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主科技館是個炫立方
青島科技館一期工程規劃公示 預計2019年建成並投入使用
昨日,記者從市規劃局獲悉,青島科技館一期規劃及主科技館建築單體方案進入批前公示階段。據了解,青島科技館一期工程位於紅島經濟區紅島街道,一期建設主科技館一座,總建築面積5.1萬平方米。該項目預計2019年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建成後將填補青島市級大型綜合科技館設施的空白,這也是目前全國在建規模最大的綜合科技館。(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李德銀)
規劃
「兩館兩中心」2019年建成
規劃方案顯示,青島科技館一期工程位於紅島經濟區紅島街道曉陽社區以南、岙東路以西,由德國GMP國際建築設計公司和上海聯創建築設計公司設計。
據了解,青島科技館項目為青島市市級公共服務設施。規劃總用地面積約8.7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規劃建設科技館、海洋天文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和學術交流中心。其中一期建設主科技館一座,包括展覽教育用房、公共服務用房、業務研究用房、管理保障用房、展教裝備及室外配套工程。總建築面積5.1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3.83萬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1.27萬平方米。容積率為1.4,建築密度40%,綠地率20%,規劃停車位969個。
另外,高科技特效電影也是科技館特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館內高18米的IMAX影院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將成為華東地區技術水平最高的同類影院。該項目預計2019年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建成後將填補青島市級大型綜合科技館設施的空白,成為全國最大的綜合科技館。
設計
充分展示城市與大海間關係
據該項目設計人員介紹,一期主科技館的展廳為正方形體量,面向大海,是整個建築綜合體中唯一的呈幾何對稱的建築,是整個地塊的重心所在。青島科技館充分展示城市與大海間的關係,不僅展出的內容與海洋科技有關,建築本身也體現了科技與海洋的關係。參觀者從平臺眺望海景,一條無盡的天際線展現在眼前,海天一色,遼闊而浩瀚,正如人類對求知世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該項目總投資7.5億元,其中環保投資165萬元,主要用於餐飲廢氣、餐飲廢水治理、固廢處置以及降噪設施的建設。青島科技館的建設採用了大量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強調了科技創新的應用。如建築外牆採用了雙層呼吸玻璃幕牆設計,降低建築能耗。有關數據顯示,整體建築圍護結構可節能13%-25%,空調採暖系統節能16%-20%,照明設備節能7%-18%,公共建築節能達50%,是一座健康、高效、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建築。
作用
有效滿足市民科技領域需求
據介紹,青島的科普活動大多集中在個別月份的科技活動周集中進行,從科技周的參會人數上可以看出島城市民對科技活動的需求是很大的,青島在科技資源特別是海洋科技資源上的優勢明顯,可開放力度不是很大,此後將加大日常的開放力度,以滿足市民的日常所需。此外,青島現有的科技館一定程度上無法滿足市民的需求,新建的科技館將可以起到有效的補充。
據介紹,市科技局將鼓勵和支持科技館、博物館、圖書館等公共場所免費開放。推動高校院所和企業向社會開放非涉密科研設施,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捐助或投資建設科普基地。通過這樣的措施來加強科普宣傳和教育,提高全民科學素質。
新聞內存
全國知名科技館
中國科學技術館
中國科學技術館新館位於北京朝陽區北辰東路5號,東臨亞運居住區,西瀕奧運水系,南依奧運主體育場,北望森林公園,佔地4.8萬平方米,建築規模10.2萬平方米,是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體現「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科學技術館一期工程於1988年9月22日建成開放,二期工程於2000年4月29日建成開放,新館於2009年9月16日建成開放。中國科學技術館新館設有「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五大主題展廳、公共空間展示區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等4個特效影院,其中球幕影院兼具穹幕電影放映和天象演示兩種功能。
上海科技館
上海科技館由位於世紀大道2000號的科技館主館、延安東路260號的自然博物分館和龍吳路1102號的標本樓組成。其中,科技館建築面積9.8萬平方米,分為11個風格各異的主題展區、4個高科技特種影院、3個古今中外科學家及其足跡的藝術長廊、2個主題特展和若干個臨時展廳,它們共同為四方遊客生動地演繹著「自然、人、科技」的永恆話題。
廣東科學中心
廣東科學中心建設耗資19億元人民幣,歷時近5年建成。從遠處望去,它仿佛一艘正待起航的航空母艦,從空中俯瞰,它又變成一朵在藍天下怒放的巨大木棉花。這個木棉花和航空母艦的結合體總投資為19億元人民幣,總建築面積達13.75萬平方米。
新聞延伸
中山路科技館場地受限
據了解,島城現有的市科技館位於中山路3號,作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以組織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開展科普展教、科技培訓等活動為主。市科技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館場地很小,並不是綜合性大型場館。 「在全市範圍內各區市裡,只有李滄有專業的科技館,其他區市沒有。各區市的少年宮承擔了一小部分科普教育的功能。 」市科技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建於2007年的李滄區科技館於去年年底改造一新,投資400餘萬元,目前已經成為李滄區乃至全市範圍內的一個重要科普基地,經常定期舉行科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