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網訊 南京生活垃圾分類自本月起進入「強制」時代,鎮江正在力推垃圾分類小區全覆蓋。垃圾分類已然成為生活新時尚和市民必備技能。記者日前從鎮江有機質協同處理中心了解到,通過4年探索運營,鎮江市目前每天從千餘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大中型餐飲企業、商業綜合體、學校等收運290噸餐廚廢棄物,變「廢」為沼氣、毛油、生物炭土等「生物質能」,相當於為城市「公共區域」的餐廚垃圾進行了一次「大分類」並產生效益。
在禹山路與谷陽路交叉口的江蘇泓潤生物質能科技有限公司,數十輛餐廚收運車來回奔忙。這裡雖然每天收進一車車泔水,但是廠區內的厭氧消化區、沼氣提純區以及餐廚收運車並沒有異味,實現了城市有機廢物綠色、循環、低碳的目標。
據了解,鎮江市2014年8月成為全國第四批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試點城市,將餐廚廢棄物與生活汙泥「協同」處理,最大限度減少汙染源。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鎮江市餐廚廢棄物處理量累計達20.58萬噸,汙泥處理量12.32萬噸。累計產沼氣1197.47萬立方米,其中外供沼氣達283.15萬立方米,生物炭土資源化利用量達3.69萬噸,生產毛油2309.42噸。
江蘇泓潤生物質能科技有限公司鎮江分公司副經理王寧告訴記者,目前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置範圍包含鎮江市5區(京口區、潤州區、鎮江高新區、丹徒區、鎮江新區)及揚中市主城區。他們已與1109家餐廚廢棄物產生單位籤訂收運協議。目前,日均收運量達290噸,設置收運線路26條,配備餐廚收運車輛39輛,配備餐廚收運桶6840餘只。
今年初新冠疫情影響下,餐廚廢棄物收運遇到較大難題。全面復工復產後,收運工作迅速回升。依據當年入選全國試點城市的遠期運營規劃,並考慮城市經濟發展和垃圾分類的最新要求,今年6月,鎮江市餐廚廢棄物及生活汙泥協同處理項目二期工程上馬,工程規模為360噸/日,其中餐廚廢棄物180噸/日,汙泥180噸/日。二期項目還為廚餘垃圾、園林綠化廢棄物、畜類糞便、過期食品等城市其他有機廢棄物預留了800噸/日的遠期處置規模。
王寧告訴記者,二期項目建設用地位於諫壁汙水處理廠南側預留用地,佔地約50畝。投資概算為1.99億元。目前正按計劃有序進行,計劃於明年6月底完工。
值得一提的是,鎮江餐廚廢棄物及汙泥協同處理項目是全國首例從規劃、設計、施工到運行完全採用城市有機質協同處理理念的項目。整個有機質「循環鏈」閉環處理,全過程零汙染。核心環節的收運方面,首先由餐廚廢棄物產生單位將其分類收入專用收集桶,緊接著專業收運隊伍每日按時上門清運。在餐廚廢棄物車內進行全密封分揀、製漿,避免了在廠內進行集中預處理時導致的二次空氣汙染。明年隨著二期項目的上線運行,鎮江市還將在現有容量為3.5噸、5噸餐廚收運車的基礎上研發小型電動餐廚收運車,更環保、更精巧,瞄準「小微型」餐廚廢棄物產生單位。 (翟進 圖片由江蘇泓潤生物質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