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南種蘭,盡享詩意田園(兩岸關係)

2020-12-13 國際在線

洪文山先生精心培育的精品蘭種墨蘭(供圖:楊春麗)

洪文山先生(左)向來賓介紹自己蘭花基地裡的珍貴蘭種(供圖:楊春麗)

「這是我自己培育出來的蘭草,叫中國名月。」 在雲南省玉溪市城南高倉街道排山營一個種植蘭花的大棚一側,住著臺胞洪文山和他的妻子、女兒。房間的牆壁上,掛著一幅用相框裝裱起來的蘭花標本,洪文山微笑著介紹說。

門口空地旁,是一棵高大的玫瑰花樹。每年,玫瑰花都會開上幾次。每次花開,洪文山會用剪刀剪下花枝,插進花瓶,放在家裡的茶桌上,淡淡的花香在家中彌散開來。

以前,洪文山是臺灣的一名珠寶設計師。2004年,他隨哥哥來雲南考察茶葉市場,此後便常往返於雲南和臺灣之間。一天下午,他在公司裡遇到了前來學習茶藝的李長慧。洪文山對這位樸實善良的雲南哈尼族姑娘一見傾心,兩人就此結緣。

洪文山跟隨哥哥遍訪各地茶山,縱情山水間,接觸到很多茶農,也被大山裡稀有的蘭花深深吸引住了,他毅然決定尋找讓自己更快樂的事業——到雲南栽種蘭花。

「我們都喜歡安靜,所以要找一個能養花、又安靜的地方。」經過多番考察,2010年,洪文山和妻子在玉溪排山營租下了一片地,栽培了1.8畝的精品蘭花。

洪文山對蘭花很是著迷,在他看來,栽培蘭花和做珠寶設計一樣,都是創造藝術,蘭園裡都是他精心培育的寶貝。「這株蘭花開出來像少女的臉。另外這株你看像什麼?」洪文山對蘭花品種和它們的習性侃侃而談,如數家珍。他結交了很多玉溪本地的蘭友,經常會相約賞花、品茗會友、交流心得。多年來,為了收集精品蘭種,他的足跡遍布各地,有時候是高價收購,有時候是以蘭易蘭。

在洪文山的蘭園裡,他精心培育了一株從臺灣帶來的墨蘭。墨蘭在春節前後開花,又名報歲蘭。

關於這個品種的蘭花,在中國的養蘭史上有一段佳話。1970年之後,在臺灣處於幽禁之中的張學良將軍一直與蘭為伴,傾心於種養蘭花,並常把自己比作幽禁之蘭。1993年在北京舉行的第三屆中國花卉博覽會上,張學良將軍委託世界蘭蕙協會會長黃秀球將一盆自己培育20多年並親自命名為「愛國號」的蘭花送給時任黨和國家領導人。

在洪文山眼裡,墨蘭寄託著張學良將軍對祖國的一片深情。洪文山從臺灣來玉溪時,便帶來了同一品種的蘭花精心培育,洪文山將它取名為「愛國」,同樣承載著他對祖國的赤子之情。

每年夏天雨水落地,雲南各種野生菌爭相上市。這時,洪文山和妻子便會帶上女兒,提著竹籮,到村後鳳凰水庫的山上撿菌子。妻子是雲南人,認識很多菌子。在妻子的帶領下,紅的、綠的、黃的,各種各樣的菌子讓洪文山和女兒大開眼界、盡享山珍美味。有時,見到不認識的菌子,他們會帶回家,讓村裡有經驗的老人幫忙辨認。「雲南的菌子太豐富了,自己採菌很有成就感,吃起來也特別香甜。」洪文山說。

洪文山說,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在臺灣的一座山上教書,那時只要雷雨天氣後,出門就可以撿到一種灰色的菌,當地人稱為「雞肉絲菇」,那菌子吃起來很脆很鮮,用來煮湯很是美味。 

