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懶人」楊鎖:上廁所刨坑,取暖燒家具,終被活活餓死

2020-12-23 騰訊網

子孫若如我,留財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林則徐

自古孩子都是一個家庭最為寵愛的寶貝,孩子作為一個家庭的紐帶,他享受到的不僅是來自父母的關愛,同時也會享受來自家庭物質上的寵愛,而這也漸漸演變成為千百年的難題,如何教育孩子,「溺子如殺子」更是古人總結的至理名言,可是總有許多的家庭置之不顧,而在河南就有一位「中國第一懶人」楊鎖,18歲失去雙親,不會洗衣做飯,他的結果怎樣?

溺愛享樂釀苦果 勤勞素樸造賢才

巨嬰說的就是現代父母溺愛孩子的結果,但是大部分的家庭在「溺愛」上面也是有著一定的度,畢竟孩子的未來父母是無法參與過多,尤其是封建社會的瓦解,生活在現代的人幾乎衣食住行都是全靠自己,經濟上也慢慢的以個人為中心,不再是封建時期,一個家族的資源所有的孩子共享,社會更看重的是個人能力,因此「巨嬰」一詞有時候是有著誇大的成分,但是放在河南楊鎖的身上,可以說是非常的形象。

1986年出生在河南信陽的懶人楊鎖,從出生開始就受到的家庭的高度重視,尤其河南地處中原對傳宗接代的男孩子尤為看重,加上當時楊鎖出生時難產,而楊家也幾代單傳,林林總總的理由之下,楊鎖的出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歡樂的同時也多了幾分小心翼翼,那就是難產的楊鎖出生身體並不是很好,生怕孩子一不小心就夭折了。

雖然這個家庭並不富裕,但並不妨礙楊鎖的父母對他的有求必應,畢竟是家裡的獨苗,出生又不順利,當年交通並不發達,為了滿足楊鎖的要求,甚至在楊鎖2歲的時候,家人為了給楊鎖買糖,還差點耽誤了農耕,要知道作為農家人一年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農耕時節,如果錯過了不僅收成差,還更加的費工夫。

楊鎖周邊的鄰居看到楊鎖父母的做法,還非常好心的勸告他們,希望他們不要太過於愛孩子了,這對孩子也不好,但是楊鎖父母對此並不上心,在她們看來孩子就是自己的寶,滿足孩子的想法就是應該的,自己的孩子就應該享受來自父母的關愛,享受最好的待遇。

在父母如此溺愛之下,完全沒有農家孩子的面黃肌瘦或者弱小,相反楊鎖長的非常高大,而且樣貌在周圍也是非常周正的,和他同輩同齡的孩子有8個,但是楊鎖都是最高的,由此可見營養十分的豐富。

就在別人都猜測他們家裡應該是有錢的時候,有人到楊鎖家,發現他們家裡只有楊鎖一個人每天都吃肉,而楊鎖的父母鹹菜就米飯,可以說一個桌上吃飯也是兩極分化,據說楊鎖不僅在吃食待遇上的特殊,在學習走路的時候,都是和別人家不一樣,一般的農家孩子都是磕磕絆絆的長大,過去農村都是小路凹凸不平,孩子學習走路就很容易絆倒,因此楊鎖的父母根本不讓楊鎖自己走路,生怕他磕著碰著,走哪裡都背著。

也就是楊鎖父母對他的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楊鎖的成長過程可以說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生活上所有的事情都不需要去做,甚至毫不誇張的說如果上廁所父母更夠代勞的話,楊鎖應該也是不用自己學會如何上廁所了,在13歲的時候,楊鎖父親去世了,本來他還有機會可以學習如何生存的,但是楊鎖的母親依舊沒有太過苛責他,直到楊鎖母親在他18歲去世。

慣子不孝,肥田收癟稻

都說世界上最愛你的只有父母,楊鎖也是一樣,在父母離世之後,依舊沒有改變自己,他依靠著自己的表哥接濟,隨著表哥結婚,他開始獨自生活,但是懶惰的他依舊沒有為生存努力過,冷了就燒家裡的物品,被單桌椅,餓了就隨意烤一點土豆,主要還是依靠表哥接濟送飯。

