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時候,農村人都是依靠種地為生,自然對天氣狀況十分的關注,畢竟這會影響到莊稼的生長和收成。但是那個時候人們的生活條件比較差,也沒有天氣預報,不能準確的知道每天的天氣狀況。好在農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當中,已經發現了很多天氣變化的規律,並且用簡單易懂的俗語表達了出來,供後代的人參考。下面這句俗語:「不怕重陽十三雨,就怕立冬一日晴」,這是什麼意思?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呢?
「不怕重陽十三雨,就怕立冬一日晴」這句農村俗語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說農村人不害怕農曆的九月初九以及九月十三這兩天下雨,但是卻很害怕立冬的這一天是大晴天。關於「立冬一日晴」其實還有一種說法,叫做「立冬無雨一冬晴」,這也就是說,如果立冬的這一天是大晴天的話,那麼整個冬天都會很暖和。
很多年輕人聽到這裡,心裡想的肯定是暖冬難道不好嗎?也許對於城裡人來說,暖冬自然是非常不錯的,可以過的更加舒坦一些。可是對於農村人來說,暖冬並不是什麼好事,會對農業生產活動造成很大的影響。
如果一整個冬天都很暖和,那麼各種微生物和細菌繁殖的也會更快,導致農作物的病蟲害加重,可能會影響到農作物的生長,甚至是影響到糧食的產量。而且暖冬還意味著寒潮來的比較遲,甚至在春季播種甚至是秧苗剛剛出土的時候才會來,若真是如此,那農業生產就無法正常的進行了。
冬天本來就應該是寒冷的季節,要是沒有了這種寒冷,反而就是不正常的現象了。天氣反常,不僅會影響到農作物的生長,對人的身體健康也沒有好處。今年立冬的這一天下了小雨,雖然不大,但至少也不是晴天,說明今年冬天是冷冬,農民這下該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