妻子李長慧的老家在普洱,那裡山清水秀,每年稻穀豐收時,洪文山夫婦都會帶上女兒回老家打稻子。在洪文山眼裡,雲南農村的生活充滿了樂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他們一家都很享受這種原生態的恬淡生活。

「我教女兒說閩南話,女兒教我說玉溪話。」在玉溪生活十年,洪文山逐漸融入了這座滇中小城,現在他不僅能聽懂玉溪方言,還能用玉溪方言和朋友們交流。

「我會帶女兒和我們一起種地,看蔬菜成長的過程。中秋節的時候,我會在房門外的碎石上鋪上一塊毯子,和妻子、女兒一起睡在上面,吃月餅、看月亮。」洪文山說,這十年來,玉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破舊的土房變成了新樓,村裡的道路越來越寬敞乾淨,蘭花基地外面的泥巴路也變成了水泥路。他一直很享受在大自然裡的生活,在自己的花棚裡安靜地生活,聽鳥叫、曬太陽。

妻子李長慧在蘭花大棚旁邊開墾出了幾塊菜地,除了種白菜、青菜等蔬菜,還種著從臺灣老家帶來的香料——九層塔,用手碰觸葉片,便會散發出濃濃的香味。

一家人其樂融融地享受著田園生活的同時,洪文山精心呵護著他從各地搜羅來的蘭花,也培植出不少他自己的獨有品種。他的蘭花事業在這塊土地上已經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洪文山的女兒在附近的一所小學上學,學習成績很好,還是班長,從家到學校沿著一條筆直的水泥小道步行5分鐘就能到達。「除了自己的蘭花生意或到城裡買必須的日用品,我們的日常便是在家裡的園子裡賞花、喝茶。」洪文山說,他和妻子都很享受這樣的慢時光,並陪伴孩子成長。

小學畢業後,女兒就要到城裡讀中學了。洪文山說,他和妻子正在城裡物色房子,房子要方便女兒上學,也要有適合蘭花生長的陽臺,讓蘭香和蘭緣能永遠伴隨孩子的成長,給一家人帶來永遠的快樂。(雲南省玉溪市臺辦楊春麗採寫)