最終在2009年的一個冬天,由於下雪出入不方便,表哥在等到雪晴之後才給楊鎖送飯,而此時的楊鎖已經失去了呼吸,就這樣他將自己活活餓死了,他這短暫而懶惰的一生也就此結束,沒有掀起任何的波瀾,不禁令人唏噓,可見自立是有多麼重要。

參考資料:《兒女英雄傳》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上廁所刨坑,取暖就燒家具,父母雙亡後23歲小夥終餓死家中
    如果說科技的發展算是懶的正能量,那懶的負能量典型就非「中國第一懶人」楊鎖莫屬了,他的懶在於懶於生存,這不僅於社會無益,最終也會害死自己。01現實版「愛子如殺子」:父母雙亡後竟餓死家中楊鎖1986年出生於北方一個山村貧困家庭,父親楊繼春為人忠厚老實,由於家庭困難,30歲才成家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為取暖放火燒家具,23歲活活懶死在家中
    正是因為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很多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會通過學習科學的教育方法,來避免過錯的發生。然而,在中國社會中卻出現過這樣一個「第一懶人」,基於父母多年來的溺愛,他並沒有被培養出應有的自理能力,相傳,在他長大之後,為了能夠取暖,甚至燒掉了家裡的家具,而在這位懶人二十三歲那年,他也活活懶死在了自己的家中。那麼,這位「第一懶人」究竟何許人也?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23歲活活餓死,他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
    那天妻子回娘家,她擔心懶漢餓著,走之前她烙了一張大餅套在懶漢脖子上,她回來時發現懶漢餓死了,那張大餅懶漢只吃了靠嘴邊的一小塊,其他的餅他居然懶得張嘴吃!這個故事聽起來不可思議,不少人覺得這是胡編亂造,然而現實中真的有人會懶到這種程度。
  • 第一懶人楊鎖:懶到都不想吃飯,父母離世後,23歲餓死家中
    比窮更可怕的就是懶,相信大家都聽過懶人吃大餅的故事,脖子上掛著大餅,卻因為懶得吃而活活餓死,故事中的懶人我們無從查證,或許只是個虛擬出來的角色,但是現實中卻真的有一位這樣的懶人,據說是被自己活活懶死在了家中,其中又有著怎樣的隱情呢?
  • 曾經的「天下第一懶人」楊鎖,上廁所都就地解決,23歲終懶死家中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曾經學習過「懶漢吃餅」的寓言,寓言中即便主人公的妻子出遠門時給他烙了一張大餅掛在了脖子上,可是懶漢卻只吃自己嘴能夠得到的部分,最後餓死在了家中。雖然這只是為了教育大家從小不能養成懶惰習慣而杜撰的一則寓言故事,但是在真實生活中類似的事情並不是未曾發生過,河南省曾經有個被媒體稱為「天下第一懶人」的楊鎖,就在23歲這個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時,生生餓死在了自己的家中。
  • 曾經的「天下第一懶人」楊鎖,上廁所都就地解決,23歲終懶死家中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曾經學習過「懶漢吃餅」的寓言,寓言中即便主人公的妻子出遠門時給他烙了一張大餅掛在了脖子上,可是懶漢卻只吃自己嘴能夠得到的部分,最後餓死在了家中。雖然這只是為了教育大家從小不能養成懶惰習慣而杜撰的一則寓言故事,但是在真實生活中類似的事情並不是未曾發生過,河南省曾經有個被媒體稱為「天下第一懶人」的楊鎖,就在23歲這個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時,生生餓死在了自己的家中。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從小到大不幹活,父母去世後在23歲餓死家中
