聯合實戰演練中脫穎而出的「尖刀連」。但過去的幾年裡,連長錢宏傑卻一直甘當「小學生」——從改編之初到全軍先進單位「神槍手四連」取經開始,他一直帶著連隊沿著先進兄弟單位的「車轍印」前進,越過了一道道彎路溝渠。

長徵時期,紅軍戰士曾邊行軍邊在沙地上練習寫字。如今,那些遠去的身影早已被高學歷、高素質的新生代士兵替代,而不變的是刻苦學習、熟練本領、只爭朝夕的前行步履。

派幹部到兄弟單位見學、開辦軍事培訓班、實行跨兵種交叉授課……幾年來,一系列新舉措,讓這個傳承著光榮傳統而又年輕的機步旅迅速煥發生機。

改編時,擔任4年坦克營長的陶永偉平調到工化科長的陌生崗位。他二話沒說,像釘子一樣釘在訓練一線,靠「摸著石頭過河」的鑽勁、拼勁,助力多項新列裝裝備當年形成戰鬥力。

盤點手下愛將講不完的故事,韓向春自豪而感慨:「無論時代怎樣變,體制怎麼改,我們紅軍本色不變、精神不改,就一定能夠應變而進,立足改革潮頭!」

跨越

夕陽西下,揚著沙塵的訓練場上,炮兵排長熊永超執著地提出了多訓1個小時的申請。

在新列裝的某新型自行高炮中,鼻尖掛著汗珠的他,嫻熟地操作信息系統,與炮手蔣宗超一次次地磨合著從雷達鎖定到擊發射擊的步驟。

戰場只爭分秒!

2015年抗戰勝利70周年首都閱兵,這一新型自行高炮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陸軍高炮代表,曾在萬眾矚目中自豪駛過天安門廣場。

「新型自行高炮嵌入先進信息系統,實現雷達、觀測、計算諸元等戰鬥步驟一體化,使一輛炮車就相當於一個可實時機動的炮兵陣地,且戰鬥準備時間更短,車速、射程和精準度也大大提高。」熊永超告訴記者,新裝備列裝不到半年就形成了作戰能力,相比以往戰鬥力已數倍增強。

武器裝備的飛躍改變,見證著中國軍隊的一次次精彩跨越,有著「扛紅旗、當先鋒」光榮傳統的紅軍傳人們恨不得腳底裝上輪子趕路。

改建不到三年,某紅軍旅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足跡:

——2015年7月14日午夜,集團軍對這個旅首次全員全裝晝夜機動檢驗拉開序幕。千人百車,以夜間60公裡、白天80公裡的平均時速,縱橫馳騁600餘公裡,交出合格答卷。