相關焦點

  • 春歸鄉居田園,沐浴溫泉音樂,盡享詩意遠方
    春歸鄉居田園,沐浴溫泉音樂,盡享詩意遠方 2020-04-08 1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盡享美麗田園風光
    安達市臥裡屯鎮堅持高起點規劃,結合當地旅遊資源條件,植入地方文化內涵,將生態建設和鄉村旅遊結合起來,充分體現青山綠水的生態原貌和鄉土民居的地域特色,讓遊客盡享美麗田園風光
  • 信和信大中華養生谷:買房送菜地 盡享田園生活
    田園生活一直是中國古代文人的美好追求和詩意嚮往,也是很多現代人行走在擁擠的城市裡浪漫的夢想,有多少人羨慕陶淵明筆下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小編也深感我們這一代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中,感覺田園生活離我們貌似很遙遠。不過現在好了,選擇信和信大中華養生谷就可以為大家營造這樣一個田園生活的氛圍啦!
  • 寒露登高,盡享詩意深秋……
    日享菊香播小麥,夜嘗梨貝養脾腸。跟著小吉推薦的登高好去處探訪名山,盡享詩意深秋吧公園因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造就了這裡的紅葉比任何地方紅得要早、紅得要久,被當地百姓稱為「白雞峰——百日紅」,層林盡染
  • 嚮往的田園生活最美不過撒瑪壩:梯田餐桌裡的稻鄉漁歌
    從城市走向田園,從花間庭院到村落生活,是向傳統田園生活的詩意回歸,也是在奔波途中的人們嚮往的詩意生活。你想要的田園和詩意,這裡都有。,這裡是離霓虹不遠,離雲海很近,有的是田園生活和詩意的慢時光,仿佛每一處都有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隨著一年四季的變化,萬畝梯田各展風姿,春是碧綠的世界,秋是金黃的稻山。
  • 章繼剛:八月葡萄採摘旅遊季,盡享田園美好生活
    創意農業頭條八月葡萄採摘旅遊季,盡享田園美好生活文/章繼剛入夏以來,農業公園、水果種植合作社、家庭農場、創意主題農園舉辦以葡萄等水果為主題的旅遊文化節以田園豐收文化為主題的民間文藝表演、以田園教育及農業科研為主題的科普活動、以創意農業文化為主題的大地藝術創作活動,以及以地方村落文化為主題的民間慶祝等活動,成為各地葡萄採摘節期間吸引遊客的亮點。「遊田園風光,摘盛夏果實」,一串串紫紅葡萄掛滿了藤蔓,田野間瀰漫著誘人的葡萄果香。
  • 沙河鎮:認領「開心農場」 盡享田園之樂
    縣區 >> 臨澤 沙河鎮:認領「開心農場」 盡享田園之樂
  • 遠離城市喧囂,靜享邛崍詩意鄉村
    出發 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線路推薦 天府現代種業園中國酒村平樂古鎮茶悅小鎮夾關天台山鎮火井古鎮多彩小鎮大同竹溪湖 線路特點 賞青山綠水,享詩意鄉村
  • 盡享山水田園之樂,廈門同安麗田園
    美食不可辜負,惟美景可相匹配,上次烤羊肉選擇在山水秀麗的雙龍潭,5月6日周末,我們就選擇相約在久負盛名的同安麗田園休閒農莊。麗田園位於同安區蓮花鎮背部,距蓮花高速出口2公裡。佔地面積6萬多平方米,依山傍水,既佔文化景觀之秀美,又領同安沃溪河流之浩淼,集原生態景觀、閩南民俗文化、閩南古民居、悠久的農耕文化於一地,旅遊資源得天獨厚,異常豐富。
  • 怡然北山鎮邀你盡享田園風光
    近期微星沙推出長沙縣旅遊系列「我在長沙縣等你」專題策劃,來長沙縣體驗山水田園之靜美,享受都市生活之愜意。北山兩字,簡單、質樸,但念起來,就是有一股文藝的味道。山巒起伏千峰凝翠,有著天地之靈氣,潺潺流水花果飄香,儘是田園風光,汨汨的白沙河水穿流直下,儼然一幅如詩似幻的畫卷。這裡,就是長沙縣北山鎮。
  • 臺胞洪文山:紮根雲南玉溪,享盡詩意田園生活
    中國臺灣網12月8日訊 在雲南玉溪城南高倉街道排山營一個種植蘭花的大棚一側,幾間臨時搭建的房子裡,住著臺胞洪文山和妻子、女兒。門口空地旁,是一棵高大的玫瑰花樹,每年,玫瑰花會開上幾次,每次花開,洪文山會用剪刀剪下花枝,插在花瓶,放在家裡的茶桌上,淡淡的花香在家中彌散開來。