    但楊鎖的父母怕他累著,他剛拿起手中的工具,父母便會心疼地說:「你到一邊玩去吧,不要累著了!」正是因為父母總是這樣強調,所以楊鎖才慢慢變成了「懶人」。 楊鎖整天在家無所事事,所有的家務活和農活都堆在母親身上。最終,母親積勞成疾,在他18歲那年,也因病去世。   楊鎖餓死家中 母親去世沒多久,喪失生活能力的楊鎖便將家中值錢的東西都變賣一空。等錢花完了,他便到村裡各家討飯吃。村裡人給他一些魚、肉、蔬菜,他都掛在房簷上。即使放臭了,他也不會去做著吃。
  • 「懶癌巨嬰」楊鎖,23歲活活餓死家中:父母的溺愛,究竟有多可怕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在中國河南就有這麼一個小夥,從小被父母各種寵溺,直到成年依舊飯來張口衣來張手,生活不能自理。在他十八歲的時候,父母雙亡後,他寧願在家乞討,接受村民的救濟而活,也不願自食其力。可最後居然因為過分懶惰,活活餓死了自己,那年他才23歲。
  • 23歲懶死家中,上廁所刨坑,燒家具取暖,養廢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但是,現實往往比故事更加讓人震驚和不可思議,真的就有這麼一個人是懶死的,他就是「第一懶人」-楊鎖。溺愛中長大的楊鎖楊鎖於1986年出生在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朱堂鄉一個普通人家,作為家中獨子,父母十分寵愛他,捨不得他吃一點苦。在他8歲時,父母怕他走路累著,出門還要用擔子挑著走。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離世後被餓死
    中國第一懶人,他吃飯靠別人喂,從來不上班,在他的父母親離世之後,他就因為懶惰被餓死了。「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離世後被餓死活在蜜罐中的楊鎖楊鎖出生於上世紀80年代末,他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河南人。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23歲懶死在家中,究竟是誰的錯?
    這時,就不得不談談那個因為溺愛,喪失生命的「中國第一懶人」。在溺愛中長大的楊鎖,雖然家境一般,但由於是家中獨子,父母非常寵愛他。一般來說,普通孩子在一兩歲就可以開始獨自行走,可楊鎖直到8歲還依舊不喜歡走路。他在家中不僅不幹活,在學校也從來不寫作業。如果老師對他嚴厲一點,楊鎖便會回家告訴父母。第二天,父母就會到學校去找老師麻煩。
  •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衣服不洗從不做飯,吃飯要人餵,23歲餓死家中
    楊鎖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生的,他是中國第一懶人,在父母的溺愛下,寧可餓死也衣服不洗,從不做飯。人們不禁好奇他的父母究竟有多溺愛他,才能慣出這樣的孩子。父母可以寵溺得了孩子一時,卻無法寵溺他一世。不捨得讓孩子吃苦,終究世界會讓他吃更多的苦。楊鎖正是被父母溺愛中很典型的例子,他做慣了父母的少爺,長大了吃飯還要人喂,在父母的溺愛下他成長為一個巨嬰。
  • 懶漢的最高境界丨看23小夥子楊鎖,是如何活活把「自己餓死」的
    2009年12月,河南省羅山縣一名23歲小夥楊鎖,居然被活活餓死在自己家裡。據說他神志正常、四肢健全、身體健康,一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怎麼會被活活餓死呢?而通過了解楊鎖的鄰居們都說,一句話:「他不是餓死的,而是懶死的」。事情變成這個結果,必然是有原因的。
  •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出門不下地走路,吃飯靠人餵,如今怎樣了?