——2015年10月,集團軍裝甲兵比武,全旅21名官兵達到特等級別,通過率和通過總人數均為集團軍第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陸軍第39集團軍某紅軍旅「師改旅」改革記事
    原標題:(長徵勝利80周年·紅軍部隊新長徵)「先鋒軍」轉型記——陸軍第39集團軍某紅軍旅「師改旅」改革記事 陸軍第39集團軍某紅軍旅官兵在演習中發起衝鋒(2016年5月14日攝)。
  • 解放軍陸軍第39集團軍某機步旅換裝07式自行高炮
    17日,解放軍報報導了39軍下屬某師「師改旅」的改革成果。報導中透露,該軍中繼承了長徵期間最早抵達陝北部隊的機步旅已經開始換裝,儘管其坦克仍是59式,但已經裝備了PGZ-07型雙35自行高炮,表明其換裝已經開始。
  • 軍改後的合成輕步兵旅
    (下圖)下面是根據這幾個月各地官媒報導匯總的軍改消息,主要是十幾個機步師和摩步師分拆組建的合成旅,以及轉隸的大致情況。3、為什麼集團軍要重新編號72集團軍的例子是最好的說明:軍改前後幾個戰區的集團軍數量都有減少,東部戰區依然是三個集團軍,照理該戰區集團軍所轄的旅應該是變化最少的,可是第72集團軍與原第1集團軍比較,調出三個旅,
  • 印度陸軍師改旅了:建立合成戰鬥群 應對中巴挑戰
    在去年和解放軍對峙過後,印度陸軍近日決定——師改旅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12月21日報導,印度陸軍在其《2018年陸戰原則》中公布,印度陸軍正在尋求建立合成化的戰鬥旅,印度稱之為一體化戰鬥群。 印度陸軍一直以來都使用的是類似於英/蘇的老式師團編制,如今印度陸軍想要效仿解放軍,建立旅級戰役單位。
  • 中國陸軍第27集團軍某旅千裡揮師參加「跨越—2014·三界」實兵...
    原標題:中國陸軍第27集團軍某旅千裡揮師參加「跨越—2014·三界」實兵對抗演習  新華網合肥9月1日電 題:中國陸軍第27集團軍某旅千裡揮師參加「跨越—2014·三界」實兵對抗演習   徐壯志、張聖濤、田碩   8月22日凌晨,陸軍第27集團軍某機步旅揮師南下,兵分多路奔赴南京軍區三界訓練基地
  • 師和旅二者之間有什麼不同?師改旅到底有什麼好處?
    在新形勢下,軍隊編制也要順應時代,相應發生變革,師改旅就是其中的一個變革舉措。 進入21世紀之後,各國軍事專家都在談論師改旅,各國軍隊都在嘗試師改旅,一時間師改旅成為軍事改革的熱門話題。
  • 解放軍78集團軍某大八輪合成營赴俄參加「東方2018」戰略演習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認為,出現在視頻中的部隊是78集團軍某合成旅,其前身是大名鼎鼎的八路軍115師,首任師長為林彪,是我軍革命榮譽最多的師旅級部隊之一。不過該部隊雖然歷史悠久,但是作為合成旅的年齡卻十分年輕,2017年4月,該旅以39集團軍摩步115師某團為基礎組建,是我軍軍改後30多個「師改旅」部隊之一。
  • 23軍坦克旅(裝甲旅)
    原為陸軍第39軍步兵第115師坦克自行火炮第320團(1953年3月組建),於1969年8月改番號為瀋陽軍區裝甲兵獨立坦克第2團,1976年2月編入第23軍改為23軍坦克團。1985年10月23軍坦克團與其他部隊(從守備5師原坦克團、守備7師原坦克團、守備8師原坦克團各編入三個成建制坦克分隊以及其他人員)合編組建為第23集團軍坦克旅。
  • 2017軍改最新消息:空軍「空降兵軍」番號首次亮相 改為旅營制
    上周,國防部證實解放軍陸軍原來的18個集團軍調整為13個集團軍,並公布了新番號。近日,軍方權威媒體證實了空軍空降兵部隊已改編為「空降兵軍」。 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軍事新聞綜合欄目《國防時空》年5月1日報導,「『五一』期間,空軍空降兵軍某旅組織300餘名官兵深入駐地村莊、街道、敬老院等場所開展『情系駐地、共建家園』義務勞動活動。
  • 第47集團軍
    1947年1月,被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1師;參與了攻佔哈爾濱市、攻佔合江等戰鬥。在解放戰爭中轉入反攻地位時,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1師與獨立第3師合併後,又吸納了「東滿獨立師」,合編為東北野戰軍第10縱隊。1948年11月,第10縱隊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軍,首任軍長為梁興初,政治委員周赤萍,下轄第139師、第140師、第141師。
  • 俄羅斯軍隊又玩「新花樣」,全世界都師改旅,他們卻反過來旅改師
    進入21世紀,大兵團的編制慢慢被淘汰,師改旅的風潮席捲整個世界,傳統的「師團營」架構變成了「旅營」架構。師改旅的目的就是為了適應未來局部戰爭的需要,的確在集成度、信息化、靈活性方面,旅比師更有優勢也更加便於部署,但這是基於大規模機械化戰爭不會爆發為前提的。俄國近年來卻反其道而行,把旅又改回師了,到底誰才是對的呢?