  • 田園綜合體視角下的詩意鄉村建築設計
    田園綜合體與詩意鄉村首先,田園綜合體是鄉村旅遊與休閒農業轉型、發展的新路徑。詩意鄉村建築的設計手法詩意田園建築的設計,應充分利用鄉村田園建築元素詩而最能體現鄉村詩意屋頂當屬坡屋頂,其屋頂材料常選用青瓦、茅草和石板,而一般的青瓦頂上都有屋脊翹腳裝飾,主要用在屋頂屋脊兩側。在整體的詩意建築環境中另有少許茅草屋頂作為裝飾,更體現出鄉村田園的韻味,同時也增加屋頂形象的藝術感染力。
  • 王維十首經典「農家樂」:詩意地擁抱田園生活
    王維十首經典田園詩:詩意地擁抱田園生活王維的山水詩獨步天下,他的田園詩也是超一流的。他往往以觀察者的身份來感受田園生活,與農民農事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所以他的田園詩更帶有文人隱士的隱逸氣息。以下所選的十首田園詩,是王維最負盛名的田園詩作,也能充分體現他的田園詩風格特徵。
  • 最有詩意的秋天!尤其後兩句,把秋日田園的美寫得淋漓盡致
    今天隨著城市化的發展,我們越來越感覺到古典詩詞當中的詩意距離我們越來越遠。因為古典詩詞的詩意,都是在大自然的基礎上產生的,都是在天人合一的理念當中呈現出來的。今天高度發達的社會形態,讓我們距離那種田園風光越來越遠。
  • 在冬日相約雲南馬龍 盡享舌尖上的狂歡
    人民網-雲南頻道 原創稿——相約馬龍·有愛必達」為主題的第八屆雲南名特小吃暨民族飲食文化節在馬龍舉辦。來自曲靖、大理、臨滄、西雙版納等16個州市的名特小吃匯聚於此,來到現場,打開味蕾,便可盡享雲南特色美食。馬龍羊湯鍋、漿粑粑,宣威火腿、黃豆腐,臨滄烤土雞、粑粑卷……在第八屆雲南名特小吃暨民族飲食文化節現場,色香味俱全的特色美食琳琅滿目,讓遊客應接不暇。或品嘗,或購買,在293個展位前,都擠滿了遊客。最受歡迎的,自然是馬龍當地出名的羊湯鍋。
  • 夢裡田園鄉村 「鯉享」的生活
    在鯉魚山莊,無論你身處保留村還是新村都能感受到濃濃的田園鄉村風,在龍鯉文化中心感受睢寧兒童畫的童趣;在紅鯉戲園聽睢寧傳統戲曲;在兒童科普館看「古黃河淡水生物」等體驗科普魅力;在鯉魚山莊餐廳品嘗故黃河美食、王集美食;在幽靜雅致的鯉魚山民宿裡享受詩意鄉間生活……還有鯉堂、鯉落棠、鯉茶印象、美食一條街等,在鯉魚山莊可以盡情放鬆、體驗。
  • 遊在巴馬 ▏看水清如玉 享詩意田園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陶淵明《歸園田居》如果這一生只有一次領略山水田園的機會把它留給巴馬盤陽河兩岸的稻穀有一半已金燦燦看慣了高樓大廈車水馬龍是否更想要尋找這份專屬于田園山水的愜意出發吧,來巴馬看這水鄉田園,滿目青山
  • 認領「開心農場」 盡享田園之樂
    海子的詩,道出城裡人回歸田園的夢想。在自己租種的菜園上,用自己的雙手播下一粒希望的種子,讓最樸素的泥土生長出最美的詩意,春華、秋實收穫一份健康、自然和美麗,在繁忙的工作中,釋放心裡的壓力,「偷得浮生一日閒」。
  • 詩酒遠方約會春光 全國十佳詩意客棧酒店賓館亮相
    著名詩人、2019全國十佳詩意客棧酒店之一貴州遵義綏陽十二背後雙河客棧運營人、梅爾稱,我們一直踐行詩意棲居。第38屆世界詩人大會曾在景區舉辦。下榻客棧的世界各地的詩人對客棧讚譽有加。北京眉凌文化傳媒董事長、山東沂蒙書院創始人武眉凌女士說:「詩與旅行有天生的親緣關係,許多名作在旅舍中產生,王維在柳色青青的渭城客舍裡寫下「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在瓊海的山海之間,尋一處溫潤生活的詩意人居 看盡一城錦繡
    擇居瓊海,以自然萬境嚮往自然與人居的深情共鳴一城錦繡扣問理想生活在瓊海的山海之間尋一處溫潤生活的詩意人居萬泉河哺育了兩岸勤勞質樸的人民,在古代文明史上曾濃墨重彩寫下了光輝燦爛的黎苗文化。,感受延綿悠長的萬泉河,承載著瓊海人民深切的故鄉情懷;可以登上白石嶺,觀「白石嶺八景」,飽覽萬泉河風貌,山水相映,水庫星羅棋布,萬泉河像一條玉帶從山下蜿蜒而過,實為壯麗;也可以在白石嶺腳下的官塘,一泡溫泉,洗盡一身疲憊;還可以前往南海博物館,感受文化氣息;到「華僑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