    曾看過一個故事,一個特別懶的人,父母出門烙好一張大餅,中間戳個洞把餅掛到脖子上,餓了就低頭吃一口,剛開始一低頭就能吃著,可是啃到最後低頭夠不著了,人家居然頭都懶得低,最後活活餓死了。故事有無出處不知道,但是現實生活中還真有這樣一個人,出門不下地走路,吃飯靠人喂,被稱為中國第一懶人,如今他生活得怎麼樣了?"還真沒見過那麼懶的孩子。"楊鎖的堂哥楊德玉指著一片已經倒塌的房子說,這就是楊鎖餓死之前住的地方,"他是我們堂兄弟8個當中長得最英俊、最聰明的,也是最懶的。"
  • 中國第一懶人:出門不下地走路,吃飯讓人餵,23歲時被凍死在家中
    在河南省信陽市羅山縣朱堂鄉的楊家,楊父和楊母雖然生活在農村,但一點兒也不捨得自己的兒子楊鎖幹活。之所以給兒子取這個名字,夫妻倆是希望永遠把兒子留在自己身邊,對他十分疼愛,捨不得他吃苦、乾重活。楊氏夫婦對楊鎖的寵愛程度有多可怕?楊鎖都八歲了,夫妻倆出門還用擔子挑著他,不讓他自己下地走路。而同齡的孩子早已幫著家裡人做家務,上山放牛羊。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23年沒幹過活,父母去世後餓死家中
    楊鎖後來由於操勞過度,楊鎖的母親漸漸累垮了身體。不得已,只好讓楊鎖幫著幹一些活。但早已被慣壞的楊鎖根本沒有體諒母親的想法,不僅不幹活,而且一不高興就毆打母親。而在學習上,楊鎖的父母同樣對他選擇了放縱。據楊鎖的堂兄說,楊鎖是他們堂兄弟幾個中最聰明的,但他卻因父母的溺愛,懶得學習和思考。喪失生活能力的楊鎖課堂上,他根本不聽講,也不做作業。老師只要嚴厲些,他就會向父母告狀。
  • 23歲懶人楊鎖餓死家中,父母給了他最好的生活,卻奪走他的一生
    家是溫暖的避風港,在父母的庇護下長大的孩子,是那麼的快樂那麼的溫馨,他們在自己的世界裡已經足夠自給自足,所以不必向外在世界索取溫暖,也不必做尋求療愈的信徒,然而有一些父母的教育方式,發生了一些錯誤,他們把對孩子的愛護當成了溺愛,把寬容當成了一味的縱容,以至於從小被嬌慣長大的孩子,長大以後沒有辦法適應,沒有父母陪伴、照顧的粗糙生活,最後就會像天下第一懶人楊鎖一樣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從小到大不幹活,父母去世後在23歲餓死家中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從小到大不幹活,父母去世後在23歲餓死家中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進入了小康家庭,每個家庭在衣食住行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而物質也隨著上漲不少。尤其是在教育孩子方面,除了正常的課程之外,還會讓孩子們報名學習各種才藝,就是想讓孩子們贏在起跑線上。就是這樣的現狀,也讓很多年輕父母止步二胎,孩子們也成為了家中老人們的心肝寶貝,很多爺爺奶奶也順應著 孫子孫女們的要求,幾乎是有求必應。
  • 他是中國頭號懶人,23歲餓死家中,身體僵硬多日才被發現
    一到休息時間,基本上都會宅在床上一整天,甚至還有很多為懶人專門設計的新興產品 但這種懶人思想,對於孩子們來說,要從小杜絕,不能養成這種懶人習慣。許多父母可能太過於溺愛孩子,總覺得孩子年齡還小,可以慢慢教導,但卻不知,這樣的錯誤觀念,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 在中國,就有一位懶人,被稱作"中國第一懶人"。
  • 他被稱為「巨嬰懶人」,吃飯靠餵、走路靠扁擔挑,結局警醒家長
    然而,媽媽辦完事回到家裡的時候,發現「懶人」已經倒地了,原來他只吃了眼前的餅,懶得轉動大餅,這才活活餓倒在地。這就是《懶漢吃餅》的故事。話說回來,生活中有如此懶惰的人嗎?當時,村民只是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說我是「巨嬰鼻祖」、「巨嬰懶人」、「中國第一懶人」,這些稱呼我都不在乎,只要生活不累,我就開心。於是,我決定做一名光榮的乞丐,四處討飯吃,不過村民送來的肉都是生的,我不會做,就只能掛在屋簷上,直到變臭才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