  • 陸軍第73集團軍某合成旅按照軍改後的新要素、新編成全新亮相
    央廣網北京1月15日消息(記者孫杰 賴文湧 鄔林)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陸軍第73集團軍某合成旅按照軍改後的新要素、新編成全新亮相,對抗演練中出現許多新面孔、新角色,發揮出全新作用。, isLive: false, playerID: audioPlayerID, onPlayBtnClickHandler: 'onPlayBtnClickHandler' }, { allowScriptAccess: 'always', wmode: 'transparent' }); } else { document.writeln("");}   凌晨5點,由旅屬炮兵營和加強炮兵連組成的炮兵群
  • 陸軍集團軍已經完成旅營制改革,那麼空軍團怎麼改合成旅?
    作傳統的陸軍強國,我國陸軍一直都是師團制,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再由團來當作最基層的戰術單位就顯得非常的臃腫,特別是海灣戰爭之後的一系列高科技局部戰爭,美軍甚至以排連為單位,建立了機動靈活戰術反應迅速的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戰術體系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集團軍簡史(二)
    轄46,47,48共計3個步兵師,並編入坦克第4師、炮兵第10師(該師的前身是著名戰鬥英雄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隊,1950年12月改為炮兵第21師,是我軍第一批組建的火箭炮兵師。裝備「卡秋莎」火箭炮參加了抗美援朝作戰,令敵聞風喪膽)、反坦克旅和高炮旅以及守備第10師(後撤銷)。1998年後,步兵第47師改為吉林省陸軍預備役師,第139團改屬步兵第46師,步兵第48師改為摩步旅,坦克第4師改為裝甲師。
  • 此輪革命性軍改中,陸軍到底改了什麼,有什麼脫胎換骨的變化?
    另外,戰區陸軍機關駐地也進行了調整,不再是原軍區機關駐地。18個集團軍變更為13個集團軍再一個重大變化是陸軍在18個集團軍的基礎上重新調整組建了13個集團軍。並且和之前的多次裁軍只裁軍又改番號不同。此次的軍改,原來的18個集團軍番號全部改變,新的集團軍從71開始編制直到第83集團軍。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集團軍簡史
    原屬第1集團軍的步兵第2、第181師於1996年改為武警機動師。1998年後,步兵第3師改為摩步旅,第1師改編為全軍第一個水陸兩棲機械化步兵師,坦克第10師與高炮旅也分別改編為裝甲師和防空旅。現任軍長張中華,政委劉曉榕。
  • 「跨越-2017·朱日和」開打 陸軍合成旅首次亮相
    8月23日上午,北部戰區第80集團軍某合成旅在遼西大地誓師出徵朱日和,拉開了「跨越-2017」的序幕。這也是陸軍部隊重塑重組之後,首次組織合成旅基地化訓練。 該旅的上等兵付順對演習信心十足,這是他軍旅生涯的第二年 這個合成旅始建於1937年,1946年7月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遼東第3縱隊第7師,在軍改前是原第
  • 取消師改旅 恢復準尉軍銜 俄新防長全力「倒車」
    據俄羅斯媒體27日報導,俄國防部已經下達命令,將恢復著名的「塔曼」師和近衛第四坦克師的建制,這兩支部隊在俄前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任內被調整為旅。這被認為是俄新國防部長紹伊古廢除其前任激進的軍事改革措施的一個開始。
  • 軍報:第1集團軍對臺戰備主力師編制改革在即
    【觀察者網綜合】解放軍報2月5日報導,面對即將到來的改革,第1集團軍某師黨委一班人帶頭清查戰鬥力建設「帳單」,決不把戰鬥力「欠帳」帶到新體制。解放軍陸軍第一集團軍下屬作戰單位目前僅有一師仍保持師級編制,是我軍兩支兩棲機械化師之一,隸屬東部戰區,屬於對臺主力戰備師。
  • 一個旅有多少人?步兵旅,混成旅,合成旅有何不同?
    此後不久,八路軍每旅麾下又增加了一個團,從此改為三團制旅。1937年11月4日,在八路軍總部作的《關於擴軍問題的指示》中提出要準備每旅改轄三個團。此後不久,八路軍每旅麾下又增加了一個團,從此改為三團制旅。八路軍增編後的三團制旅,兵力已接近萬人。1938年1月20日,八路軍一二零師三五九旅旅長王震在《關於第三五九旅編制等致周士第、甘泗淇並朱德、彭德懷電》中提到:「現三個團已編制到位,七一七團有三千二百餘人,崞縣團有二千六百餘人,平山團有二千五百餘人,旅直有一千一百人,共九千四百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